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贺文敏  王军 《华中建筑》2012,(9):165-168
该文主要分析了延安革命时期(1930~1940年)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在实地调研测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材料,深入研究文献资料并且与相关的建筑进行比较分析与论证,得出延安1930~1940年历史建筑的建筑特点,从而深入系统地认识延安革命时期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以后延安革命时期对这三方面建筑价值更好的保护与延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2011年6月6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亲身体会延安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革命圣地延安,我们先后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和王家坪革命旧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大家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大家再次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5)
延安时期所形成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在改革进入"新常态"的当下,以革命根据地会计为着眼点,通过研究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财会制度,探索延安精神对革命根据地财会制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探究会计建设与具体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5)
延安时期所形成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在改革进入"新常态"的当下,以革命根据地会计为着眼点,通过研究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财会制度,探索延安精神对革命根据地财会制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探究会计建设与具体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吴蔚  吴农 《城市建筑》2023,(9):125-127
本文从红色旧址建筑、景区及所在城市的视角,对延安革命旧址空间环境进行游客满意度的网络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参观者感知与延安旧址建筑、景区及所在城市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环境氛围营造”和“配套服务设施”对游客满意度有着显著影响。由于延安红色景点多且分布较广,大部分游客对延安革命旧址的空间感知是整体性的,因此要提高延安革命旧址的环境氛围、改善配套服务设施,应以整个红色景点景区为单位来统筹考虑,从城市规划角度全方位打造延安红色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6.
宁倩 《建筑与环境》2007,1(4):62-65
延安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我国重要的革命建筑遗产集中区。延安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近年来城市的扩张给旧址的保护带来了很多问题。本文以王家坪旧址为例,研究了该类型革命旧址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由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延安火车站项目位于延安市南区延河支流南川河右岸,是铁道部2006年四座新建车站中最大的项目,设计及施工借鉴陕北窑洞和革命根据地时期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5)
从1927年到1949年,特别是井冈山时期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这项运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革命干部的自身体,而且还促进了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延安鲁艺歌曲是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产生,并且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发展的。还应该看到,延安鲁艺的办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文艺传统。同时,延安鲁艺歌曲的创作是一个将音乐专业知识转化为文化的过程,而其专业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上海国立音专。因此,延安鲁艺歌曲既继承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文艺传统,又接过了救亡歌咏运动的接力棒,还汲取了上海国立音专的专业知识及作曲技术。  相似文献   

10.
陈国恩 《中州建设》2005,(6):F003-F003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成为延安旅游资源能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纪念地中.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垃的就有9处.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垃的有4处,如驰名中外的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麓、南泥湾等.  相似文献   

11.
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工业生产工艺流程越来越复杂,工业建筑也越来越庞大。工业建筑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对于现实施工生产显得更加重要。主要介绍大型工业工程施工控制网布设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2.
董超 《城市建筑》2013,(6):202-202
产业类历史建筑是建筑学概念范畴,不是泛指在历史中剩余下来的工业建筑,而是指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用于工业生产和配套的仓库、办公室、宿舍等服务功能和其它功能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见证了历史文化和变革过程,记录了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并形成了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工业景观。  相似文献   

13.
“Rotunda”是一种以圆形大厅及穹顶为典型特征的集中式构图的建筑形制。它早期主要应用于欧洲宗教建筑,后逐渐推广到商业、休闲、政府、文教、居住等世俗建筑中。自19世纪末开始,这种源自欧洲的建筑形制被逐渐移植到了中国近代大学校园之中,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本文简述了“Rotunda”的特征及发展,归纳分析了该形制在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建筑中的代表作品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谢浩 《江苏建材》2011,(2):51-53
就建筑设计中的结构美学问题,提出几个观点:①建筑造型艺术应与建筑结构紧密配合;②古建筑的结构美来源于建筑的实用功能性;③新技术革命带来了结构形式的创新;④建筑结构(尤其是大跨度的建筑类型)促进了丰富多彩建筑造型艺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冬雷 《建筑与环境》2010,(4):114-116
天津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遗存着大量的历史建筑。由于天津在我国近代史上的特殊性,天津现存的历史建筑大部分是近代建筑,所以有“近代百年看天津”的说法。这些优秀的历史建筑是天津宝贵的城市财富。天津市在保护这些历史建筑尤其是近代建筑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在保护制度以及保护实施管理方面做出很多尝试与创新。本文试图在介绍这些内容的同时对其进行分析思考,以期能对我国历史建筑尤其是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有些许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工业革命孕育了最初的工业建筑,工业的进步以及工业建筑的发展造就了伟大的现代建筑。现代建筑中的民用建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人文关怀逐步得到关注及改善,而工业建筑的人性化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人性化的工业建筑不仅产业工人需要,而且也能增加企业形象的感染力。工业建筑的人性化可以从功能与交通布局、外部环境、内部空间、建构实体等几个方面来塑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武汉地区一级阶地深厚软土地层一个典型基坑实例,采取基坑开挖与临近建筑物共同作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基坑开挖对临近天然地基浅基础建筑物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临近基坑的老旧多层民用建筑物,用均布超载模拟分析基坑开挖对其影响是比较合适的:天然地基浅基础建筑物,离基坑开挖边线越远,建筑物层数越少,建筑物的倾斜值越小;建...  相似文献   

18.
A楼·B楼·C楼--同济校园新建筑评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同济大学校园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个性建筑。从20世纪50年代的文远楼到80年代的建筑城规学院明成楼再到21世纪的建筑城规学院新楼,代表了三个历里时期的建筑特色,并共同坚持着同一种精神,那就是勇于创新,紧跟潮流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的概括,阐明了现代主义早期的空间与形式革命具有很大局限性,并指出抽象空间与形式压抑了现代建筑的“建构”表达,使现代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有失全面。  相似文献   

20.
张文龙 《建筑技术》2009,40(9):779-782
在新中国即将迎来60周年华诞之际,北京建工集团伴随着首都建设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自1953年成立至2008年,北京建工集团完成的各类建筑面积总量,相当于北京解放时所有建筑面积的5倍多。从上世纪50年代的“国庆十大建筑”,到本世纪初的北京奥运工程建设,无不留下北京建工集团建设者的足印,北京建工集团为首都建设铸就了一座座历史丰碑,培育了以李瑞环、张百发为代表的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劳动模范,成为首都巨变无可替代的历史见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