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次用正电子湮没方法研究了K状态。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认为:K状态是富Cr的原子团,伴随着缺陷的回复,K状态原子团从低温就开始形成,尺寸约为几十个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正电子湮没技术的原理、技术方法 ,在自由体积测试方面的应用 ,以及国内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国内外正电子湮没技术新进展,概述正电子湮没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五个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正电子湮没技术在高分子薄膜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常规的正电子湮没技术和慢正电子湮没技术,可以准确地探测高分子薄膜微观缺陷(自由体积)尺寸、分数、浓度、深度分布,该测试技术将在研究各种高分子薄膜的微结构-性能关系、表面效应、界面效应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三相复合材料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的研究,考察了HDPE/EPDM/CB三相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结果发现,正正电子素原子(o-Ps)优先局域和湮没子HDPE和EPDM非晶区的自由体积孔洞之中,因而其寿命τ3保持不变。而由o-Ps强度I3反映的自由体积浓度则随填料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改性体系比未改性体系的自由体积浓度低,这是与材料的相结构一致的。自由态正电子寿命τ3则随填料含量变化呈现明显变化,其强度I2  相似文献   

6.
从表面分析方法学角度研究正电子湮没寿命谱表面分析技术。用Al_2O_3·3H_2O、硅胶表面键合物等多孔材料作实验证实,寿命谱的长寿组份的相对强度与样品的比表面积有线性的关系,寿命值能反映表面相结构、组成及极性的变化。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作表面定性分析具有优于单分子表面复盖层的检测灵敏度,并能区别表面键合有机基团的极性化学活性的能力。可应用于固液、固气、液气、液液的表面分析,测得现场实时、不损伤干扰样品原始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正电子湮没技术对研究聚合物玻璃化转变的适用性,测量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两种改性PMMA的正电子寿命谱和热-机械曲线。对于PMMA和未交联的改性PMMA,正电子素湮没寿命τ_3随温度的变化给出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_8,该T_8真比由热-机械曲线测得的T_8低几度。由此看来正电子湮没技术不能用来测定部份交联的聚合物的T_8。  相似文献   

8.
张健  张丛春 《功能材料》1999,30(5):529-530
测量了不同组成的PZT多元系固溶体瓷中的正电子寿命谱,根据测得的寿命谱参数,得到反映该压电陶瓷完整体性质的自由态湮没寿命Tf值,并了影响Tf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综述作者近年对马氏体相交理论及应用研究的结果,包括:马氏体相变中间隙原子的扩散,铁基合金中马氏体相变热力学及其应用,即道理论及其在热弹性马氏体相变中的应用,奥氏体状态——淬火温度即淬火空位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有序化及固溶强化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应用马氏体相变晶体学表象理论及群论于Cu—Zn—Al合金,淬火GC_(rl5)钢中等温马氏体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其提高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作用。评述马氏体回火致脆的机制,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机制,以及低碳马氏体应用上应注意之处。  相似文献   

10.
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王景成  祁金林 《功能材料》1999,30(3):265-267
用正电子湮没Doppler展宽能谱仪和寿命仪研究了一种淬火和时效后的CuZnAl形状记忆合金,对结果的分析认为:热弹马氏体稳定化的主导因素以空位运动为好。  相似文献   

12.
测量了含微量Al的铁基非晶态合金的正电子湮没多普勒展宽能谱,发现无论在共晶成分还是非共晶成分的合金中,线型参数S均是随着Al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可能是由于该类合金中因加入Al而导致类空位型缺陷增加的缘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几个通常与马氏体相变有关的,特别是与Fe-C马氏体相关的由来已久的课题,并将其用来说明来来要研究的若干重要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加以说明,其中包括自催化形核、界面结构、生长动力学、塑性协调、相变塑性、位移/扩散相变以及Fe-C马氏体的强度。  相似文献   

14.
用正电子湮没Doppler展宽能谱仪和寿命仪研究了一种淬火和时效后的CuZnAl形状记忆合金,对结果的分析认为:热弹马氏体稳定化的主导因素以空位运动为好。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具有马氏体相变的系统有:钢铁、有色金属、无机盐、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矿物、超导化合物、有机物和生物。陶瓷材料的马氏体相变吸引了众多的材料科学工作者的视线。在这二十年间,有关陶瓷马氏体相变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进展神速,使它在马氏体相变的领域中占据了仅次于金属的重要地位。在理论上,氧化锆是陶瓷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核心;在应用上,氧化锆的相变已成为许多实用陶瓷材料的主要强化手段。目前,以氧化锆为相变物质的陶瓷已被作为重点发展的高温结构陶瓷。可以说,当前席卷全球的“陶瓷热”的起因之一就在于对氧化锆马氏体相变的研究。以下将简要介绍氧化锆马氏体相变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正电子湮没的试验原理,以及正电子寿命谱和符合多普勒展宽等试验技术。总结了近几年来正电子湮没技术在铝合金时效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展示了正电子湮没技术是如何通过对合金时效中微结构变化的研究,获得溶质偏聚动力学及空位-溶质相互作用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铜基合金马氏体相变温度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几种确定铜基形状记忆合会相变温度的方法,包括电阻法、变温x射线法和声发射法。试验结果表明,声发射法能比较迅速。准确地确定相变温度。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科协与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安排下,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柯亨(Morris Cohen)教授应邀于1980年6月来我国讲学。他在北京航空学院共作了八次讲座,其中六次为《马氏体相变》的系统讲座。其余两次分别介绍低碳钢的新近发展及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来自全国六十多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工厂的一百六十多位教师和技术人员参加了这次讲学活动。同志们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对马氏体相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有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这对于丰富今后的教学内容和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同志们一致认为,柯亨教授的讲学,概念清晰,构思严谨,重点突出,语言精练,柯亨教授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卓越的教学方法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本刊从创刊号开始连续刊载柯亨教授关于《马氏体相变》的讲座,每期一讲,共刊载六期。柯亨教授讲课的讲稿原文是根据录象及录音由北京航空学院谢希文副教授整理出的,对内容没有进行删减,未经柯亨教授审阅,讲稿中的图是从讲课所用幻灯片及有关资料复制的。译文由北京航空学院谢希文副教授组织并主译校。我们相信,这一讲稿译文的刊载,一定会受到《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广大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差热扫描分析、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Cu的添加对Ti36 Ni49-x Hf15 Cux(x=1,3,5,8)合金马氏体相变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Cu的加入可稍降低合金的相变温度(约15 ℃),但其Ms仍高于150 ℃,可作为高温形状记忆合金使用;随着Cu含量的升高,合金的B19'马氏体晶格常数a、b和c不发生明显变化,但单斜角β逐渐降低;Ti36 Ni49-x Hf15 Cux(x=1,3,5,8)合金的相组成为B19'单斜马氏体和(Ti,Hf,Cu)2Ni相,马氏体的亚结构为(001)复合孪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