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紧凑轧机     
紧凑轧机又称大压下量紧凑轧机和短中心距紧凑轧机,是美国摩根公司1981年设计的一种新型连轧机。它一般由4—6个短应力线轧机按平—立—平—立交替装置在一列C型结构的机架中,组成无扭连轧,各机架单独传动,每个机架中心间距约1米左右,从第一个机架到最后一个机架中心间距约3米长。前后轧辊的中心距约辊经的二倍。该轧机采用无孔槽轧辊轧制工艺和无活套张力控制系统。轧件在平—立轧辊间实现无扭大  相似文献   

2.
杨立云 《中国冶金》2007,17(9):21-21
针对无缝钢管轧机各机架的轧制条件及轧辊所应具备的主要性能,指出了穿孔机架、轧管机架、定减径及矫直机架轧辊在材质选择上应考虑的因素,提出了各机架轧辊应选用的材质及其硬度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缝钢管轧机各机架的轧制条件及轧辊所应具备的主要性能,指出了穿孔机架、轧管机架、定减径及矫直机架轧辊在材质选择上应考虑的因素,提出了各机架轧辊应选用的材质及其硬度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4.
轧制过程中辊系的稳定性影响轧辊轴承和轴承座等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轧件质量。设置合理的工作辊偏移距,可保证轧机辊系在负载状态下满足稳定性的力学约束。针对双机架可逆冷轧机组,轧件要在两台轧机上往复进行多道次轧制,且两机架前、后张力设定策略不同的情况,结合现场实际轧制规程,分析了采用不同轧辊偏移方向时轧机辊系的受力状态,确定了保证辊系稳定的工作辊偏移距。研究结果可为双机架可逆冷轧机组辊系稳定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线材轧机的新式3辊轧机。这种轧机的机架里没有伞齿齿轮,而且3根轧辊轴是分别传动的,可以轧制任何一种直径序列和很小的批量。它可以在不换孔型或机架的条件下轧出各种大小不同的直径。辊环消耗低,维护费用也大大减少,将这种机架构成“减径和定径联合机组”,用于线材预精轧机列或棒材精轧机列中,可以获得特殊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学模型对四机架和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非稳定性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最末机架内行在轧制力不稳定、第1机架内轧制力矩和轧制功率不稳定的规律。从工艺参数的稳定性来看,五机架与四机架冷连轧机相比其优点并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7.
张键  汪超 《冶金设备》2010,(1):55-57,28
薄板冷连轧机组轴承烧损事故逐渐增多,造成经常停机更换圆锥滚子轴承。根据故障产生的特点,轴承烧损大多集中在轧制功率高的轧辊上。现场发现由于存在过大的轴向力,使得载荷集中到2列甚至1列轴承上。测量数据分析发现轧制时的轴向力随着轧机牌坊的磨损程度——轧辊与轧制中心线的倾斜程度加大。通过更换轧机牌坊的衬板,修复牌坊的几何尺寸,更换轧辊轴承箱的衬板,修复轧辊轴承箱的几何尺寸,使轧辊轴承的烧损下降到过去水准的三分之一以下,保证薄板冷连轧机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研究各种节能型工艺技术,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针对五机架冷连轧机,介绍以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的轧制规程设计的计算模型。目前,用BASEX编制的程序已联入在线,通过Dietz621计算机控制生产。生产试验证明:用该模型设计的轧制规程控制生产,比原现场常用规程控制生产,可降低能耗5%左右,并改善了某些规格带钢生产的轧制状态。 在连轧机生产中,首先要给定各架轧机的压下率,从而得到各个机架辊缝的设定值与轧辊的匹配速度。这个问题是原料厚度、成品厚度、材料特性、轧机性能、轧制状态  相似文献   

9.
铁珊 《钢铁》1965,(11)
苏联亚速钢厂轨梁轧机及大型轧机的开坯机架和毛轧机架,过去在轧制绝大部分的异型钢材时,采用材质为55X的锻钢轧辊。由于轧机转变到大量生产轻型的异型钢材,迫切需要耐磨性更好的钢质轧辊,因此,亚速钢厂首先采用了由高碳铬钒钢90XΦ制成的轧辊来轧制工字钢、  相似文献   

10.
白平  周伟 《冶金设备》1993,(3):35-37
本钢1700mm连轧机七机架精轧机组的工作辊轴承型号为1077992四列圆锥滚柱轴承,图1为轴承的装配图。自1987年以来,随着产量的不断提高,板厚自动控制系统的投入,单机架的轧制力增大,工作辊轴承的工作条件更加严劣,“烧箱”事故不断发生,工作辊轴承经常损坏,严重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造成轧辊轴承备件供  相似文献   

11.
单机架冷轧机生产过程的轧辊温度场精确计算是确定单机架轧机轧制工艺冷却和润滑技术的关键。结合单机架冷轧机轧制高强钢的试验过程,对单机架轧机的典型轧制过程的轧辊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与实际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为现场轧制过程轧辊的冷却及乳化液流量的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钢铁》1958,(8)
球墨铸铁(又称加镁铸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用以制造轧辊,使用寿命显著提高;并可代替一部份铸钢、锻钢轧辊,使成本降低50~80%。鞍钢自1954年底试制成功以来,已广泛用于轧制大、中、小型型钢、钢板及无缝钢管。现就其中一些主要问题简述如下。一、球墨铸铁轧辊的种类和用途根据使用上的不同要求,分为:硬面轧辊(即球墨铸铁复合轧辊,下同)及半硬面轧辊。硬面轧辊用于轧制钢板。半硬面轧辊又分为两种:硬度较高(肖氏45~52度)的用于型钢的成品架或成品前架;硬度较低(肖氏35~42度)的用于初轧连轧机架或预轧机架。  相似文献   

13.
天铁1 750 mm热轧生产线调试时,在轧制较薄规格(如1 250 mm×2.0 mm)带材过程中,轧机的F2或F3机架出现强烈振动的故障。介绍了轧机振动的类别和产生原因,对轧机在线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振动属于轧机机架机械系统自激振动。对各机架轧制负荷进行了调整,适当的降低了F2、F3的负荷,增大了其他机架,特别是增大了F4机架的负荷。调整后故障消除。  相似文献   

14.
对四机架冷连轧机的自动厚度控制(AGC)系统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实施方法。在对四机架冷连轧机进行技术改造中,改进了该连轧机原有的压下机构,改原来的电动压下为液压压下,进行厚度调节,原来的电动压下只用来进行换辊之后的调整轧制线用。为消除厚度偏差,在厚度控制系统中设了两个微机子系统。第一机架为闭环系统,它有三个功能。粗调AGC主要是在第一机架消除坯料的各种波动,以达到预定的比较精确的厚度。因此在后几架采用了接近等压条件的轧制控制方式,以获得最佳的厚度和板形的综合指标。由于磨损和温度变化对轧辊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成品厚度的误差,这些误差经第四机架出口测厚仪检测,将信息反馈给DIR 4微机子系统,由计算机按设定的模型通过调节第四机架或第三机架的工艺参数,来消除这些误差,这是由连轧机的精调系统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专利公报     
实用新型名称无上横梁高刚度轧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上横梁轧机,机架内侧面有单燕尾槽,锁紧装置将轧辊轴承箱安装固定在单燕尾槽内,且通过锁紧装置施以预紧力,本实用新型轧钢机刚度高,产品精度高,轧制成材率高,安装调整中劳动强度低,轧机加工成本低。  相似文献   

16.
热轧生产线在轧制带钢过程中,工作辊所承受的轧制力,通过支承辊、支承辊靠枕、上阶梯垫、AGC液压缸、下阶梯垫、换辊滑座压板、换辊滑座底部滑板、轧机底板等零部件传递,最后由轧机牌坊所承受。承受轧制力的各个零部件将产生弹性变形,工作机架的总弹性变形可达几毫米。轧机工作机架的总变形分两部分:一部分由于工作机架的弹性变形,两轧辊轴向产生相对平移,使辊缝发生变化,影响板材纵向厚度称为轧机的纵向刚度,另一部分由于轧辊的弯曲变形影响板材的横向断面厚度差称为轧机的横向刚度。轧机刚度不仅影响轧辊的开口度和辊型设计,而且也影响轧机的调整和轧制工艺规程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采取综合措施降低轧辊消耗傅有明(沈阳钢铁总厂)1前言我厂现有Φ650×3轧机机组一套,用257mm(101/2in)钢锭,主要生产方坯、圆钢和薄板坯。一机架采用铸钢轧辊,二、三机架为铸铁轧辊。为减少轧辊占用量,当方坯与圆钢产品断面积比较接近时,一机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带钢热连轧机生产中存在的轧辊磨损过大、易剥落、板形控制能力差等问题,结合高速钢轧辊的优缺点及实际上机服役情况,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高速钢轧辊处于F1~F4不同机架服役时,热连轧机的板形调控能力。计算结果表明:当F4机架使用高速钢轧辊时,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相对较强;而当F3机架为高速钢轧辊时,轧机的板形控制效果相对较好,上机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从而为高速钢轧辊在热连轧机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企业5机架冷连轧机组第2机架负荷过大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实际情况,以电机功率的等相对负荷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其前4机架的轧制规程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轧制规程使各机架负荷分配趋于均衡,充分地利用了现有轧机的生产能力,提高了轧制效率.  相似文献   

20.
大中型型钢轧机用辊材质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中国型钢轧机轧辊选材较落后,普通低合金材质轧辊已不能满足高效钢材的需要。针对大中型型钢断面较复杂及轧机各机架轧辊应具备的主要性能不同,指出了粗轧机组、中轧机架、精轧机架轧辊在材质的选择上应考虑的因素,提出了各机架轧辊应选用的材质及硬度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