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以广州的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为例,依据建筑性能理论与建筑价值理论、人类需求层级理论和相互作用论等相关理论,构建6个维度共29个观测变量的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空间品质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验证建筑空间各功能性能要素与使用者心理感知等行为要素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而探究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和影响机制,并尝试提出应对不同层次影响因素的设计策略,为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空间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巨构式教学建筑是在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一种短时间之内迅速建成的巨型建筑,由于其体量巨大,内部空间复杂,导致空间意象的模糊和缺失,通过对这种巨型建筑内部空间特征的剖析,研究如何通过认知地图的方式设计和强化空间意象感,并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教学办公大楼的标识系统的设置具体实践认知地图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志宏 《中外建筑》2009,(6):149-151
巨构式教学建筑是中国高校扩招的产物.是一种短时间之内迅速建成的巨型建筑,由于其体量巨大,空间复杂,往往造成空间意象性的趋弱,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这种巨型建筑内部空间特征的剖析,研究其空间意象,并进而研究作为空间意象手段的认知地图,通过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教学办公大楼的标识系统的实践分析认知地图的具体应用及方式。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类型学分析和案例研究对于巨构的组成形式进行划分,并对于垂直公共系统进行了研究,以探索巨构建筑走向实践的可能形式及社区系统的相应变化。基于分析,认为巨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整体式和群体性,其中群体式巨构通过地面,高空等立体化的水平联系,模糊原有建筑单体概念,可作为传统乌托邦式巨构概念与现有高密度集群建筑的妥协形式,也是巨构在现阶段最有可能走向实践的形式。伴随着巨构的发展,社会管理系统也会变得更加扁平和交叉。  相似文献   

5.
2023年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以上海世博会“一轴四馆”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的加密完成重构,进行了一次在巨构建筑空间中补充日常性的探索。实验以形态类型学作为设计操作工具,针对尺度失衡、活力缺失的空间问题,从宏观结构、中观街坊、微观建筑设计3个层面展开。通过“网格”“坊中市”“类型拼贴”3组方案,探寻“一轴四馆”区域再城市化改造的多重可能,以期营造出尺度宜人、功能混合的多样空间,使其从被巨构建筑控制的消极空间转型成高密、多样、日常性的城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聚焦九龙机铁站并观察其巨构建筑的特征来考察香港九龙站地区的发展计划案,分析巨构建筑的原型并将其与九龙机铁站项目进行对比.总结巨构建筑和香港地铁网络站点结合的实践,并指出巨构建筑在亚洲城市中的空间分布特征,试图在建筑语境下建立起评判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高校巨构建筑具有巨构轴、巨构单元的模数化和通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从国外早期的建筑研究中早有体现,可以归结为三点:长周期巨型结构,模数化大量使用和灵活可变单元,开放性和通用性。这三个特点是高校巨构建筑产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杨涛 《中外建筑》2021,(6):80-85
选取长沙2000年以来的代表性会展建筑进行对比性回顾,将其置于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维度展开讨论,指出会展建筑作为"巨构"的建筑类型本质,总结其在环境、技术、尺度、功能等方面的建筑学特征,强调其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并探讨会展建筑作为"城市巨构"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精神生活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良好的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前提。该文试图从场所精神这一本质出发,将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分为街道式空间、广厅式空间和院落式空间三类,并从场所精神理论的核心思想“空间”和“特性”这两方面对其进行诠释,以期对这类混合开发、有巨构形态特征的建筑的公共空间场所精神的实现寻求方案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许多大体量建筑往往陷入肤浅、浮夸的形象设计,巨大威严的体量带来了距离感和压迫感,建筑缺少对城市生活的关注.而巨构形式理论主张以建筑形成巨大的水平性公共空间介入城市肌理,为城市生活提供巨大的公共活动场所.文章试图通过对比巨构形式理论与相关术语,归纳巨构形式理论的核心特征,以厘清其理论意涵及本质特征,并结合国内相关案例,试图发掘巨构形式理论在中国的现实价值,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外套巨型框架大幅度加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泉市信托投资公司红楼加层工程 ,将四层框架加至十三层。就设计中结构体系的选择、转换层结构方案的确定、预应力筋布置及张拉方式、转换层大梁施工等内容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为大跨度大幅度加层提供了一个范例 ,可供从事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麟  张耀春  周云 《建筑结构》2007,37(1):1-3,11
巨型钢框架结构相对其他结构体系而言,最显著的优点是可以满足大开洞的建筑功能要求。以结构的内力、变形为指标,进行了次框架开洞的巨型钢框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静力性能和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并对开洞结构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B3模型的竖向构件差异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结构中由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巨柱和核心筒的竖向差异变形,基于B3收缩徐变模型,采用应变增量法进行MATLAB编程,模拟荷载逐层施加的实际施工过程。对某一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结构进行了研究,考虑施工过程、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影响,对高层混凝土结构构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变形进行了计算;计算构件在楼板施工前后巨柱和核心筒的弹性、非弹性缩短以及竖向差异变形;进行了差异缩短变形分析,采用逐层修正法进行补偿。结果表明:考虑重力荷载、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时,巨柱和钢筋混凝土筒由收缩和徐变产生的非弹性变形占总变形的509/6以上,且该比例随时问呈增大趋势;巨柱和核心筒的收缩变形远小于徐变变形,收缩和徐变变形最终趋于一定值;楼板施工结束时竖向变形近似相等的构件,在楼板施工后一定时期的竖向差异变形很大;若顸层楼板施工结束时荷载全部施加完毕,则楼板施工后的最大竖向变形值出现在中间某一层;对于有具体要求的特殊结构,采用逐层修正法可降低差异变形在伸臂桁架中引起的附加内力。  相似文献   

14.
天津高银117大厦结构高度587m,是目前国内在建的结构高度最高的超高层建筑。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巨型框架支撑结构。塔楼地处软土地区和高地震烈度区,建筑高宽比达到9.0,竖向荷载作用下巨柱最大轴力1 000MN,工程桩有效桩长75m,基础筏板厚度6.5m。超高层建筑物的这些特点给基础设计带来极大挑战。主要介绍了塔楼基础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桩型选择和布置、基础筏板的沉降和内力分析、巨柱柱脚构造。另外,对基础埋深、结构嵌固端以及筏板冲切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the time‐dependent vertical shortening behavior of the super‐tall building is studied considering the enclosure effect and the coupling effect. A combined method to predict the overall strain of the mega section is firstly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B3 model and the fiber modeling approach to consider the enclosure effect of mega steel and validated by a series of in‐house experiments. An iteration method is th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sequence method to consider the coupling effect of stress and strain in the vertical shortening prediction and illustrated by a super‐tall building project. Finally, the vertical shortening predictions of the super‐tall building project are compared with the field monitoring recor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ain predictions by the combined method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enclosure effect, the overall strain of mega section is overestimated. The coupling effect affects more on the vertical shortening of the mega column than on that of the shear wall and more on the elastic shortening than on the inelastic shortening.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oupling effect, the elastic shortening is significantly underestimated in the mega column but slightly overestimated in the shear wall. The predictions of vertical shortening in the shear wall show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ments, whereas those in the mega column show large dis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ments, which enlightens the necessity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method further.  相似文献   

16.
天津高银117大厦建筑高度597m,共117层,是中国在建的屋顶高度最高的建筑物,结构高宽比达到约9.5,均大大超过现行规范限值。为满足结构抗震与抗风的技术要求,结构采用含有巨型组合柱、巨型支撑及转换桁架组成的外框架以及含有组合钢板剪力墙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形成的巨型框架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塔楼的结构高度、高宽比、巨型柱截面尺寸等均创造了中国现有建筑物的工程记录。结合新抗震规范的部分要求,作为在高震区设计建造的超高层建筑,在反应谱选取、整体刚度控制、材料与构件选型、性能化设计、巨型柱设计、防倒塌及稳健性分析、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等方面均体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为原型结构,提出支撑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概念,并以目前超高层常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作为参照,开展了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结构体系抗侧刚度相近的工况下,支撑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用钢量显著降低.罕遇地震作用下,该结构体系的典型屈服路径为核心筒一巨柱→...  相似文献   

18.
巨型框架结构的动力性能研究及设计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采用巨型框架结构体系的南京多媒体综合大楼 1∶2 5微粒混凝土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着重研究了巨型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弹性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及结构的破坏形式 ,并对巨型框架结构体系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巨型框架结构体系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北京电视中心综合业务楼钢结构工程,通过对巨型框架结构体系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测量、安装、大型起重设备作业以及安全防护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a new type of concrete mega column to steel spandrel beam connection was developed for the application to a high‐rise building under construction in Korea. To transfer shear force from the spandrel beams to columns, shear connectors were used, which are steel subassemblies composed of embed plates, connection plates, dowel bars and bearing plates.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performed using two test specimens with a 1/5 scale; in one test specimen, dowel bars welded on embed plates in a column were used, while in the other test specimen, both dowel bars and bearing plates were used.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the design methods of the current design codes used in this study effectively addressed the failure mechanisms of the mega column‐spandrel beam connections, and the test specimens developed greater strengths than those evaluated by the current design codes.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use of bearing plates at the connections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number of dowel bars used for shear transfer purpose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