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东 《现代家电》2007,(22):18-18
工程代理,营销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房产整体工程,面向的是房地产商;一类是零售家装人群,面向的是个人用户。不同的对象,需求特点不一样,营销的方式也就不同。面向房地产商的整体工程营销,根据所代理的品牌差异,销售也就呈现出不同的策略。如果一个品牌要定位高端,就要以品质和精装案例取胜;如果是大众化品牌,恐怕只能靠价格和灵活性取胜。工程代理大有学问。本期我们主要介绍了几家工程代理商在多年实践中的一些肺腑之言,他们在工程代理上,体会各有特色,看法不尽相同。但不管如何,家电工程代理学问深深,却是每一个业内人士公认的。  相似文献   

2.
王辉 《现代家电》2007,(22):16-16
工程代理,营销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房产整体工程,面向的是房地产商;一类是零售家装人群,面向的是个人用户。不同的对象,需求特点不一样,营销的方式也就不同。面向房地产商的整体工程营销,根据所代理的品牌差异,销售也就呈现出不同的策略。如果一个品牌要定位高端,就要以品质和精装案例取胜;如果是大众化品牌,恐怕只能靠价格和灵活性取胜。工程代理大有学问。本期我们主要介绍了几家工程代理商在多年实践中的一些肺腑之言,他们在工程代理上,体会各有特色,看法不尽相同。但不管如何,家电工程代理学问深深,却是每一个业内人士公认的。  相似文献   

3.
工程代理,营销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房产整体工程,面向的是房地产商;一类是零售家装人群,面向的是个人用户。不同的对象,需求特点不一样,营销的方式也就不同。面向房地产商的整体工程营销,根据所代理的品牌差异,销售也就呈现出不同的策略。如果一个品牌要定位高端,就要以品质和精装案例取胜;如果是大众化品牌,恐怕只能靠价格和灵活性取胜。工程代理大有学问。本期我们主要介绍了几家工程代理商在多年实践中的一些肺腑之言,他们在工程代理上,体会各有特色,看法不尽相同。但不管如何,家电工程代理学问深深,却是每一个业内人士公认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的精装修项目基本是以高档楼盘为主,开发商在确立项目时目标客户群体就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尤其是高档精装修别墅,房地产商要确立自己的品牌特色,对于与项目相关的细节之处都会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融入到楼盘整体风格之中,这当然也包括厨房电器在内。作为房地产项目的工程采购人员,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的精装修项目基本是以高档楼盘为主,开发商在确立项目时目标客户群体就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尤其是高档精装修别墅,房地产商要确立自己的品牌特色,对于与项目相关的细节之处都会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融入到楼盘整体风格之中,这当然也包括厨房电器在内。作为房地产项目的工程采购人员,一个项目几千  相似文献   

6.
中建信达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从1997年开始从事壁挂炉的销售、安装及售后服务工程,曾经代理过庆东、阿里斯顿等品牌,下一步准备做德国菲斯曼壁挂炉产品的代理。 壁挂炉目前的主渠道是通过代理商或者经销商做房地产的工程配套。那么,壁挂炉的代理商对这个产品以及这个产品的合作者(厂家与房地产商)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北京中建信达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王斌先生。  相似文献   

7.
微观点     
《中国制衣》2014,(7):17-17
众知传媒:不要注册好了一个微博,却放在那当摆设,不去更新它,或者是一天发个一百条广播,这样都是没必要的。我们每天平均发个二十条广播也就行了,但是内容一定是要有看头。余丹:互联网营销专家如果说营销是一场战役的话,微营销就是一个突击队,突击队离不开整体部队,如果不要整体部队,指望突击队就完成任务的话,几乎是不可能。但整体部队如果没有突击队,可能在面临僵局时,也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8.
李连文 《现代家电》2007,(22):17-17
李连文是北京羽隆万和贸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主要代理万和产品。他参与的工程市场较多,他的一些体会可能对你有些启发,主要做法是靠价格优势投标,低价位标的拿不拿下看目的。当然,其他代理商的情况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己代理的特点做工程营销。万和的产品是以价格优势博得工程市场的,这个特点并非适合所有品牌的代理商。李连文认为:做工程利润也是比较低的,但只要你明确了目的,你就不会认为它是鸡肋而会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数量众多的县级市场。所有行业头部品牌除了在大城市有较好的市场基础,在县级市场也都有健全的网络。在县级市场做专卖店面对的客户群数量有限,但是营销的方法与大城市做专卖店的模式是相通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以,一个县城的专卖店,就相当于品牌营销巨塔坚实的塔座。一个品牌如果能在八成的县城市场拥有有质量的专卖店,那么这个品牌就为自己的分销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做工程项目虽然可以走量,但是利润已经非常低了。一方面是地产商压价,另一方面竞争品牌太多,竞争也是日趋激烈。房地产市场的运作与零售市场有很多的不同,销售的周期长。与房地产商签完合同到交货期之前是一个周期,这期间事情相对少一些,主要是按照合同备货,为地产商提供免费的样板房产品的支持等。一旦进入交货阶段,琐碎的事情就非常多,电器提供商需要经常参加房地产商召开的协调会议,需要跟进工程的进度,与各方面协调,现场出现问题必须去马上解决等等,基本上就是常驻工地了。  相似文献   

11.
梅奇 《现代家电》2005,(7):17-17
无论是橱柜企业还是厨电企业,做房地产工程最怕遇到工程回款不顺畅,但这也恰恰是目前遇到最多的问题。由于整个房地产工程市场环境不太规范,而国家对房地产开发的贷款控制非常严,房地产商从项目征地开始到主体施工阶段的资金投入量已经非常大了,到整体完工内部装修的时候,如果不是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商,这时候资金就会非常紧张,因此,当施工完成后,面临的很可能就是工程款不能如期拿到。一拖再拖。  相似文献   

12.
叶文发 《现代家电》2014,(22):80-80
<正>2002年开始做家电代理,到目前已有13个年头,一直只做A.O.史密斯一个品牌。曾经的军旅生涯,练就了自身良好的执行力,而做代理商其实就是要求执行力强。企业每年都会给代理商制定增长目标,如果执行力不强很难完成任务。我们代理的品牌与其他品牌不同,企业的文化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是引导性的销售,并且在我们认为自身在当地已经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不知道该如何  相似文献   

13.
<正>跨品类营销之前该做的事情首先,核心品类已竖起来。品牌在做跨品类营销的时候,一定要衡量一下,自己在行业和市场中有没有树立自己的核心品类。如果你的品牌被提及的时候,消费者根本不能很快答出你的核心产品,就说明自己的招牌还没竖起来,这时候如果分散大量资源去做跨品类营销,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以后核心品类就更难树立了。  相似文献   

14.
傅勤峰 《中国酒》2014,(9):58-58
我很喜欢关注商品及商品的品牌名.这或许与我的职业特点有关。如果你稍作留心.马上就会发现中国商品的品牌名不外乎几大类:一是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二是深具商品特性的:三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四是舶来品。如果再将这四大类作一个不太恰当的归类.那就只有两类.一类是洋名.另一类则是本土名.俗称土名。  相似文献   

15.
电商商学院     
《现代家电》2012,(5):42
当一个行业处于平稳普及期,机会是非常多的。因为消费者这时候已经产生了审美的疲劳,他们需求一些可以令他们兴奋的卖点。如果你的线上营销制造了这个兴奋点的话,就能够很快建立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店铺的个性化就是要聚焦某一类客户群,而不是个性化的产品。例如,市场中主流热水器品牌,有没  相似文献   

16.
<正>烟灶行业产品同质化、政策同质化、营销手段同质化的现象较严重。与此同时,烟灶行业OEM现象也很严重,同一款产品有好多品牌,甚至一模一样。各品牌在营销上仅注重功能和新概念,从而使得市场处于价格竞争激烈的阶段,极大的影响了代理商的毛利空间。2015年,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电商的冲击,代理商市场操作压力较大,利润相比往年下滑明显。作为规模小,代理品牌知名度不高的烟灶代理商,要想生存下去,必须结合自身优势,以多品类经营的策略来保证自身的市场操作空间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印刷包装企业的营销与营销管理是两项独立的工作。简单地说,如果企业的营销工作就老板一个人做,那就不需要营销管理。如果老板或销售负责人要求业务人员按照自己的预想来做,那就是管理。不管企业老板有没有将自己预想的东西明确写出来,那就是业务团队的工作目标。如果能把如何达到目标的步骤和方法想清楚,那就是工作计划。有营销无管理,是指印刷企业虽然有营销工作在进行,但没有建立有效的营销管理体系,企业的营销工作还是完全依靠业务人员的个人能力,也就  相似文献   

18.
麦子 《现代家电》2003,(12):57-57
一、用言语说服二三级经销商 我做华帝燃气具的代理已经十年了,其实现在有很多企业都找到我,让我代理他们的产品,我知道如果做他们的产品,肯定能赚钱,但只代理华帝一家的产品。为什么呢?我认为一个人,一个企业只能踏踏实实的去做一件事,才能做好。如果在发展初期,就选择好几个品牌,也许可以赚到很多钱,但对公司的发展却十分的不利。我经常在给经销商召开的各种培训会上,讲华帝和适时公司的理念,讲活生生的案例,讲生意人的大实话。我说,做生意就跟婚姻一样,如果跟定了一个品牌,你就只  相似文献   

19.
胡伟 《现代家电》2010,(24):29-30
最近,听一些朋友说起一个现象,有些做家电品牌代理的朋友,在费尽了精力谈下一个外国品牌家电的代理权之后,又花心思和金钱投入到市场、营销、进场、促销等具体的事情中,好不容易将市场打开,结果,国外品牌突然"撤离"中国大陆地区,代理商手上留下一堆货,当初签订的代理合同也成为了一纸空文,所有的市场支持、返点等等都没有了,甚至可能交给厂家的保证金都无法取回。这种情况下,积压的现货如果紧急变现,可能不仅收不回成本(保证金、货款、市场成本、管理成本及人工成本),还要面对一些恶意的外国厂家的索赔,因为代理合同未到期,而代理合同又严格限制了销售价格和条款。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处于转型期的代理商面临"另找新郎"的局面,这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创新。第一个突出问题是,大品牌在当地已有"新娘",有合作的代理商伙伴,往往已经没有代理机会。另外挑战来自于商家本身,如果下定决心另起炉灶,与原来品类和定位相同或者相类似的品牌也存在局限。而寻找新品类、新品牌、新定位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甚至是重新再来的过程。所以,面临挑战,处于转型期的商家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前期必须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