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层序地层地层基准面的识别、对比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33,自引:22,他引:233
高分辨率的等时地层对比的关键是识别地层记录中代表多级次的基准面破回的多级次的地层旋回。每一级次的地层旋回内必然存在着能反映相应级次基准面旋回所经历时间的痕迹,其沉积和地层特征主要为:(1)单一相物理性质的垂向变化;(2)相序和相组合变化;(3)旋回叠加样式的改变;(4)地层几何形态与接触关系。这些特征均反映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补给通量比值(A/S)的变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具有较高的分辩率,是高级次旋回识别的基础,可识别短期基准面旋回;测井曲线基准面旋回的确定,是在建立测井响应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短期旋回的叠加样式识别中期基准面旋回;地震剖面由于受分辨率的限制只能识别中长期基准面旋回。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点,可作为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的优选位置,即基准面旋回的二分时间单元的划分界线。时间-空间图解是对地层剖面进行时间-空间反演的最有效方法,有助于检验层序对比的可靠性。几个具体应用实例说明,基准面旋回识别和旋回等时地层对比技术虽源于海相地层,但在非海相地层中,其原理和方法仍然适用。 相似文献
3.
4.
5.
通常利用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几何形状、横向连续性、振幅、频率和层速度等参数描述沉积相类型。传统的沉积相地震识别方法利用人工解释目标沉积体,受限于解释人员对目标工区的地质认识,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存在多解性。在很多地震勘探工区只能够标定少量标签,这些标签不足以支撑完成强监督学习,此时小样本学习可以作为好的解决方案。为此,以小样本学习为切入点,主要研究碳酸盐岩丘滩体沉积相预测方法,探讨了基于小样本学习方法在沉积相识别方面的应用效果。在小样本弱监督学习方面,首先根据地震反射构型以及钻井信息建立了典型地震剖面地震相标签库,在川中地区灯影组地震数据中共解释了14条地震剖面作为训练标签,占总数的2.8%。其次,基于层序地层格架控制的沉积相智能分类方法,利用地震层序格架构建隐式标量场,引入地震层位的空间变化信息,避免了深度学习在地震相预测过程中未引入地质信息的缺陷,提高了沉积相智能预测精度。利用所提方法刻画了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灯影组碳酸盐岩微生物丘滩体,结果表明:礁体受控于台地边缘斜坡,对礁体边界等的预测结果与地震信息高度吻合,符合地质规律;在平面上,礁体呈条带状分布,与台地边缘的分布基本吻合,与沉积相一... 相似文献
6.
绥滨坳陷地震层序地层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地震层序地层分析方法对绥滨坳陷进行了层序地层识别,在绥滨坳陷选择了7条主干地震测线(剖面)来进行层序地层解释.结果是,发育的8个三级层序(sq1~sq8)在绥滨坳陷主干地震剖面呈横向分布.其中,过滨参1井的南北向269测线(剖面)发育Sq7以下层序;过滨参1井的近东西向44测线(剖面)sq7和sq8层序向上逐渐被削掉;工区南部的近东西向40测线(剖面)sq5到sq8层序向上逐渐被削掉;工区西南部的近南北向256测线(剖面)和工区西北部的近南北向268测线(剖面)各层序之间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工区中部的近东西向68测线(剖面)从sq1到sq8没有明显的层位缺失;工区中部的近南北向280.5测线(剖面)地震发射特征不明显,但仍可进行层序划分和对比.为绥滨坳陷提供了最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7.
沾车地区馆陶组地层超覆油藏地震描述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沾车地区馆下段油藏为研究对象,着重阐述了精细合成地震记录制作、高精度构造图编制及砂组地层超覆线精确落实等方法,详细分析了平均速度、密度、子波的变化对合成记录制作的影响,提出了根据古地貌确定砂组超覆线的科学方法,分析了测井约束反演、相干分析、多参数分析等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及效果。对其它类似地区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率地震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他拉哈西高分辨率地震区块葡萄花油层下部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分辨率地震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在生产中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该项技术将大幅度地提高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钻井成功率,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地震属性分析的神经网络岩性识别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通过分析地震属性特征与地质特征的相关性对地震参数进行优选,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地震属性数据做变换,使变换得到的识别指数能更好地批示储层岩性信息,该技术在大庆外围油田太19区块储层描述中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神经网络识别地层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入了一种改进的BP算法,用于由测井资料识别地层特性。主要讨论了地层岩性和含流体性质的识别问题,并指出了提高该方法实用效果的专业性措施。通过实际资料的批量处理解释实例,证明运用本方法能加快敛速度和改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钻地震技术是国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以预测异常地层压力,有利于及时发现油气层,是钻井工程中降低风险,提高钻井效率的新手段,介绍了其组成,工作原理及原始数据处理过程,并对该项技术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用地震道积分法提高地层的识别能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得到类似于虚速度测井结果的新方法-地震道积分法^[1],它不像虚测井那样依赖于井的资料和地球物理学家的经验,其结果对应于地层的波阻抗。道积分剖面能够用于岩性解释,而且对于薄层识别非常有利。文中在楔形模型上用不同频带滤波器的反射系数序列进行滤波,合成地震记录,计算对应的道积分响应。还设计了其它模型来考察地震道积分方法的效果,并且对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4.
《石油物探》2017,(2)
北部湾盆地多期构造演化及沉积沉降中心迁移,使得不同凹陷存在沉积差异,由于缺乏钻井资料,海中凹陷地层结构研究及盆地主要烃源岩层流沙港组二段(流二段)预测均十分困难。依托三维地震资料联片处理,基于层位标定及初步建立的构造框架模型,运用地震相类比、地震属性和测井约束反演等技术,由定性类比到定量分析,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及海中凹陷沉积地层进行了地震识别研究。研究认为海中凹陷与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二段、流沙港组三段(流三段)地震相、均方根振幅及波阻抗等属性的变化具有对应层段高度相似的特点,据此类比建立海中凹陷地层建造,查明该凹陷流二段、流三段地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中凹陷与涠西南凹陷古近系地层特征相似,流沙港组具相同沉积演化过程,海中凹陷流三段为水动力条件较强的砂泥岩互层沉积,流二段与涠西南凹陷完全一样,发育相对稳定的湖相泥岩相沉积,即存在良好的烃源岩条件。此认识与HZ2井钻井结果吻合,表明该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钻井现场准确识别钻遇的复杂地层岩性,及时判断钻遇地层层位,渤海油田将实验室薄片岩性鉴定技术引进井场。通过缩小实验室薄片鉴定设备体积,并简化鉴定内容及流程,可以达到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对录井岩屑岩性进行鉴定和分析的目的。以渤海湾的两口复杂预探井为例,在钻探潜山油气藏时,利用井场薄片岩性鉴定技术准确识别出沙河街组生物碎屑灰岩、古生界灰岩和白云岩、中生界凝灰岩等,切实提高了对地层复杂岩性及疑难层位识别、判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17.
18.
孟加拉扇某区块地层层序划分及典型地震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位于孟加拉扇某区块水深大于2000m的陆坡深水区,区内缺乏典型的层序地层界面。该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地震属性、分频、地震相等分析,开展了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体的识别。依据深水沉积旋回在地震剖面上振幅特征的变化,进行了层序界面的识别,进而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研究地震相及沉积相的分布特征,参考深水沉积相发育模式,并结合"U"形相、丘状相、强振幅平行相、中弱振幅平行相以及透明杂乱反射相等5种典型地震相的外部形态、发育位置等,认为各地震相分别对应水道、水道堤岸、浊积朵体、深海泥岩以及块状搬运复合体等沉积单元,并指出典型地震相的分布特征,可辅助地层层序的划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地震资料解释研究与实践,对侏罗系火山岩体地震勘探的识别技术及其应用民政部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当前有效进行火山岩体地震解释的多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