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欢欢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5):22-26
分析两种热泵空调系统试验开发结果和零部件产业化现状,得到纯电动汽车两种热泵空调系统方案的优缺点,提出可靠的、适合当前实现产业化的电动汽车高效节能热泵空调系统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2.
空调系统的性能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比较压缩机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电动汽车二级压缩喷射热泵空调系统并进行了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电动汽车原有空调系统相比,新型热泵空调系统节能10%~15%,进而提高整车续航里程达10公里。 相似文献
3.
搭建了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仿真模型和性能仿真分析平台,分析了热泵空调系统在不同模式下的性能,并采用试验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表明:试验得到压缩机功率、换热量、系统COP值与对应的仿真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4%~10.09%.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大,压缩机功率逐渐增大,换热量逐渐增大,系统COP逐渐减小.此外,研究了冷凝器、蒸发器进风风量、进风温度、进风方式等因素对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冷时采用大风量有利于提高制冷量,进风温度的影响取决于工况特征,而采用部分进风方式更有利于系统制热节能. 相似文献
4.
张欢欢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4):21-26
本文分析了一种三换热器热泵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公司某款纯电动汽车,设计了三换热器热泵空调系统。详细说明了系统的车内制冷、电池制冷、车内制热的工作过程、系统性能计算、12种工作模式切换策略、系统舒适性标定及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工作过程的分析,结合具体工程,阐述了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中的节能优势以及水源热泵的优缺点,并分析了水源热泵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8.
程海峰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5,13(5):91-93
介绍了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中大型工程项目上的应用实践,为同类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提供了借鉴。水源热泵作为一种高能效比的节能型的空调系统,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一些特定的工程区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种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改善系统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参数模糊自整定的控制策略,先对模糊控制器进行设计,再确定参数的原则,再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实现PID参数在线自动调整.结果参数自整定PID控制比普通PID控制超调量小5%-10%,调节时间缩短近50%.结论参数自整定模糊PID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效果,满足了系统的节能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从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节能减噪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在不同频率下电机输出的电流谐波分量和开关损耗。设计一个组合式SVPWM算法,通过算法的切换在电机复杂工况中满足节能和减噪的要求。在Matlab/Simulink中对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进行了仿真,结合逆变器的开关损耗特性以及在低转速下电机转矩控制高精度的要求,确定了两种SVPWM算法在整个速域的切换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控制的不足、系统误差不稳定和动态特性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该算法将系统温差和温差变化率作为输入信号,通过模糊推理,实现了对PID控制参数进行在线自调整,从而对室内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提高了对采暖末端温度的控制精度,降低了能耗,取得了良好的现场控制效果,并可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目前用于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的热管换热器类型. 通过一些仿真模拟及实际案例,分析了影响热管换热器热回收效率的重要因素,包括热管工质的选择、管芯结构、热管尺寸及放置角度、工质充液率等内因,以及新回风进风温度、风量比、迎面风速等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地源热泵技术联合地板辐射对房间进行冷/暖联供的形式综合了两独立系统的优点,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冬夏季采用不同的末端形式,对某大别墅地源热泵加冷暖地板空调系统工程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两系统联合运行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通过对冬季联合系统各运行参数的检测,说明系统运行稳定,室内温度场符合人体舒适要求,最后还对联合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R134a制冷剂的GWP值较高,即将被淘汰,目前还没有明确采用何种制冷剂来替代R134a。鉴于此,本文提出将氨作为R134a的替代制冷剂应用到电动汽车空调上,并对设计的氨工质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工质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理论COP随蒸发温度、过冷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冷凝温度、过热度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设计的氨工质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理论COP为4.09,与R1234yf的理论COP相当,但经二次回路设计后氨比R1234yf安全可靠;与R152a相比,氨的GWP值更低,环保性更好;与CO2相比,氨的COP更高,节能性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