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大港浅层气由于气层规模小、气层能量不足、测井解释上难以识别,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浅层气气藏综合评价技术,开展新、老井浅层气气层的测井识别研究,建立浅层气测井识别标准。根据港东、港西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及浅气层测井响应特征,总结出适合本地区浅层气测井识别方法,有测井曲线重叠法、对比图法和图版交会法等多种测井气层识别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声波时差与中子伽马曲线重叠法、补偿中子-补偿密度曲线重叠法。  相似文献   

2.
大港油区老气藏的开发大多进入中后期,减产幅度明显,仅靠伴生气和老油田零星气藏的挖潜很难维持目前天然气的产量。北大港地区浅层气是指大港油田的港东、港西开发区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2000m以上的气层气。根据浅层气的开采特点,进行了开发指标预测,确定了开发区的递减率,采用三种方法确定气井的合理生产能力,做了气井废弃压力及最终采收率预测。  相似文献   

3.
东辛油田浅层包括上第三系的馆陶组和东营组,长期以来对其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较少,特别是油气藏分布规律尚不明确。通过对东辛油田复杂断裂带浅层油气成藏特点的深入研究,明确了油气成藏规律和富集特点,提出了东辛浅层多期"复式网毯油气运聚"理论,归纳总结出了"垂向断控型"成藏模式以及"向心式调控"的调控模式。通过应用这些理论和模式,为本区的进一步勘探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兴隆台油田开发早期忽视了兴北地区浅层气的开发,使得浅层气开发工作一直停滞不前。近年来加强了浅层气开发,对浅层气进行再认识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浅层气遗漏东营组进行二次测井解释,并利用气层识别标准对剩余气层进行验证,从而证明了剩余气层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为东营组浅层气的挖潜调整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今后可将这种方法推广应用到牛居、黄金带等类似油田浅层气开发研究当中,为辽河油田浅层气的全面开发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浅层气无论在工业开采价值上还是在井控安全问题上,不断得到油田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对浅层气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必要针对X油田的浅层气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通过开展浅层气与伴生甲烷气碳同位素、组分测试对比,查明浅层气的成因,为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浅层气无论在工业开采价值上还是在井控安全问题上,不断得到油田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对浅层气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必要针对X油田的浅层气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通过开展浅层气与伴生甲烷气碳同位素、组分测试对比,查明浅层气的成因,为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国内几大含油气盆地之一,内部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内天然气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二叠系石盒子组、山西组、马家沟组,对于三叠系晚期和侏罗系浅层天然气研究和开发重视不够,本文对黄家岭区域侏罗系富县组浅层气的成藏条件,控制因素和气藏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该区域富县组气藏的富集规律,为该区域后期浅层气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拉玛依组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该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注入水矿化度变化大,导致储层水淹后测井特征变化复杂,水淹层识别难度大,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 本文介绍的方法主要依据试油结果和生产动态数据,综合应用常规测井资料的各种信息,采用判别分析方法找出油层水淹程度与测井响应变化之间规律,获得不同水淹程度油层的判别特征值,提出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定性识别水淹层的判别方法(fisher函数判别)。根据本油藏11口井生产结果的验证,判定水淹层的符合率达到70%,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此方法对同类油藏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富县地区中生界浅层气主要成藏地质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菲  尚晓庆 《辽宁化工》2010,39(1):39-42
富县研究区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一个地区。通过对研究区浅层气烃源条件、储层特征、盖层、圈闭等主要成藏地质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处于生烃中心,油源充足;储集空间发育;气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构造一岩性圈闭;受静压力、动压力、水动力作用、扩散作用、毛细管作用等的影响,研究区中生界浅层气运聚的主要通道为古侵蚀面、砂体、断层或微裂缝。  相似文献   

10.
乔春玲 《中国化工贸易》2014,(2):206-206,321
锦136块位于欢西油田南部,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南部鸳鸯沟地区,该块1981年4月投入开发,由于边水较为活跃,多数油井均水淹,且部分油井井况问题无法继续生产,断块开发效果变差。针对该井区构造及油气水分布关系较为复杂,剩余油分布不清,断块后续挖潜困难较大等因素,利用VSP测井技术,结合精细油层对比,重建断块构造模型;开展井区四性关系研究,落实各砂体油气水分布规律,结合老井试油试采资料开展了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油藏挖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油藏勘探程度的提高,低渗透将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我国未来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本文就浅层低渗油藏采油工艺进行了简单论述,希望对我国浅层低渗油藏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沉积学理论为基础,开展柳南浅层油藏沉积特征研究,为寻找有利油气油气富集区充分挖潜剩余油提高油藏的开发水平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欢东~双油田欢2-23-9块开发目的层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大凌河油层大Ⅱ油层组,受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影响,一直未得到有效开发。此次扩边部署研究,综合应用地震资料、VSP资料、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实现了对构造复杂区域零散出油井点的精确认识,成功扩边部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为欢喜岭油田产能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辽河油区零散出油井点扩边部署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夏32块沙二段油藏是典型的多层层状断块油藏,通过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和细分开发层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在确定开发单元、纵向多层系的剩余油饱和度,评价开发单元、层系的动用程度,揭示层间、层内的油水分布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为单井的补孔、堵水等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柳赞南区浅层油藏进入特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认识和挖潜难度逐年增大.近年来通过该测井技术在柳南区块的广泛应用,对浅层油藏剩余油认识和挖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泪湖地区浅层生物气气源岩为第四系未固结——半固结淤泥,埋深小于60.00m。1.56km^2含气范围内,平均气源岩厚度达10.00m以上,生物气生成量2795.17×10^4m^3,资源量为5.60×10^4m^3。生物气分布层段主要为第四系浅层3.00~49.00m,最有利的层段在7.00~20.00m之间;平面上最有利区域分布在汨湖农场东部MQ3井区,平均气源岩厚度为16.7.0m,淤泥有机碳含量1.06%,生气量达1858.02×10^4m^3。其次是泪湖农场MQ2井区,平均气源岩厚度为15.00m,淤泥有机碳含量0.44%,生气量达618.52×10^4m^3。在本区浅层生物气的综合开发利用将极大的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效减少当地工农业生产对煤碳的需求,达到保护当地环境和绿色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敖南地区嫩一、嫩二段未熟、低熟气源岩分布广泛,黑帝庙油层工业气藏来自于嫩一、二段,为下生上储式气藏.因此,选取敖南地区19条断穿T_1和T_06的断层及其周围相关井采用泥宕涂抹的方法进行断层封闭性研究.结果表明,敖南地区T_06层断层大部分封闭性较差,利于油气从嫩一、二段源岩向上运移聚集成藏.通过已知气藏解剖表明,沟通气源岩与砂体的断裂带是气藏聚集的有利地区.已知的工业、低产油气井均分布在断层发育的构造较高部位,断层是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  相似文献   

18.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具有“三难”的特点。断块破碎,构造幅度小,刻画难度大,储层薄,变化快,预测难,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本文以A断块为例,针对目标区低采出、低采油速度的开发现状,通过开展该断块的精细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研究、开发技术政策论证及开发调整部署等多项技术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调整技术,通过该技术在A断块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井网的方式及井距的大小直接影响油田采收率的高低、投资规模的大小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论证井网井距是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国外S油田T断块地质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成窄条带状.借鉴国内众多复杂断块的井网形式及井网密度计算方法,通过谢尔卡乔夫公式、产能公式法、经济极限法及数值模拟方法,确定T断块采用"之字形井网",边部注水,320m井距进行开发.开发实践表明:采用与储层相适应的井网形式,合理的井网密度是获得好的开发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复杂断块油藏由于构造复杂且破碎,存在着油气运移规律认识不清,油水关系复杂,储层变化快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油藏开发水平。随着在油田后期挖潜过程中新思路与新技术的运用,在对复杂断块油藏认识逐步加深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这样的一部分地质储量,它们难以上报,但是开发价值较高,介于传统新老区界定范围之间。本文结合孔南地区实际开发状况,开展了孔南地区多个区块的挖潜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研究过程中不同的方向,应用不同的研究技术形成了一系列的特色配套技术,为复杂断块油藏的认识与挖潜提供了技术保障,对同类型油藏的研究与开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