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选择多种成分的锌铝合金,以硅为增强相,扩大硅的成分范围,采用复合钠盐和稀土混合物对合金中的硅进行变质处理,测定试验合金的冲击韧度、硬度、抗拉强度、耐磨性以及高温耐磨性等力学性能,探讨钠盐和稀土对锌铝硅合金中硅的变质机制,优选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试样进行高温磨损测试,并观察其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锌铝合金中加入硅相并进行复合变质后,其综合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这归功于硅相的骨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在玻璃器具内的Hanks平衡盐溶液(HBSS)和模拟体液中浸泡的方法测试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了准确评价材料的相容性,需排除材料表面的硅杂质,因为硅自身可以形成羟基磷灰石。然而,尽管使用的是无硅的溶液测试纯钛片的生物相溶性,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发现钛片上仍有大量的硅化合物。因此,从容器中溶出硅可能是硅的主要来源,但材料上吸附的硅与容器的关系如何,需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硅以具有已知元素中最高的嵌锂容量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硅在嵌脱锂过程中的巨大体积膨胀(~300%)制约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纳米化是解决硅嵌脱锂体积膨胀的一种有效方案。本研究采用高能电子束和机械研磨两步法,以冶金硅为原料制得了可用于高储能锂离子电池的纳米硅。通过SEM分析,发现在高能电子束的作用下熔融硅蒸发后先沉积成线径在40nm左右的硅纳米纤维,进而成硅纳米线束状。对沉积硅机械研磨后纳米硅颗粒尺寸分布较为均匀。电化学分析表明,纳米硅在纯度达到99.96%以上的情况下,充放电密度为100mAh/g时,首圈可逆容量为1292.4mAh/g,电荷转移阻抗拟合值为51.36Ω。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可以较好的实现纳米硅的可控和规模化制备,为硅在锂离子电池未来工业化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硅对可锻铸铁共晶渗碳体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荣  郎本智 《铸造》1997,(1):21-24
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研究了可锻铸铁白口组织中硅对共晶渗碳体点阵参数、晶胞体积及晶体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可锻铸铁中的含硅量,白口组织中强制固溶于共晶渗碳体中的硅量增加,使共晶渗碳体点阵参数、晶胞体积及位错密度增加。分析了硅对渗碳体石墨化的影响,指出,硅可削弱渗碳体中键的结合强度,降低了渗碳体的稳定性,从而促进了可锻铸铁固态石墨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碳钢渗硅层组织中孔隙的形成原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碳钢渗硅组织中孔隙形成原因的有关理论;采用金相、X-射线结构分析、电子探针和离子质谱分析等方法,测定渗硅层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并探讨孔隙形成和变化的规律。实验证明,渗硅层中孔的形成,除了铁硅互扩散的柯肯达尔效应之外;是渗硅时催渗剂-卤化物对钢腐蚀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碳热法和硅热法两种不同类型的稀土硅铁合金在铸铁液中1400℃下的溶解特征,确定了溶解路线。碳热法稀土硅铁合金因其硅含量高,存在熔点高于溶地温度的单质硅相,在铸铁液中溶解属传质控制,并且在铁壳期其内层界面硅与铁壳间发生放热反应。在随后的溶解过程中,放热反应使溶解速度加快。硅热法稀土硅铁合金属一类合金,在铁壳期反蒋完毕前已基本完全熔化。对这两种类型合金的溶解机制进行了分析,溶解路线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硅含量变化后引起了相组织变化。  相似文献   

7.
于斌 《轻金属》1995,(4):8-12
计算了混联法氧化铝生产中不同矿石品位和熟料铝硅比的物料平衡,分析了它们对生产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结论是混联耕氧化铝生产中,熟料铝硅比的影响最大,烧结法矿石铝硅比其次,拜耳法矿石铝硅比的影响了小,并推导出各因素影响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中硅耐热蠕墨铸铁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秀真  于化顺 《铸造》1997,(2):18-20
适当提高硅含量可有效地提高蠕铁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热疲劳性能。中硅耐热蠕铁的高温强度比普通蠕铁提高30%,与中硅球铁相当,抗氧化性能比普通蠕铁提高5倍以上,接近球铁远优于灰铁。在急冷条件下,热疲劳性能优于球铁和灰铁,随球化率下降,热疲劳性能提高。使用证明,中硅耐热蠕墨铸铁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700~850℃条件下工作的新型耐热材料  相似文献   

9.
锶变质铝硅合金的组织,性能及其变质工艺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鲁薇华  王汝耀 《铸造》1997,(9):44-49
讨论了锶变质铝硅合金显微组织、性能及其变质工艺特点。高锶含量的铝锶变质剂不易保存、不易吸收,工业生产中应采用低锶量铝锶变质剂。最佳锶含量范围取决于合金的硅量及冷却速度,此范围可使铝硅合金具有最佳的塑性和强度指标。含量过多,出现过变质现象,此时,硅相和铝相粗大,合金的塑性和韧性大幅度下降。锶在铝硅熔体中容易氧化,氧化速度与合金成分和熔化工艺有关。锶含量降至临界值以下,失去变质能力。在实际生产条件下,锶变质能力可以延续1~1.5小时。除气良好的锶变质铝硅熔体,在保温过程中不断吸气,40~60分钟后,氢气明显增多,导致铸件针孔增加  相似文献   

10.
《轻金属》1994,(9)
从上海地区看硅尘开发利用发展前景在金属硅和硅合金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主要成分为SiO2的粉尘,是无定形SiO2微粒,我国和美国称硅,日本称活性硅。这种硅上质量轻,约比水泥轻100倍,大部分粒径小于1.0微米,平均粒径为0.1微米,不易浸湿,比电阻大,且...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硅在高炉内迁移行为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焦炭灰分中Si以气态SiO进入煤气的因素,以及影响低硅冶炼热力学和动力学等因素,分析了高炉实现低硅冶炼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氢含量对中硅耐热铸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可成 《铸造》1998,(8):40-42,44
在研究中硅耐热球铁时发现,铸态下固有的氢含量直接影响其脆性,由此推出,中硅耐热铸铁中可能存在着氢脆。  相似文献   

13.
对Al-25Si合金进行硅相钝细化处理和热挤压的复合处理,研究工艺参数对Al-25Si合金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铸态Al-25Si合金进行硅相钝细化处理,能够使合金中的硅相尖角钝化,保温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硅相尖角钝化效果越明显;但保温温度过高、时间过长,硅相的粗化明显,尖角钝化效果变弱,反而不能改善硅相的形态。热挤压可以明显使共晶硅均匀分布在合金中,但是对初生硅的尺寸、形状几乎没影响;保温时间和温度对挤压态Al-25Si合金中的硅相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达到合金的液相线时,合金的组织形态变化明显。随着保温温度和时间增加,硅相的尺寸增加,球化效果变好。但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发生过烧氧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稀土在硅锰铸钢件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硅锰铸钢添加稀土后的铸态组织、断口、热处理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认为硅锰铸钢中添加稀土后,对铸态组织、夹杂物、淬火组织产生良好的影响,从而使铸钢的冲击韧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保证硅锰铸钢淬火、低温回火后,吼值大于200KJ/m^2的前提下,可提高硅锰铸钢的含碳量,使其耐磨性提高,为扩大硅锰铸钢的应用范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硅铝铁合金中硅铝的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6.
在生产氯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中,两种不同的最高氮化温度即高于硅熔点和低于硅熔点的氮化工艺对窑炉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其氮化后的制品在抗折、抗压反抗热震性上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砂型铸态球铁中硅碳比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总结出获得高塑、韧性铸态球铁的最佳硅碳比范围,并对球铁一次结晶石墨化过程中硅与碳两元素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将球铁中的硅碳比作为单独的成分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秀真  刘太强 《铸造》1997,(4):15-18,43
硅在铁素体晶界上没有富集,硅在石墨球周围存在着明显的偏析,高温退火能消除石墨球周围的偏析,硅量低于硅脆的硅含量时,随着偏析的消除韧性有所增加。硅量高于硅脆的临界硅含量时,其脆性不因偏析消除而减少,反而有所增加,指出偏析不是引起硅脆的根本原因,硅脆是固溶体发生有序转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杨磊 《轻金属》2023,(3):15-21
本文主要针对粉煤灰酸法提取氧化铝酸浸液中除磷硅药剂-二氯氧化锆的再生技术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干燥、洗涤、碱熔、酸浸及蒸发结晶等工艺,实现了除磷硅渣(除磷硅后得到的滤饼)中的二氯氧化锆再生,并同时解决了除磷硅渣环保处理的难题。实验研究表明,除磷硅渣中二氯氧化锆最佳的再生工艺为:除磷硅渣105℃下干燥,再用0.5%的盐酸洗涤;洗涤后的滤饼加入固体NaOH进行碱熔,NaOH加入量为洗涤滤饼质量的1.2~1.3倍,碱熔温度为700℃,碱熔时间为120 min;碱熔后,再加入一定量的7.2%盐酸进行酸浸反应,时间为30 min;酸浸后过滤,对滤液进行蒸发浓缩,浓缩至原滤液体积的10%停止加热;降温后在烘箱中60℃下烘干,即得到再生的二氯氧化锆。通过上述工艺,实验室中除磷硅渣中二氯氧化锆的再生率能达到85%以上,且再生后的二氯氧化锆除磷硅的效果比外购二氯氧化锆高10%~20%。  相似文献   

20.
王桦 《轻金属》2005,(3):48-50
本实验研究了硅渣用盐酸处理后,加入动物胶,分离出硅,然后通过调节pH值,让溶液中的钙、钠、铝分离开。钙、铝的化合物,过滤后回到氧化铝流程,进行再利用,溶液通过浓缩结晶,回到生产硅产品的流程中去,氧化钠回收利用。本试验为探索出硅渣处理,促进氧化铝生产的发展,搞好环境保护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