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充分分析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水利现代化现状需求和建设优势条件基础上,论述了通过强化七大亮点工程建设,建成完善的现代化水利综合保障"六大体系",并提出了2014年在全省、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的五项保障措施,最终走出一条具有江宁特色的"以水富民、以水兴业"的水利现代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高淳区是农业大区、水利大区,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是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在全面分析农村水利现状和水利现代化目标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农村水利现代化监督考核措施、建立农村水利现代化规划保障体系、规范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加强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提升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体系等6大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今年5月,汪恕诚部长在珠江流域考察水利工作时,与广东、广西党政领导探讨了水利现代化建设问题。他指出,经济的现代化必须有水利现代化作保障,要努力探索和实践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现代化水利。他还重点阐述了实现水利现代化的五大目标。 近年来,江苏等省结合省情积极探索水利现代化建设,在水资源管理配置、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水利现代化的雏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保障和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依据《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的总体思路,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安全“四水共治”视角,对水利现代化实现过程进行再认识和评价。从资源需求保障、环境需求保障、生态需求保障、安全需求保障四个维度,构建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方法,综合评价1980—2050年的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从评价结果来看,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呈现S曲线变化,并且快于之前的预期。至202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超过75%,其中资源需求保障度与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超过90%,但环境需求保障度和生态需求保障度相对滞后,实现程度约为60%左右。展望2030年、2035年和205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预计分别达到91.4%、97%、100%。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可望在2030—2035年之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并在2050年之前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形成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而灌溉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研究灌溉的现代化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灌溉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灌溉现代化的框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现代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灌溉现代化的目标——为用水户提供优质服务,并从政策、技术、经济、农民协会等多个角度就如何推进灌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罗利民  仲跃  童国华  顾京 《中国水利》2012,(19):53-55,58
盐城市是农业大市、水利大市,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是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在全面分析农村水利现状与水利现代化目标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村水利规划、防洪排涝、农业灌溉、饮水安全、服务体系、工程管理、建设管理、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督察考核等十大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模式,为实现水利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结合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剖析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从提高五个能力建设方面提出了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新时期水问题发生的变化、水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对水利发展的需求等维度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水利发展转型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推进中国水利发展转型的战略框架,提出了一揽子政策建议,包括:突出流域综合管理理念、完善针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统计和评价体系、改革水价政策、把水生态保护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和调度的重要目标、维持和发挥水的综合功能、发展水资源综合管理关键技术以及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与保障技术研发等。  相似文献   

9.
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水利现代化特征内涵出发,结合现代化需求,构建以防洪防涝安全、农田水利、水资源配置与高效利用、水环境保护与河湖健康、水管理能力及水利发展保障为六个准则的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水利现代化评价为例,根据指标选取原则,选取30个具体指标对南京水利现代化进行评价,通过层次分析及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评价方法、标准及权重。评价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评价结果与南京水利发展现状相符,可以为将来南京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依据。因此,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开展的水利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虹瑾 《江苏水利》2013,(12):44-46
分析了基层水利管理单位人才缺失及断层等问题已经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主要约束条件,提出了应当从人才规划、培养、保障等多方面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江苏省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背景,从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内涵出发,结合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水资源情势,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模块式的江苏省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苏州、淮安、江阴、大丰不同水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试点地区的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水资源管理离现代化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再生水利用和水权水市场建设是主要薄弱指标,是今后水资源管理建设应该着重注意的方面。在参与评价的4个城市中,苏州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程度最高,苏南两市(苏州、江阴)现代化程度明显高于苏北两市(大丰、淮安),这与各城市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进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遵循独立、科学、系统、层次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大量相关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包括防汛防台抗旱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行政管理、水利工程完好率、人才保障能力、资金保障能力等6项准则层的浙江省水利管理与服务能力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法科学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了发展水平综合评估模型。对浙江省2015年的水利管理与服务能力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将结果与2020年的预期值进行对比,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江苏省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分析了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工作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水利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科技投入、优化资源整合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水利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黄河水利委员会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水利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水利信息化。黄河的综合治理问题客观上决定了必须综合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黄河的综合治理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我们要首先了解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黄河信息化建设中可能应用到的关键技术有所掌握,旨在对黄河的信息化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以实证分析的方式,对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所属的沂沭河水利局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实践进行全面分析,对基层水管单位的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现状、存在问题、建议对策进行阐述,并根据水利现代化宏观趋势,对基层水管单位如何进一步做好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工作进行探讨,在规划指导思想、具体工作措施方面提出建议,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乌鲁木齐市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在结合 C/S、B/S 架构的基础上,采用 SOA架构,利用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技术,将已经、正在和筹备建设的水利自动化系统工程无缝对接,形成包括源水管理、供水管理和安全保障等3个自动化系统的乌鲁木齐市水业自动化系统集成支撑平台.着重阐述安全保障自动化系统的各子系统的构建、实现功能,结合 GIS 地理信息平台进行开发,为洪水灾害预警、大坝安全监测提供几种解决方案,并尝试进行洪水风险图制作和管理.通过集成支撑平台的建设,将提升乌鲁木齐市水业集团对乌鲁木齐的水源和供水等城市水务管理能力,为乌鲁木齐市的经济与城市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秦汉渠灌区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立新  田军仓 《人民长江》2010,41(6):100-101
以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系统工程优化技术、数据库技术为研究手段,以Visual Basic 6.0、MapInfo 7.0,Matlab软件为主要工具,开发出基于GIS的秦汉渠灌区用水管理信息系统,为宁夏引黄灌区秦汉渠灌区的引水、用水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秦汉渠的水利规划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简要介绍了系统的重要内容、技术、功能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天津滨海新区供水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运行,综合应用多种信息技术,实现供水工程的监测、报警与控制。滨海新区智能化安全供水系统、供水管网阀门自动控制系统和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供水业务,实现供水现代化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了这些案例中具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对供水系统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进行了展望。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将为供水行业的科学管理、远距离监测、调度、控制,以及各类信息的传递,提供更为快速、简便、经济、安全、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叶寿仁  孙文龙 《中国水利》2000,(10):20-21,7
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太湖流域的水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是防洪标准的提高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刀菜,水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日趋严重、水资源管理无序。解决问题的对策是进一步完善防洪除涝设备、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建立新型的流域管理体制,并建立太湖流域水调度管理中心,实现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使太湖流域水利与流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