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淤泥地基中厂房排架柱下单桩承载的设计施工及检测雍顺荣,兰彩雄(中国船舶总公司陕西柴油机厂,陕西兴平,713105)(广东澄海火电厂)广东省澄海火力发电厂位于甫海岸边,地质构造属第四纪沉积层与冲积层相互交替,其特点是淤泥和淤泥质土层约15m厚,地下水埋... 相似文献
2.
3.
4.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水泥深层搅拌桩加固地基的原理,介绍了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中施工准备、试桩、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要求、施工控制、质量检验等控制环节,以推广水泥深层搅拌桩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建杭长铁路客专工程浙江段HCZJ-6标段DK220+450~DK220+600软基处理路段具体施工过程,对CFG桩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CFG桩施工简单,成桩速度快,加固效果明显,值得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结合具体工程,分析了申嘉湖长三角地区采用Y型沉管混凝土灌注桩加固软基的原理,并介绍了Y型桩的施工工艺,通过对Y型桩的低应变检测,其桩身质量良好,且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指出该工艺可用于较厚软土层中,也可用于其他领域的地基处理中。 相似文献
8.
软粘土地基中振冲碎石桩的施工技术林木春,王正兴(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振冲法加固地基施工速度快、造价低。技术可靠,加固后的地基具有力学性能稳定的优点。我院将该项技术用于土坝砂壳的加固后,又应用于建筑软基加固,已完成了几十个工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多桩型软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多桩型软岩复合地基工程,对复合地基大直径桩和CFG桩桩身轴力及桩间土应力进行了长期监测,并根据测试结果对软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软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与一般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相似,复合地基中大直径桩与CFG桩桩身轴力随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分布特征,在桩顶一定范围内桩侧存在负摩阻力,桩间土应力则随着与桩中心距的增加而增大。当建筑结构主体完工后,现场实测得到大直径桩桩顶平均压力约1847k N,CFG桩桩顶平均压力约105k N,复合地基表面桩间土应力在70~200k Pa之间,根据实测结果推算出的强风化泥岩中平均应力约为273k Pa。从测试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软岩复合地基充分利用了地基中强风化泥岩的天然地基承载力,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公路施工中常遇到软弱地基,其处理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振动挤密碎石桩因其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防止由于振动或地震所产生的液化等优点而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广泛应用。笔者就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中碎石桩技术的加固机理和设计验算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某工程实例.对振动挤密碎石桩技术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效果检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灰土井在软弱地基上的应用和适用范围,重点论述了灰土井在处理软弱地基时应如何考虑负摩擦阻力问题,提出了灰土井在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和控制施工质量的方法,并以工程实例证明灰土井处理软弱地基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某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基础的设计、施工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某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基础的分析计算和设计 ,并与静载荷试验进行对比 ,计算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 ,证明此工程在该地区对岩土参数的取值和计算方法是恰当的。这一成功经验对类似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软基桥台设计和施工一直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工程师们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总结了桥台设计中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提出了比较合理的施工工序,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结合连霍高速公路某段道路扩宽工程,设计了柔性基础条件下的四桩复合地基进行现场静荷载试验.试验证明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低于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且沉降变形较大,二者破坏模式完全不同.桩土应力比在加荷初期较大,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设计应按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17.
18.
软土地基敷设给排水管线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顺德区为例,分析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软弱地基中敷设给排水管线的常见问题,并给出了设置加固墩、进行地基处理、合理选择管材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结合南京市桥北污水处理厂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开展了现浇X形桩单桩、单桩复合地基和多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荷试验研究,现场测得其荷载-沉降关系曲线、桩身轴力与桩侧阻力、桩土荷载分担与桩土应力比、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分布规律,重点论述分析了多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的变化特性和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X形桩单桩承载力、单桩及多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均符合设计要求;布桩间距、布桩方式及桩长是影响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多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及变形规律与单桩复合地基基本相同;多桩复合地基桩侧阻力的整体分布规律符合传统圆形桩特点,且中性点位置在桩长的1/4~1/3处;在满足设计要求时,桩土荷载分担比例桩约为63%、土约为37%,桩土应力比约为27;桩的最大侧阻力值是桩承载力值的73.2%,具有典型的摩擦桩的特性。试验研究成果为X形桩复合地基在市政构筑物软土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堆载法静载试验中桩侧堆载与地基变形对试桩的影响,为便于分析,定义了试桩沉降的实测值和真实值。对比分析了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中关于试桩、锚桩(或压重平台支墩)和基准桩之间中心距离的相关规定,探讨了减小桩侧堆载对试桩沉降影响的方法。结合深圳填海区大直径超长桩静载试验工程实例,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采用地基处理+“回”字形混凝土平台时,桩侧堆载和加/卸载方式对试桩受荷性状及测试结果的影响,包括桩土沉降、桩身轴力、监测点位移和试桩刚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堆载法静载试验中,采用试桩沉降真实值时,桩侧堆载的加/卸载过程对试桩极限承载力和承载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 对于采用“回”字形混凝土平台的软土地基大直径超长桩静载试验,建议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或全站仪对试桩桩顶沉降真实值进行监测和校核,包括试验准备阶段桩侧堆载引起的沉降,以剔除桩侧堆载的加/卸载过程对沉降基准点竖向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