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从NGN的发展趋势看,NGN整个网络的核心层功能结构将趋向扁平化的两层结构,即业务承载层上具有统一的IP通信协议,传送层上具有巨大的传输容量。在核心网趋向传送层和业务承载层独立发展,分别优化,而网络边缘层的城域网及宽带接入网则趋向融合,允许多协议多业务接入,能以最经济的成本,灵活、可靠、持续地支持一切已有及将有的业务和信号。现有的各种城域和接入技术都遵循着上述规律。《朗讯多业务接入解决方案的定位及优势》为运营商和业界相关人士提供了完备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喻胜  成晓雄 《电视技术》2012,36(16):49-53
三网融合已经进入全面推行阶段。面向下一代IP化的高带宽电信级全业务接入需求,作为业务的承载管道,广电接入网需要向下一代IP化Multiplay接入演进,以满足宽带中国的战略要求,为未来的全业务竞争打好基础。以广电运营商的宽带接入网承载需求演进讨论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广电运营商在面向三网融合全业务接入时的接入网技术演进各阶段的技术选择,同时展望了广电接入网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黄兵 《通信世界》2005,(44):45-45
随着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DSLAM已经从第一代的ATM内核产品,第二代的IP内核产品,发展到当前的第三代产品——NG-DSLAM。NG-DSLAM的特点是具有Multi_Giga和多总线架构,能够承载超高带宽业务并可以实现全业务接入,具备有线,无线、光纤等多种接入能力,满足接入层网络向NGN无缝融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1基于GEPON的业务平台的整体架构 UT斯达康基于GEPON接入系统的业务发展平台如图1所示,可以满足最终用户语音、数据以及视频业务的一体化接入需求.ONU设备可以根据最终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用户侧接口.通过以太网接口可以解决用户的宽带数据接入;与IP机顶盒配合使用可以提供基于IP网络的视频业务;通过RJ11接口可以实现用户的固定语音业务及传真业务;通过叠加第三波长,可以在用户端ONU上提供射频接口从而实现传统TV节目的传送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IP业务的迅速发展和各种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对网络的接入带宽和接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各种宽带接入网技术中,以太无源光网络具有高带宽、高效率和易扩展等特性,能够接入现有和未来的多种业务,有效解决了在用户接入侧的带宽“瓶颈”问题,成为宽带光接入的最佳选择。介绍了EPON的层次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分析了EPON实现全业务接入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叙述了交换式数字视频接入系统、全业务接入网两种宽带接入新技术,探讨了建设宽带接入网技术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笔者认为全业务接入网是宽带接入网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吴巍枫 《电信技术》2011,(10):74-76
1引言 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广电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互动电视、宽带接入、VoIP等业务的发展,将极大地提升广电行业的AR.PU值,同时也对广电IP数据网的建设提出迫切需求。IP数据网并不是新生事物,电信行业尤其是中国电信和原中国网通经过10多年的互联网接入业务运营,对IP城域和接入网的架构、组网、技术和...  相似文献   

8.
黄芬 《通信世界》2007,(20B):16-19
电信网发展到今天,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呈现出宽带化、IP化及业务融合化的趋势。电信网宽带化首当其冲的就是接入网的宽带化。近几年,为了适应网络和业务宽带化的要求,接入网的宽带化加快了步伐,正在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凸现出区别于其他专业网络最鲜明的特点。宽带接入技术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种,有线接入技术的主流是基于电话线的数字用户线(DSL),基于光纤的宽带光接入技术,基于铜线的HFC和基于五类线的LAN。这几年市场上应用的主要是有线接入,其中主力技术是DSL。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迅速普及,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也驶入陕车道,其中Wi-Fi,WiMAX等技术已经风靡全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IP城域网业务接入控制层业务备份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电信业务通过IP网络承载,对IP城域网的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业务接入控制层在IP城域网中是多业务融合承载的关键设备,在网络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功能.根据运营实践和业务测试,分析了业务接入控制层设备业务备份目前的技术现状,提出了在新型承载网络架构中构建高可靠性业务接入控制层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主编寄语     
《电信科学》2004,20(3):J001-J001
随着技术成本持续下降、电信市场日益开放以及以IP为代表的数据业务的爆炸式增长,人们对通信的需求已从传统的电话、传真、低速数据接入等逐渐向高速Internet接入等非实时性业务,以及VoIP、可视电话、VOD等实时性业务的宽带领域延伸,宽带化和IP化将成为接入网发展的趋势。由于接入层网络的投资在整个电信网络中占50%以上,其网元规模远远超出核心网的规模。做好接入网络和业务的规划,是运营商实现网络增值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接入层用户类型和业务需求的多样性,在接入层一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接入手段,并且随着宽带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IP承载网覆盖全国,所有网络设备位于同一个域内;采用扁平化分层网络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全网开通MPLS VPN,实现业务隔离。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业务越来越丰富,物理承载技术突飞猛进(3G、4G),新技术不断涌现,网络承载技术向Allover IP的方向发展。随着业务和技术的发展,对IP网的业务需求不断增加,体现在业务的IP化、网络的IP化。软交换IP化已经开始实施,传统的电信网络,以及3G电路域和信令网也具有IP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面向全业务的城域传送网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旌  林荣  陈捷洁 《世界电信》2009,(1):107-110
随着全业务运营的到来,中国移动业务和传送网的接入业务都不断拓展。面向全业务的城域传送网是全业务承载、大带宽、高质量的融合网络,除具备OAM及端到端的管理、安全性、大容量、低TCO等基本特征之外,还具有传送业务分组化、接入方式多样化、业务接入宽带化、传送与数据融合化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信世界》2006,(37):16
项目背景中国电信某省分的IP城域网按照城域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的两级架构进行建设;城域骨干网分为核心层和业务层,宽带接入网分为汇聚层和接入层。接入层与汇聚层之间采用单星型结构,缺乏相应的保护手段;而汇聚层、业务层、核心层、骨干层之间采用双归连接,以实现路由的迂回保护。需求分析该省分的宽带接入网采用传统以太网交换机构建。优化前网络状况如图1所示:1.可靠性差传统以太网交换机组网时,考虑到扩展性问题,汇聚层以下的交换机采用单星型拓扑结构上连,没有保护路由,且占用大量光纤资源。随着IPTV、NGN业务的逐步普及,解决业务…  相似文献   

14.
张凯 《现代电子技术》2014,(19):37-40,44
随着国内通信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内各通信运营商逐渐从单一业务转向多种业务,通信网络也朝着宽带化、多媒体化、IP化、接入多样化等方向发展.主要介绍移动网络针对通信市场的深入开发所提出的业务承载及网络接入技术,以提升移动网络覆盖面和业务承载能力,实现提高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一种GPON网络综合业务接入区划分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全业务运营时代后,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宽带接入网络需要在建网初期快速建立起来,综合业务接入区的规划在宽带接入网规划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人口分布进行资源分配再进行片区规划的新方法,解决了在建网初期快速建网的规划需求,并且通过现有基站、话务、数据流量等参数进行方案验证改方法进行的规划合理.  相似文献   

16.
吴连捷 《世界电信》2006,19(6):61-62
宽窄带业务发展不均衡是目前中国电信面临的一个问题。这种不均衡直接影响的就是前期的网络规划和已经建设局点的多业务接入能力。中国电信已经确定了以ADSL2+为重点的宽带业务发展思路.在现有新建的局点必须具备ADSL2+的宽带接入能力.同时还满足基本的POTS.ISDN及DDN等多种窄带业务的接入。所以,采用综合接入进行接入层网络的建设是最合适也是最能满足当前用户业务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转型的推进,通过IP网实现语音,视频,数据三网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接入最终用户的宽带接入网如何实现综合业务承载,如何区分不同的业务类型及提供差异化服务,成为最后一公里网络发展必须重视的因素.本文通过探讨S-VLAN技术在宽带接入网中的应用,从技术角度分析宽带接入网中业务管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面向全业务的基础承载网融合组网演进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移动全业务和IP化建设背景下,提出了城域传送网、IP数据网和全业务接入网3网融合组网的演进策略和模型,并说明了相关业务开放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移动本地传输网接入层引入OTN波分,对于缓解当前接入层光线资源紧张局面,加快网络建设速度,满足业务发展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可作为接入层光缆网络的补充,同时考虑部分集团专线及宽带接入网业务接入需求,未来随着业务的发展,可将其往综合业务承载网方面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20.
刘鹏 《山西电子技术》2004,(4):22-24,39
在光纤高速传输技术、光交换与智能光网等与宽带接入、多媒体、3G等网络应用技术的推动下,建设基于IPv6协议的IP基础电信网成为可能。现在IP网正在朝着有序的、可管理的、有QoS保障的、可以支持各类业务的综合业务基础网演进。电信网也正在从网络接入层上、从长途网络层面上、从本地网络层面上、从固定网向含3G在内的移动网络等方面向支持IP技术及其综合业务的方面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