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世纪人们为开放与交流而兴建的建筑都有要求一个大的空间,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体育、会议展览和机场建筑,并采用了不少引人注目的空间结构。文中评述了当代体育建筑中采用空间结构某些典型工程,最后讨论了空间结构的发展水平和前景,并指出有必要扭转结构形式与结构防护在设计上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2.
据广东空间结构学会理事长王仕统教授介绍,空间结构(SS—Spatial Structures)主要是作为建筑屋盖的索结构、RC薄壳结构、(平板、曲板)网架结构和充气结构(膜结构)等四大类型的空间结构。近半个世纪以来,工业生产、体育、文化和展览事业的进步,推动了空间结构的蓬勃发展,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空间结构不仅传力简捷、技术先进,而且能满足建筑多样化、多功能的要求,因而常常在引人注目的大型公共建筑中采用,它集中地标志着一个国家建筑技术发展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建筑结构学报》1987,8(3):79-79
<正> 为推动我国体育建筑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加强和促进国内外空间结构的学术交流,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中国科协和国际薄壳及空间结构协会支持的“国际体育建筑空间结构学术讨论会”,定于1987年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以薄壳、网架、网壳、悬索等空间结构在体育建筑中的应用为题,并就以下  相似文献   

4.
国际体育建筑空间结构学术讨论会(ICSB)于1987年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199人,其中我国代表116名、外国代表83名,来自22个国家。会上邀请了8位国际著名的空间结构专家作了专题报告,交流了70篇论文,参观了北京三项体育建筑空间结构工程。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组织举行的,得到了国际薄壳与空间结构协会(IASS)的赞助,还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国际会议中心的支持。这次会议是国际上第一次举办的体育建筑空间结构会议,受到了国内外极大的重  相似文献   

5.
张宇 《建筑工人》2004,(7):34-35
建筑结构通常分为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两大类。空间结构是指结构的形体呈三维状态,在荷载作用下,具有三维受力特性并呈空间工作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钢结构》2020,(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各种文化、体育、交通及社会活动的需要,建造大跨空间结构的需求日益增多,空间结构的工程实践取得重要进展,各种形式的空间结构体系被成功应用于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文化娱乐场所、机场航站楼、植物园温室、厂房及库房等。为展现我国空间结构的最新成就,推动空间结构的进一步发展,从四个方面对空间结构的近期发展与工程实践进行总结和回顾,内容涉及了空间结构的实际工程应用、发展回顾、应用案例汇总、结构设计考虑、工程结构体系介绍以及空间结构的创新等。1)空间网格结构在机场航站楼的应用。近年来,我国建造了若干座机场,空间网格结构是机场航站楼的主要结构形式。对近十年我国机场航站楼工程进行了汇总,对新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结构体系和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由于机场航站楼屋面覆盖面积大,其温度效应和地震响应是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以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为例,介绍了其设计做法。2)铝合金空间结构的发展。与空间钢结构相比,铝合金空间结构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对近年来我国铝合金空间结构的应用工程进行了汇总,详细介绍了上海辰山植物园温室和南京牛首山佛顶宫铝合金空间网格结构的结构体系和设计细节。结果表明,采用板式铆接节点的铝合金单层空间网格结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体系,具有空间跨越能力强,自由曲面建筑造型美等特点。3)索结构体系创新。索结构是空间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随着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索结构体系主要应用于各类体育场馆中。并按四种类型介绍索结构体系的创新与发展:a.索穹顶结构。回顾了索穹顶结构在中国的发展,详细介绍了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馆索穹顶结构体系,介绍了雅安天全体育馆采用金属屋面的做法。然而,与国际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在索穹顶体系应用上仍存在差距。b.弦支穹顶结构。介绍了弦支穹顶结构在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常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及大连体育中心体育馆中的工程应用,对大连体育中心体育馆采用的新型巨型网格弦支穹顶结构体系进行了说明。c.轮辐式索结构。介绍了轮辐式索结构在中国的工程实践,主要包括佛山世纪莲体育场、枣庄体育场和武汉五环体育中心体育场。作为典型工程,介绍了三种不同类型轮辐式索结构体系,分别为深圳宝安体育场采用的双层索桁架体系、苏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采用的单层索网体系、徐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和郑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采用的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体系。d.索网结构。分别介绍了为2022年冬奥会建设的国家速滑馆索网结构和国家重大科学工程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动反射面采用的索网结构。4)膜结构工程实践。膜结构具有轻质、透光等独有特性,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中。回顾了膜结构在中国的发展,介绍了膜结构在体育场屋面体系中的应用,以及ETFE膜结构的应用情况。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和国家全民建设运动以及环境保护政策的需求,为充气膜结构应用提供了发展空间,并在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晏金洲 《建筑》2008,(5):42-44
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建筑面积4.86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4亿元。建筑高度55.2米,观众座席32264座。主体建筑看台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四层,局部地下一层,屋盖为大型钢管桁架空间结构,并设有国内首次采用的开启式屋盖系统。是集体育、商务、公益服务及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体育运动、休闲场所。  相似文献   

8.
贾水钟  李瑞雄  石硕 《建筑结构》2023,(1):9-15+120
胶合木轻质且具有很高的强重比,与大跨空间结构的要求十分契合。在我国“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胶合木大跨空间结构具有优势。太原植物园中展览温室建筑采用胶合木结构,其造型呈“贝壳”形状,其中1#温室最大跨度为89.5m,最大高度29.5m,采用双向叠放胶合木梁形成网壳结构体系;太原植物园水上餐厅建筑跨度为21m,采用密肋叠合胶合木梁;上海滴水湖人行桥的F桥跨度48m,采用胶合木空间桁架结构体系。以3个已竣工工程为背景,阐明了胶合木大跨空间结构设计关键性技术,其中新颖的结构体系及节点设计为胶合木结构创新提供依据,促进并拓展我国胶合木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现代空间结构与传统结构的关系。通过一些实例分析了实现建筑与结构统一的内涵,阐述了张拉结构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大跨度网壳结构新的施工方法。指出了现代空间结构是在传统结构上发展起来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彼此融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浙江东南网架有限公司近十几年来承接的一些典型工程实例,按体育建筑类、工业建筑类、会展中心类和其他建筑类分别阐述其工程特点及应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空间结构的发展,预示了我国空间结构的发展前景。本期刊登该文的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11.
空间结构是大跨度、大空间和大面积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在国家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领域有广泛应用,其结构安全性至关重要。空间结构健康监测通过传感技术准确获取结构响应,实时反映结构的性能状态,为空间结构施工、运营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指导。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已经发展了适合大型空间结构的物联网无线传感监测技术,建立了多维数据分析理论,并在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等重大工程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取得了阶段性研究进展。通过对空间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系统总结,疏理空间结构健康监测的特点,围绕荷载与响应多维传感及大面域传输网络综述了其传感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了结构荷载分析、响应分析以及结构状态评估的监测数据分析理论。同时,基于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展望其未来研究方向,旨在进一步推动空间结构健康监测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地域思潮影响下,国内大跨体育建筑的地域性探索,与空间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同脉络.首先,根据空间结构的发展,分别对失语期、起步期、追赶期、滞冻期和繁荣期等5个阶段的地域性探索进行分析,理清我国大跨体育建筑地域性实践脉络;其次,分析了国内大跨体育建筑的地域思潮演变;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在地域实践脉络和地域思潮演变影响下,我国大跨体育建筑的形态表达,为现代空间结构在地域文化语境的跨文化解读,创建了理性、有效、亲近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传播文本.  相似文献   

13.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世博会企业馆抗侧力结构布置结合建筑外立面斜交叉纹理采用联合空间结构体系。其中楼、屋面以及正交斜放柱网共同构成了一个空间结构,魔盒(CUBE)六面体采用双向双层正交空腹平面桁架组成又一个空间结构。魔盒六面体通过四根巨型钢柱及牛腿挂在正交斜放柱网主体结构上,形成了联合空间结构体系。支承魔盒的四根巨型钢柱为"悬浮"在建筑中心位置的魔盒提供了有效的支承。正交斜放柱网与魔盒六面体组成的联合空间结构实现了建筑与结构统一的外立面构想。该建筑的地下部分是世博会的电力调配系统,结构采用梁柱转换方式,满足了上下结构不同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过去,空间结构被认为是一种异常而非传统的结构,而现在却己被普遍地接受,成为一种既经济又美观的深受喜爱的结构。过去十年中运用计算机方面的进步,使空间结构在设计、稳定分析以及塑性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多在玻璃纤维布上涂以聚合物的膜结构已有了显著的发展,并在崭新的气支承和充气结构方面给建筑师们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在近年来建成的空间结构中有多伦多可缩进的天空穹顶(SkyDome),世界上最大的可缩进钢结构福冈穹顶(FukokaDome,l993年)以及巴塞罗那奥林匹克体育馆(1992年)。尽管这些都是钢结构,但木结构也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如大阪90年博览会中的木网状穹顶。所有这些足以证明,空间结构特别是轻型结构的设计方面正在迅猛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空间钢结构的现况和发展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作为新技术的预应力和作为新体系的空间结构两者结合衍生而出的预应力空间钢结构是建筑结构学科中的最新成就.近年来得到重视与发展。本文叙述了这类结构体系的发生和发展、分类和观况,并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工程实例进行介绍与评进。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膜结构以其造型新颖、质轻透光等优点在全球得到推广应用。已成为体育建筑、会展中心、商业设施、交通站场等屋盖的主要选型。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前不久在在浙江宁波召开膜结构技术研讨会,78岁高龄的建筑结构专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蓝天教授在接受采访中谈论了膜结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我国体育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和促进国内外空间结构的学术交流活动,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筹办的国际体育建筑空间结构学术讨论会,将于今年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规模为250人,会议语言用英文。 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将重点交流体育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的新概念、新思想,体育建筑  相似文献   

18.
《钢结构》1993,(3)
<正> 据空间结构简讯报道,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主持的“21世纪空间结构发展研讨会”于1993年7月27日~29日在哈尔滨市风景秀丽的太阳岛上召开。会议开幕时,由空间结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天、哈尔滨建委总工何振东讲了话,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张耀春代表东道主对研讨会在哈市举行表示热烈欢迎。会上有17位代表作了发言,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编辑部张锡云高工首先向会议介绍了“日本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发展状况”,接着由国家体委戴正雄高级建筑师就“体育建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俊就“专家系统”、同济大学胡学仁教授就“空间结构的形体”等方面内容作了发言。天津大学刘锡良、浙江大学董石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沈世钊、建研院蓝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建筑空间结构的涵义、形式及其特点,介绍了建筑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结合建筑空间结构设计和工程实践现状,研究了建筑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并对建筑空间结构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过去,空间结构被认为是一种异常而非传统的结构,而现在却己被普遍地接受.成为一种既经济又美观的深受喜爱的结构。过去十年中运用计算机方面的进步.使空间结构在设计、稳定分析以及塑性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多在玻璃纤维布上涂以聚合物的膜结构已有了显著的发展.并在崭新的气支承和充气结构方面给建筑师们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在近年来建成的空间结构中有多伦多可缩进的天空穹顶(sky Dome),世界上最大的可缩进钢结构福冈穹顶(Fukcka Doma,1993年)以及巴塞罗那奥林匹克体育馆(1992年)。尽管这些都是钢结构.但木结构也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如大阪90年博览会中的木网状穹顶.所有这些足以证明.空间结构特别是轻型结构的设计方面正在迅猛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