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防雷规范的计算方法和实际条件,计算了末级电源线路电涌保护器( SPD)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避免振荡保护距离和感应保护距离长度。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时末级电源SPD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避免感应保护距离和避免振荡保护距离应为6.36 m。  相似文献   

2.
简单介绍了电涌保护器(SPD)目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相关防雷技术规范,结合SPD自身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电压保护水平、冲击电流、标称放电电流等四个参数探讨了SPD的合理选型问题;强调SPD必须被保护设备相匹配,才能真正实现其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华山 《电世界》2010,(10):52-53
1概述 2003年以来,日本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陆续制定了一批防雷保护的工业标准。根据日本工业标准JIS的规定,用于防雷保护的电涌保护器(SPD)产品在实现量产化之前必须通过冲击电流试验。  相似文献   

4.
杨新庆 《电气应用》2012,(11):50-52,65
从电涌的产生和危害性出发,阐述了雷电防护的理论和原则,介绍了SPD的原理和组成。通过东方石化装置区各种电涌防护措施和SPD在石油化工装置现场用电设备、低压配电系统和仪表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具体防雷应用案例,论述SPD的防雷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电涌保护器(SPD)在电梯系统中的使用现状:依据相关防雷技术规范和SPD保护原理,从安装位置、选型及安装工艺三方面探讨了SPD在电梯系统中如何才能做到正确安装,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建筑物内电涌保护器的布局与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建筑物内电涌保护系统的设计。采用ATPDRAW EMTP分析了多级电压限制型SPD的布局、保护距离和级间配合。两级布置加设备内置SPD适合于大多数建筑物。前后相等或逐级升高的配置有利于级间配合。  相似文献   

7.
以防雷实践中遇到的接地电阻不稳定、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 SPD)连接导线过长、两级SPD的安装间距、加油站罩棚等防雷问题为例,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证实安全可行,达到防雷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电涌保护技术讲座第三讲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电涌保护器(SPD)电压保护水平(Up)的定义和重要性,设备的冲击耐受水平的含义,包括绝缘冲击耐受电压和电涌抗扰度.最后简述在选择SPD的Up时需考虑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石化企业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和扩大,大量电子信息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特别是微电子器件被广泛应用到其中。由于这些设备和器件普遍存在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绝缘强度较低和对电磁干扰敏感性强等弱点,石化企业的防雷工作已从防直击雷、感应雷进入防雷电电磁脉冲(LEMP)阶段。尤其对于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在重要回路和系统电源回路安装电涌保护器(SPD)进行分流将是一项有效的防雷措施。由于现有防雷标准对于SPD的应用和选型存在一些模糊和不一致的规定,致使防雷工程和设计人员在实际使用SPD时出现部分误区和盲点。诸如SPD的保护对象、全模式保护和3 1保护、后备保护以及如何选择SPD更加经济可靠等问题成为SPD厂家和技术人员热议的话题。本期"面对面"栏目邀请部分防雷产品专家和石化工程技术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希望能对正确应用SPD以及相关标准的修缮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0.
基于MCB与SPD的配合要求,依据IEC61643.1:2005标准对MCB的电涌耐受性能进行了研究,以避免MCB在电涌冲击下动作而导致SPD从线路中脱离,从而失去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军 《电气应用》2011,(10):46-47,56
采用电路模型分析方法,对SPD连接线在浪涌过电压钳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连接导线的正确选用对充分发挥SPD对于后级负载防雷保护功能的重要性,通过图例为如何缩短SPD支路线缆的长度提出了较好的解决办法,并对连接导线的截面积选择提出了合理建议,分析方法和结论对于防雷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合某民用建筑,根据我国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探讨了民用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分析了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等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提出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应根据国家现行规范和实际工程要求,选择最合适的防雷保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压电器》2021,57(8)
针对目前关于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SPDs)有效防护距离计算过程较为繁杂的问题,提出了在简化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电路原理讨论了不同负载条件下SPD保护距离的变化情况,并给出了SPD负载电压和保护距离的一般方程式。然后,通过软件仿真证明了该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实例研究了一定长度电缆上测量不同负载下SPD和负载上的过电压,以及在不同长度电缆上测量相同负载下SPD和负载上的过电压,结果表明,在电阻负载的条件下,当其大于连接线特征阻抗时,负载电压会发生振荡和过冲,且电阻负载越大,SPD的有效保护距离越短;在无功负载的条件下,SPD的保护距离受线路电感L的影响较大;在电容负载条件下,负载电压的振荡最为剧烈,在该负载条件下的有效保护距离最小。  相似文献   

14.
电涌保护器残压测量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GB 18802.1—2002之规定进行8/20μs冲击电流下的电涌保护器(SPD)残压测试时,测试结果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笔者通过试验验证,理论探讨,分析了SPD两端引线、高压探头与被测SPD之间的连线方式、残压信号传输线缆等多种因素对残压测量结果的影响。确定了电涌保护器残压测量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影响趋势,提出准确测量残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云鹏  朱斌  崔浩 《电气技术》2016,(1):134-135
介绍了电涌保护器(SPD)目前的使用现状;依据相关防雷技术规范,从电源和信号两方面分析了SPD泄流通道选择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出了合理的SPD泄流通道模型。  相似文献   

16.
防雷接地设计中电涌保护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芳 《低压电器》2004,(11):49-51,56
主要介绍了电涌保护器(SPD)的分类、保护水平Up与被保护设备的关系和配合.探讨了在不同的配电系统中如何根据接地形式正确选用SPD.  相似文献   

17.
终端电器及过电压保护器的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容兴 《电世界》2005,46(3):12-14
介绍了终端电器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小型断路器重点放在扩展系列、发展附件、增加功能;开发B型剩余电流断路器;熔断器式隔离器派生发展到从母排上直接引出分支保护电路的产品。介绍了过电压保护器新标准、标准动向和修订要点。过电压保护器发展动向是发展适应范围广的SPD和电子点火三电极开关型SPD;采用MOA并联,扩大通流容量,并对每一组件配过热保护器;注重防雷配套件的开发;发展低通滤波器,以改善电涌对用电设备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从电涌保护器(SPD)与熔断器的特性分析出发,针对目前风电机组遭遇雷击事故频发的现象,为进一步减轻雷击对风电机组造成的过电压危害,设计了基于Ⅱ类SPD与熔断器配合保护的防雷防护试验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9.
浅谈电涌保护器的防雷接地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引起的冲击过电压和电流成为造成电气设备损坏和工作中断的主要因素之一,电涌保护器SPD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文中介绍SPD的分类、主要参数、选择和安装、通流能力的选择、选择的五个原则、SPD的保护和后备保护元件的选择等,SPD设计的合理与否,对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与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防雷保护由外部防雷保护和内部防雷保护组成。本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防雷保护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了防雷电磁脉冲的基本内容及SPD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