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Z2)
近些年来,随着湖泊、河流等水体富营养化污染问题的加剧,微囊藻毒素成为了控制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检测是控制的基础,因此,探索出一项快速而又准确检测藻毒素的方法尤为重要。本工作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检测藻毒素的方法以及其的优缺点,并分析了拉曼光谱检测藻毒素的可行性和特点,提出拉曼光谱在检测藻毒素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微囊藻毒素-LR (MC-LR)是淡水蓝藻产生的毒性极强的毒素,通过接触、饮用等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通过对产微囊藻毒素-LR的铜绿微囊藻进行培养,采用超声波破碎、溶剂萃取法进行萃取,并经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纯化,最终获得微囊藻毒素-LR纯品,为微囊藻毒素-LR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海藻酸钠对一株微囊藻毒素(MC)降解菌进行固定,研究了固定化细菌对原水中微囊藻毒素LR(MCLR)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固定化细菌可在4d内将初始浓度为4.1mg/L的MCLR降解到检测限以下。温度对固定化细菌的活性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固定化细菌对MCLR的降解速率逐渐增大。固定化细菌降解MCLR的速率不受初始pH值和添加外源有机碳、硝氮和磷的影响。因此,固定化细菌能快速降解MCLR,且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有效处理原水中的MCLR。 相似文献
4.
pH对氯氧化微囊藻毒素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试实验研究了pH值对氯氧化黄浦江原水中两种微囊藻毒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游离氯氧化微囊藻毒素的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较低的pH值有利于两种微囊藻毒素的氧化降解,pH值为6时的MC-LR的表观二级反应速率常数较pH值为7.25时提高了16倍,原因在于较低的pH值增加了HOCl在总游离氯中的比例,而HOCl与微囊藻毒素分子之间的反应为游离氯降解微囊藻毒素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微囊藻毒素在鲤鱼体内的生物富集作用,采用ELISA法对不同时间的实验组鲤鱼肝脏、肌肉和肾中的微囊藻毒素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TDI评价.结果显示,鲤鱼肌肉(干重)中的微囊藻毒素质量分数在实验24 h后达到其峰值,为0.11 ng/g;鲤鱼肾(干重)和肝脏(干重)中的微囊藻毒素质量分数在实验1 h后达到其峰值,分别为1.29 ng/g和0.82 ng/g;不同时间鲤鱼体内不同组织对微囊藻毒素的生物富集量从大到小为肾、肝脏、肌肉.本实验为长期低剂量摄入微囊藻毒素对人体的慢性和潜在危害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确定其在水产品中的限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6):8-11
微囊藻毒素是富营养化水体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藻毒素.本文制备了一种对微囊藻毒素MCLR具有较强吸附性能的功能化磁性微球.由于其表面功能化壳聚糖分子的成功修饰以及磁性核的存在,该微球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同时易于磁性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对MC-LR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随着MC-LR浓度的增大、p H的降低,吸附量增大.鉴于此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优异的磁学性质及良好的吸附性能,很有潜力应用于环境水中生物污染物MC-LR的去除. 相似文献
7.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14-119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农作物赤霉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其产生的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广泛分布于小麦、玉米及其制品中,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生物因素等方面对禾谷镰刀菌DON毒素的生物合成调控机理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禾谷镰刀菌DON毒素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并将其表面功能化,得到新型的磁性纳米粒子.对影响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LR吸附效果的一些因素如吸附剂加入量、吸附时间、浓度、p H等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磁性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适用于水中痕量藻毒素的去除. 相似文献
9.
对华北地区某水库水体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extracellular microcystin-LR,EMC-LR)和藻类细胞内微囊藻毒素(intracellular microcystin-LR,I MC-LR)进行了为期1a的监测,研究了EMC-LR和I MC-LR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利用SPSS软件,分析EMC-LR和I MC-LR与环境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3月份和12月份,EMC-LR和I MC-LR均未检出,其高峰值出现在夏秋季。水库全年实测EMC-LR含量为0.941 2±1.337 9μg/L,最大值为5.628 8μg/L,I MC-LR含量为0.0129±0.016 5 pg/cell,最大值为0.083 3 pg/cell。EMC-LR与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藻细胞密度、悬浮物和水温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TN、NO3--N、TN/TP和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P<0.001),I MC-LR与NH-N呈负相关性(P<0.05),与TN/TP呈现正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能力的次级代谢产物,在霉变的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多种粮食及油料作物中检出率都比较高,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黄曲霉毒素以来,人们对该毒素的理化性质、生物毒性、合成途径、产毒条件以及产毒调控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该毒素的生物合成过程十分复杂,参与AF生物合成的基因有30多个,它们集聚在基因组上一个约80 kb称为AF基因簇的区域,该途径中每个基因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AF的合成量。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调控,包括培养基成分如碳源、氮源、p H值,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湿度等,途径专一性调控因子afl R及全局性调控因子Lae A等,Lae A能够调控丝状真菌的次级代谢及其生长发育,影响真菌形态分化、毒素合成及沉默基因的表达,相对于其调控因子表现出独特的性质。就Lae A在真菌中的发现、功能及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该调控因子在黄曲霉中调控黄曲霉毒素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初步展示了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调控模式,为今后进一步开展Lae A调控黄曲霉毒素合成调控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香菇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香菇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和刺激干扰素形成等药理学活性的特点,介绍了香菇多糖的抗肿瘤活性,从直接抑制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对香菇多糖的抗肿瘤活性机制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香菇多糖临床应用中还存在剂量不当影响疗效和药物过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微囊藻毒素MC-LR为模板,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微囊藻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优化制备过程.通过电子显微镜、孔隙度分析、红外吸收等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反应机理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单体∶模板∶交联剂配比为0.9×106∶1∶1.2×106,洗脱时间25 min时为优选条件,最大吸附量为153.7μg/g,此分子印迹聚合物对MC-LR具有显著的特异性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忠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2):43-47
分析了恶臭物质成分及其对人体、环境的影响情况,结合已由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消臭机理及基于各种消臭机理下研发制备的消臭材料和制剂情况,指出高效消臭材料,以及能够在消除异臭味的同时净化空气、消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除臭材料的开发是今后消臭材料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阐述了聚氨酯材料的燃烧及阻燃机理,重点介绍了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有机硅阻燃剂、纳米阻燃剂等无卤阻燃技术在聚氨酯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张志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4,12(4):37-41
生物柴油是用动植物油脂或长链脂肪酸与甲醇等低碳醇合成的脂肪酸甲酯,是一种替代能源,脂肪酸单甘油酯、脂肪酸糖酯、聚甘油脂肪酸酯和长链脂肪酸蜡酯是重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传统化学合成方法以酸或碱为催化剂在高温下进行,能耗高,且产品纯度低.脂肪酶作为一种天然生物催化剂,可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上述产物,能耗低且产品纯度高.综述了近年来脂肪酶催化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面包酵母生物合成ATP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面包酵母生物合成ATP的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生物合成ATP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直接添加终体积分数为0.5%的甲苯,可显著提高面包酵母细胞膜通透性。Mg^2+对ATP的合成影响很大,当Mg计浓度为40mmol/L时,ATP合成量达到最大值,为9.02mmol/L。在面包酵母生物合成ATP的过程中,当葡萄糖磷酸化和腺苷磷酸化反应竞争时,葡萄糖磷酸化快于腺苷磷酸化,在体系中其它需能反应结束后ATP才开始大量积累。在面包酵母经糖酵解途径生物合成ATP的前期,NAD的再生主要通过形成甘油和乙醇来实现,而在生物合成ATP的中期和快速合成期,NAD的再生主要是通过形成乙醇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碳纳米管吸附有机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6-18
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作为吸附材料方面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兴趣.目前有关碳纳米管对有机物的吸附机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作用:疏水作用、π-π键作用、H键作用、静电作用力等.由于碳纳米管在吸附有机物时,以上几种作用力可能同时存在,因而很难仅通过一种机理来预测碳纳米管对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吸附作用,起主导作用的吸附机理不同.因此,要预测有机物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需要建立不同的吸附模型.另外,研究碳纳米管与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在研究碳纳米管性质、有机物性质的同时,作用环境的研究也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