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辽河坳陷地质和构造条件复杂,油气资源丰富,油品类型多样,稠油和高凝油在辽河坳陷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多年勘探开发经验为基础,对辽河坳陷稠油和高凝油形成机制、油品性质和分布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从经济有效开发的角度对稠油和高凝油油藏进行了分类,并对目前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为辽河坳陷稠油和高凝油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为类似地区稠油和高凝油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原油类型多样,但以稠油为主,其油气储量和产量均占该坳陷总量的50%以上。研究辽河坳陷油藏稠变的成因机理,进而搞清稠油的分布规律,对后继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辽河油田多年稠油油藏勘探开发形成的系统认识,对稠油油藏的“边、浅、松、早、降、失、盖”等地质特征开展研究;并从构造格局、储层特征、油藏埋深、地下流体、封盖条件和氧化及生物降解作用等方面对稠油分布和稠变原因进行探讨,厘清辽河坳陷油藏稠变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发现,构造格局是控制稠油分布的决定因素,储层、埋深、地下流体和盖层等地质条件是控制原油稠变的重要因素,生物降解和氧化作用是稠变的必要条件。辽河坳陷油气藏具有明显的环洼分布规律,围绕生油洼陷由内向外存在3个环带,内带以天然气、凝析油为主,埋深一般大于3 500 m;中带以稀油为主,局部富集天然气及稠油,埋深在1 700~3 500 m;外带以稠油为主,埋深一般小于1 700 m。  相似文献   

3.
辽河坳陷西部斜坡带勘探实践证明,在斜坡带可以形成较大面积的油气富集区。辽河坳陷西部斜坡带有利油气富集的条件是:①先坳后斜的斜坡,油源丰富,灌满程度高。②多源多期的大砂体与隆起区相结合,有利于油气富集。③斜坡上两类平行于斜坡的正断层控制了油气的形成。④区域性大面积的盖层发育,构成了斜坡油气区良好的保存条件。辽河坳陷西部斜坡带的勘探给我们以下启示:①先坳后斜的斜坡带是油气富集的基础。②坡上古潜山、滚动背斜、超覆带、不整合稠油带、近源三角洲、浊积扇都是斜坡带常见的油气藏类型。③在斜坡上古潜山油藏勘探中,特别要查明“供油窗口”的分布,凡高于“供油窗口”的古潜山都是有利的勘探场所。④平行于斜坡带的断层,对区域性油气运移起遮挡作用,要深入研究这类断层形态、产状和发展历史,对油气勘探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低熟煤成气的发现及研究始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苏北盆地等区块,但其后低熟气勘探主要在吐哈盆地中生代获得突破,因此早期煤成低熟气地球化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吐哈盆地。近年来在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及黄骅坳陷低熟煤成气勘探初见成效,为系统、深入研究低熟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提供了机遇。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和辽河坳陷古近系低熟煤成气为研究对象,结合吐哈盆地中生代低熟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对中国低熟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完善,同时对渤海湾盆地低熟气勘探潜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和辽河坳陷古近系天然气δ~(13)C_1-39‰、δD_1-200‰、δ~(13)C_2-δ~(13)C_110‰、烃源岩RO值介于0.5%~0.9%之间,具有与吐哈盆地类似的低熟煤成气特征。在渤海湾盆地除了黄骅坳陷和辽河坳陷外,其他坳陷沙河街组也具有低熟气勘探潜力;渤中凹陷、歧北次凹、东营民丰凹陷东营组亦有低熟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5.
气测录井在辽河坳陷非常规储集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坳陷广泛分布着稠油藏、高凝油藏、低电阻率油气藏等非常规油气藏。由于构造和油质性质以及岩性比较复杂,测井和常规录井解释方法不能准确解释非常规油气藏。结合非常规油气藏储集层特征分析,选用气测全烃-组分法、图板法、气油比值法等多种气测录井解释方法,论证了利用气测录井资料对辽河坳陷的稠油藏、高凝油藏、低电阻率油气藏这3种非常规储集层解释评价的可行性,在辽河坳陷非常规储集层的解释评价中发挥了优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辽河坳陷成藏太古宇潜山的油底类型、内幕隔层性质及油底之下油气层显示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一套成藏太古宇潜山内幕深层勘探潜力的评价方法,将成藏潜山内幕深层的勘探潜力分成18种类型,其中,多种类型具有内幕油藏的勘探前景。利用上述方法对辽河坳陷已发现的变质岩潜山油藏进行重新评价,结合油源和疏导条件等潜山内幕成藏的必要因素,筛选出7个有利的成藏潜山内幕深层勘探目标区。目前,在预探工作区部署的探井已获得工业油气流,证实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拓展了辽河太古宇潜山内幕的勘探领域,深化了辽河太古宇潜山内幕成藏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7.
海6-38井区位于辽河坳陷海外河油田海1块东部,东三段1油层组5砂岩组1小层(d3Ⅰ51)发育构造-岩性油气藏。利用地震属性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在海6-38井区东三段油藏的水平井开发部署和扩边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华北油田老油田开发后期,稠油(高凝油)的开发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热电缆敷设试油工艺可将井筒内一千米以上的稠油(高凝油)遇热降凝降粘,补偿油流从地层流到井口的热损失,保持稠油(高凝油)在临界流动值以上正常流动,从而对地层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文中简述了热电缆敷设油管下井施工工序和方法;热电缆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在冀中坳陷西251井的现场成功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辽河坳陷已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近年来几乎没有上报天然气探明储量。辽河坳陷还有多少剩余常规天然气资源?是否具备致密气、页岩气形成条件,其资源前景如何?这是勘探家十分关心的科学问题。以往的资源评价成果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从天然气成藏静态要素—气源岩条件、储集条件和盖层条件入手,阐述了辽河坳陷具备形成致密气、页岩气的地质条件,应用稳定碳同位素等技术手段进行气源分析,揭示了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辽河坳陷常规及致密气、页岩气成藏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天然气资源评价。评价结果认为辽河坳陷不仅还有2 000×108m3 剩余常规天然气资源,还有约5 000×108m3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有待发现。指出了榆树台—盖州滩、兴隆台、大平房—葵花岛构造带是常规天然气勘探有利区带,深层潜山、火山岩是主要勘探目标,西部凹陷南段洼陷带及东部凸起是致密气、页岩气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10.
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资源极为丰富。根据刻度区选择的“三高”原则,选取了勘探程度高、地质认识程度高、资源探明程度高的大民屯潜山等5个地区作为潜山类比刻度区,通过对这些刻度区油气藏的储层、烃源岩、配套史、圈闭、保存等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适合潜山油气资源评价的类比参数体系和取值标准。利用统计法计算了5个潜山刻度区的油气资源量,结合参数体系取值得分,建立了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资源类比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预测出辽河坳陷10个潜山带的资源量,分析了剩余油气资源分布情况,优选出5个有利区带。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拓宽潜山勘探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辽河油区稠油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在稠油作业中比较成熟并行之有效的3种工艺技术.其中稠油井冲砂、捞砂作业技术是"绿色修井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稠油、高凝油油藏热压裂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简明地介绍了稠油井下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方法利用室内实验.分析了静安堡油田高凝油特性及影响因素。目的通过高凝油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为确定不同类型高凝油油藏合理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果高凝油的析蜡温度主要受原油中蜡的最高碳原子数、含蜡量及压力的影响;凝固点主要受原油中含蜡量、组分的影响。结论开发高凝油油藏,地层温度应保持在原油析蜡温度以上,地层压力应保持在饱和压力附近。  相似文献   

13.
牛心坨油田是一个深层、致密、裂缝、高凝稠油油藏,开采难度大。依据油藏特性,对油藏完井投产措施、井网部署、注水方式、动态调整等采取了有效的办法,解决了低渗裂缝高凝稠油油藏注水开发中的一些难点,为特殊油气藏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中深层稠油油藏采收率,对辽河油田30余年蒸汽驱进行全面回顾,系统总结辽河油田中深层稠油蒸汽驱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与应用成效。研究认为:辽河油田中深层稠油蒸汽驱技术历经探索、攻关试验、I类油藏规模实施、Ⅱ类油藏试验接替4个发展阶段;理论认识及开发技术经历了从最初国内外成熟技术的直接应用到与辽河地质特征相结合的研发创新,形成了以驱油机理理论认识、油藏工程设计技术、高效注采配套工艺为核心的中深层稠油蒸汽驱开发技术系列;目前蒸汽驱实施深度界限突破至1 600 m,可动用稠油黏度提高至200 000 mPa·s,预计采收率为55%~65%,达到国际浅层蒸汽驱开发水平;未来应针对中深层蒸汽驱面临的难点及重点不断研究和突破。该研究为辽河油田千万吨稳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辽河油区稠油水平井技术及其在辽河滩海地区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目前辽河油区稠油水平井开采技术的油藏地质与工程、钻井、完井、采油、防砂、经济评价等现状的分析,结合辽河滩海地区勘探开发现状,证明水平井开采技术在该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辽河油田稠油开发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河油田稠油资源丰富,油藏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在近30 a的开发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深层稠油油藏特点的开发技术,完善配套了8项稠油核心开发技术,支撑了辽河油田稠油持续高产稳产,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结合辽河油田稠油开发实际,分析总结了稠油开发形成的技术成果及认识,可为同类稠油油藏的开发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冯敏  吴向红  李捷  黄奇志 《特种油气藏》2012,19(2):97-100,140
P油田是中石油在苏丹发现的特大型整装油田,开发初期采用大井距、大段合采、稀井高产等快速上产开发技术,造成含水上升快、储层动用程度不均、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针对油田开发现状和油藏特点,在块状底水稠油油藏和层状边底水高凝油油藏分别开展水平井适用性研究,并优化水平井设计参数。根据研究结果部署的水平井在P油田应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加快了稠油和高凝油储量动用,又抑制了边水指进和底水锥进,提高了单井产量和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对高凝油物性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高凝油一般含蜡量高、凝固点高,凝固点与地层温度接近的高凝油易产生冷伤害,开采难度大。针对二氧化碳吞吐开采高凝油过程中,二氧化碳对高凝油的粘度、流动特性、凝固点的变化开展实验研究,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溶解后高凝油粘度大幅下降、凝固点大大降低,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二氧化碳吞吐开采高凝油可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气测录井方面,高凝油与稀油、稠油具有不同的特征.通过对高凝油区块不同气测显示特征的研究,总结出不同储集层特性规律,建立了不同气测解释模式.研究表明,这些模式的初步建立,为今后气测录井在高凝油区块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在解释方面得出的认识,为完善气测解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皂蜡(含油量<5%)裂解的聚α-烯烃为原料,考察了烷基侧链平均碳原子数不同的聚α-烯烃降凝剂在不同性质基础油中的降凝效果以及烷基侧链碳原子数分布不同的聚α-烯烃降凝剂在不同性质基础油中的适应性,工业实验结果表明:选择碳原子数分布在C7-C20的宽馏分聚α-烯烃为原料,所得的聚α-烯烃降凝剂烷基侧链平均碳原子数在11.3左右时,可使各种不同性质的轻质基础油的凝固点降低25-32℃,烷基侧链平均碳原子数在11.7左右时,可使中间基不同性质的重质基础油的凝固点降低15-20℃,使石蜡基不同性质的重质基础油的凝固点降低1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