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基于MCS51单片机的低成本的控制系统,具有温度控制、电机驱动等功能。该系统直接用于血液样品培养的医疗仪器,实现了样品培养和后处理的自动化操作。  相似文献   

2.
一个基于MCS51单片机的低成本的控制系统,具有温度控制、电机驱动等功能。该系统直接用于血液样品培养的医疗仪器,实现了样品培养和后处理的自动化操作。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种新的数字式 BOD_5测定仪,测定采用空气压差原理,将样品置于培养箱中在20℃温度下培养五日,信号由压电传感器检测后变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放大器放大和 A/D 变换,最后以数字显示出测得样品的生化需氧量(DOD_5)值。介绍了仪器的测定原理,仪器结构和电路以及实验结果等。  相似文献   

4.
生物实验需要不同的生物样品,为了保证生物样品存活,需要不同的培养箱来提供生物的生存环境;因此,设计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生物培养控制系统,实现了集中控制和管理生物实验室内不同生物培养箱的功能;采用CAN2.0B协议中标准帧设计了系统总线协议,遵照模块化的思想设计了上位机软件,阐述了模糊PID溶氧控制,并根据用户需求完成了人机界面的设计;整个系统运行后,很好地维持了不同生物培养箱中生物样品的生长条件,保证了生物体正常活性;经过测试分析,该系统信息传输可靠,控制精确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5.
对球壳孢目5属10种17个菌株进行了菌体可溶性蛋白、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不同培养时间样品的电泳图谱显示菌体培养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球壳孢目真菌以培养5-10d为宜;不同种的菌株的图谱差异显,而种内不同菌株间的谱带一致性较高,表明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电泳图谱对球壳孢目真菌种级水平的分类具有重要作用,尤以酯酶同工酶酶谱为好。  相似文献   

6.
王建义  雷萌 《工矿自动化》2011,37(11):75-77
针对建立近红外光谱煤质定量分析模型时训练集中的异常样品严重影响模型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二次诊断法剔除异常样品: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样品进行聚类,得到可疑样品;将可疑样品作为验证集,通过PCA-GA-BP模型进行二次诊断,剔除异常样品。实验对比了训练集中异常样品剔除前后,模型对15组待测样品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剔除异常样品,并有效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样品处理系统技术是在线分析系统的关键技术。为探讨如何提高样品处理系统的研发设计水平,对40多家不同规模的分析仪器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构建和设计更加可靠的免维护样品处理系统是行业共性课题。采用系统学理论诠释样品处理系统,能够从技术维度深刻思考样品处理系统技术的核心本质,明确创新发展的突破方向,更好地把握样品处理系统技术的精髓。设计了以协调进化五原则为核心的焦炉煤气原位整体式干法样品处理系统。通过列举突破样品处理系统技术制高点的其他成果,对样品处理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多目标整体优化设计方法在分析仪器行业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鼻的低温贮藏(277 K)草鱼品质预测方法。实验检测了草鱼样品顶空挥发气体,实验结果表明电子鼻传感器阵列对草鱼样品的响应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实验检测了草鱼样品的菌落总数指标,电子鼻响应与微生物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信噪比谱方法成功区分不同贮藏时间的草鱼样品。我们依据信噪比特征值建立了样品品质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准确的预测低温贮藏草鱼样品品质,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连续流光寻址电位传感器微分析系统样品溶液消耗量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液滴型光寻址电位传感器微流控芯片系统。该液滴芯片以电渗微泵驱动微流体,通过电渗流动将样品溶液引流至微流路内,形成单个样品液滴。研究了样品液滴I/t特性曲线,当样品液滴流经检测点时,光电流突然升高至0.1 μA左右,当样品液滴流出检测点时,光电流降至最小。研究了不同pH值、体积均为1 μL样品液滴的I/V特性曲线,得出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的灵敏度为45.9 mV/pH;其它条件不变,改变微流路深度,获得不同pH值体积均为200 nL的样品液滴的I/V特性曲线,得出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的灵敏度为47.5 mV/pH。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减小流路深度将所需测试样品的体积减少至200 nL。该液滴型光寻址电位传感器微分析系统有望应用于微量化学/生物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安捷伦科技推出由样品前处理专家Ronald E.Majors博士撰写的《色谱样品前处理的基本知识(Sample Preparation Fundamentals for Chromatography)》。该本著作是色谱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全面参考指南。Majors博士表示:"这本指南介绍当今一些最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该指南展示了从‘稀释和上样’到多级样品处理这类技术的正确使用方法,以便获得最佳结果。"本指南着重介绍了样品前处理的基本信息,以及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对中子谱仪的标定数据处理,完成中子谱仪样品台运动仿真,利用交互式数据语言(IDL)进行了人机交互界面的软件开发,实现了样品台移动样品进行衍射测量的运动仿真。针对实际标定过程的需求确定了界面流程,从而设计出界面布局,分析了三维可视化原理,从而建立起样品台三维场景,构建了事件管理机制,从而实现人机交互;建立了样品台运动仿真计算模型;针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实例演示。仿真结果表明:样品台可将样品中各个测量点依次移动到中子衍射点,并将测量矢量对齐散射矢量,实现了中子衍射测量。  相似文献   

12.
中子谱仪样品台是实现样品上待测量点精确移动到衍射点并实现待测量矢量与Q散射矢量对齐的功能,从而进行残余应力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全站仪的位姿标定方案来实现样品台的以上功能,采用双全站仪测量系统和便携式激光扫描臂系统对各个坐标系进行标定。分别设计了样品坐标系、四轴样品台坐标系、中子谱仪衍射坐标系和全站仪坐标系的标定方案,并精确地设计了基于基准球的标定方案,由刚体变换法求得样品坐标系和全站仪坐标系之间的位姿转换矩阵,对样品上待测量点进行运动求解得到样品台的运动指令,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实现待测量点精确移动到衍射点,使待测量矢量与Q散射矢量对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利用不同用量葡萄糖和硫酸铵进行土壤样品室内培养并定期测定土壤中无机氮素含量和微生物量氮变化,研究了可利用碳源数量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使土壤微生物活性明显提高,无机氮含量明显降低.土壤微生物对无机氮素固持作用显著增强,硝化作用则受到明显抑制.在整个培养期间,增加葡萄糖用量更有利于无机氮素的固持,可显著提高无机氮向有机氮的转化速率,说明可利用碳源的存在是促进土壤氮素转化与截获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一种基于电子鼻和非线性数据特征分析的鸡肉鲜度检测方法。以鸡胸肉作为样品,样品在4℃温度下连续存放6天,每天检验样品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指标,并且实验检测鸡肉样品的电子鼻响应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储存了3 d的鸡肉样品TVB-N指标超出了国家标准限定值而无法食用。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和非线性随机共振方法分析电子鼻检测数据,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仅能定性的区分不同储存时间的鸡肉样品,随机共振系统输出相关系数曲线可以较好的区分不同鸡肉样品,并且依托互相关系数特征峰值构建了鸡肉鲜度分析模型。该方法具有检测快速、准确性好、成本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内部绝缘结构由于运行工况改变,会导致热老化不平衡的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绝缘纸不均匀老化对频域参数的影响,对制备样品进行叠放分组,针对不同老化样品开展多组频域分析,对比得出试品受热不均匀给样品频域谱的作用情况和对试品水分含量评估的作用。结论如下:均匀老化和不均匀老化样品的频域参数在不同组测试时幅值均随着频率的变大而逐渐下降,但在不同频率段内的变化趋势则不尽相同;受样品内部水分的作用,老化均匀样品频域曲线随水分含量的升高趋向于高频方向,介电常数实部、虚部大小伴随纸样品中水分含量升高而变大;绝缘纸受热均匀可对评估样品内部含水量影响较小,而受热不均匀时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不利于含水量评估。  相似文献   

16.
在中红外透射法测量样品时,基质溴化钾(KBr)与样品的合理压片过程能有效避免量测光谱出现克里斯坦森效应。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量测光谱的先验信息,压片时KBr和样品之间合理质量配比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验值,可能造成样品的真实光谱存在信息差异。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的模式识别方法在没有先验信息的情况下,对样品原始光谱及处理光谱数据进行差异信息提取建立模型,探讨中红外透射法中KBr和样品之间合理质量配比。对四组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均表明,在样品与KBr质量配比的范围为3:194~3:204时,KBr的量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小,为压片中较好的质量配比。本文为中红外透射法测定样品提供一定参考意义,同时也是PLSDA在实验条件优化方面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反应堆中子活化分析中样品辐照控制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自动辐照控制系统。系统以P89C669单片机为核心,通过控制气动装置传输待辐照的样品进出反应堆,配合光电检测模块,以精确控制样品的辐照参数;并且通过串行接口实现与上位机通讯,实现样品辐照测量一体化控制。经测试,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汕头市72个菜地土壤表层样品和43个水稻土壤表层样品的分析测试,初步摸清了汕头市土壤环境中砷含量分布。其中72个菜地土壤样品和42个水稻土壤表层样品的砷含量全部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但有1个水稻土壤样品砷含量达到了25.1mgkg-1,超出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指示该区域有点源污染存在的可能。汕头市各区、县土壤砷元素含量极不均匀,主要与成土母质及后期人为扰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针对样品堆积造成的近红外光谱散射、吸光度与噪声干扰差异,使得光谱的信噪比发生改变而产生分析误差的问题,研究了样品状态和测试条件对近红外分析结果的影响。采集了样品在不同装样厚度、装样次数和不同装样松紧程度条件下的近红外光谱,采用主成分分析压缩数据,建立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状态模型的预测性能,确立了最佳的样品测试条件。实验表明重复装样和样品松紧程度不会明显改善模型预测性;在装样厚度为0.5mm时,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36 6,0.791 6,0.894 9,0.857 5,模型预测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恒温(25℃)避光培养试验,研究了黑土环境中乙草胺的微生物降解特征.在适宜水分条件下,将土壤样品分别进行常规、灭菌、选择性抑菌剂加入等处理后培养并测定土壤乙草胺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结果显示:在灭菌土壤中乙草胺的残留量较未灭菌土壤显著增加,未灭菌土壤中乙草胺残留数量与微生物量变化密切相关,表明微生物活性是影响乙草胺降解的主要因素.适当的水分有益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从而促进了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加入青链霉素后乙草胺残留鼍远大于放线菌酮和常规培养,表明细菌比真菌具有更强的降解乙草胺的能力.随着乙草胺的施药量增加,初期微生物量显著降低,是导致乙草胺总降解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