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年前年后的温州鞋海外受袭事件,给温州制革、皮化及原皮行业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温州的牛皮制革厂和皮化、原皮经营户都陷入了多年来的低谷,使原本常规性的淡季雪上加霜。往年的惯例一般是每年的4月~7月份是制革和皮化业的淡季,受鞋业生产状况的影响,今年的制革和皮化业在近几个月里更是困难重重。而且至目前为止,外贸鞋市场仍未得到妥善解决,下半年制革业、皮化业的前景如何,一些业内人士也不敢妄下结论。看来,今年的制革和皮化业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王曼霞 《北京皮革》2004,(12):12-13
今年秋冬两季,温州几百家制革厂因为温州皮鞋销售疲软,生产形势一片惨淡,温州制革业太依赖本地鞋业求生存的弊病再度暴露无遗。对于大多数温州制革厂来说,温州的皮鞋卖得怎么样和他们的生意如何是息息相关的,经济链的影响力一直能延续到原皮市场上。今年进入冬鞋生产季节后,许多业内人士担心的情况果然出现,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暖冬,北方的棉鞋销售高峰比正常情况推迟了一个多月才算到来,鞋厂的棉鞋大量积压,代理商资金无法回笼,到11月末时虽然棉鞋开始销售,但厂家的生产期也已结束。冬鞋的滞销直接影响了制革厂和原皮经营户的生意,据了解,原皮市场从10月份开始行情即开始趋淡,最近的原皮价格已经降到了全年最低,平均每张原皮的价格下跌了15元~20元左右,许多制革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运行显得十分艰难,在温州最大的河通桥皮料市场上,经营真皮鞋面革的摊位大都出货量锐减,本地的牛皮制革厂生产状况十分不乐观。  相似文献   

3.
在多方因素作用下,2007年的温州皮革业整体行情惨淡,身为产业链重要一环的制革行业自然也受到严重波及。加上本来就压迫着制革业神经的原皮问题、硬件设施、成本涨高等惯性阻力无法得到实质性改善,今年温州业内的皮革厂数量恐怕又会有程度不小的缩减。照此趋势,温州制革行业的裂变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十几年前那种数量争胜至上的竞争局面一去不复返。面临当前的困难,温州皮革不管是被动而为还是主动出击,部到了必须破除过去旧有格局的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温州就是中国著名的牛皮革生产基地,牛皮革重镇瞿溪素有“皮都”之美誉。随着中国制革业的风云变幻,近几年温州制革业的群体优势已失去往日风采。1995年前后,温州有牛皮制革企业五六百家之多,以原皮交易为主的浙江皮革市场也在业内闻名遐尔。而如今温州的牛皮制革厂只有一百多家,生产较为稳定的只有三十多家。生皮市场也已风光不再,正常经营的仅仅100家,生意好一点的也只有三十多家。  相似文献   

5.
段广涛 《北京皮革》2008,(12):52-52
平阳水头是中国较大的猪皮革生产基地,温州鞋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几年的环境治理、停产、半停产煎熬后,平阳水头的猪皮制革业规模、产量、订单大幅萎缩,面对不断上涨的原皮价格和高额的环境治理费,低附加值、低利润的猪皮制革业度日艰难。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我国制革厂来说,原皮采购在其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我国算得上是制革大国,但原料皮一直都是依赖进口为主,在国际贸易中显得十分被动,没有自己的"定价权",所以近两年来,制革企业频频遭遇原皮涨价潮,加上环保高门槛以  相似文献   

7.
2006年,温州皮革业继续经历着产业升级调整带来的阵痛,原皮市场大荒导致皮革厂无米下锅,石油价格暴涨造成皮化产品价格水涨船高,鞋类行业的反倾销大潮波及到制革产业,无法缓解的用地紧张矛盾进一步约束了产业规模化进程,环保法规执行力度加大使企业感受到切肤之痛,这些话题集中在一起,勾勒出温州皮革业忧患重重的一年,似乎也昭示着未来一年的道路将不平坦。  相似文献   

8.
位于温州瞿溪镇的浙江牛皮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生皮交易基地,这里集中着五十余户生皮经营户,占地近三万平方米,有两千多名采购人员在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组织皮源,其中六成以上的牛皮来自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温州市两千余家制革厂的主要原料供应者,该牛皮市场的地位显得相当重要,这里的原皮行情,在某种程度上可作为温州制革业兴旺与否的晴雨表,更辐射影响着华东乃至全国牛皮革市场。  相似文献   

9.
今年春季的温州原皮市场,受大环境和人为因素等的影响,终于在持续近一年的涨价风潮后形势出现逆转。  相似文献   

10.
由于温州鞋革业的特殊结构.各环节产业的情况相互牵制.行业内的变化波动往往是链条式的,由鞋业开始影响鞋料市场.然后影响到制革厂家最后反应在原皮市场上。今年春节过后.温州鞋革工业启动速度比往年明显减缓,虽然皮料销售和原皮买卖都已开始恢复,但是整个进程显得十分缓慢.预计要达到销售高潮还需要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1.
徐明骥 《西部皮革》2001,23(5):55-55
2000年结束了,对大量增加的合同,制革业普遍感到满意,说明了制革业复苏现象。 在市场趋好的同时,原皮状况却恶化了。由于疯牛病的出现,人们心理上产生恐惧,少吃牛肉,导致原皮数量减少,价格上涨,其价格变化如下表。 原皮价格(来源Laconceria Magazine制革杂志)  相似文献   

12.
王璐 《北京皮革》2003,(5):41-41
原料皮的严重不足是困扰俄制革业的主要问题之一,两年前,由于欧洲牲畜流行病的影响,使俄国内制革业原料皮的价格曾上涨到1.8美元~2.0美元/千克。原料皮的供给不足直接影响到制革厂的利益,有些企业不得不到美洲国家购买原皮,虽然这样是不利的。因此,致使2001年俄制革企业的经济状况没有明显好转。2002年初,由于政府采取了有效地控制措施,使其状况明显改观原料皮的价格下降。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对于温州制革业来说,无疑是意义特殊的一年,鹿城制革基地在年初的全面停产,将温州制革业的传统模式彻底打破,产业发展道路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相信2008年将成为温州制革业一个分水岭式的标志。其实,仔细分析这些年温州制革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土地紧张、成本高涨、环保压力、外贸艰难等矛盾已经存在多时,而且越攒越深,在鹿城区有关部门的一纸禁令后,这些矛盾开始井喷,现在导致的结果是温州制革业大规模向外迁移,传统加工模式彻底改变。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仍然将主导2008年温州制革业的兴衰,更是企业思考和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旻霞 《北京皮革》2004,(10):10-12
最近几年,疯牛病和口蹄疫在欧洲频繁爆发,对世界制革业的生产形势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得近两年时间里原皮短缺、资源告急的呼声不断,业内人士忧心忡忡。而中国作为世界瞩目的皮革生产加工和销售中心,在这场动荡中受到了很大的波及和影响,遭遇了原皮价格居高不下、供应严重不足的不利局面。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制革业在世界上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的同时,对进口原皮的依赖也一天比一天严重了。原皮是制革中最基础、最根本的环节,毫不夸张地说,原皮供应的状况对中国制革业的发展前景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旻霞 《北京皮革》2008,(11):10-11
原皮交易市场一片萧条 位于温州瞿溪镇的牛原皮交易市场建成于1992年,占地八千多平方米,经营状况最鼎盛时,七十多间铺子生意兴隆,市场内车水马龙。在上世纪90年代温州皮革业最兴旺的时候,仅瞿溪镇的制革企业就达三百多家,到全国各地从事采购生牛皮的专业人员达二干多人,市场上的皮源60%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16.
原皮:市场季节性更强,蓝皮交易量增加 在国家政策调整、市场大环境和本地产业动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2006年的温州原皮市场一片萧条,皮源少,价格高,市场交易量一低再低。温州原皮市场目前最明显的特点是淡旺季界线分明,季节性变化非常大,2006年,这个特点表现得尤其突出,开春时原皮销售出现短暂高潮,入夏以后市场全面冷清,半数门而歇业,到冬鞋生产高峰时才逐渐复苏。这是多年来原皮市场作为本地皮革企业货源供应,  相似文献   

17.
不知不觉中新的一年又到了,然而对于温州制革业来说,牛皮和猪皮在相同的年份里却经历了不同的市场考验。在2005年里,温州的牛皮制革业抓住了市场机遇,取得了良好地发展,相比之下,猪皮制革业发展较慢,加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温州的猪皮制革业已出现萎缩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其实,即使没有2008年初的这场停产风波,温州制革业也已经到了非常困难的处境。近几年里,温州皮革加工行业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原皮持续紧缺而且价格暴涨,优质牛原皮匮乏,让整个市场上的鞋面革行情一直紧绷着,去年的一次全国范围的猪肉涨价几乎让整个平阳水头喘不过气来,石油价格的不断上调又在皮化产品上继续着涨价大潮;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生活成本提高,工人工资也随之上涨了30%以上:国内经济环境普遍不景气,  相似文献   

19.
王永昌 《北京皮革》2003,(12):57-57
法国是欧盟畜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优质原料皮出产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该国制革业逐渐衰退,故大部分原皮供出口,主要流向欧洲各国。据法国外贸部新近提供的统计数据.2002年原皮出口量超过162,599吨.其中2/3由意大利收购。按重量计进口法国原皮最多的10个国家依次为:意大利(进口量113,019吨),  相似文献   

20.
最近半年来,关于温州制革业一直盛传这样的新闻:由于多方原因,温州制革业外迁转移、省外投资成为焦点。这个信息和温州鞋这几年来浩浩荡荡的西部投资举动联系在一起,让人联想到的是温州鞋革工业链开始出现重大变化,东鞋西移已是共识,现在与鞋业唇齿相依的制革业也要外寻出路,温州的皮革工业还能继续兴旺吗?记者最近就此话题走访行业内人士,得出的结论是,温州制革形成规模性外迁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