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EA-6B徘徊者飞机 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是为了满足美国海军电子对抗护航飞机的要求而研制的,它能在执行攻击和监视任务期间用于破坏敌人雷达和通信装置而保护美国海军舰船和飞机。第二位的任务包括电子监视、反舰导弹防御以及地面和空中雷达操作员电子反对抗训练。EA-6B被认为是航母飞机联队作战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新军事革命和军事转型对武器系统提出的挑战和新的功能需求以及通信电子战面临战场通信网络化和C^4KISR网络的严峻挑战,提出了网络对抗网络,发展网络化通信电子战装备,亦即网络中心电子战发展战略。实现由单个设备对抗向系统对抗和体系对抗的转变,实现电子信息对抗装备能通过信息栅格实现自组网和以网制网的综合对抗,实现由电子战与武器系统联网的综合对抗。  相似文献   

3.
张德文 《电子世界》2002,(5):77-78,30
<正> 电子攻击是空军电子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止或破坏敌人有效地利用电磁频谱资源,使其不能有效地获取、传输和利用电子信息,从而影响其指挥决策过程和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电子攻击包括电子干扰、反辐射攻击、定向能攻击、电子欺骗和隐身,它是取得对敌人防空体系成功压制的关键。 近几年的局部战争主要采用电子干扰、反辐射攻击和隐身摧毁等电子攻击技术,美空军通常都是先采用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和EC-130H“罗盘呼叫”通信干扰飞机上的大功率干扰机分别干扰敌方的远程警戒雷达和通信联络系统,使其综合防空系统(IADS)一开始就置于瘫痪状态,然后使用反辐射导弹(ARM)和 B-2/F-117等隐身轰炸机对敌方防空网中的重点目标和C~3I系统实施电磁压制。据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周刊》报道,美军在阿富汗可以对目标发动信息攻击如计算机攻击或用EA-6B或EC-130进行干扰,也可以发射反辐射导弹、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4.
海上作业指挥通信系统陆发天海上作业指挥通信系统依托于无线短波通信网,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雷达等导航设备,以计算机为处理平台,综合应用无线通信、卫星定位、雷达跟踪、数据传输、通信加密、电子制图等高新技术,使指挥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作业船艇和目...  相似文献   

5.
[据法国航宇防务网2010年4月14日报道]澳大利亚宣布将授予ITT-EDO监视与侦察系统公司价值约3000万澳元(合2790万美元)的合同,作为“霍巴特”级防空驱逐舰电子战系统的供应商,以增强防空驱逐舰对陆上、空中和海上威胁的感知能力。电子战能力包括探测和识别雷达、数据传输、以及截获通信信号。  相似文献   

6.
大有可为的相控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控阵技术能够使雷达、导航、通信以及电子战等功能在一个系统内实现,解决密集设备相互电子干扰的问题;能有效抗高密度饱和攻击;电子隐身、自卫和抗反辐射导弹(ARM)攻击;能对付隐身目标和电子攻击等等。相控阵技术必将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电子工程信息》2005,(2):57-58
电子战和侦察用的接收系统与通信系统和雷达中的接收机很不相同。在这种特别情况下,设计每个接收机最佳地只回收一种形式信号在窄频带范围内所携带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该接收机可以被调谐到已知的正确的频率上而且通常可以使用自动增益控制来最好地接收所要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雷达与通信信号情报侦察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建立了一体化电子侦察半实物仿真系统。系统仿真试验验证了雷达与通信信号一体化电子侦察系统的信息流程,以及系统具有的资源共享、动态重构、多手段侦察信息综合应用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网络雷达及其数据融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雷达作为雷达与电子战一体化的新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实现了雷达与电子战的技术一体、功能一体、情报一体和资源共享,是网络时代雷达与电子战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分析了网络雷达的系统组成,探讨了网络雷达数据融合需求,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树的网络雷达数据融合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 机载自卫电子战系统是战机的生命线。它能有效地利用电磁频谱资源对敌方通信、雷达、导航等军用无线电电子装备实施电子侦察、电子攻击以实现有效的电子防护,确保战机完成战斗任务。 就电子设备本身的技术而言,它包括电子抗干扰、电磁加固、频率分配、信号保密及其他电子防护技术。电子抗干扰包含各类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技术和方法,如超低副瓣天线、副瓣对消、自适应调零、频率捷变、直接序列扩谱。电磁加固是采用电磁屏蔽、大功率保护等措施来防止高能微波脉冲、高能激光信号耦合到电子设备内部产生干扰或烧毁芯片。频率分配是协调己方电子战设备之间的工作频率,防止相互干扰。信号保密是应用扩频、跳频、加密和电磁屏蔽等措施防止敌方获取信息。其他还可以应用雷达诱饵、无线电静默、组网技术等电子防护方法。 本文只是从大的方面介绍作为战机生命线的情报侦察系统、机载告警系统、有源和无源干扰系统、红外告警器和红外干扰系统,以及综合电子战系统。 1.情报侦察系统 机载电子情报侦察系统主要任务是探测和截获敌方的各种电磁辐射信号,分选、识别并精确地测定其方向、频率及各种战术技术参数,以确定辐射源的位置、性质、活动情况和威胁程度。情报侦察接收机工作频率通常为0.5~18GHz(可扩展到  相似文献   

11.
从60年代初开始,许多军事规划人员和分析家多年来的目标之一是在舰载战斗机上安装综合电子战系统。因为一部综合电子战系统的各个部分可以组合起来进行分析、分类、确定目标方位、判别威胁大小、启动转发器、干扰机或投放式干扰器以及选择对抗措施。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一个有效的自备装置来完成的。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充分地证实了具体实现真正的综合系统的重大尝试是正确的。其主要优点是消除冗余和重复的功能。例如,由雷达报警接收机完成的一些处理内容,欺骗转  相似文献   

12.
梁德文 《电讯技术》1992,32(6):38-43
空基通信同是由航空通信系统平台和航天通信系统平台组成的一个协调统一的通信网络。它能保证军事通信系统受到敌方软硬攻击后仍有部分生存能力。本文在分析海湾战争中所采用的空基通信系统(网)以后,讨论了这种通信网的基本构成及其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最后对如何发展我国的空基通信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总体框架是军事通信,而现代军事通信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无论通信网络还是通信设备都大量使用了计算机程序来控制。这些计算机控制程序一旦受到病毒感染,通信系统和设备就会失灵、出错,整个通信网络就会瘫痪,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也将随之崩溃,以致不战自败了,所以电子战也就日益受到军方的重视。所不同的是,传统的通信、电子对抗主要是利用较强的电磁波信号去压制、干扰敌方的各种通信、雷达设备的电磁信号。而未来战争中的通信、电子对抗则是把载有计算机病毒的电磁信号向敌方发射,或通过各种途…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多功能射频综合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国内外雷达、电子战、通信综合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雷达、电子战、通信功能特点及综合一体化带来的优势,提出了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多功能射频综合一体化设计思路,然后阐述了综合一体化系统架构,给出了雷达、电子战、通信综合一体化方案,最后对综合一体化设计技术、超宽带射频技术、系统软件技术和系统资源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讨论,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雷达、电子战、通信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具体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战术通信网综合电子防御体系功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术通信网是战场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其电子防御能力倍受各国军方的关注。在未来信息战中,面对各种电子战武器的威胁,只有对战术通信网实施综合电子防御,才有可能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本文就战术通信网综合电子防御体系应具备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功能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电子战平台的体积和电磁干扰,一种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雷达与通信一体化。本文根据信号能量共享原则,提出了基于同调频率不同初始频率Chirp序列组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方案,可在不影响雷达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分数傅里叶变换实现单Chirp信号多比特的数据传输。同时根据通信链路的误码率和吞吐率研究了基于定向天线的一体化平台的通信性能。最后分析了初始频率分辨率和解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系统仿真表明,此基于定向旋转天线的一体化平台具有较好的低误码率和高稳健性,能够满足大批量数据的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端信息跳变的主动网络防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军事跳频通信中得到启发,提出端信息跳变的概念,即通过伪随机改变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中通信端口、地址、时隙、加密算法甚至协议等端信息,破坏敌方攻击干扰,实现主动网络防护.建立了端信息跳变主动防护模型,采用移动代理技术实现了端信息跳变原型系统,解决了同步、数据切换等关键问题,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了模型系统的抗拒绝服务和截获攻击特性,证明了端信息跳变策略对于主动网络防护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战争中,对敌方海上攻击战斗群的电磁态势感知探测是获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前提条件。作为岸基警戒雷达和空中预警机的重要补充,"海上狼群"分布式电子战系统可以在电磁环境侦察和电子进攻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据此详细阐述了"海上狼群"分布式电子战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设计了一种电子战数字测试系统,对与电子战有网络接口关系的相关系统(设备)数据信息进行模拟,可模拟高密度大批量的雷达威胁目标信息,可检测电子战系统的反应时间以及信息处理、综合显示、数据融合等功能,解决了电子战系统因网络接口多、接口数据复杂导致的接口测试困难、系统检验缺乏手段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舰船电子对抗》2006,29(6):77-78
期页电子战技术航母战斗群电子防空初探1 3“网络中心战”中美国海军C4ISR系统效能评估1 7海军协同作战能力网络及其对海战的影响1 13延迟光纤激光测距干扰系统参数分析1 16蒸发波导仿真及误差分析1 20雷达信号载频精确估计的一种方法2 27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几种伪装对策2 30雷达隐身与反隐身技术2 34海上突击作战中海军航空兵电子战运用研究2 39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测试系统设计2 44基于ATmega32L的便携式检测装置软件的实现2 47统一触发与舰船电磁兼容2 51对美军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的通信干扰研究3 3红外干扰机干扰原理及相关技术3 6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