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典型干旱指标在广西的适用性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距平指标和标准降水指标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干旱指标之一。利用历史资料,采用频率法建立了更符合广西干旱评价的降水距平指标。经分析验证,标准降水指标和修正后的降水距平指标其评价结果与实际旱情具有很好地一致性,可以作为广西各地区干旱评价的依据,建议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安装FACTS装置时,需要首先选择FACTS装置的最佳安装地点。文中采用模态分析方法,通过分析 FACTS装置对电力系统稳态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用于提高系统稳态稳定性的FACTS装置最佳设置点的选择 指标,其特点是不必对整个系统进行仿真。通过对实际系统的特征值计算和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选择指标 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运行风险评估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计及元件运行状态时变性和自动装置调节作用的运行风险概率评估算法。该算法将元件分成时变元件和非时变元件2种类型,在日发电计划基础上推导出了各类元件的时间相关停运概率,并在故障后果分析中考虑了自动装置的调节作用,最后从失负荷量、越限程度和系统所处各类运行状态的概率3个方面构建了适合调度的运行风险指标。通过对IEEE-RTS可靠性测试系统的计算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大型水电站机组励磁系统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两次误强励事件,经对误强励事件产生的过程和原因进行理论分析表明,这种误强励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励磁程序角度计算子程序没有采用跟频算法造成的。当考虑机组正常并网运行时频率不会发生大幅变化,角度计算程序采用常量较采用变量可靠性高。而当机组在空载状态下进行甩负荷和停机时频率会出现大幅变化时,跟踪固定频率算法已不能满足实际工况要求,而应改为采用智能跟频的算法,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区域洪水频率分析是解决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计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过去的研究中,区域洪水频率分析主要基于经验方法以及传统的指标洪水法。随着数学理论的完善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提出,越来越多的非线性模型逐渐应用于解决区域洪水频率分析的问题。在该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湘江流域区域洪水频率分析,将分析结果与传统回归手段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指标洪水法相比,SVR算法能基于较小的样本量对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作出更加稳健的估计,为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的估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水能利用提高率一直是水电站进行经济运行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参数确定人为因素较大和计算繁琐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水电站水能利用提高率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客观、简便的考核指标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
雷达脉冲频率估计的高精度与实时性是衡量电子情报侦察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但现代雷达越来越小的脉冲宽度和脉冲重复周期对电子侦察系统的高精度瞬时频率估计带来挑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常规雷达脉冲信号频率估计快速算法,该算法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分别实现电子侦察接收机单通道数据的正交变换、频率粗估计及交叉分区判别,再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实现高精度的频率估计。仿真试验与实测数据验证了该快速算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同时也验证了该算法具有计算量小、实时性高、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运用FOXBASE+进行水文频率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对数变换改进拉格朗日插值算法,较好地解决了水文频率计算中查用离均系数表时的内插计算问题,运用数据管理系统编制水文频率分析计算的通用程序,使得对水文样本系列的分析处理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傅里叶频率测量算法,通过傅里叶算法求出相邻2个周期的相位,采用相位差对采样频率进行修正和迭代,计算量大而精度差。文中根据严格推导得到傅里叶算法计算值的准确数学形式,通过对相位差的三角函数进行分解展开,代入傅里叶算法计算值,即可在不需要计算相位的情况下得到相邻2个周期相位差的准确值,从而得到真实的信号频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精度高,计算量小,实现简单,完全适合于微机保护测控类装置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沈玮  蔡德所  章聪 《人民长江》2018,49(6):102-106
为了能够减少光纤陀螺(FOG)系统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误差,在原有的计算方法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轨迹曲线计算方法,并详细推导了该算法的计算过程。将光纤陀螺系统进行室外试验,分别根据两种计算方法计算出监测小车的运行轨迹曲线,同时与实际坡面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算法计算出的轨迹曲线和真实曲线吻合度更高,能够更加有效地监测到局部微小变形,且能有效减少计算误差。最后将新算法运用到实际工程大坝监测中,将光纤陀螺系统常规算法及新算法计算出的曲线分别与水管式沉降仪测值比较,证实新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光纤陀螺系统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当前岩土工程中确定设计计算及施工质控指标方法基础上,建议一种用保证率确定设计计算及施工质控指标的方法。用该方法确定的指标,作为计算指标和施工质控指标的下限值。它体现了一定的保证率,保证了工程质量;施工中能满意的实现,又能使保证率与竣工时合格率因果相匹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详细分析梯形算法、自适应误差积分、龙贝格和辛普森算法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基础上,对水文频率参数进行寻优计算和伽马函数的积分求解,通过智能寻优计算对比分析了实测序列和理想数据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自适应误差积分法表现出较好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并具有原理清晰、运算速度快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大型电力系统中,由支路断开触发的电力系统相继跳闸故障常会引起大停电的灾难性后果,因此必须进行紧急状态下的事件可靠性分析。通过分析支路断开对系统节点电压及线路负荷的影响,给出一种快速计算紧急状态下系统节点电压和线路负荷的方法,引入系统节点电压和线路负荷安全裕度指标,并提出基于断开安全裕度状态空间截断的电力系统可靠性算法。该算法利用安全裕度指标找出系统故障状态中的关键状态集合,通过对该集合进行系统行为分析来计算可靠性指标。算例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截断系统状态空间,在一定精度下降低了可靠评估的计算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随机有限元求可靠指标的方法,计算了一实际工程的可靠指标,并分析和验证了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截尾情况、相关关系及离散性等对可靠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用于高精度谐波测量的全数字同步采样算法,其原理是根据电网的基波频率动态地调整过采样模数转换器(ADC)中抽取电路的抽取率,使得抽取后的系统采样频率可以跟随基波频率的变化而变化。与传统的模拟锁相环(PLL)和软件同步采样算法相比,该算法完全由数字电路实现,更加节省硬件面积,适合于数模混合系统的应用开发。文中给出了一个包含delta-sigma ADC、频率测量模块、抽取率控制单元和64点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计算引擎的、用于实际混合系统芯片设计的Simulink仿真模型。对于采样频率是1.638 4 MHz、带宽是1.6 kHz(可计量31次谐波)的谐波测量系统,在电网频率波动±5%的条件下,同步采样后基波和谐波有效值误差分别小于0.001%和0.02%。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传统动态最优潮流(DOPF)算法中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之间的矛盾,建立了电力系统DOPF的变分模型,推导了该变分模型的最优性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adau配置法的DOPF求解新算法。该算法具有计算量小、计算精度高等特点。对某实际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满足在线运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和目的,结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际,就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两个新的评价指标,并分别就评价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优缺点和评价标准进行了阐述,最后运用案例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运用历史水位资料、湖泊形态分析、生物空间分析以及水质指标等几种方法计算了鄱阳湖的最低水位要求,并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对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加以综合,得到鄱阳湖最低生态水位.运用水量平衡模型计算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量,本文选取95%作为计算模型各参数的参照频率,该频率体现了枯水年份来水量少、耗水量大的不利情况下维持鄱阳湖...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暂态稳定仿真是实现大规模互联电网一体化仿真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它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高效地整合各调度中心异构的计算资源,以克服大规模互联电网一体化仿真面临的数据采集、整合和管理困难。为了论述在高延时互联网中大系统分布式时域暂态稳定仿真的可行性,文中提出了一套评价指标,包括准确性、高效性、稳定性、鲁棒性和可扩展性。进一步,在可模拟广域互联网环境的分布式仿真平台上,选择基于Jacobian-free Newton-GMRES( m)方法的分布式暂态稳定仿真算法进行了全面的测试。针对全国联网和东北—华北—华中联网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所选算法满足各项指标,证明了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时域暂态稳定仿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一种估计电压崩溃临近程度的新指标——网损灵敏度指标。在该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二阶指标。所提指标物理意义明确,线性度好,计算量小,适于在线应用。实际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网损灵敏度的二阶指标能够为实时负荷裕度监控、事故排序以及控制策略制定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