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嘉乐 《中国园林》1992,8(2):23-33
一、定义与概念今天“园林”一词所含内容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很大差异:有的认为园林只是供人消闲游赏的人造风景空间;有的认为只要是人造的户外游赏空间,即使没有任何有生命的东西,也是园林;也有的则认为园林也包括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山水。因此,必须首先说明:本文所指的园林,既包括专为消闲游赏的人造风景空间,也包括植物参与构成的建筑庭院以及与住宅、宫殿、寺庙、神坛或其它建筑物结合组成的户外空间  相似文献   

2.
皇家园林概念是园林史研究中一个基础的分类概念.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中,历代帝王营造了大量服务其工作、生活的各式园林空间,这类园林被定义为皇家园林.然而,作为园林史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概念,皇家园林概念仍存在模糊的认知区域.通过分析皇家园林概念中关于皇家的内涵、权属关系和空间形态的现存问题,进而展开评论当前皇家园林概念中属于模糊...  相似文献   

3.
刘君敏  张玲 《中国园林》2021,37(7):118-123
"园篱"是中国园林的重要艺术组成,在明代园林绘画中可以窥见园篱具有的显著地位,其传递出的文化表征也与园林空间的形塑有直接联系.特别是明代前期的园林图像中出现了大量与后世不同的园篱运用,如果以空间的视角去理解分析,以形态构成为侧重点,研究其在园林中的空间组构与时空衍化脉络,则有助于清晰了解时代园林修建过程中文化观念对空间...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的城市私家园林不同,杭州西湖湖上园林一直在一个更为复杂和动态的城湖大环境中发展与演化。民国初年"西湖入城",使城湖空间不再隔绝,也加剧了园林、风景、城市互为影响、互为转化,最终演变成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以郭庄及西泠印社2个具有代表性的湖上园林为分析对象,通过辨析园林中建筑与空间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公共游览与使用方式变迁,试图阐明当一个复杂的依托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中的园林是如何适应、演化及转变,而这一变化又是如何在园林空间格局、园林中心空间及园林空间的公共性使用3个层面来得以具体体现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西湖湖上园林也逐渐摆脱单一的园林身份,发展为园林、公共风景与城市生活空间的综合体,这最终造就了西湖湖上园林不同于其他江南传统园林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当上海从一个海滨鱼村发展成为繁华的沿海港口,从清代中叶崛起的东南埠际交易重镇发展为民国初远近文明的国际大都市,随着租界时期的到来,上海园林也经历着从传统园林的嬗变到异化园林侵入这样一场荣辱并进的颠覆与近代化演进。园林作为一种实体存在,提供着这种社会文化的存在环境;作为一种观念,表述着这种文化,上海园林也因此而显露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形成新的园林流派即“海派园林”。  相似文献   

6.
文人群体在园林中的行为活动作为文人园林空间形成的主要内在动因,主导了园林中各主要场所的空间环境生成。通过文人品茶行为,解析独立的茶寮空间形成,由于文人自身行为活动的相互影响嵌合,也导致茗饮空间与书斋、琴房等其它园林空间的交叠重合,进而明晰园林空间的复合现象的发生方式。  相似文献   

7.
王铎 《中国园林》1995,11(2):34-37,31
抽象园林作为园林艺术的创作类型和方法是相对于自然园林和几何图案式园林,是和现代建筑环境和谐的园林流派,尤适于建筑空间中的平地园林。 抽象园林在二次大战后的四、五十年代,随着城市社区和别墅、休闲度假区的建设,已始于其匹配的园林设计实践。最早见于密氏·凡德罗设计的特律拉斐特公园方案。作为理论的提出大约在60年代。8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如深圳、广州、海南等地,其街头绿地、度假区庭院等也开始了这种类型园林的建设实践,并探讨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俊玲  徐巍 《山西建筑》2012,38(26):220-221
通过对道家思想下的空间观念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特征和一些处理手法上的认识,指出有限的园林空间可以通过一些处理手法,突破视域的范围,扩大心理空间,创造出无限空间的心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设信息》2013,(13):16-21
苏州园林、扬州园林和岭南园林被誉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三大流派。中国园林博物馆将这蜚声海内外的三大传统造园艺术浓缩在一楼室内展园的三个展厅展出,游客可以在一个地方尽享三大流派精华。中华园林文化的代表:苏州园林中国园林博物馆一号室内展园是以苏州庙堂巷"畅园"原型为中心的苏州园林风格展示园。展园场地为45×30米矩形平面空间,展园总面积  相似文献   

10.
陈一家  张德顺 《华中建筑》2022,40(1):136-140
古典园林再生一向是景观设计中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修复现存的园林,或是恢复那些毁于战火,不复存在的园林,又或是从历史中提炼总结规律,以作为新中式设计的参考,我们都需要在充分研究古典园林的基础上对研究内容进行提炼总结,从而达到可以应用于实际设计的程度.从过往的设计经历看,古典园林再生最难的在于重塑园林的空间层次.当水文地形...  相似文献   

11.
周宏俊  张波 《风景园林》2016,(9):108-114
园林中的向外眺望是传统造园的重要环节,而关于眺望的景观视觉特征及眺望在园林布局中的角色等关键问题,尚未有充分研究。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将园林眺望置于现存园林与园林文学文献中加以分析解读。具体地,分析了园林眺望之求"远"的视觉特质以及"远"的审美意义;在童寯先生《江南园林志》中园林经营位置之定律的启示下,详细分析了不同园林类型中眺望之经营位置的不同特征,指出了城市地园林中将眺望置于园林深处的布局倾向;再从对此定律的解读中引出空间与景观转换的"变",并结合相关园林文献加以阐释。可以发现,园林眺望中隐含了"园林最深处、登高方眺远"的理想模式,同时这一理想模式交织于园林文学与营造现实之间,趋向于传统造园的一个符号。  相似文献   

12.
风雅的养成——园林画中的古代女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作为居住空间的特殊品类,是传统社会重要的女性教育空间,在园林画中多有体现。以传世的园林绘画为考察对象,结合文献史料,从女性的自然常识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和文化艺术教育3个方面探讨园林空间对于古代女性健康成长与人格完善的作用。可以发现,园林空间在古代女性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女性认识自然世界的窗口、学习生活技能的场所,以及提高文化和艺术造诣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中国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之一,她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园林文化。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利用自然山水或摹仿自然山水作为园林造景的元素。这比西方十八世纪兴起的英国风景式园林要早两千多年。苑和囿是早期中国园林的主题。到两晋南北朝时,佛教和道家学说的盛行,士大夫知识阶层普遍崇尚自然,寄情山水。人们对大自然的鉴赏力,讴歌自然景观、田园风光诗文辞赋涌现文坛。山水画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诗文山水画与园林在潜移默化互相渗透,互相发展。突出反映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的…  相似文献   

14.
朱松伟 《园林》2014,(5):62-65
从秦汉时期的皇苑到明清时期的私园,中国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有着自身的个性。传统园林有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即统治阶级或文化群体。建国后,这些园林走向大众,走向普通百姓,—方面为中国园林文化普及与传承奠定了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园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造型艺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园林是以对空间形态的塑造为基本表现手段的,山、水、建筑等景观要素都是以一定的空间形态、空间关系而存在的。中国古典园林内涵深厚,有着非常系统和成熟的造园体系,经典布景不胜枚举,视觉效果印象深刻。本文从视觉设计的角度分析古典园林中各要素的组织方法和空间布局。希望此文章能为广大景观设计者提供一个从视觉的角度评价景观住宅建筑环境的途径,为更好的建设多样的景观住宅环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刊首语     
中国传统园林以其源远流长而传承不辍,体系闳博而类型多样,理论精深而论著充羡,技艺精湛而意匠高妙,实例丰茂而含蕴隽永的特点,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园林作为一种时空艺术,以各种景观元素和空间形态形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意境,从而再现园主的造园立意;不仅充盈着赏心悦目的园林美景,也承载着古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和精神追求,更蕴含着传统思想文化对人与自然及社会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陶植 《园林》1998,(6):14-14
随着绿色浪潮席卷全球,园林作为环境创造的一大学科,人们越来越多地研究其适应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课题,即充分发挥其生态效应以满足人类发展的根本要求,园林——再创造一个良好的人类生存的环境。园林是美,因其植物配置或因自然之美或有几何之妙。大小、高  相似文献   

18.
雅集作为典型古代文人园林活动的记录与呈现方式,是影响中国园林符号、空间范式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动因之一。基于古今雅集相关观念的梳理对照,明确了雅集的概念及其风雅性、交谊性和文学性的特征,进而基于秦汉至明清的雅集诗文与绘画构建艺术信息库。围绕雅集组织方式“从礼仪型到交谊型”和活动场所“从厅堂建筑向园林风景”两条变迁主线,归纳雅集文化对园林空间的影响,对丰富中国园林空间演进历程的历史认知,理解园林造景的文化内涵,有创新的理论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园林活动是中国园林文化空间整 体性的主要一环,影响甚至决定着园林空 间布局和意境凝练,因此研究活动与空间 的耦合关联,对理解中国园林内在形成机 制、丰富古典园林营建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宋代是中国古代绘画史的蓬发期,大量宋 画直观地反映了园林空间和园林活动共存 场景,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以宋 画为研究素材,引入图文互证的研究方法, 梳理出文会雅集、园内栖居、山水游赏、时 节活动4种园林活动类型,从活动参与的主 体入手,分析相应活动空间所具有的最突 出的园林要素,及其所营造的整体空间范 围、空间性质,总结出园林活动与园林空间 的关系,从而为当代历史景观的文化内涵 保护以及园林活动与空间氛围的营造提供 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岭南皇家园林在我国园林史上曾经辉煌却又昙花一现。随着岭南地区经济的逐步提升、文化与艺术发展和海内外文化活动的频繁交流,岭南园林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被世人所关注。岭南园林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东汉以前。庭园作为岭南园林的核心,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造园,其特点是追求自由布局,有较明显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