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产品设计越来越关注人们日常的行为方式,反映和满足人们情感方面需要的产品在设计领域中逐渐凸现出来。情感设计如何将情感融入设计作品中,在消费者欣赏、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激发人们的联想,产生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衡量一个机械产品的优劣,其性能价格比固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环节,而符合人的心理欲望和情感的外观造型设计,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机械产品的几何形状固然是为了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但如果其外观造型设计中能应用一些情感因素,设计出新颖美观,符合人机关系的美学要求,让情感这个纽带紧紧地将人与产品融合到一起,这对机械产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进行竞争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人是感性与理性的合体,在理智的分析与抉择中,都有感性的参与,所以在产品的设计中,我们不能忽略人们感性对理性的影响。所以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情感。当产品最基本的实用目的实现之后,人们更多的是将产品视为诱发情感体验,进行审美关照的对象,而审美的依据、根源、过程等都是设计美学从广义上对人和产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人们带来了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喜欢能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产品。产品的使命也不仅仅只是工具,产品和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它正在由"工具化"向"角色化"转变。本文将详细阐述人的情感、情感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情感化设计的方法及情感化设计在办公用品中的应用和现状。  相似文献   

5.
浅析“意象”及其对产品感性设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产品设计中对意象的运用,同时指出产品意象的形成及作用。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除了具有实用性的要求之外,还必须满足人类心理、感觉上的需求。将意象概念引入现代设计中,试图通过产品形态的联想来传示产品的丰富文化内涵,赋予产品物质之外的情感意念,并经由感性意象的置入,使产品超越物质形态而提炼成人们情感互动的媒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产品设计在情感化产品中的造型语言入手,从本能情感、行为情感和反思情感三方面具体阐述了情感化的造型语言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体现形式,旨在让人们对于产品的造型语言有更加深入清晰的认识,更好的实现工业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关心产品在情感上的需求、精神上的慰藉,以排解各方面的压力。而家作为让人得到身心休息的地方,家居产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感化设计正是家居产品设计的趋势和潮流。本文分析了家具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情感化设计的特点,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情感化设计在家居产品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家居产品情感化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情感物语     
所谓“产品”指的是能够被人们使用、消费,并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东西。任何一位产品设计师都深谙功能和造型的重要性,关于二者的讨论也永远没有唯一答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仅限于功能和造型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不论功能和造型何者为先,设计师也未必能设计出被人们认可的好设计。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人们越来越渴望与物件发生一些情感联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家的重视愈加突出。人们开始关心生活的情趣与质量。产品设计的主旨是"以人为本".即注重情感设计。它包括人与产品之间,产品与环境之间的情感反应。本文主要总结消费者心理特征的几个方面及三种水平的情感设计,来分析人们如何利用这些心理特征设计出人性化的家居产品。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情感分类方法提取文本信息单一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融合用户信息和产品信息的分层多头注意力的情感分类模型. 首先, 采用分层的多头注意力代替单一注意力, 从多个视角获取有效信息. 然后在每个注意力中都融入用户信息和产品信息, 挖掘出用户和产品信息在多个子空间上的表现特征, 使模型在多个子空间上得到更全局的用户偏好和产品特点对情感评分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模型在IMDB、Yelp2013、Yelp2014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较之前基于神经网络的情感分析模型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驱使下,人们对产品的审美心理产生了变化,美的东西也许不仅仅是线条优美或色彩丰富,它的价值已经体现在我们赋予他的功能上,更重要的是人们生活情感与记忆的寄托。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情感这个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通道已经越来越狭窄。所以现在我们在寻找更适合现代人们审美心理下的产品设计。他会是怎样的?未来的产品设计会不会融入治疗的作用?这都需要我们来创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趣味的提高,赋予多媒体影像交互的功能不断增多,对多媒体产品的精神化需求也不断增长。多媒体设计实际已经把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影像交互的趣味性和情感性方面。如何更多的挖掘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并将其转寄到多媒体影像的交互设计中,使它更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情感的需要,是当代多媒体影像考虑的重点,也是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和制造商对产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化的设计只是一种创意工具,表达和发挥设计师的思想和设计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创意工具将变得日益锐利。然而让人们带着情感接受产品,接受设计者的思想,本文从全新的角度将产品的使用功能、产品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对产品中的情感化和趣味性元素进行分析和比较,说明情感化设计在当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Identifying consumer preferences is a key challenge in customizing electronic commerce sites to individual users. The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s provides one approach to this problem: people linked in these networks often share preferences, allowing inference of interest in products based on knowledge of a consumer’s network neighbors and their interests.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benefits of inference from online social networks in two contexts: a random graph model and a web site allowing people to both express preferences and form distinct social and preference links. We determine conditions on network topology and preference correlations leading to extended clusters of people with similar interests. Knowledge of when such clusters occur improves the usefulness of social network-based inference for identifying products likely to interest consumers based on information from a few people in the network. Such estimates could help sellers design customized bundles of products and improve combinatorial auctions for complementary products.  相似文献   

15.
社交网络给每个社会中的人提供了自由表达个人情感、观点、兴趣、建议等言论的平台。用户在这些平台上发表的言论、所做的行为以及用户在平台上建立的社交圈子也给数据挖掘带来了新的数据和机会。提出了一种利用用户在微博上的公开数据信息实现对该用户的MBTI个性维度进行分类分析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基于对用户微博数据的分析,提出了能够表征用户心理和行为的文本和非文本特征,然后采用三种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提升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逻辑递归来对微博用户的个性进行分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微博数据的挖掘可以在不同MBTI个性维度上达到75%~90%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情趣化产品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日益增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随之丰富起来。概念作为对情趣化产品研究的基础,理应首先被设计者所明确,但是目前关于此概念的研究中,尚未见有成熟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了文献资料中对于情趣化产品中涉及到的"情"、"趣"、"情趣"等名词的含义,对情趣化产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社交媒体中蕴含着用户的大量观点和评论,从中提取情感信息,有助于了解俄语区民众对热点事件、产品和服务等的真实态度,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进而促进区域内国家间的合作共赢。按情感分析的流程从资源建设和自动识别两个方面详细梳理了俄语情感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类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上性能和特征选择方案。研究结果发现俄语语料等资源的数据来源需要拓宽,且同类资源还可以进一步整合,自动识别方面主流的识别模型为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两种,整体识别准确率还有待提高。通过综述该领域的不足,探索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的制作加工方式不断发展,各种新材料也被陆续开发使用。材料不仅具备基本的功能特性,还具有独特的感觉特性与情感。当市场上同类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对于产品的选择从过去单纯的功能考虑转化为精神层次上的追求。采用不同的感性化的材质,往往可以使产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本文研究分析了材料的感觉特性,并结合实例探讨了感性化的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方法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Most studies use the facial expression to recognize a user’s emotion; however, gestures, such as nodding, shaking the head, or stillness can also be indicators of the user’s emotion. In our research, we use the facial expression and gestures to detect and recognize a user’s emotion. The pervasive Microsoft Kinect sensor captures video data, from which several features representing facial expressions and gestures are extracted. An in-hous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based genetic programming engine (XGP) evolves the emotion recognition module of our system.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recognition module, we implemented and compared several approaches, including directed evolution,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via canonical voting, and a genetic algorithm, for an automated voting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XGP is feasible for evolving emotion classifiers. In addition, the obtained results verify that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improves the generality of recognition. From a psychological viewpoint, the results prove that different people might express their emotions differently, as the emotion classifiers that are evolved for particular users might not be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other us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