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微波辐射煅烧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活性氧化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碱式碳酸镁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煅烧制备轻质活性氧化镁是可行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碱式碳酸镁分解的主要因素是微波功率,其次是煅烧时间,物料质量影响最小。确定了最佳实验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90W,煅烧时间12min,物料质量2g,碱式碳酸镁的分解率为93.81%,活性氧化镁的碘吸附值为72.56mg/g。  相似文献   

2.
新型除氟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告了用合成骨碳(简称SBC)作为饮水除氟剂的试验研究,克服了骨碳强度差的缺点。与国内现用的处理药剂比较,SBC除氟效果好,强度高,成本低,比国内常见的骨碳降低50%,且生产工艺简单,不会造成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饮水除氟剂。  相似文献   

3.
硅胶载体除氟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卫华  董邦真  刘菲 《化工进展》2007,26(8):1170-1173
以层析硅胶为载体,以活性氧化铝和活性氧化镁为吸附质制备出了两种载体型除氟剂。在相似条件下,前人研究活化沸石除氟剂的动态除氟容量为0.98 mg/g,本实验制备的两种除氟剂的动态除氟容量分别为1.00 mg/g和1.72 mg/g,明显高于文献值。对实验室制备的硅胶/活性氧化铝和硅胶/活性氧化镁除氟剂的除氟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分析了高氟水溶液中的常规离子SO42-、Cl-、Ca2 和Mg2 等对自制除氟剂的除氟容量的影响,表明这两种除氟剂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对比了高氟矿泉水的除氟数据,制备的除氟剂具有良好的除氟效果,为进一步制备除氟容量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的除氟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饮水除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对含氟1.5~4 ppm 饮用水用BC[Ca_(10)(PO_4)_6(OH)_2]除氟的工艺,并给出了其工作参数和药物成本。在高氟水地区,采用本方法可取得明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累托石、氢氧化铝等为原料,采用正交分析方法制备了累托石除氟剂。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除氟剂的吸附容量为2.21mgF-/g。  相似文献   

6.
刘阳  周生娣 《陶瓷学报》2012,33(2):207-209
本文以粉煤灰、红泥、氯化铝、氯化铁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制备了新型粉煤灰除氟剂,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除氟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可达2.36mgF~-/g。  相似文献   

7.
金浩  林冠烽  唐丽荣  黄彪 《广东化工》2011,38(3):18-19,48
文章论述了饮用水的除氟方法,介绍了目前大规模使用的沉淀分离法,如混凝沉淀法、电凝聚法、电渗析法等,以及吸附分离法,如骨炭法、活性氧化铝法、沸石法、活性炭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等。文章阐述了各种除氟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并对各种除氟技术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此外,针对目前饮用水除氟技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除氟技术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亭亭  李亚峰 《辽宁化工》2009,38(7):472-474
综述了国内对于饮用水除氟的方法,包括吸附法、沉淀法、电凝聚法,电渗析法,同时讨论了除氟方法的机理,并且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总结,以促进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陈东 《山东化工》2021,(2):261-262
我国水体中广泛存在氟污染情况,长期饮用高氟水已经给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因此饮用水除氟技术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最主要的几种除氟方法,其中吸附法被应用的最为广泛,所以文章又对各种吸附剂除氟的特点和不足进行了介绍,并对吸附法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碱式硫酸镁烧结法制备氧化镁晶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价格低廉的硫酸镁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前驱体烧结法制备氧化镁晶须。首先以硫酸镁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常温反应—水热晶化,制得了结晶良好、具有纤维状外形的前驱体碱式硫酸镁[MgSO4.5 Mg(OH)2.2 H2O]的单一物相。通过控制前驱体的分解速度使其在低温下缓慢分解以保持晶须状外形,然后在高温下烧结,得到烧结良好、分散均匀、长径比大的氧化镁晶须。利用SEM和XRD对产物进行表征,氧化镁晶须是由纳米氧化镁颗粒烧结而成的“假象”体,直径在0.2~1.5μm,长径比≥50。实验证明该工艺简捷、易行、条件温和,为氧化镁晶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流变相-前驱物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粉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占丹  黄琳  肖作安  张克立 《化学试剂》2007,29(3):141-142,156
以普通氧化镁和邻苯二甲酸为原料,采用流变相-前驱物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镁粉体,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了前驱物的组成和结构,通过热重分析确定了煅烧温度,分别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对纳米氧化镁粉体的结构及形貌大小进行表征。用该法制备出的纳米氧化镁粉体为立方晶型,形状近似球形,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约为10 nm。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辐射-KOH活化兰炭粉制备活性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兰炭粉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碱炭质量比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美国ASAP-2020吸附仪测定了所制备活性炭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样品的表面官能团。结果表明:微波功率为700 W,碱炭质量比为3,活化时间为15 min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694.5 mg/g,比表面积为513.62 m2/g,总孔容为0.510 3 cm3/g,平均孔径为3.973 8 nm,该活性炭为中孔型。以兰炭粉为原料,传统加热和微波加热制备的活性炭红外光谱图其峰形基本一致,只是峰强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以工业级尿素和双氧水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过氧化尿素,考察了过氧化氢与尿素的物质的量比、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稳定剂品种以及稳定剂的用量对产品含氧量、收率和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200W、过氧化氢与尿素的物质的量比1.4:1、反应时间120s、用0.3%NaH2PO4作稳定剂时,产品过氧化尿素的收率可达56.84%,产品中过氧化氢尿素的活性氧物质的量分数达16.93%。  相似文献   

15.
16.
高纯氧化镁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卤水为原料,经过氢氧化镁途径制备高纯氧化镁。采用共沉淀结合超滤法对卤水进行了精制,并重点考察了卤水浓度、反应温度、加料速率等因素对氧化镁纯度的影响,获得了纯度大于99%的氧化镁产品。  相似文献   

17.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以碳酸铵和氯化镁为主要原料,加入有机表面活性剂,经过反应、过滤、水洗、醇洗、干燥和灼烧制得纳米氧化镁。经堆积密度、比表面积、孔容积、粒径及透射电镜的测定,试验样品的粒子大小均在10 nm左右。试验结果证明,试验工艺路线及测定方法均适合纳米氧化镁制备。主要原料碳酸铵和氯化镁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纳米氧化镁的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波再生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绿色再生技术。本文通过引入高热导率物质--膨胀石墨制备出新型微波适应型复合活性炭,解决目前活性炭在微波脱附过程中存在的温度梯度问题,同时开发VOCs活性炭吸附-微波再生技术。结果表明,制得的复合活性炭具有与普通商业活性炭相当的吸附性能,且其热导率提高6倍。同时,其甲苯脱附活化能为18.08 kJ·mol-1,低于其在商业活性炭上的微波脱附活化能(24.84 kJ·mol-1)25%以上;相同微波功率下,其脱附床层温度低于实验室制备的普通活性炭10~30℃。所制备的高热导率复合活性炭不仅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而且具有很好的微波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Novel microporous activated carbon (MAC) with high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microwave heating.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were loaded into MAC by using Fe(NO3)3·9H2O follow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for up to five minutes. The surface modified microporous activated carbon was characterized by BET, XRD, SEM and thermogravimetric examinations. Adsorption data of H2 on the unmodified and modified MACs were collected with PCT method for a pressure range up to 120 bar at 303 K. Greater hydrogen adsorption was observed on the carbon adsorbents doped with 1.45 wt% of iron oxide nanoparticle loaded due to the joint properties of hydrogen adsorption on the carbon surface and the spill-over of hydrogen molecules into carbon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