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水表层土壤松软,导管通常采取喷射的方式下入,井口径向稳定性能薄弱,尤其在深水新区块探井海底地质情况不明确、浅层土质强度参数不准确的情况下,水下井口径向稳定性问题尤为重要。为提高水下井口径向载荷的稳定性,针对现场作业中表层套管在固井前循环及注水泥固井期间出现的井口下沉现象,进行导管在表层套管固井期间的径向受力情况分析,结合现场作业实践,提出了防止井口下沉的方法,并且在作业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提高了水下井口径向载荷的稳定性,有效促进了深水表层作业的顺利、安全进行,保证了深水钻井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玛18井区的地质地层特点,并在钻井技术难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口井钻井实践,分析总结出适合该地区钻井的优快钻井配套技术,主要包括井身结构优化设计、钻头选型、井下动力钻具配合高效钻头快速钻进、定向井技术及小井眼固井等技术,使玛18井区平均机械钻速有了大幅提高,钻井工期明显缩短,对加快开发玛湖凹陷油气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玛18井区压裂支撑剂的适应性,在不同铺置方式和不同闭合压力下,对不同压裂支撑剂的导流能力与压裂后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小型压裂测试、闭合后分析等解释结果,进行储层压裂后特性分析,并对石英砂部分代替陶粒效果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当高闭合应力时,增大铺砂浓度可有效提高裂缝导流能力,但分段式铺砂不能提高裂缝导流能力;混合支撑剂和全陶粒支撑剂的改造井地层能量与裂缝类型均类似,但混合支撑剂井的地层系数、动态储量均不如全陶粒井,且日均压降高于全陶粒井。研究认为,石英砂替代陶粒效果较差,主要原因在于:在裂缝改造类型相同时,由于储层埋深较大,地应力较高,混合支撑剂无法满足所处深度的地应力。通过计算动态储量可知,长期开采时陶粒支撑剂比石英砂支撑剂更有利于节省成本,建议在玛18区块继续采用全陶粒支撑剂。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玛湖油田玛18井区致密油气藏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存在掉块、垮塌和缩径等井壁失稳问题,对克上组及百口泉组岩心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接触角、岩石力学实验,分析了该地层的理化性质、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黏土水化作用、岩石孔缝十分发育、钻井液侵入降低结构面强度是导致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根据现场实际,采用油基钻井液增强对岩石的水化抑制效果。针对目的层岩石具有较多微纳米孔隙及裂缝的特征,研发出新型纳米封堵剂聚丙二醇接枝改性纳米SiO2,粒径范围为17~197 nm,优选出复合型强封堵剂“3%氧化沥青+2%超细碳酸钙+2%纳米封堵剂”,构建了强封堵油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在120℃热滚16 h后,高温高压滤失量仅为1.2 mL,两次滚动回收率均大于97%,60 min后渗透性封堵滤失量为1.4 mL,具有良好的流变性、抑制性及封堵性。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玛18井区水平井井壁失稳难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玛湖油田玛18井区致密油气水平井钻井存在钻井速度低、钻井周期长的问题,为此,在分析该井区地层情况和钻井技术难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工厂化”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成熟钻头序列优选、直井段采用“MWD+螺杆+PDC钻头”钻进、造斜段和水平段使用“旋转导向工具+PDC钻头”钻进、应用XZ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等,形成了玛18井区“工厂化”水平井钻井技术,多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单井完井周期明显缩短。其中,MaHW6234和MaHW6235平台水平井单井完井周期缩短至86.0 d;MaHW6203井钻井周期缩短至78.8 d,完钻井深6 130.00 m,创玛湖油田水平井最深纪录。玛湖油田玛18井区“工厂化”水平井钻井技术为高效开发玛湖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油气藏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玛北斜坡区玛131井区被列入中国石油2014年度油气勘探十项重要发现和新的突破,属于新疆油田2015年重点开发区块,该井区将成为克拉玛依油田未来油气储量与产量的新基地,对保证油田产能建设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玛131井区临近5个油区的开发现状,根据井区产量预测,对周边油区油、气、水处理系统进行了能力平衡分析,根据平衡结果,对油气水流向总体布局进行了技术经济优化比选,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及运行费用后,最终确定了适合玛131井区开发建设的油气流向及油气集输方式,使油区建设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艾湖油田玛18井区低渗透砂砾岩油藏直井压裂单井可采储量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法、油藏工程方法、经济极限法和矿场试验法对多级压裂水平井参数设计和产能预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玛18井区“甜点”深度为3 876~3 881 m,水平井走向应为南北向,推荐水平井水平段长度为1 200~1 400 m,井间距为500 m,裂缝半长为150 m,裂缝间距为50 m。采用优化参数设计6口多级压裂水平井,第1 a平均日产油为29.0 t/d,符合产能预测数据(25.0~33.0 t/d)。该研究建立了砂砾岩储层含油饱和度预测方法,并形成砂砾岩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参数设计和产能预测方法,可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艾湖油田玛18井区属于典型的低渗异常高压油藏,针对其开发早期阶段开发方式、井网井距及生产动态参数认识不足等问题,以艾湖油田玛18井区的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关键开发技术政策参数优化研究。优化结果表明:玛18井区天然能量充足,前期利用地层能量进行开发,地层压力降低至50MPa时采用水驱开发方式;注采井网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优化合理井距为300m;T1b1作为主力开发层,注水开发12a后T1b2作为接替层系进行开发;设计产能为9.5t/d、最优的注采比为1.2时,20a后最终采出程度为24.52%。研究结果为研究区开发方案的编制和同类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5月10日,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方案规划所地面工程研究室科研人员就艾湖油田玛18井区拟建转油管道穿越奎北铁路工作,进行现场跟踪。艾湖油田玛18井区是新疆油田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发区域,建设前期由于产量较低,该区采用拉油方式进行生产,随着该区规模开发,产液量不断上升,现有拉油生产方式存在的运行费用高、油气挥发大的缺点逐渐显  相似文献   

10.
玛湖油田玛18井区油井进行体积压裂后,相邻中深水平井三开钻进时出现井下复杂情况的次数增多,为了分析其原因并解决该问题,分析探讨了体积压裂对钻井作业干扰的问题。从复杂情况类型、处置案例、阶段性防控技术修正等方面入手,结合该井区中深水平井三开井段钻遇地层的地质特性,分析了受体积压裂影响正钻井发生井下复杂情况的主要原因:受体积压裂影响,侏罗系与三叠系地层交接处形成了窜漏点,导致在此处易出现井漏、溢流等井下复杂情况;斜井段与水平段的泥岩井段易出现井眼失稳和垮塌。对此,提出了针对体积压裂所造成的动态窜漏以及定向井段、水平井段泥岩地层井眼失稳的处理措施。研究认为,玛18井区中深水平井三开钻进防控体积压裂造成井下复杂情况的要点,是做好裸眼井段窜漏点封堵与泥岩段井壁的支撑工作,可为玛湖油田同类型水平井钻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向深井、超深井以及深水领域迈进,固井作业面临着施工压力高、作业危险大以及劳动强度高等实际安全隐患问题,因此,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实现传统固井作业及工具设备的远程智能操控的需求日趋显现。从传统固井作业井口装置出发,结合现场实际需求开展了井口自动注水泥器、井下工具在线检测系统以及上扣扭矩检测系统的研究,初步实现了固井井口装置部分功能智能化。原理样机的测试结果证明,所研制的系统样机达到了一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可为后续固井井口装置及作业流程全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相关设备的研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井口水泥帽固井差的原因分析,提出并实现了塞流顶替,很好地解决了大井眼的偏流问题。该技术现场操作简便,风险小,投入小,质量稳定,封固质量显著提高。塞流顶替不仅解决了大井眼的偏流问题,在井口水泥帽固井上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为表层套管和技术套管等大井眼的固井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坡带上的重点预探井--玛2井在上二叠统乌尔禾组(P_2w)获高产工业油气流。通过对该油气的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玛2井原油具湖相腐泥型-混合型成油特征;天然气为油型气(伴生气),但可能混有少量早期生物气。通过与西北缘断裂带主体油气的对比认为,两者之间具有相同的生源,但成熟度具明显差异,前者为高成熟期的演化产物,后者则为成熟期演化产物。在此认识基础上,结合具体地质条件指出,西北缘油气的分布基本上遵循着差异聚集规律,斜波区应是今后寻找高成熟油气藏和过成熟裂解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针对稠油热采井注蒸汽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井口抬升问题,调研分析井口抬升问题现状和对生产环境的影响,并分析总结井口抬升问题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新疆油田玛南斜坡区玛湖1井区块油藏评价捷报频传:2018年4月21日,继在二叠系下乌尔禾组获工业油流后,玛湖018井又在二叠系上乌尔禾组获得工业油流。压裂2.5mm油嘴自喷试产,产油11.78m~3/d,累产油43.75m~3。近年玛南斜坡区油气勘探连续突破,形成百里新油区,玛湖1井区块是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近年油藏评价及产能建设重点区块。玛湖018井完钻后在二叠系下乌尔禾组、上乌尔禾组、三叠系百口泉组、白碱滩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国内海洋油气田或将大规模采用水下井口生产模式,而国内还未有与之配套的水下修井装备和技术。本文对比了国际上现行主流的两种修井作业技术,着重介绍了两种轻型修井作业系统及其优缺点,分析了国外现有的水下修井装备发展和作业情况。最后,归纳总结了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差距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老区油田进行三次加密调整,开发表外薄差储层,为实现降投资、降成本,提高整体开发效益的 设计目标,对地面集输工艺流程进行了大力简化。针对简化流程后存在主要问题,对采用软件量油的精 度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应用情况,对挂环井的计量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挂环井的计量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风城油田重18井区利用稠油回用污水作为过热蒸汽锅炉给水的主要来源,由于水中二氧化硅、矿化度含量偏高,造成重18井区结垢问题日益突出,炉管、输气管线,井下工具等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结垢。首先分析了现场结垢情况对生产的危害,然后从回用污水水质、垢样检测报告和注汽压力及温度分析了垢物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适应的除垢对策,有效地解决了结垢问题,保证了井区正常生产,具有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克拉美丽气藏滴西18井区的储层特征,通过对石炭系气藏压裂的难点分析,探讨了前置液段塞技术、提高前置液比例、采用较大的施工排量、变排量工艺、小阶梯砂比加砂工艺等压裂改造技术,同时研制出适合低渗致密气藏压裂改造的防水锁压裂液体系,这些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滴西184井压裂改造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20.
渤海辽东湾绥中36-1 D平台,首次采用优质快速集中钻固表层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突破了2 m×2 m井距大关,实现了1.5 m×1.8 m密集井距;实现了表层低温、速凝、早强固井,解决了集中钻固表层的井液漏窜问题;成功地探索出表层裸眼井体积测算方法;为密集井、大平台设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