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琦  文军  高小云  赵宇 《石化技术》2024,(3):232-234
渭河盆地是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内新生界沉积巨厚。近年来,随着对渭河盆地地热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盆地新近系地热水中伴生的水溶天然气开始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区域构造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露头、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响应,对盆地的基底组成和构造格局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利用当前有限的资料,对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初步分析,以期能对当前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北缘含油气系统及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研究柴北缘断陷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的基础上,指出柴中断层发育的全过程,是控制柴北缘断陷中、新生界盆地的叠加与组合、中生界深层沉积构造和喜马拉雅运动期构造反转等形成的主要动力,进而阐明了柴北缘断陷含油气系统在空间上为并列型、在时间上为连续型的特征。在研究了生储盖组合及油气成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柴北缘断陷油气藏勘探的对策和建议,对该区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汤原断陷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原断陷是发育在前中生界基底之上受依兰—舒兰地堑东、西2条北北东向大断裂控制且被北西向断裂所切割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盆地格架。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形成了白垩系和下第三系2个相对独立的构造和成藏单元。研究表明:汤原断陷经历了早期中生代断陷期、新生代断陷发育期和断陷后期3个发展阶段,最大沉积厚度达6 000 m,下第三系和白垩系是主要勘探目的层。受白垩纪末期燕山运动和新生代后期运动的影响,原形盆地遭受了强烈改造,原来的构造格局和地层沉积格架发生了显著变化,油气藏遭受了很大破坏,圈闭变得复杂。断裂和岩性对该区油气藏的形成起主要控制作用。进行三维地震勘探,在凹陷或斜坡区寻找非构造圈闭有利区带,同时,加强对白垩系地层油气勘探,寻找保存完好的古构造是近期该断陷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与中亚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亚及中国西部盆地自中生代以来,一直处于相同的大地构造位置—特提斯构造域的北缘。由于受到特提斯洋形成与演化的影响,两地区在中、新生代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即都经历了中生代-古近纪断陷-坳陷沉积阶段和新近纪以来的前陆盆地演化阶段,在中—新生代沉积特征等方面表现出许多共同特征,油气地质条件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然而,各盆地不同的基底特征及其具体的大地构造位置又使其油气地质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油气勘探的实践表明,中亚盆地群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富集区之一。因此,进行中国西部与中亚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的类比研究,认真分析两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的差异,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西部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从而有效地指导西部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5.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中新生界陆相盆地,前中生界构成盆地基底。晚三叠世进入了断陷盆地发育阶段,早白垩世为断陷盆地全面发展期,晚白垩世为坳陷期,其后表现为挤压抬升状态。发育中下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两个含油气系统,生、储、盖条件及其组合十分优越,勘探实践证实有过油气运聚,展示了盆地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目前需要抓住勘探重点,从有利区带和圈闭入手,注重湖相沉积演化的特点和岩浆岩对烃源岩演化及油气成藏的影响,寻找突破口,打开该区油气勘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结合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在精细地震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东段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并探讨了该区构造与油气聚集的关系。研究表明:该区构造具有垂向分层变形特征,元古界前寒武系基底局部发育正断层,形成基底断块;古生界发育沿中下寒武统膏岩层滑脱的逆冲断裂,断裂具有统一滑脱面,断裂和褶皱在横向上具有分段性;逆冲断层上盘上古生界发育有不对称(三角剪切)和对称(扇状)褶皱类型,同时伴生褶皱相关裂缝;新生界无明显断裂和褶皱发育,仅在区域上表现为西倾斜坡。断裂、构造裂缝、不整合面构成了上古生界裂缝型储层中油气运移的垂向和横向输导体系;上古生界褶皱膝折带进一步扩展了储集空间,伴生的构造裂缝有效改善了储集性能。受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奥陶系内岩溶储层和上古生界裂缝储层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   相似文献   

7.
西朝鲜湾盆地属于朝中地台,与中国东部海域盆地的发展历史相连,油气勘探程度及研究程度极低。西朝鲜湾盆地构造上具有明显的特征,表现为:①在地质剖面上显示非对称箕状断陷构造;②存在3个不整合面,并根据这3个不整合面可划分为4个构造层;③盆地内断裂构造发育且以正断层为主;④根据构造特征,可将研究区划分为中央断块、大同江下流断块、北西断块与北东断块4个区块。分析了盆地的构造和沉积演化并对盆地演化进行了模拟。认为西朝鲜湾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前景;研究区内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断层的活动特征、构造演化历史以及与油气运移历史之间的匹配关系是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测试,得出渤海东部庙西地区基底花岗岩形成于中—晚侏罗世(161 Ma左右)。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绘制该区新生界厚度图,揭示出庙西地区具有典型的断坳结构,主要经历了中生代末的基底形成期、新生代的断陷期和坳陷期3个阶段。构造演化对油气聚集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中—晚侏罗世基底的形成奠定了后期构造演化的基本格局;断陷期形成了沙河街组和东营组烃源岩;坳陷阶段开始了油气的生成与排替。凸起和斜坡区深浅层形成了大量与断裂相关的断背斜、断鼻和断块圈闭;不同级别的断层对油气运移作用不同,一、二级主干断裂沟通源岩,将油气运移至有利圈闭,三级断裂则将油气封堵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9.
在乍得Doseo盆地经历多家国际油公司30多年勘探才获得重大突破.基于大量地震和钻井新资料,对盆地构造沉积及油气地质特征进行梳理,系统分析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优选有利区带指导勘探实践.综合研究认为,该盆地是在中非剪切带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湖相裂谷盆地,为受北部边界走滑断层控制的箕状断陷,具有两坳一隆一斜...  相似文献   

10.
渭河盆地为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内新生代沉积巨厚,钻井鲜有钻穿。P1剖面过渭河盆地,呈近南北向,基底之上连续的强反射同相轴代表了奥陶系-寒武系地层。选取剖面中某区域制作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模拟的奥陶-寒武系地层较好地对应了原始剖面的反射情况。渭河盆地北部以及渭北隆起南部有部分古生界灰岩以及煤系地层出露、盆地北部部分钻井钻遇了奥陶系灰岩与二叠系煤系地层,佐证了渭河盆地北坡前新生界地层为连续分布的古生界碳酸盐岩,部分地区存在二叠系地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潮水盆地中生代断层展布特征、断层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断裂系统是否控制沉积作用,借助地震剖面绘制出了盆地内多条地震地质剖面和不同时期所形成的断裂展布图。研究认为:盆地内主要经历了4期构造运动,构造特征复杂多样,其中早—中侏罗世主要形成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正断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沉积作用;晚侏罗世主要形成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逆断层,对沉积无影响;早白垩世仅在陈家新井凹陷形成一些小型正断层,其对沉积作用影响不大;新生代除了形成一系列东西走向的逆冲推覆断层外,部分早—中侏罗世形成的正断层反转。盆地的演化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断陷成盆期、晚侏罗世的坳陷期、晚侏罗世末到白垩纪的隆升萎缩期和新生代喜山运动的改造消亡期4个阶段。盆地内生油层、储层和盖层发育良好,具有形成构造圈闭的条件,沿着断裂带寻找构造圈闭将是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2.
珠江口盆地东部和台湾西部海域广泛分布的海相中生界发育 3个方向的 4种断层 :NE向逆断层、NE向正断层、WNW—EW向正断层和NW向左行平移断层。区内各构造单元之间的接界关系有所不同 ,珠一坳陷、台西南盆地与隆起均呈断裂接界关系 ,潮汕坳陷与东沙隆起之间为渐变过渡关系 ,而东沙隆起与澎湖北港隆起、潮汕坳陷与台西南盆地均以平移断层为界。本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主要表现为两次大的构造沉降与挤压隆升的旋回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断裂构造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准噶尔盆地周缘断裂构造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 查清了周缘主要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 在准噶尔盆地褶皱基底、结晶基底和莫霍面三维构造分析的基础上, 厘定了准噶尔盆地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岩石圈断裂, 其中卡拉麦里-三个泉东-三个泉断裂带控制了陆梁隆起的长期活动和构造演化, 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盆地内部基底的南北向断裂构造。在对各沉积盖层断裂分析的基础上对沉积盖层中的断裂系统进行了叠加分析, 结果发现, 盖层中的断裂密集带与深部断裂的长期活动密切相关, 它们形成了以深部断裂为树干, 以盖层断裂为枝体的深浅部断裂构造组合; 深部断裂构造对现今地貌起着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构造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是一条走向为NWW向(近EW向)的复杂构造变形带.根据构造变形样式的差异,该盆山过渡带从南向北可以划分为出若干变形"带",自西向东可以划分出若干变形"段",由深而浅可以划分出2~3个变形"层".北天山(包括博格达山)是由基底卷入逆冲断层和褶皱构成的基岩断隆带,其中主干断层为向山体倾斜的高角度逆冲断层.该盆山结合带宏观上是一条冲断挠曲带,高角度逆冲的山前大断裂的下盘发育一系列中-低角度的基底卷入逆冲断层,部分逆冲断层上盘发育相关褶皱,但是基岩顶面和卷入变形的沉积盖层总体上构成向盆地倾斜的单斜构造.准噶尔盆地内部是一个宽阔的分层变形叠置带,侏罗系及上覆底层主要为滑脱褶皱变形,侏罗系在背斜核部加厚,滑脱背斜下伏地层及盆地基底发育高角度基底卷入断层.NNE-NE向、近SN向变换断层或构造变换带将上述构造变形带分隔成不同的"段",同一"带"、同一"段"和同一"层"内的构造变形样式是类似的,不同"带"、不同"段"和不同"层"的构造变形样式则有明显的差异.盆山过渡带的构造特征受早二叠世正断层和走滑正断层活动、晚侏罗世基底卷入逆冲断层和走滑逆冲断层活动以及上新世逆冲断层活动和褶皱变形等多次构造变形的影响,但主要是上新世以来北天山逆冲隆升和对准噶尔盆地挤压的结果.先存的基底断裂、沉积盖层中的软弱岩层以及天山隆升和对准噶尔盆地挤压作用的不均一性是影响盆山过渡带构造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前人认为二连盆地是在海西期“宽对接、软碰撞”褶皱基底上发育的中、新生代盆地,其基底年代为海西期;针对蒙南地区的归属问题研究较少,对于该区是否属于二连盆地并不明确,仅认为蒙南地区(温都尔庙隆起)是二连盆地南部的隆起造山带,并未从基底特征、构造演化等方面分析蒙南地区与盆地的关系。为此,基于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运用重磁电特征对比、层序地层旋回对比等方法分析了二连盆地基底特征、基底演化过程、构造演化差异性,得到以下认识: ①二连盆地基底演化经历加里东期洋盆发育(阶段Ⅰ)、海西期蒙南地区隆起(阶段Ⅱ)、海西期古亚洲洋兴—蒙海槽开始发育至最终闭合(阶段Ⅲ)、印支早期盆地统一基底形成(阶段Ⅳ)、晚印支—燕山期统一盆地发育阶段(阶段Ⅴ)、喜山期的开阔内陆盆地(阶段Ⅵ)等6个阶段,其中关键阶段为Ⅱ、Ⅴ及Ⅵ。②二连盆地基底具有过渡特征,盆地北部、中部和南部基底分别发育于早海西期、晚海西—印支期以及加里东期三个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③二连盆地基底演化以联合基底和统一盆地形成过程为特征,蒙南地区经历了泥盆纪—二叠纪(海西期)、新生代以来(喜山期)两期隆起;晚三叠世—白垩纪(晚印支—燕山期)在统一基底隆起上形成统一盆地。④蒙南地区和二连盆地的基底特征和盆地演化过程具有相似性,说明在地史期间蒙南地区应属于二连盆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朱明  袁波  梁则亮  杨迪生  唐雪颖 《石油学报》2021,42(9):1163-1173
准噶尔盆地周缘发育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期变形。晚古生代,天山—阿尔泰山—扎伊尔山—哈拉阿拉特山隆升,形成盆-山构造雏型;晚二叠世—侏罗纪,盆地周缘发育走滑断层,如:西北缘的乌夏断层、克百断层、红车断层等走滑断层,东北缘的红岩断层、克拉美丽断层、白家海断层等走滑断层,南缘的高泉断层、艾卡断层、南安集海断层、后峡拉分盆地等走滑构造。无论是从构造变形的运动学机制分析还是考虑构造变形时间的一致性,晚二叠世—侏罗纪准噶尔盆地周缘均发育右旋走滑断层。新生代天山再次隆升,南缘发育逆冲断层,与中生代构造叠加,形成"二期构造、深浅叠置"的构造格局。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东北缘的新生代变形微弱,保留了中生代走滑构造,发育与走滑构造有关的油气藏。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探1井、呼探1井的勘探成果证实了走滑断层与逆冲构造叠加部位是有利的勘探目标。厘定准噶尔盆地的断裂特征和变形机制对地震解释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川西两期前陆盆地南北两段构造演化的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钟锴  徐鸣洁  王良书  贾东  魏国齐 《石油学报》2004,25(6):29-32,37
区域构造演化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前陆盆地经历了早中生代和晚新生代两期前陆盆地演化过程。无论是前陆盆地的发育程度还是前陆变形特征及前渊带沉积作用,盆地的南、北两段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川西地区及邻区的重磁场特征,获得了川西地区基底性质及主要断裂带分布的研究成果。德阳-绵阳一带刚性基底对新生代变形由南向北的传播起了阻挡作用,奠定了新生代变形南强北弱的格局。同时,一系列北西向走滑断裂带的存在进一步削弱了新生代变形作用。基底性质的差异和北西向走滑断裂带的存在是造成川西前陆盆地南、北两段差异的主要制约因素,直接造成了南、北两段新生代变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渭河盆地前寒武系变质基底深度反演对于盆地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于基底深度认识不足。盆地内各沉积层密度随深度变化且横向上亦有差异,因此采用常密度模式的重力反演不能准确得到盆地基底深度。本文根据渭河盆地综合地球物理剖面解释结果,结合不同构造单元内各地层密度,在不同水平位置利用6种密度-深度函数拟合实际地层密度。不同函数拟合误差统计结果表明,指数变密度函数更符合渭河盆地沉积层密度变化规律。利用不同位置的指数变密度函数中地表密度差及密度随深度的变化系数进行插值,进而得到了全区的地表密度差及密度随深度变化因子,据此建立了渭河盆地及邻区三维密度模型,并利用该变密度模型反演了前寒武系结晶基底深度。与常密度模式重力反演结果对比表明,三维变密度反演结果更加准确,能为盆地油气勘探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该方法亦可为解决类似地质-地球物理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非Muglad盆地北区构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uglad盆地发育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断裂构造,按断层规模大小及其在盆地演化中的作用可分为基底断层和盖层断层。对Muglad盆地复杂的几何学特征分析后认为,该盆地构造单元一般以不对称半地堑形态为主,由二组走向分别为北东东向和北西向基底正断层控制的半地堑一半地垒断陷群组成。半地堑不对称交替变化是通过调节带调节其变形或位移完成的。凹陷的分割性强,各凹陷有着相对独立的构造、沉积体系,成为相对独立的烃类生成、运移和聚集基本单元。在半地堑之间发育大型正向构造调节带或大型继承性低幅度隆起,是油气高产富集区。图6参32  相似文献   

20.
巴西陆上Solimoes盆地属克拉通盆地,其沉积组合和油气成藏非常特殊。文中重点研究盆地的形成演化及构造特征、沉积地层特征、石油地质特征,分析盆地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确定成藏主控因素。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古生代经历了多次沉降,中生代抬升,新生代以挠曲沉降为主,构造样式以先正后逆的反转构造为特点。沉积地层以古生界为主,岩性组合复杂,包含了碎屑岩、碳酸盐岩、蒸发岩、冰碛岩及火山岩等多种岩石类型,层系之间均为不整合接触。主要烃源岩为上泥盆统页岩,总有机碳含量高,热演化程度高;主要储层为石炭系Jurua组砂岩;主要盖层为石炭系-二叠系蒸发岩,封盖能力强,生储盖配置好。盆地内构造圈闭发育,以背斜、断背斜为主。盆地成藏模式特殊,尽管烃源岩埋深较浅,却在火山岩侵入的烘烤作用下快速成熟并进入高成熟演化阶段--生气阶段;风成砂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储层孔隙由于埋藏深度小而保留,不整合面和复活的基底断裂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断层相关的构造圈闭控制油气的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