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超高锰钢锤头的破坏行为和磨损机理后,采用“母材 中间过渡层 耐磨层”的复合堆焊工艺进行了超高锰钢锤头的堆焊修复试验,并分析了不同焊条堆焊的过渡层和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结构。应用新研制的GMl焊条堆焊过渡层成功地堆焊修复了超高锰钢锤头。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这种复合堆焊修复的超高锰钢锤头具有极好的抗磨损性能,使锤头的使用寿命提高了2.5—3倍。  相似文献   

2.
铁路钢轨与辙叉焊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面焕 《焊接学报》2000,21(1):17-29
高碳钢钢轨与高锰钢辙叉的焊接 ,属于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 ,由于二者材料本身的焊接性都较差 ,而且所要求的焊接工艺差异甚大 ,所以给焊接带来很大的难度。本文采用手工电弧焊的方法 ,采用增加过渡层、U形坡口对称焊的方式 ,钢轨侧过渡层金属为Ni-Cr-Mo系材料 ,辙叉侧过渡层与焊缝金属为Mn -Cr -Ni系材料。首先堆焊过渡层 ,而后再将带有过渡层金属的钢轨和辙叉焊接在一起。另外采取了某些特殊焊接工艺措施 ,在高锰钢焊后无碳化物析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同时解决了高锰钢焊接时变形及焊接残余应力大的问题 ,成功地进行了钢轨与辙叉标准试件的焊接 ,经检验考核达到或超过了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铁路钢轨与辙叉焊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碳钢钢轨与高锰钢辙叉的焊接,于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由于二者材料本身的焊接性都较差,而且所要求的焊接工艺差异甚大时接琏来很大的难度。本文静要用手工电弧焊的方法,采用增加过渡层、U形坡口对称焊的方式,钢轨侧过渡层金属为Ni-Cr-Mo系材料,辙叉侧过渡层与焊缝金属为Mn-Cr-Ni系材料。首先堆焊过渡层,而后再将带有过渡层金属的钢轨和辙叉焊接在一起。另外采取了某些特殊焊接工艺措施,在高锰钢焊后无经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径向锻机锤头的材料组成形式,分析了锤头磨损的不同方式。针对其磨损方式提出了不同铣削要求,使锤头表面工作层UDIMET520和中间过渡层E23-250形成了不同的焊接修复工艺,从而得到了具体的锤头修复工艺方法,提高锤头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焊接》1959,(9)
采用堆焊方法来修复机件,不仅能延长机件寿命,同时往往堆焊层便于选用特殊合金成分,使得机件能获得更优良的性能。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用电渣堆焊法修复锤击式破碎机的高锰钢锤头。经一系列实验,使用最廉价易得的材料和极简易的设备,获得了初步结果:用电渣堆焊法,堆焊出相当于高锰钢化学成分的堆焊金属层,经哈尔滨水泥厂在生产中试用证明,基本上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锰钢焊接复合锤头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长庆  程军 《铸造技术》2007,28(3):341-343
介绍了通过在高锰钢锤头的打击部位焊接耐磨合金复合板制作PCKW-1618可逆反击式破碎机复合锤头的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和生产成本。工业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高锰钢焊接复合锤头的使用寿命约是改性高锰钢Mn13Cr2RETi整体锤头的3倍,是超高锰钢Mn18Cr2MoRE整体锤头的1.5倍,其生产成本介于上述两种锤头之间,但其性能价格比在这3种类型的锤头中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锰钢ZGMn13和低合金钢Q345所进行的异种金属焊接,从材料的导热性、线膨胀系数以及介稳奥氏体等方面对该组异种钢的焊接特点进行了分析,最终决定采用A307焊条在铲斗一侧焊接过渡层来提高焊缝的塑性与韧性,在斗齿侧用D266堆焊焊条堆焊,并采用适当的工艺进行焊接,从而在修复过程中有效地避免了焊缝出现热裂纹以及焊接热影响区碳化物析出引起的脆化,使该工件的修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直接在高锰钢上堆焊D256焊条和用铬镍奥氏体钢焊条(A002,A102,A132,A302)打底两种焊接工艺研究了颚式破碎机颚板焊接修复问题,试验中发现了D256焊条直接堆焊高锰钢颚板HAZ液化裂纹不可避免,用铬镍奥氏体钢焊打底堆焊,由于铬镍奥氏体钢焊缝过高锰钢HAZ液化裂纹有“治愈”作用,可以得到没有焊接裂纹的焊接接头,其中以A302焊条效果最佳,采用A302焊条打底,在基个堆D256焊  相似文献   

9.
电火花堆焊技术的研究及在电力轴类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轴类常因在运输、装配及运转过程中的磕碰、拉毛、磨损造成局部损伤而导致其过早失效。为了为之提供电火花堆焊修复应用技术和理论支持,研究了电火花堆焊的最佳工艺及堆焊层至母材间的硬度分布,探讨了堆焊层的组织及合金元素的过渡情况。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参数下,可成功实现电力轴类部件的电火花堆焊修复,堆焊层至母材间硬度的变化区域较窄,表明其焊接热影响区范围较小,堆焊层与母材合金元素过渡均匀,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精锻机锤头加工和堆焊工艺进行研究,制定了合理的锤头锻造加工工艺,能够有效节省进口锤头所需的费用。同时,堆焊工艺在锤头磨损后能够进行修复,为锤头的再制造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工艺实验证明,按照加工和堆焊工艺制造的锤头,经过13天锻打约2000件车轴后的锤头表面只有细小裂纹,无明显的开裂及磨损现象,能够满足生产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低合金钢管板带极堆焊工艺的研究,获得了过渡层焊接材料和各堆焊层的工艺规范,控制了铁素体的含量及减小了过渡层稀释率,保证了高质量的堆焊层。  相似文献   

12.
修复     
《机械制造文摘》2009,(5):41-42
20095262大型热轧支撑辊复合再制造技术/王清宝…//焊接.-2009(6):37-39 系统介绍了大型支撑辊堆焊修复的意义,阐述了大型支撑辊堆焊复合制造堆焊材料研制思路,指出对于大型支撑辊堆焊材料径向要有打底层、过渡层和工作层;轴向由于两端面易断裂,工作层材料分为断面工作层和中间工作层。并对大型支撑辊堆焊复合制造堆焊工艺研制进行了分析,指出成功堆焊修复大型支撑辊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表2参2  相似文献   

13.
修复     
20095262大型热轧支撑辊复合再制造技术/王清宝…//焊接.-2009(6):37-39 系统介绍了大型支撑辊堆焊修复的意义,阐述了大型支撑辊堆焊复合制造堆焊材料研制思路,指出对于大型支撑辊堆焊材料径向要有打底层、过渡层和工作层;轴向由于两端面易断裂,工作层材料分为断面工作层和中间工作层。并对大型支撑辊堆焊复合制造堆焊工艺研制进行了分析,指出成功堆焊修复大型支撑辊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表2参2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板的工艺试验,探索选用适当的焊条、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和焊后热处理工艺来修复ZG45钢大模数齿轮磨损齿面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联合使用D132+D112或D132+J422进行堆焊,均可满足堆焊修复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磨损失效的718材质侧导板,采用气体保护焊对其受损工作面进行堆焊修复,研究工艺参数对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优化工艺方案。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焊接保护气和焊接热输入下,堆焊层金属均与母材熔合良好,无焊接缺陷。堆焊层组织主要由马氏体及少量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其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均高于母材。焊接保护气为20%CO_2+80%Ar的堆焊层耐磨性高于焊接保护气为100%CO_2的堆焊层耐磨性,大热输入的堆焊层耐磨性高于小热输入的堆焊层耐磨性,其中选择20%CO_2+80%Ar焊接保护气、大热输入的焊接工艺作为最佳的堆焊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16.
高锰钢和高碳钢的焊接由于化学、物理、力学等性能差距较大 ,所以焊接难度较大 ,论文Ⅰ和Ⅱ分别将高锰钢和高碳钢各自的焊接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子显微 (SEM )分析、能谱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检验 ,确定出了高锰钢焊接及高碳钢焊接的方法 ,为高锰钢产品的焊接或高碳钢产品的焊接提供了实用可行的焊接工艺。论文Ⅱ还对这两种材料进行了直接焊接、加单侧过渡层焊接、加双介质过渡层焊接的试验研究 ,制定出了高锰钢与高碳钢焊接的最佳工艺规范 ,同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试验 ,为高碳钢钢轨与高锰钢辙叉的焊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锰钢和高碳钢的焊接由于化学、物理、力学等性能差距较大 ,所以焊接难度较大 ,论文Ⅰ和Ⅱ分别将高锰钢和高碳钢各自的焊接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子显微 (SEM)分析、能谱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检验 ,确定出了高锰钢焊接及高碳钢焊接的方法 ,为高锰钢产品的焊接或高碳钢产品的焊接提供了实用可行的焊接工艺。论文Ⅱ还对这两种材料进行了直接焊接、加单侧过渡层焊接、加双介质过渡层焊接的试验研究 ,制定出了高锰钢与高碳钢焊接的最佳工艺规范 ,同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试验 ,为高碳钢钢轨与高锰钢辙叉的焊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Cr11MoNiW1VNbN钢为马氏体不锈钢,焊接时易出现冷裂纹和再热裂纹。司太立合金为耐磨硬质合金,强度和硬度高,塑韧性差,焊接性差,因此堆焊需要选择合适的焊材焊接过渡层,制定严格的焊接和热处理工艺,避免焊接裂纹的产生,满足使用要求。选择镍基合金作为过渡层,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获得理想的堆焊层,验证了堆焊工艺的可行性,实现了指导工业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热轧车间轧钢板坯输送辊辊面的磨损、龟裂甚至剥落的问题,通过选择合理的焊接材料和堆焊焊接工艺,对输送辊进行辊面修复。结果表明:(1)堆焊层与母材之间的过渡层(即热影响区)组织比较细小,没有出现热影响区晶粒粗大而导致软化现象;(2)堆焊层的平均硬度达到HRC55左右,超过原设定的HRC45~HRC50预期指标要求,确保了辊面的耐磨性;(3)堆焊层表面金属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修复后的输送辊完全满足轧钢厂现场工况条件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CO2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在低合金钢上自动堆焊奥氏体不锈钢工艺进行评定试验。当稀释率过大时,CO2气体保护药芯焊丝堆焊不锈钢时过渡层塑性较差,弯曲试验时容易在过渡层产生裂纹。焊接过程中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可以提高过渡层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