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针对RSA双因素身份动态认证技术的相关内容,对其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进行研究,结合RSA系统组成、方案实施以及实际运用等内容,总结RSA双因素身份动态认证技术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价值,以保证网络信息技术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孙前明  周斌 《电信科学》2005,21(3):72-74
本文在介绍各类身份认证机制的基础上,重点讲述时间同步双因素身份认证系统的原理、组成,并详细阐述网通江苏省分公司时间同步双因素身份认证系统的组网拓扑、工作流程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磊 《中国新通信》2007,9(5):38-4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etfilter/Iptables和属性证书的网络设备身份认证系统,实现对访问安全域设备的身份认证。系统利用Linux的Netfilter防火墙和PMI体系及属性证书,实现网络设备的身份和权限的双项认证,并利用Netfilter的连接跟踪机制对已建立的网络连接进行实时的监测,从而进一步细化了数据访问的安全粒度,大大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双因素身份认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良 《电子科技》2003,(22):37-38,41
身份认证技术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安全、可靠、有效地存取的主要控制手段。广义的身份认证包括认证(Authcntication)、授权(Authorization)和计帐(Accounting)等的所谓3A。文中分析了单因素口令身份认证方式的不足,讨论了双因素身份认证的三种分类及其身份认证过程,最后展望未来双因素身份认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罗彩君 《电子设计工程》2013,21(17):50-52,59
为了提高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安全性,对Linux系统的安全机制、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攻击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基于Linux系统用户管理、文件管理、预防攻击、数据备份等切实可行的网络安全策略,增强了Linux系统的网络安全性,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J2EE过滤器技术的统一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用户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自身的安全性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原理及J2EE Servlet过滤器技术,在基于Web应用系统特点和J2EE Servlet过滤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统一用户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的实现方法,并在J2EE应用框架中得到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设计要求,提高了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子技术》2016,(11):95-98
校园服务器的技术发展,要求校园服务器必须具备极佳的安全性,防止其被侵入导致数据丢失或者被破坏。传统的身份认证存在许多弊端,而双因素认证是将记忆性密码和加强防护硬件结合,利用USB Key的不可读、无法破解、篡改和复制的特点提高认证的强度。研究了基于J2EE平台与USB Key结合的双因素认证系统,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登录密码式的安全防护所带来的问题,使得校园服务器的安全防护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8.
针对零知识身份认证协议存在的问题,根据数字水印能隐藏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零知识身份认证协议。在此协议中使用数字水印改善了认证的特性。在认证过程中,验证者在验证示证者身份时需要两方面的信息:一是来自网络的信息,二是本地的信息,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认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身份认证机制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利用椭圆曲线密钥交换体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降低了对信道安全性的要求,提供通信双方的相互认证,并能有效地防止重放攻击、冒充攻击、小数攻击,提高了认证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SSL VPN技术利用SSL协议提供的基于证书的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消息完整性验证机制,为用户远程访问公司内部网络提供了安全保证。基于SSL VPN系统的基本构架,使用GNS3模拟器仿真SSL VPN系统,在远程用户和内部网络之间构建基于SSL的VPN,实验结果表明SSL VPN在点对网互连方面有较好的易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