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CS系统的分布式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讨论了DCS控制网络与管理网络互联的结构及通信协议,介绍了系统过程组态、数据采集、网络通信和动态监控等功能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潘洪跃 《安庆石化》2001,23(4):58-60
概述了石化企业油品计量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及网络结构。分析了Winsock的TCP、UDP协议的功能,特点,通过具体的VisualBasic开发实例,简要介绍了实现单机数据采集与多用户共享调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CAN总线集成性高、扩展性强的特点,简化了试油数据测试系统现场布线,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用户能够根据工程需要在总线上随意增减CAN设备,实现对试油中相关参数的测试;监控软件采用OPC技术为试油数据传输提供了开放和实时的数据传输接口,解决了现场、中心站之间的实时数据通信问题.该系统功能完善,扩充性强,现场连接方便;软件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具有网络IE浏览和网络及时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4.
原油的外输计量系统没有配套的上位机系统,其操作存在一定的缺陷。针对这种情况,在详细介绍了Modbus协议和CRC校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Visual Basic环境下与流量计算机通信的系统设计方案,在该设计中实现了基于Modbus协议的串口通信以及CRC校验。实际验证,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原有问题。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计量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指导科学组织、调配、控制和巡线的依据。为了对各站场自动计量系统集中管理,实现计量数据的远传共享,对生产数据实时监控,以PLC为基础介绍了天然气计量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该设计优化了计量模式,利用Intranet完成各站场自动计量系统的组网和现场计量数据到远端服务器的上传。用户通过局域网以B/S模式实现对现场计量数据实时分析和监控管理,可以及时掌握现场运行状态,完成计量信息化建设。同时,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兼容性强等特点,平均无故障时间得到延长,方便后续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超低渗油气藏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层间吸水差异大,造成储藏动用程度严重不均、层间矛盾突出,影响整体开发效果。常规的分层注水技术存在测调过程复杂、分注合格率下降快且不能实时监测和调节井下分层注水量等问题。采用压力波进行地面/井下双向无线通讯的智能分注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难题,基于该技术的数字式分层注水实时监控系统由井下智能配水器、地面控制装置和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模块组成,可实现井下分层流量的自动调节及注水参数的实时监测与上传、注水井动态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与分享等。现场试验1 600余口井,分注合格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试验区水驱动用程度提高2%~3%,自然递减降低1%~2%,效果良好。智能分注技术的完善与推广可为储层动态分析及油田注水策略的及时调整提供必要的依据与手段。  相似文献   

7.
成新选  王春丽 《物探装备》2012,22(5):321-324
本文讨论的是基于法国Sercel公司的eSQC-Pro软件所产生的ADS-TA文件的远程质量监控系统,以428XL为例介绍了如何用3G移动网络向远程终端发送现场质量控制的数据,从而达到低成本远程监视现场质量的目的。通过运行该系统,仪器在野外每采集一次数据后,系统就会自动向外发送一次质量数据文件。远程终端接收到这些数据后,有关软件会及时自动地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达到远程实时自动监控的目的。由于采用了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网盘技术,所以该套系统支持多路、多终端、异地同步分析处理这些数据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张延红  吴凯 《石油仪器》2006,20(4):51-53
要解决微控制器系统程序调试、控制以及程序升级的问题,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这就需要设计和计算机进行通信的接口,具体设计可采用计算机串口实现相互通信,也就是遵从RS-232C国际标准串口通信协议。文章介绍一种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组成的应用系统,依次介绍了微控制器系统与计算机串口通信的原理,RS-232C串行通信接口的原理、功能和信号定义,并通过采用串行通信的最简三线接线法设计的具体电路说明了通信的实现过程。最简三线接线法是实现微控制器系统与计算机的串行通信的最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该系统充分利用了HART智能仪表的数字信息,实现了对现场HART智能仪表的在线监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误报警几率,减少了现场仪表的维护量并大幅度地降低了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10.
研制的钻井监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单元、钻台显示单元和计算机单元四个部分组成,通过数据通讯共同完成对钻井设备的监控.该系统在技术上的特点主要包括倍频电路、算术平均滤波、误差校正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热力学能质传递理论定义并导出了换热器系统的能质传递有效度计算公式,系统地讨论了传热单元数、冷热流体热容量流率比以及单台换热器的流型对换热器系统能质传递有效度的影响,比较了换热器系统的能质传递有效度与换热器系统的传热有效度。结果表明,对于由多台结构和流型相同的换热器串一并联组合而成的换热系统,当其中的每台换热器为逆流布置时其热力学性能最佳;在相同的情况下,换热器系统的传热有效度总是大于换热器系统的能质传递有效度,且换热器系统的能质传递有效度和换热器系统的传热有效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值随传热单元数、冷热流体热容量流率比以及单台换热器的流型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炼油生产装置中换热设备常见油溶性污垢的主要成分和形成原因,并对换热设备在线化学物理清洗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油溶性污垢零排放在线清洗技术的生产特点及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张哲  厉彦忠  田津津 《石油化工》2002,31(11):928-931
研究了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最优设计的问题,建立了以传热面积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局部热负荷平衡的问题,同时针对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对有关相平衡模型,传热模型等进行了分析。实例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可使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在满足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节约大量的传热面积。优化模型具有概念明确、方法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热交换器工艺系统设计数据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交换器工艺系统设计数据的确定,主要包括设计等级的确定,公用工程设计数据的确定以及污垢系数、传热面积、管长和管的布置、壳体和管子的金属平均温度、水侧流速等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高芳 《炼油与化工》2001,12(3):31-33
重点介绍了波纹管换热器在汽-水换热中取得的效果及经济分析,波纹管换热器是国内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由于在理论上和制造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因而使工业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结合石化装置典型工位传热工程设计实例,对全焊接板式热交换器在传热单元数NTU,较高场合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工业标定结果表明,全焊接板式热交换器是一种特别适用于较高NTU场合的高效节能设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氧化铝生产管道化溶出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大型套管式热交换器及其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设计和相关计算。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和基本设计原则,并用HTFS-TASC计算软件通过实例计算说明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管壳程流体流径、流体流速、流体许用压力降、换热终温等的选用要点,从而设计出合理经济的换热器。  相似文献   

19.
高温热管换热器稳定性设计及结构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次设计的优化方法对高温热管换热器冷热流体侧翅片间距、翅片厚度、管束横向管间距、冷热流体迎风流速、迎风面宽度及加热段长度进行了最优参数组合,找出了高温热管换热器投资回收年限最小的最优解,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投资成本,减小了运行费用。同时对各温度区域热管换热器进行了可靠性和稳定性设计研究,指出了过渡段采用强化管可以大幅度提高高温热管换热器在变工况下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后借助神经网络的方法对优化结果进行了模拟仿真,从而确定出最佳方案,其结果可为完善高温热管换热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热交换器清洗是工业生产,尤其是石油化工及热电工厂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采用简单可行的清洗流程对热交换器进行定期清洗很有必要。在最基本的在线清洗流程设计基础上,结合现场试验情况,通过不断改进,得到了更加实用、简洁、方便的清洗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