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渗透油田在世界上储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我国也广泛分布,其中鄂尔多斯南部中生界是低渗透油田集中发育的地区之一。对于这类非常规储层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评价,需要有一套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利于总结这类油田的研究成果,指导油田下一步调整挖潜。本文以张天渠油田为例,提出低渗透油田7类10项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可供低渗透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时参考,为国内外开发同类性质的油田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油田在国内外广泛分布,对于这类非常规储层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评价,需要有一套规范的评价指标,以利于总结这类油田的研究成果,指导同类型油田下一步挖潜。以张天渠油田长:油藏为例,提出低渗透油田7类10项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可供低渗透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时参考,为开发同类型油田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利用核磁共振可动流体评价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   总被引:68,自引:9,他引:59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我国新疆小拐油田砾岩和砂岩、青海狮子沟油田灰质泥岩、大庆头台油田和长庆安塞油田砂岩等三种不同岩性的四个典型低渗透油田共165块岩心进行了可动流体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可动流体与孔隙度、渗透率的相关关系,结合油田现场开发效果,发现可动流体百分数是评价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的关键物性参数之一,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的评价不应简单地直接采用中、高渗透油田所采用的评价方法,而应当综合考虑可动流体因素。还对低渗透油田可动流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裂缝发育程度、粘土充填孔隙程度及次生孔隙发育程度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低渗透油田可动流体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姜平  张辉  王磊  汪新光  向耀权 《石油学报》2021,42(6):751-764
海上油田经济门槛高、工业开发下限难以确定。目前,主要通过储层"甜点"的开发带动低渗透油田的建产,因此,海上低渗透油田储层"甜点"的识别十分重要。通过分析南海西部北部湾油田大量室内实验和生产测试资料,明确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的差异是影响低渗透储层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表征低渗透储层特征的关键参数,建立储层品质指数与储层微观参数和渗流能力的关系,量化5类低渗透储层的分类界限,进而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低渗透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北部湾油田低渗透区块的储层品质,并根据北部湾低渗透油田产能评价方法和产量递减规律,结合区域经济评价参数与开发模式建立合理的经济评价模型。通过引入储层价值因子绘制海上储层"甜点"工业开发评价图版,确定北部湾油田能够实现工业开发的储层"甜点"下限为Ⅲ类储层,评价结果与油田实际开发情况匹配。同时,根据北部湾油田低渗透区块的区域规律,确定储层"甜点"工业开发的有效渗透率下限为1.1~1.6 mD。  相似文献   

5.
水驱低渗透非均质砂岩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  国梁  杨湖川 《海洋石油》2006,26(2):44-48
水驱低渗透非均质砂岩油藏在国内外广泛分布,对于这类非常规储层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评价,需要有一套规范的评价指标,以利于总结这类油田的研究成果,指导同类油田下一步调整挖潜。大王北油田大48井区为典型的水驱低渗透非均质砂岩储层,以大王北油田大48井区为例,提出水驱低渗透非均质砂岩油藏7类8项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以期能够对开发效果进行客观合理评价,适时监测油田开发动态,从而为全面了解油藏开发状况,进行下一步调整挖潜服务。同时为国内外开发同类性质的油田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水驱特征曲线法是注水开发油田评价开发效果、标定可采储量、预测含水率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童宪章院士根据特定油田的生产数据统计出水驱控制地质储量与甲型水驱曲线公式斜率的倒数之间存在7.5倍关系,并提出了童氏图版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7.5倍关系及7.5倍童氏图版对于低渗透油田并不适用。文中在对甲型、乙型水驱曲线和童氏图版的研究基础上,推导并提出适合类似吉林油区的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通过对含水率与采出程度、采收率的关系式及甲型水驱曲线斜率的倒数与地质储量关系的研究得出,低渗透油田的童氏参数应该由7.5修改为13.5。同时改进了含水上升率和存水率2项重要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在低渗透油田应用的公式,更加系统地提出了适合低渗透油田的水驱效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朝阳沟油田低渗透储层综合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系数,并对朝阳沟油田低渗透储层进行了储层综合定量评价,根据累积概率曲线,将评价结果分为三类,评价结果符合朝阳沟油田低渗透储层特征。储层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解决了储层单因素评价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评价结果相互交叉、不唯一的问题,为朝阳沟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油藏数值模拟和开发方案调整等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童氏图版的改进及在油藏含水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锋 《断块油气田》2009,16(4):89-91
在研究辽河油区低渗透油田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方法,通过对童氏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图版进行改进,把童氏图版标准公式中由中、高渗透油藏统计的常数7.5,换成由辽河油区低渗透油藏统计的常数21.87,使其符合低渗透油田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变化规律。实践证明:用改进后的图版预测低渗透油藏的含水率是行之有效的,对评价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油田在目前政策和经济技术条件下,采用常规的贴现现金流量法,大部分储量无法经济有效动用。而随着开发技术、油价等外界条件的变化,这部分储量通常可以经济有效开发。在国内外关于现金流模型和实物期权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低渗透油田开发时机判别标准,体现出风险和不确定的影响,准确地评价出油田的开发时机价值,为不确定条件下的低渗透油田开发决策提供了一个更准确的评价方法。结合建立的判别标准,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建立了开发时机决策模型,为合理确定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时机和产量规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曾祥林  梁丹  孙福街 《特种油气藏》2011,18(2):66-68,138
海上新开发油气田中,低渗透油藏储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与陆上低渗透油田相比,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更具有挑战性。在对海上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其开发生产特征及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陆上低渗透油田开发实践经验,提出了适用于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技术对策,对今后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开发低渗透油田的小井眼钻井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我国大量低渗透、低丰度储量无法动用的问题,近年来分别在大庆、吉林和长庆等油田分公司开展了小井眼钻井技术的研究与试验工作。低渗透油气藏单井产量低,按常规方法开采,油田开发建设的投资规模大,原油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或无经济效益。对小井眼钻井技术及其在不同低渗透油田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采用小井眼钻井技术可较大幅度地降低钻井成本。形成规模性的小井眼钻井配套生产能力是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益的重要保障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低渗油藏试井分析及产能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低渗透油田试井技术的研究可以为低渗透油田开发提供大量有用信息,对优化调整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在详细研究前人对低渗油藏渗流特征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困扰低渗油田试井解释的三大难题:交接面存在附加阻力、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及指数型压力梯度的试井模型及其解析解,并给出了试井理论曲线特征,为低渗透油田试井资料的解释及产能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证实了该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吴琼 《特种油气藏》2012,19(5):82-85,155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具有注采比偏高的现象,这与物质平衡原理相悖。综合研究了新立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认为高注采比主要受无效注水、垂直裂缝、弹性存水量、储层沉积特点和固井质量等因素影响,通过校正计算,合理地解释了低渗透油田高注采比现象,并对开发后期注采比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引入油层盈余率概念作为评价低渗透油藏注采平衡的1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试井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油田开发技术,是注采开发方案调整、措施选井及评价、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被形象誉为油田开发者的"听诊器"。本文针对侏罗系均质油藏和三叠系人工压裂井,从试井曲线特征入手,结合储层特征分析其成因,认识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并将其应用于油田开发,除常规评价能量分布指导注采调整外,也可评价油田开发技术政策、识别水驱前沿及评价水驱效果、指导多层开发和各类措施挖潜与评价,逐步形成了配套的低渗透油藏试井技术应用模式,高效指导油田开发。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庆油田长期保持稳产(高产)的重要前提之一的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从龙北地区矿场实践出发,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低渗透油田开发全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油层保护技术的观点,通过储层敏感性评价试验、入井流体筛选试验、矿场试验、经济效益分析等几个方面,对低渗透油田的油层保护技术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对同类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低渗透油田非达西渗流的特点,考虑井网评价的经济因素、完善程度和驱替均匀程度3个因素,在已有的井网密度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井网完善系数和平面均匀驱替系数的概念与评价标准,以及影响注采井网合理性的各个单因素之间的权重系数,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现有注采井网的合理性。研究认为:低渗透油田井网完善系数达到0.6以上时,井网完善程度较好;平面均匀驱替系数越接近于1,驱替效果越好。实践证明该套指标方法能科学、全面地评价低渗透油田的注采井网且应用简单。  相似文献   

17.
认识和掌握低渗透油田开发的特殊规律是开发好低渗透油田的基础。本文研究认为与常规中、高渗透率油田相比,其特点:①低渗透油层一般连续性差,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特别密切;②低渗透油层存在“启动生产压差现象”,渗流阻力和压力消耗特别大;③低渗透油田见水后,采液和采油指数急剧下降,对油田稳产造成严重威胁;④低渗透油田一般裂缝都较发育,注入水沿裂缝窜进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8.
技术动态     
《中国石油石化》2006,(17):62-62
吐哈低渗透油田注气开发技术研究获得突破日前,由吐哈油田公司承担的“十五”期间股份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吐哈低渗透油田注气开发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综合评价为A级。专家认为,该项目整体创新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吐哈低渗透油田注气非混相驱现场试验的顺利进行,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98,自引:9,他引:89  
根据低渗透储层特点,利用恒速压汞、核磁共振、低渗透渗流理论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手段,将喉道半径、可动流体百分数、启动压力梯度、有效驱动因子4个参数作为低渗透油储量的评价指标,建立了与之对应的分级评价方法和分级界限.同时以丰度、有效厚度、喉道半径、可动流体比率、启动压力梯度和有效驱动因子6个参数作为低渗透油田储量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新方法.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大庆油田外围低渗透储层评价,为低渗透储层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压裂是低渗透油田投产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针对低渗透油藏压裂改造开发的效果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