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BA/PMMA型核壳弹性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合成了一系列的PBA/PMMA核壳型复合弹性粒子,并用于增韧双酚A环氧树脂DEGMA/DDM体系。研究表明,适宜的PBA/PMMA核壳比是核壳型复合弹性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的先决条件,添加合适核壳比的复合粒子能提高改性体系的冲击强度、剪切强度、降低固体化系的内应力。随着核壳粒子橡胶相尺寸的减小,改性体系的冲击强度逐渐增加,内应力降低,但对体系的剪切强度影响并不显著。在外作用下观察到核壳粒子空穴化引起剪切屈服增韧。核壳粒子的形态由透射电镜观测(TEM)。,改性试样的断裂表面扫描电镜观测(SEM)。改性体系中分散相的尺寸由预测结构的核的核壳复合粒子控制。  相似文献   

2.
Kevlar-49芳纶纤维表面接枝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处理Kevlar-49并在活化处理后的纤维表面接枝聚丙烯酸(PAA)、聚丙烯酸乙酯(PEA)及丙烯酸和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PAA/EA)。单丝拔出实验研究表明,空气等离子体改性的Kevlar-49/环氧树脂体系的界面结合强度和界面破坏能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接枝了P(AA/EA)的Kevlar-49/环氧树脂体系的界面破坏能(55J/m2)比未改性体系的界面破坏能(27.8J/m2)提高了一倍。  相似文献   

3.
EVA-g-MAH对PA6/EVA共混合金原位反应增容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对尼龙6(PA6)进行增韧,加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与马来酸酐的接枝物(EVA-g-MAH)进行原位反应增容,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上实现反应增容共混过程,制备出了具有超韧性的PA6/EVA/EVA-g-MAH三元共混合金。探讨了EVA-g-MAH对PA6/EVA的原位反应及增容机理,用倍高扫描电镜考察了合金材料的亚微相态。结果表明,EVA-g-MAH的加入使合金  相似文献   

4.
PE—g—MAH在PA6/HDPE塑料合金中增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顺丁烯二酸酐(MAH)接枝反应产物在HDPE/尼龙6(PA6)塑料合金体系中的增溶作用进行了探讨,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改性聚乙烯(GPE)对塑料合金体系有明显的界面增溶作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分析(IR)等分析结果证实,在塑料合金两相界面之间形成了分子联接。  相似文献   

5.
含溴双官能团引发剂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嵌段共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对二溴甲基苯作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双官能团引发剂,以对二溴甲基苯/溴化亚铜/联吡啶(摩尔比1/2/4)为引发体系,进行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酯和非极性单体苯乙烯及不同的甲基丙烯酸酯之间的原子转移自由基段共聚,得到了实测分子量与设计分子量相近,分子量分布小于1.8的PEMA-PS-PEMA,PBMA-PS-PBMA,PMMA-PBM-PMMA等多种三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PBA(EGDMA)/PMMA复合聚合物的合成过程乳胶特性变化进行了考察,发现BA(EGDMA)聚合过程中,随反应进行,乳胶的粘度逐渐升高,电导率迅速减小后基本不变,pH下降,表面张力有一突变点,乳胶微球粒径开始增加很快而后变化较小;以交联PBA为种子的MMA半连续聚合,随聚合进行,乳液pH逐渐减少,粘度逐渐增大,电导率升高,表面张力出现一最低点。复合乳胶微球的粒径初期增加较少,后期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7.
用IR、DSC及TEM等手段,表征了聚醚型聚氨酯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PUDGEBA)/聚苯乙烯(PSt)室温同步固化IPN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所形成的固化产物,在3427cm^-1处有强而宽的吸收,说明形成强的分子间氢键和较弱的分子内氢键。  相似文献   

8.
用化学滴定,粘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固化剂(T31)用量对聚醚型聚氨酯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PUDGEBA)/聚苯乙烯(PSt)室温同步IPNs体系固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T31的用量,可以大大地缩短上述体系的凝胶时间。两个网络固化速度的峰值相对位置未改变。苯乙烯的固化受扩散控制,反应级数为2.0级;PUDGEBA的固化为自动催化机理,反应级数为3.0级。  相似文献   

9.
聚碳酸酯/聚乙烯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察了聚碳酸酯与聚乙烯(PC/PE)及聚碳酸酯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C/PE-g-MAH)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研究表明,PE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PC的抗冲击性能,而PC/PE-g-MAH体系的力学性能及混溶性优于PC/PE体系。红外光谱表明,接枝PE与PC共混时,发生酯交换反应,冲击断口及样条截面的扫描电镜发现,PC/PE-g-MAH的相态分布均匀,两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  相似文献   

10.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进行了无皂乳液批量共聚合,用TEM和QELS观测了胶粒结构形态、大小及分布,探讨了功能单体AA浓度、引发剂APS含量、体系pH值、聚合温度及St/MMA配比对胶粒形态、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St-MMA-AA三元无皂共聚胶粒呈核-壳结构,随「AA」增大。粒径减小,分散系数增大;随「APS」守大,粒径出现最大值,分散系数增大;随pH值调节剂NaHCO3浓度增大及MMA比例增大,粒径变化复杂,且分散系数也相应变化;随聚合温度提高,粒径增大,分散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1.
光固化型聚氨酯/环氧树脂IPN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IPN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光固化型的聚氨酯与环氧树脂的IPN树脂,经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PU/EP=70/30时,IPN的断裂伸长率达160%。,拉伸强度比纯PU提高210%,显示出良好的正协同效应。利用红外光谱,光谱微镜,应力-应变,硬度等测试手段对PU/EP的互穿网络的结构:两组分的相容性,微相分离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探讨了IPN的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认为:PU/EP的I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和蒙脱土协同增韧增强环氧树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合物互穿技术与原位插层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有机蒙脱土修饰的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网络纳米复合材料.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剥离或插层的蒙脱土片层表面羟基能与环氧树脂/聚氨酯基体发生交联反应,并且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聚氨酯基体中.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氨酯,蒙脱土的加入同时增加了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聚氨酯和蒙脱土协同增韧增强环氧树脂的主要原因为剪切屈服和微裂纹增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体与环氧树脂E-51形成了互穿网络,并通过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完全固化后的互穿网络的热分解行为;透射电镜研究了IPN的相分离行为及用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经过环氧树脂改性的聚氨酯的耐热性能比纯聚氨酯得到了提高,且力学性能也有所改善.并选取性能较好的PU/EP IPN,用纳米级有机蒙脱土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发现,经有机纳米蒙脱土改性的PU/EP IPN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端羟基液体丁腈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一种新型增韧剂——端羟基液体丁腈橡胶(HTBN)增韧环氧树脂(EP)。以抗冲强度、平面应变断裂韧性作为评价HTBN增韧EP效果的依据,分析了橡胶加入量及固化温度对EP力学性能的影响。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增韧体系的相态结构,用扭辫分析(TBA)跟踪EP在不同温度下的固化行为,结合力学性能讨论了固化条件对HTBN增韧EP的微观相态和韧性的影响,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原因。根据力学性能,结合透射电镜(TEM)的分析,提出了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15.
聚氨酯/环氧树脂亲水性能低,不适合制作涂料。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环氧树脂为原料,通过2步聚合法合成了亲水性能较好的聚氨酯/环氧树脂(PU/EP)接枝共混物。利用Spectrum BXⅡ红外光谱、JGW-360型接触角测定仪、TH-5000N型电子万能试验机、METTLER-TOLEOO型动态力学分析仪研究了PU/EP接枝共混物的价键结构,PU与EP的配比对其亲水性、吸水率、力学强度和损耗因子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步聚合法成功地制备了PU/EP接枝共混物;随着PU含量的提高,PU/EP接枝共混物的亲水性、吸水率和拉伸强度都有所提升,剪切强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内耗峰呈现先变窄后变宽的趋势;PU和EP含量分别是60%和40%时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液晶环氧树脂含量对E-51树脂体系固化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动态DSC法,研究了液晶环氧树脂对固化反应性的影响;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的方法,研究了液晶环氧树脂对固化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增韧机理。结果液晶环氧树脂含量越高,树脂体系固化反应越快。液晶环氧树脂的加入使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得到提高。结论液晶环氧树脂质量分数为7%的配方,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最高;质量分数为10%的配方拉伸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7.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CNT)/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P)纳米复合材料中树脂含量、分布、CNT取向及其与树脂间界面结合是制备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关键因素。为了探究树脂分布和CNT/EP复合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浮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CNT薄膜和EP为原料,通过浸渍、牵伸、清洗和热压固化工艺制备CNT/EP复合薄膜。利用聚焦离子束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定性表征树脂在复合膜中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随着树脂含量增加,树脂在复合薄膜表面富集程度增加。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中CNT含量为66.14wt%, 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达到1405 MPa和46.7 GPa。   相似文献   

18.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mprov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continuous carbon fibre/epoxy (CF/EP) composite laminate, with simultaneous improvement in mechanical performance, by incorporating nano-scale carbon black (CB) particles and copper chloride (CC) electrolyte into the epoxy matrix. CF/EP laminates of 65 vol.% of carbon fibres were manufactured using a vacuum-assisted resin infusion (VARI) technique. The effects of CB and the synergy of CB/CC o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ensil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and fracture toughness (KIC) of the epoxy matrix were experimentally characterised, as well as the transverse tensile modulus and strength, Mode I and Mode II interlaminar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 CF/EP laminat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up to 3.0 wt.% CB in the epoxy matrix,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C, noticeably improved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epoxy and the CF/EP laminates, with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lso enhanced to a certain extent.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浇铸成型工艺制备含0.5wt%、长度分别为1 mm、3 mm、5 mm的短切玻璃纤维/环氧树脂(GF/EP)复合材料,研究含活性酚羟基和不含酚羟基的两种聚酰亚胺(PI)处理GF表面对纤维束拉伸强度及GF/E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PI处理GF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PI处理的GF,集束性和拉伸强度得到提高。含活性酚羟基聚酰亚胺(PI1)处理的GF拉伸强度由原丝束的517 MPa提高到1 032 MPa,不含酚羟基聚酰亚胺(PI2)处理的GF提高到986 MPa。当PI1处理的GF长度为3 mm时,GF/E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比未处理的提高23.62%,拉伸模量提高34.03%,弯曲强度提高28.74%,断裂韧性提高13.04%;PI2处理的GF,GF/E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15.87%,拉伸模量提高23.70%,弯曲强度提高14.11%,断裂韧性提高4.05%。此外,PI处理GF对GF/EP复合材料热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吴唯  陈诗英  宗孟静子 《材料导报》2017,31(20):21-24, 29
本实验制备了纳米Al_2O_3/聚醚砜-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纳米氧化铝和聚醚砜的用量对复合体系力学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1phr纳米氧化铝(Nano-Al_2O_3)和5phr聚醚砜(PES)时,三元复合材料EP/5PES/1Al_2O_3的拉伸强度提高到58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3%,冲击强度达到16.2kJ/m~2,相比纯环氧树脂分别提高了61.1%、20.3%和8.0%。而且在100Hz的室温测试条件下,EP/5PES/1Al_2O_3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达到7.6和0.016,较纯环氧树脂均有一定幅度的增加。热重分析(TG)结果表明,EP/5PES/1Al_2O_3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为358℃,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14℃,说明热稳定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