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地貌特征,对其东部上古生界的致密岩性气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其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为致密岩性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调研致密砂岩气研究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模式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了构造发育、地层发育等区域地质概况。指出研究区目的层系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为致密砂岩气的成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认为研究区储集层属于低孔低渗型储集层,但具有较好的盖层条件、圈闭条件、运移条件和保存条件。判定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的主要因素为生烃条件和储集条件,指出研究区早晚时期天然气的聚集模式,并最终确定致密砂岩气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3.
论文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M区块的地质概况,仔细研究其储层特征,认为研究区岩性以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具有低孔低渗型的特点,裂缝发育,发育次生溶孔,区域储层存在着一定的非均质性.详细研究了气藏主控因素,认为气源条件、盖层、储层非均质性、骨干砂体厚度是研究区气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4.
5.
在弄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地质概况,详细分析了延安组的岩石学特征、岩石相类型、沉积相特征、岩相古地理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泥页岩的展布、生、储、保几个方面详细研究了研究区的页岩气的成藏特征,认为研究区中部是页岩气研究的重点区域。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和有机质类型三个方面对泥页岩的生烃能力进行判定,综合认为延安组泥页岩的生气能力中等-较好。指出研究区西部泥岩的脆性矿物含量高且黏土含量低,有利于页岩气的储集。认为延安组本身的泥岩和上覆的厚岩层对延安组的页岩气起到了很好的保存作用,构造对整个研究区页岩气的保存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层的煤系地层发育特征和聚煤规律。认为该地区主要有三种成煤模式:障壁海岸聚煤模式、潮控三角洲成煤模式、河流(或三角洲平原)成煤模式,形成了一套广覆型沉积的含煤岩系。  相似文献   

7.
地层水分布与矿化度特征、煤层Ro测试资料证明,晚侏罗-早白垩世鄂尔多斯盆地自南而北发生过构造热事件,最高温度可达160℃-280℃,不仅导致了甲烷的生成,还导致了地层水的汽化和异常高压的形成。异常高压促使地层产生裂缝,岩石产生微裂隙,储集层(砂岩)与盖层(泥岩)之间的分割性被破坏,甲烷和蒸汽水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一起运移和成藏,并扩散温度和压力,导致大型封存箱内流体势能逐渐统一,高压岩性气藏逐渐转化为特高压深盆气藏。晚白垩~古新世盆地区域性抬升剥蚀导致煤系埋藏变浅,地温梯度降低,高温高压深盆气藏中的液态水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逐渐气化,形成只有气(汽)态流体的深盆气藏。当压力降至30Mpa以下、温度降至120℃以下时,气藏中的水蒸气开始液化,气体比重下降,形成负压深盆气藏。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机地化分析斱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烃源岩进行了烃源岩分布、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源岩主要是煤岩和暗色泥岩,其中煤岩厚度平均为18 m,暗色泥岩厚度平均为105 m。有机质丰度较高;干酪根属于Ⅲ型;镜质体反射率值主要介于0.72%~2.98%,均值为1.25,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储层的综合研究,发现中部伊陕斜坡带上的大型岩性气田,其储层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在平面上自北向南呈长条状分布,小规模的构造型气田和含气圈闭位于盆地周缘,认为沉积格局受古构造背景控制,构造控制沉积相带,沉积相带控制着气藏分布,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藏的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据此指出了该区下一步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本溪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储层砂岩沉积体系、岩性特征、物性特征的分析,认识到研究区气藏储层主要为障壁岛、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岩性主要为中粒-粗粒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和晶间孔为主;物性较差,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11.
王维娜  吴炜 《辽宁化工》2014,(4):398-402
储层物性纵向上差异较大,且纵向上孔隙度和渗透率间的正相关性较为明显,渗透率在纵向上的规律并不明显。测井解释孔隙度的误差较小,可用于储层孔、渗的平面分布图。山西组具有相对较大的渗透率差异,河道砂体展布和含气层段分布与高值区段也有较好的相关性,强烈表明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本溪组各井中储层孔隙度最大值为6.4%,最小为0.5%,平均值2.9%。本区控制储集砂体展布及储集砂体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的沉积微相主要是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其砂体比较发育。研究发现: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是与石英含量变化呈正相关的,同时,随着岩屑含量的增加,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本区孔、渗、饱的高值区即为石英砂岩的发育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分析,通过综合整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相关资料,对侏罗系油藏远源成藏的影响因素及成藏模式现状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油源主要来自下伏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油层组,其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在早白垩中晚期-早白垩世末大量生烃。石油经远距离运移至侏罗系地层,在白垩世的早期和中期至侏罗世油藏发生充注,并于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末遇到良好的储集层及储盖组合进而成藏。  相似文献   

13.
在调研致密砂岩气研究现状的前提下,分析了研究区地质概况,并对研究区致密砂岩气的藏的形成条件进行详细研究,综合判定山西组的泥岩属中等-好烃源岩;确定研究区山西组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型储层;明确山西组为源内自生自储自盖型组合类型,其生储盖属于较好级别;气圈闭类型为非常规岩性圈闭,油气运移通道以裂缝为主,就近运移和垂向运移是主要运移方式。确定研究区山西组的气藏为致密砂岩连续型气藏,认为为生、储条件为主要形成条件,其次为盖、保条件,圈、运条件不够重要。指出致密砂岩物性条件较好和裂缝发育的区域为山西组的"甜点"区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盖层封闭能力的研究表明,局部盖层厚度分布在20~4 0 m之间,而区域盖层厚度主要介于50~130 m之间;研究区盖层空间展布和封闭能力形成时期对天然气形成与分布有控制作用,山1段工业气流井均分布在山1段直接盖层大于30 m的区域,盒8段工业气流井均分布在山1段直接盖层小于30 m区域,并且泥岩盖层闭能力形成时期早于早白垩世气源岩的大量排气期,有利于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的大量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5.
蠡县斜坡位于饶阳凹陷西部,西与高阳低凸起东翼相接。综合研究发现斜坡中南部油水关系复杂,"高水低油"现象随处可见,针对这一复杂的油藏分布特征,本文通过解剖已知油藏,从构造、沉积、储层等方面入手,建立油气运移模式,对蠡县斜坡中南部地区浅层油气成藏成因进行探讨,综合分析认为:1)油气在斜坡中带或内带就已进入浅层,而后主要通过各层连通砂体侧向向坡上运移成藏。2)构建了以斜坡内带断层、储层为油气运移通道,高部位靠断层、岩性控藏的新的成藏模式。3)从斜坡低部位至高部位、沙一下到东营组地层中,只要存在圈闭,就有油气富集的可能,改变了以往沿着断棱寻找油气藏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当前天然气储量增长最快、最多的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杭锦旗区带勘探面积3625.9km^2,长期以来认为该区烃源岩发育条件较羔,勘探程度很低.但在上古生界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而且发现了相当的油气资源.该地区的上古生界的利余勘挥潜力很大.勘探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钻井、测井、试油及实际生产数据等各种资料来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乔川-乔河地区侏罗系油藏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受前侏罗纪古地貌控制的为延10+富县组油藏,沉积相和鼻隆构造控制延9+8段油藏,古地貌对油藏的控制作用主要在富县组和延10.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开展源储关系、输导条件、油气藏类型及成藏模式分析,认为有效源岩、有利储盖组合、与生排烃期匹配的古构造格局控制着霍布逊凹陷油气的宏观分布;圈闭、断裂活动和保存条件控制油气的局部富集.霍布逊凹陷的油气成藏条件较好,新近系盖层之下发育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型两类油气藏,凹中隆、斜坡带及冲断带是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9.
借助大量钻测井、岩心录井、试油试采等资料,并结合多种测试方法及分析手段,深入地、系统地研究了该区地层、构造、储层沉积微相类型及展布特征、储层特征等基础上,进一步对长6油气藏进行全面综合剖析,指出长6油气藏类型主要为:①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②砂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③非均质性遮挡岩性油气藏;④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在综上研究基础上,最终总结及建立了长6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20.
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断层既可以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又可以切割储集空间造成遮挡形成圈闭。断层对油气的输导作用与断层性质、断层活动时期、断层两盘岩性的对置条件以及断层面与断层两盘含油层的排替压力等因素有关。在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中,断层所起的输导或封堵作用取决于自身的封闭性。在研究区盆地形成过程中发育有大量的微断层,这些断层断距小,延伸短,多为诱导成因的,Ⅳ或Ⅴ级调节断层,并且断层数量多、分布广,基本都不会切割到结晶基底,对盆地的沉积作用影响甚微,但是影响盆地构造变形,对油气圈闭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