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加热炉的生产工艺要求,结合公司的现场实际生产情况,对再加热炉进行技术改造,从机械、液压和电气控制三个方面对原有的步进梁进行改进.经过将辊道8°倾斜角倾斜布置,让荒管旋转起来,有效地解决了荒管进入再加热炉时弯曲现象的出现.通过对炉内辊体结构的改进,延长辊体寿命三倍以上.在原有的液压系统上增加了缓衡阀组,实现液压系统缓冲,有效的减小了机械性的冲击;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Smith-RBF-PID控制在台车式电阻炉温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台车式电阻炉因非线性、强耦合、大滞后等因素影响其温度控制的快速性、精确性和平稳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台车式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的Smith-RBF-PID智能控制策略。本系统以热处理工艺要求为目标,结合Smith预估补偿控制与RBF神经网络互补的优势,在线整定PID参数,最终完成了炉温控制器的设计。仿真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基于该控制策略的控制系统不仅满足了工艺设计要求,且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小、鲁棒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步进式加热炉是轧钢生产线上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动态特性包括非线性、不确定性、强耦合等.用常规PID方法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规则切换的P-FUZZY-PID复合控制器,芳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说明该控制器对加热炉温度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遗传算法的加热炉炉内钢温软测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加热炉炉内钢温的在线测量问题,本文从总括热吸收率法钢温模型中总括吸收率参数的确定问题入手,尝试利用遗传算法在解决最优化问题方面的突出特点,获得全局最优的总括吸收率,进而得到炉内钢温的软测量模型。该模型有机结合了机理和统计建模方法的优点,在取得大量易获得的过程数据的前提下,可以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采用双蓄热步进式棒材加热炉现场运行数据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通用燃烧优化控制技术在加热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BC S技术实现了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公司热带厂加热炉的数据采集和燃烧控制,找出了煤气和空气的最佳配比,降低空气过剩系数,减少煤气消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含氧分析仪的特点及在加热炉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含氧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其组件氧探头的维护保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用有限单元法建立的炉缸炉底侵蚀模型,及用VB编制的高炉通用的炉缸炉底温度场及应力计算软件。该软件在侵蚀线逼近问题上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即单元物性转换法,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精度;该软件可以实现对不同结构的炉缸炉底进行温度场模拟,并实现了侵蚀线,应力应变分布线的绘制和计算结果的存储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何茜  韩军  陈文建 《光学仪器》2013,35(2):74-78
根据红外隐身材料光谱发射率测试方法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器的近室温样品加热炉系统。在对加热炉系统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系统仿真模型。经仿真及实验可知,在加热和制冷条件下,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误差分别为±0.20℃和±1.00℃。结果表明,系统稳定性好,响应时间短,解决了近室温样品加热炉抗干扰能力弱、不易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原350步进炉炉体,机械传动等方面有很多弊端,通过改造取得预期效果效果。  相似文献   

10.
模糊控制在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温度控制系统建模困难,控制性能差的缺点,以热处理工艺过程的加热炉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新型双输入单输出结构的模糊PID控制器,介绍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步骤,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精度高,超调量小,满足了温度控制稳定性的要求,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这里介绍了炉室上升式BS法单晶炉的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结合晶体生长的特殊工艺要求,分析了其主要结构及特点。  相似文献   

12.
3M- 2 1型煤气发生炉在运行中存在炉底跑气现象 ,使其管线及炉体底部零部件损坏、腐蚀严重 ,设备运行周期短。论述了炉底改造 ,改造后炉底的结构简单 ,杜绝了跑气故障 ,设备运行周期大大延长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模型预测控制具有鲁棒性强、跟踪快速性好等特点,能够解决复杂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大时滞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基于事先设定的期望响应,实现参考轨迹在预测时域内最大限度地渐进期望轨迹,使系统响应能够准确地跟踪期望轨迹。该文以硅单晶体加热炉为控制对象,分别采用PID、DMC和改进DMC三种控制方法进行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DMC控制方法比传统的预测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双层控制结构,设计了常压加热炉出口温度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本文介绍双层控制结构及动态矩阵控制器设计原理及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6.
模糊PID控制算法在恒速升温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匀速升温控制是个复杂的过程,具有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等特点,难以得到精确的数学模型.考虑到这些特点,为提高控制精度,将Fuzzy-PID算法应用于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当误差较大时采用模糊控制,误差较小时采用模糊PID控制,实现了2种控制方法的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给出了Fuzzy-PID控制器设计、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实验曲线表明该控制算法可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采用模糊PID控制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PID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系统采用模糊控制技术,结合传统PID算法,设计Fuzzy-P控制器,从而实现加热段温度的自动控制.以温度偏差和温度偏差变化率为输入,控制量为输出,经模糊化、模糊控制规则库的建立、模糊推理、解模糊化,完成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Fuzzy-PI制比单纯的PID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了国产AI808P型人工智能调节器和AIJK3型可控硅触发器在熔融炉温控系统中的应用.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温控系统的组成、调节器和触发器的性能和功能.该系统采用双向可控硅作为功率驱动器件,在武钢质检中心实际应用表明,系统温控精度高,稳定性好,主要性能指标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巧  鲁仁全 《机电工程》2009,26(12):45-49
为了对当前炉温的发展做出正确的预测,充分考虑了实际高炉炉温控制系统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和预测控制算法需要进行复杂矩阵运算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阶梯式动态矩阵的预测控制算法,并应用于高炉炉温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控制算法能对当前炉温的发展做出正确的预测,控制稳定性好,是一种提高高炉炉温控制精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原有生产线加热控制系统的改造,提高了加热炉的控温精度,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减少了返修品及废品,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的能耗,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