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10钢加弧辉光离子渗铝,渗钛试样的测定,定义试样背面渗层厚度Db与正面渗层厚度D的此值R=Db/Df为绕射性的定量表示,研究了工件负偏压,工作气氛,靶-工件间距及处理时间对绕射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W18Cr4V钢试样离子渗氮后在900℃以下进行盐浴硅铬共渗,分析了复合渗铬层的成分、组织、相结构和力学性能,并将硅铬共渗试样与单纯渗铬试样进行了耐磨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盐浴渗铬中添加硅能够增加铬的扩散速度,有效增加渗铬层厚度,提高渗铬层硬度、耐磨性,从而获得更佳的渗铬效果。  相似文献   

3.
加弧辉光离子Ni—Cr共渗层的显微组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碳钢表面形成Cr共渗层的合金元素,分布及其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渗层表面合金元素浓度为Ni500-60,Cr10-15,渗层内合金元素含量由表面向内逐渐降低,由于试样碳含量的不同,形成的Ni-Cr渗层内碳元素的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Ni-Cr共渗层均以γ-(Fe,Ni)相为基,在45,T8钢试样中,同时存在碳化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新的表面合金化技术-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以及其基本原理和实验装置。列举了碳钢试样加弧辉光离子渗钛处理,并对其渗层显微组织、合金成分及相组成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数学处理方法计算了钛在γ-Fe中的扩散系数,讨论了扩散系数与合金元素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预先氮碳共渗对渗铬和渗钒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金属原子在γ-Fe中的扩散激活能高,扩散系数小,渗金属即使在高温进行,渗透仍很慢,试验发现,钢试样无氮碳共渗后,再进行渗铬和渗钒时,在同样条件下,渗层深度显著加厚,作者认为预先氮碳共渗加速铬和渗钒的原因在于预渗在过渡区造成氮和碳的浓度呈梯度分布。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铬镍共渗层与氮化钛薄膜的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碳钢表面进行等离子铬镍共渗,在4Cr13不锈钢表面沉积氮化钛薄膜.对两种强化层及其基体进行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1 mol/L的H2SO4溶液中,铬镍共渗试样的耐腐蚀程度和氮化钛薄膜的相当,是4Cr13不锈钢试样的90倍,是低碳钢试样的120倍;在1 mol/L的NaOH溶液中,铬镍共渗试样的耐腐蚀性是4Cr13不锈钢试样的0.67倍,是低碳钢试样4.67倍,是氮化钛薄膜的3.67倍;在3.5%的NaCl溶液中,铬镍共渗试样的耐腐蚀性是低碳钢试样的2.3倍,是氮化钛薄膜的0.167倍,是4Cr13不锈钢试样的0.33倍.  相似文献   

7.
钢的辉光离子渗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辉光离子渗氮炉进行离子渗铬。研究了10、Q235、45、T8、T10、T12钢离子渗铬层的组织和结构,渗层生长动力学,渗铬温度对渗层厚度的影响,钢的含碳量对渗层及碳化物层厚度的影响,钢的含碳量、辉光放电对渗层铬浓度分布的影响并对渗铬后钢件表面应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辉光离子渗铬可获得良好的渗层组织并明显加速渗铬过程。  相似文献   

8.
纯铜双辉等离子体渗镍层形成及扩散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实现了在纯铜表面的渗镍,对渗层中镍元素的分布进行了测定,用扩散偶方法计算了铜镍等温互扩散系数,并对在辉光放电中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镍是一个先吸附沉积再扩散的过程,利用扩散偶方法求得的等温互扩散系数随试验温度及表面镍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只要合理选择放电条件下的各工艺参数,便可以有效控制渗层中的镍含量及分布。  相似文献   

9.
采用脉冲等离子辉光渗金属技术在Q195钢表面铬-镍共渗形成合金层,并对合金层的表面形貌、相结构及铬、镍含量进行分析。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合金层铬、镍成分曲线,计算其扩散系数、扩散激活能以及表面空位浓度。结果表明:随着距离表面渗层深度的增加,各元素的扩散激活能增加,元素的扩散速度减慢,合金元素含量减少;相同条件下,等离子渗金属比一般的气体渗金属空位浓度高2~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碳钢双层辉光离子镍铬共渗的试验结果,探讨了渗层厚度与镍铬共渗工艺参数的关系。试验表明,镍铬共渗层厚度取决于共渗温度、保温时间和试样材料,其变动范围0~300μm,共渗层中的镍铬含量可在0~90%的范围内变动。此外,还列举了双层辉光离子镍铬共渗工艺在碳钢钢板及碳钢零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含磷电解液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变电解液的组成,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铝镁合金表面的微弧氧化处理,用SEM/EDS手段观察氧化膜的形貌及对其成分分析并测量微弧氧化膜的厚度,根据锉刀试验评价氧化膜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磷元素的大化学计量比可以提高微弧氧化成膜速度,降低氧化膜的孔隙率,提高其致密性,增强与基体的结合力。并改变了氧化膜的组成;同时,分子的聚合状态也影响其成膜速度和氧化膜的孔隙率,链状聚合物可提高氧化膜成膜速度及氧化膜的致密性,降低其孔隙率,而环状聚合物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CCD在塞曼效应中的应用及最佳灰度值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CD观测系统取代传统的塞曼效应实验仪观测系统。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并确定图像的最佳灰度值。不但提高了实验精度,而且缩短了实验时间。该实验方法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开发计算机的应用起到了一定作用,值得在其他实验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任建民  周世旭 《轧钢》1998,(5):51-54
通过多次技术改造,发现了生产热轧带肋钢筋套用传统的孔型设计参数存在的问题,因而对连铸方坯在箱形孔型、方轧件在平椭圆孔型中宽展系数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在连铸坯一火成材改造中,通过改进孔型系统改善了咬入状态,使轧制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将测量金属氧化膜内应力的单面弯曲法和检测氧化膜破裂的声发射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金属氧化膜开裂临界应力的测试装置。即从声发射信号判定氧化膜第一次开裂的时间,并由相应的氧化偏转曲线求得氧化膜开裂临界立力。纯 Ta 试样的测量结果表明,在500℃、550℃、600℃1atm O_2中,Ta 氧化膜开裂的临界应力分别为:23.3、38.5、18.4×10~6kgf/m~2。不论Ta 遵循直线型还是抛物线型氧化规律,只要时间足够长,恒温氧化中膜都会破裂;且破裂的临界应力和膜的疏密程度及开裂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5.
龚润生  陈军 《硬质合金》1995,12(2):65-69
该文采用动态热模拟技术研究了稀土对硬质合金性能与粘结相结为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以非氧化物方式加入稀土元素能改善合金性能,其主要作用是抑制了粘结相向h.c.p结构的马氏体转变,且在长期热循环效应下保持稳定。而以氧化物方式加入稀土元素,抑制粘结相向h.c.p结构的马氏体转变能力差,在一定的热循环效应下不稳定,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h.c.p结构相含量增加,区改善合金性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许多大型回转窑在运转过程中窑体存在着轴向运动。托轮与滚圈间摩擦系数变化对窑体轴向运动起着重要作用。而托轮与滚圈间摩擦系数变化规律是研究回转窑轴向运动及进行轴向运动调控的首要问题,本论文对托轮与滚圈间摩擦系数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孙明君 《硬质合金》1996,13(2):108-110
合金模坯镶套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缺陷,是影响合金模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提高模套与模坯之间的接触面,使模套的预加应力很有效地传递到模坯上,从而达到或抵消模坯所承受的工作应力。通过实践证明,模套与模坯之间有良好的接触面,模坯的抗张力和抗冲周力增强,从而减少和消除硬质合金模坯在使用过程中的破碎率,提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O点阵模型及其在界面位错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文征 《金属学报》2002,38(8):785-794
介绍了描述O点阵特征的基本参量:主O点陈基矢,主O点阵面和O胞壁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提供了一般界面上周期位错结构的矩阵方法和计算特殊界面位错结构的简易矢量方法:还分析了O点阵描述界面位错的条件和局限,讨论了一般界面和大错配界面上位错结构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1. IntroductionElectrodeposition ofalloys is w idely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new m aterials possessing specificchem ical,physicalproperties,such asnanocrystalline m agnetic thin film sand functionalm ultilayers[1-5].In com parison to otherdeposition tec…  相似文献   

20.
卢维高 《金属学报》1997,33(2):207-212
钢铁工业消耗大量能源和原材料并产生工业废料,大部分废料来自炼铁。因此,为了维持钢铁工业不断发展,新的工艺必须考虑这个地球村各处的环境法规。本文针对中国的情况,并考虑其未来的需求,评述了高炉法、电弧炉中的HBI/DRI法以及回转炉底/熔炼还原法等三种冶炼钢铁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