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在程序设计语言考试中,程序设计主观题智能评阅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文中在分析主观题阅卷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程序设计主观题的特征,提出了基于阅卷参考点和程序理解相结合的智能阅卷算法,并进行了相关实例分析。设计了VC++程序设计题智能阅卷系统,通过实际教学使用表明该智能阅卷算法具有较好的正确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2.
洪洲 《现代计算机》2010,(2):115-118
<程序设计语言>是高校大多数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程序设计语言>中编程题的考核对整个课程的考核有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程序设计编程题的考核现状.介绍移动Agent技术的特点,阐述如何应用移动Agent技术构建程序设计编程题考核系统,给出系统的实现框架图.在此基础上,对程序设计编程题的智能阅卷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给出智能阅卷的算法与流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理论的自动阅卷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卫 《福建电脑》2007,(5):94-95
主观题阅卷一直以来束缚着计算机自动阅卷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主观题人工阅卷的思维习惯入手,在基于模糊数学中贴近度理论基础上,引入了单向贴近度的概念,设计了一个主观题自动评分的算法,为主观题自动阅卷评分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种网络考试系统中主观题自动评分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主观题的自动阅卷评分是网络考试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技术。通过分析阅卷教师在评阅主观题时的思维方法,在基于模糊数学中贴近度理论基础上,引入了单向贴近度的概念,设计了一个主观题自动评分的算法,给出了具体算法实现与实例,并对算法的使用性能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黄莺 《福建电脑》2011,27(3):168-168
系统自动阅卷评分是计算机考试系统开发的主要关键技术,主观题阅卷需要针对具体题目设计相应算法.在分析考试系统对Word表格插入题阅卷检测要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其自动阅卷的算法与流程图.  相似文献   

6.
主观题中模糊含权概念图匹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汉语自身的复杂性、主观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主观题的自动阅卷成为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的技术难点。结合主观题中简答题的人工批改过程,提出以概念图理论为基础的模糊含权概念图知识表示方法;从汉语自然语言理解的语义分析角度研究了特定课程主观题自动阅卷问题,设计了自动阅卷部分的模块结构,实现了简答题的计算机自动阅卷过程。经过测试分析,该方法反映了考生主观题的答卷情况与人工阅卷的结果基本一致,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该课题的研究对其他课程主观题的计算机自动阅卷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主观题阅卷技术是计算机自动阅卷中的关键技术。国内外专家都致力于自动批改技术的研究,但成熟应用的系统很少。语句相似度计算是主观题自动阅卷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格语法进行语义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语句相似度算法,能有效提高评分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含权概念图的主观题自动阅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汉语自身的复杂性、主观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主观题的自动阅卷成为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的技术难点.结合主观题中简答题的人工批改过程,提出以概念图理论为基础的模糊含权概念图知识表示方法;从汉语自然语言理解的语义分析角度研究了特定课程主观题自动阅卷问题,设计了自动阅卷部分的模块结构,实现了简答题的计算机自动阅卷过程.经过测试分析,该方法反映了考生主观题的答卷情况与人工阅卷的结果基本一致,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该课题的研究对其他课程主观题的计算机自动阅卷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秦学勇  张润梅 《计算机工程》2012,38(11):274-276,280
针对问答题类文字描述性主观题机器阅卷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提出一种用于机器阅卷的两级相似度计算算法。综合考虑答案的关键词、句子语法和语义信息,并结合分数微调规则设计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词语级系数α取值约0.7时,阅卷系统具有最低的无效阅卷比例和较快的速度,符合人工阅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贲黎明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10):175-176,180
Visual Basic是Windows环境下优秀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在有关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本文对VB程序设计题自动阅卷方法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评阅方法,这种自动阅卷方法具有较好稳定性及可靠性,可对考生程序中出现的死循环等各种错误进行自动处理。  相似文献   

11.
赵海良 《软件》2011,32(7):15-20
本文详细地叙述了智能控制系统仿真的实现过程,针对其中涉及的数学原理、数值算法、编程应注意的问题、仿真精度、几种典型干扰的仿真仿真模型、仿真技巧和程序调试等常见问题进行了方法讨论和技术分析,并用Matlab语言给出了一个具体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例子。  相似文献   

12.
通用考试系统开放题库与组卷及评卷算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李美满  易德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10):2743-2745,2755
介绍了通用考试系统开放题库设计思想,分析了组卷中随机抽题算法,并给出了VFP实现的源程序,同时对主观题、客观题评卷算法及题库加密、解密算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利用专家系统(主要采用正向推理的方式进行评估)完成对主观题的评阅,解决了传统无纸化考试只能考察客观题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程序设计课程上机考试系统中,主观综合题进行自动判分时存在的问题,针对常见的程序填空题、程序改错题及程序设计题,分别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判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程序理解实现方案,通过将程序设计语言的词法规则和语法规则以产生式表示,设计基于产生式多语言程序处理算法,将产生式自动转化为对应的词法和语法规则函数,使得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规则可以采用统一的方式描述,从而可用一套程序理解系统实现对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程序理解,以后增加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的程序理解,只要定义对应程序设计语言的词法和语法规则产生式即可实现,有效地解决了程序理解系统的共享性难题。  相似文献   

15.
知识推理描述语言NUML的设计,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识推理描述语言NUML用于描述多智能实体系统中协调地问题求解过程,它是一种具有良好数学基础的多风范语言,以智能代理为其基本程序结构,提供元级推理的描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一种智能化、经济型的仓库设计方案及货位和最佳路径选择算法。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出一套智能仓库管理系统软件。经实际使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方案对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和新建、改造仓库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讨论汇编语言与C语言的混合程序设计技术。在大规模的程序设计中,汇编语言程序与高级语言程序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混合编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实际的程序设计中,C语言主程序可以调用汇编语言子程序,汇编语言主程序可以调用C语言子程序,也可以在C语言程序中嵌入汇编语言语句。在汇编语言与C语言的混合编程中,参数的传递、模块的连接以及调用关系的确定是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半色调图像的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半色调技术是图像再现系统的核心,其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再现图像的视觉质量。对两类典型的数字半色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基于Visual C#编程语言建立了数字半色调算法实验平台,并根据所得图像质量参数对各算法在再现图像的质量、运行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图形程序是计算机程序中很重要的内容,用其可以编写出风格迥异的动画程序。动画程序可以用logo语言来实现,通过编写自己喜爱的动画程序可以加深对Logo语言的了解,同时可提高编程者应用编程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极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Agent Programming in 3APL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An intriguing and relatively new metaphor in the programming community is that of an intelligent agent. The idea is to view programs as intelligent agents acting on our behalf. By using the metaphor of intelligent agents the programmer views programs as entities which have a mental state consisting of beliefs and goals. The computational behaviour of an agent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decisions the agent makes on the basis of its mental state. It is assumed that this way of looking at programs may enhance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complex computational systems.To support this new style of programming, we propose the agent programming language 3APL. 3APL has a clear and formally defined semantics. The operational semantics of the language is defined by means of transition systems. 3APL is a combination of imperative and logic programming. From imperative programming the language inherits the full range of regular programming constructs, including recursive procedures, and a notion of state-based computation. States of agents, however, are belief or knowledge bas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usual variable assignments of imperative programming. From logic programming, the language inherits the proof as computation model as a basic means of computation for querying the belief base of an agent. These features are well-understood and provide a solid basis for a structured agent programming language. Moreover, on top of that 3APL agents use so-called practical reasoning rules which extend the familiar recursive rules of imperative programming in several ways. Practical reasoning rules can be used to monitor and revise the goals of an agent, and provide an agent with reflective capabilities.Applying the metaphor of intelligent agents means taking a design stance. From this perspective, a program is taken as an entity with a mental state, which acts pro-actively and reactively, and has reflective capabilities. We illustrate how the metaphor of intelligent agents is supported by the programming language. We also discuss the design of control structures for rule-based agent languages. A control structure provides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which goals and which rules an agent should select. We provide a concrete and intuitive ordering on the practical reasoning rules on which such a selection mechanism can be based. The ordering is based on the metaphor of intelligent agents. Furthermore, we provide a language with a formal semantics for programming control structures. The main idea is not to integrate this language into the agent language itself, but to provide the facilities for programming control structures at a meta level. The operational semantics is accordingly specified at the meta level, by means of a meta transi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