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林是我国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小北京”之称,它的古城区尚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四合院民居.文中在对榆林四合院民居形成的历史背景、基本格局、建筑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榆林四合院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整体性保护原则指导思想、对策和措施,从科学的角度肯定榆林四合院民居的价值,对榆林传统民居四合院的保护进行了一些全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四合院是北方传统的民居形式,由四合院民居所构建的传统胡同、街巷,历经明、清数百年来的巩固发展而成为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系统。在历史上,由于四合院这种独特的布局型制适应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最实用的居住与使用的需要及多种利用功能,因此,在漫长的历史与朝代更替中,四合院民居始终是历代都城中最普遍的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3.
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北方民居和庭院式住宅的代表。论文简述了北京四合院与园林的关系;北京四合院的组成要素、空间构成和构造;从选址、平面设计、尺度、多样性、创新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园林中四合院的设计方法,使其既能满足建筑使用的要求,又能很好地融入园林环境之中,成为园林环境的点睛之笔,让北京四合院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杨赟 《山西建筑》2009,35(30):16-17
在对神木地区四合院民居建筑的深入调查和典型案例实测的基础上,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四合院的平面布局、空间利用、使用功能等建筑特征,并就其与民俗文化的结合进行探析,以促进四合院民居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大同传统民居四合院的院落基本方位、院落基本格局、建筑空间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大同古城传统民居四合院的院落特征,对研究大同古城历史风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四合院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前的西周,是我国传统建筑群体布局的基本形式,被应用于宫殿、寺庙、民居等各个建筑类型。其中,数量最大、分布最广者,当属四合院民居建筑。四合院民居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合在一起,故名四合院。这种典型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布局,不仅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彰显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便是在当代也仍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建筑》2018,(23)
正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四面建有房屋的传统民居合院式建筑。四合院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在中国民居中占据首位,而北京四合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营建方式,成为北方民居的代表。北京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青砖灰瓦,造型古朴。组成房架子的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扇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油漆彩画,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色彩缤纷。墙习惯  相似文献   

8.
当我把内向空间归纳为中国传统的时候,已经假设了空间的文化性。——张永和院落是中国传统住宅中最为重要的成分。在中国民居丰富多彩的类型中,三合院或四合院的院落式民居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地域分布极广,使用人数量多,从南到北,从汉族地区到其他民族地区,无处不有,成为数量最多、变化又最丰富的民居类型。“院落”这个空间集中体现了中国民居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居的建筑文化特色。虽西方民居建筑中也有院落的构成,但在建筑文化意义上不仅与中国四合院大异其趣,而且在“院落精神”的表达上远不及中国四合院那样突出、…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地域文化丰富多样。因而造就了各不相同的居住形式。例如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民居、西南的吊脚楼等等,都讲究因地制宜,尊重地域文化、尊重居住者所处的历史环境、自然条件。传承传统民居的布局与设计手法.继承和发扬传统民居中所蕴涵的地域文化.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进行东北新农村居住环境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庭院建筑空气环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庭院式(四合院式、合院式)民居是传统民居建筑的主体和精华,院内有好的空气质量,热环境舒适,通过对比及实测研究,倡导现代居住建筑回归和融于大自然,而不是远离和脱离大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