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表面光接枝主要是用芳酮引发有机材料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单体聚合产生表面接枝链。表面光接枝应用领域广泛.可用于聚合材料的表面改性以及表面功能化。综述了紫外光引发接枝改性聚合物表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光接枝聚合机理、改性方法、影响因素等,并对其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乙丙橡胶接枝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总结了乙丙橡胶接枝改性的研究进展,对接枝方法、接枝物的性能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常见的乙丙橡胶接枝改性方法包括:(1)对乙丙橡胶进行官能化处理引入过氧等官能团,然后进行自由基或阳离子接枝聚合;(2)在过氧化物引发剂存在下直接进行熔融或溶液接枝聚合;(3)用电子束或γ射线辐照进行接枝聚合;(4)在乙丙橡胶的第三单体上引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发活性点,进行活性自由基接枝聚合;(5)将乙丙橡胶溶液乳化后进行“假乳液”接枝聚合。接枝了不同单体的乙丙橡胶可以在热稳定性、机械性能、耐油性、染色性、生物相容性、阻燃性等方面得到改善,从而大大拓宽了乙丙橡胶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表面紫外光接枝技术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晓东  王晓工 《化工进展》2008,27(1):50-56,73
聚合物表面紫外光接枝技术可用于聚合物材料的表面化学结构和物理形貌改性以及表面的功能化,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紫外光引发接枝改性聚合物表面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紫外光接枝聚合机理、接枝新方法和应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炭黑表面接枝聚合改性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延龄 《现代化工》2002,22(11):8-12
从炭黑粒子表面性质及表面化学基团出发 ,并结合聚合反应理论 ,介绍了将单体接枝聚合或将聚合物直接接枝到炭黑表面的自由基接枝、正离子接枝、负离子接枝及其他功能化接枝改性方法。论述了实现这些过程的溶液法、熔融法及辐射法接枝等工艺方法及影响炭黑接枝改性的因素。炭黑表面接枝聚合改性能大大扩大炭黑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汪怀远  姜丽丽  朱艳吉 《塑料》2012,41(2):5-7,47
碳纤维以轻质高强、耐热耐腐蚀、抗蠕变等优点成为十分重要的增强材料。但未经处理的碳纤维表面光滑、呈惰性、界面的粘结性差,需对其表面处理。聚合接枝改性具有不损坏基体、稳定性好且可以接枝特定聚合物等使它成为改性碳纤维的主要方法,详细综述了辐射接枝、光表面接枝、等离子接枝和化学接枝4种聚合接枝改性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为碳纤维表面改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宾宾  杨博 《广州化工》2014,(21):20-21,101
介绍了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着重叙述了表面接枝技术在光敏感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分析了材料表面接枝共聚和材料表面偶合反应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材料表面接枝聚合利用材料表面的活性中心引发乙烯基单体在材料表面接枝聚合,接枝层厚度不均匀,接枝效率较低,单体有浪费;材料表面偶合利用材料表面的活性基团与带有活性基团的小分子(或聚合物)反应,把具有特殊功能的基团修饰到材料表面,修饰厚度可控,单体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常用的表面接枝方法 (表面光接枝、化学接枝、等离子体接枝、臭氧引发接枝) 对聚合物表面润湿性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表面接枝改性聚合物润湿性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8.
淀粉接枝AM/SSS/DAC降滤失剂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将淀粉、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基三甲基溴化铵(DAC)和苯乙烯磺酸钠(SSS)接枝共聚制备了淀粉接枝聚合物降滤失剂,探讨了引发剂用量、苯乙烯磺酸钠用量和温度等对淀粉接枝聚合物降滤失剂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以及DAC含量对淀粉接枝聚合物钻井液性能的影响,采用XRD衍射对淀粉接枝聚合物降滤失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淀粉接枝聚合物降滤失剂水溶液表观粘度的温度敏感性较低,淀粉接枝聚合物钻井液在高浓度盐水基浆(20%NaCl和10%CaCl2)中具有较好的降滤失性和抗盐性,XRD证实了淀粉接枝聚合物降滤失剂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用溶液接枝聚合的方法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上接枝聚合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LLDPE-g-PMMA,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和单体量的增加,聚合物的接枝率增加,当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48%,单体比率为150%时,接枝率将达到26.1%。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波谱仪(13C-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证明PMMA分子链被接枝聚合到LLDPE上。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接枝聚合物的结晶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接枝聚合没有改变晶型,但结晶焓由61.39 J/g降低到47.18 J/g。  相似文献   

10.
淀粉接枝共聚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接枝共聚淀粉是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介绍了接枝共聚改性淀粉的应用,从微波辐射技术、微波聚合技术紫外光技术的应用和复合引发剂的应用、新的乳液聚合方法应用等方面详细综述了淀粉接枝共聚改性研究的进展。指出了未来接枝改性淀粉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马平  刘荣杰  王婷 《化工科技》2014,22(5):64-67
介绍了有关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聚合原理。最新研究表明:应用ATRP法进行聚合反应可以制备接枝聚合物、嵌段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和其它有机/无机混合型聚合物等。ATRP在高分子聚合反应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杨彬  李晓巍 《聚氯乙烯》2010,38(7):18-23,41
综述了2005—2009年国内CPVC改性研究进展,结果表明:①国内对CPVC的改性主要为接枝聚合改性和共混改性,并以后者为主;②主要的接枝聚合改性方法为氯化原位接枝聚合;③主要的共混改性体系为CPVC/PVC二元、三元共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兰松  刘郁杨 《陕西化工》2014,(3):518-521,526
综述了基于环糊精(CD)的星形聚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涉及开环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点击反应以及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等.  相似文献   

14.
王洪伟  于建强 《弹性体》2011,21(5):35-39
描述了可进行催化乳液聚合合成可溶性超支化聚合物的一种新的聚合物合成过程——引发剂残片嵌入自由基聚合(IFIRP,Initiator-Fragment Incorporation Radical Polymerization)。分别以高浓度的偶氮二异丁酸甲酯(MAIB)和α-甲基苯乙烯(α-MS)为引发剂及阻聚剂,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水及苯形成的乳液中,通过IFIRP过程,在70~80℃条件下将单体二异丁烯酸乙二酯(EGDMA)聚合反应3 h即可得到可溶性的超支化聚二异丁烯酸乙二酯纳米粒子聚合物。研究发现,当EGDMA、MAIB和α-MS浓度分别为1.0、2.0和2.0 mol/L时,到80℃为止未见到凝聚现象发生,生成可溶性聚合物的产率为44%左右,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1.2~1.5之间。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的成分为(质量分数):α-MS为57%,MAIB为24%,含双键的EGDMA为5%,不含双键的EGDMA为14%。  相似文献   

15.
以BPO为引发剂,通过悬浮固相接枝法,得到PP-g-(MAH/VAc)和PP-g-(MA/AA)接枝物,通过称重法和非水滴定法测得了接枝物的接枝率。红外光谱表明,单体都能接枝到PP上。SEM结果表明PP/PA6/PP接枝物共混体系中,PP-g-(MAH/VAc)的增容效果优于PP-g-(MA/AA),这主要是因为PP-g(MAH/VAc)在PP/PA6体系中起到反应性增容的作用,而PP-g-(MA/AA)仅起到物理缠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技术与沉淀聚合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噻菌灵分子印迹聚合物。该聚合物微粒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其印迹效果比传统沉淀聚合法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更好。为从复杂的农药残留中富集和分离噻菌灵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的研究进展。合成方法包括大分子反应法、共聚法、乳液聚合法、阴离子聚合法、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超声波法、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法等,应用领域包括石油工业、涂料工业、污水处理、生物医药材料、工程材料等,并且展望了新的合成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用过硫酸钾(KPS)作为引发剂,通过乳液聚合作用来合成直径为375nm的聚苯乙烯(PSt)微球,并作为种子用于种子乳液聚合.用PEGm大分子单体作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聚合苯乙烯和丙烯腈,制得特殊形态的亚微米尺寸的PEGm接枝共聚复合颗粒PEGm-g-PS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苯乙烯和丙烯腈同时促成了特殊形态.苯乙烯和丙烯腈的浓度、总单体浓度、引发剂类型和单体加入方式显著影响复合聚合物颗粒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以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新型溶液溶解纤维素,在均相条件下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出了纤维素/AM/BMA接枝共聚物。考察了聚合温度、时间以及(NH4)2S2O8、AM、BMA、MBA的用量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接枝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AM/BMA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纤维素)∶m(AM)∶m(BMA)∶m[(NH4)2S2O8]∶m(MBA)=1∶4∶2∶0.05∶0.006,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接枝率可达87%,接枝效率为36%。制备的纤维素/AM/BMA接枝共聚物的吸水倍率为583g/g。  相似文献   

20.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并通过平衡吸附实验和Scatchard分析,考察其对模板分子莱克多巴胺的吸附性能和识别能力。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莱克多巴胺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和吸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