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经交直流混合送出的系统中,当高压直流输电(HVDC)控制与机组之间相互作用较强时,可能引发机组轴系的次同步振荡(SSO)问题。对此,研究了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抑制HVDC-SSO的有效性。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构建了典型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模型,研究了HVDC引起SSO的系统运行条件,进而设计了多模式SEDC控制器,分别在大/小扰动下分析了SEDC改善模式阻尼和暂态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SEDC能大幅提高机组轴系多个模式的阻尼,在大/小扰动下均能有效抑制SSO,避免出现SSO发散风险,保障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SEDC可望成为解决HVDC-SSO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直流输电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帆  徐政 《电网技术》2008,32(11):13-17
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ubsynchronous damping controller,SSDC)是解决由直流输电引起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SO)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分析直流输电引发SSO机理的基础上,对抑制SSO的原理进行深度剖析,进而提出根据相位补偿原理设计SSDC的方法,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晰,实现方便。将IEEE 次同步谐振标准测试系统和CIGRE直流输电标准测试系统相结合,构造了一个用于研究HVDC引发SSO的测试系统。对该测试系统的电气阻尼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设计SSDC的控制下,次同步频段内的电气阻尼大大增加,且在适当的比例系数下,电气阻尼均为正阻尼。时域仿真也验证了所设计的SSDC的有 效性。  相似文献   

3.
直流附加阻尼控制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交直流电力系统从发电机转速到电气转矩的传递函数结构框图,分离出HVDC与发电机组产生扭振相互作用的负阻尼通道,解析地求解了SSDC需要补偿的由HVDC换流器组及其电流闭环控制共同引起的滞后相位,并给出了SSDC输入信号的次同步频率量的转换方法。针对国内某实际工程设计了宽通道的SSDC,并以时域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SSDC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多HVDC输电系统SSO抑制措施的协调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阳 《电力技术》2014,(4):108-112
近年来,HVDC输电系统引起的次同步振荡(SSO)现象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抑制措施.故以贵州电网多HVDC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为背景,对SSDC的协调控制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理论分析和大量仿真验证表明,SSDC和附加次同步励磁控制器(SEDC)提供的电气阻尼是解耦的,可以分别进行整定.而对配置在不同直流线路换流站处的多台SSDC进行整定时,协调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取发电机组转速作为SSDC的输入信号会达到更理想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运用特征值分析法,分别对含有串联补偿电容的交流系统和含有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upplemental subsynchronous damping controller, SSDC)的HVDC系统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含有串联补偿电容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电力电子技术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在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等各系统中的应用,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An excitation control system is described that is based on five identifiable stages of the transient behaviour following a disturbance. It combines discrete control with power system stabilizers and automatic voltage regulators. Also investigated is the effectiveness of increasing power transfer capability, of both large and small disturbances, and the performances in various operation conditions by extensive physical model tests.  相似文献   

8.
The main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ques presently used for emergency control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are illustrated, from load-shedding to islanding, generator control, automatic reclosure of circuits, reactive power control and auxiliary aids in the control centres.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design criteria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伏发电系统抑制电网功率振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源  李国杰  程林  孙元章 《电网技术》2006,30(24):44-49
由于功率振荡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光伏发电系统能独立控制其注入电网有功、无功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光伏发电系统来抑制电网功率振荡的方法,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单机无穷大系统中基于光伏电池的功率振荡抑制的原理,然后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带光伏发电系统运行进行了仿真分析。理论分析表明通过有功和无功的附加控制,光伏并网系统能够增加系统的阻尼。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其在单机无穷大系统中抑制振荡的有效性。得出大容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可作为抑制系统振荡有效装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新能源并网的基础上,分析光伏发电与火电厂捆绑通过高压直流输电并网时,通过光伏并网附加控制抑制直流引起次同步振荡(SSO)的可行性。基于复转矩系数思想设计一种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加在光伏电站主控制器上,在保证光伏电站稳定并网的同时,抑制了直流控制特性引起的SSO,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与新能源并网效率。这为在发生SSO而直流附加控制未起作用时提供了一种备选方案。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以南方电网某直流作为实例仿真模型,通过光伏电站并网,在保证光伏电站并网可靠性的同时有效抑制了直流引起的SSO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器运行时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致使逆变侧的电压稳定问题最为突出,若所联交流系统强度较弱,则电压稳定问题更为严重。近年来,国内直流输电系统陆续投产,直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多馈入直流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更为复杂,仅研究单条直流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已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求。以两馈入直流系统模型为例,研究换流母线补偿的无功大小、直流间耦合程度、以及多馈入短路比大小对多馈入直流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影响。NETOMAC仿真结果表明,在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换流母线无功功率补偿、减小直流系统间电气距离、增大所联系统多馈入短路比均对动态电压稳定有利。  相似文献   

12.
A concept of electromechanical distance measure which reflects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machines during a transient is presented. This measure is then used as a criterion for decomposing the power system into regions, each requiring different levels of model complexity. The complexity of models for regions decreases progressively away from the point of fault. Grouping of coherent generators within each region can also be done using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The analysis takes into account the fault location, magnitude of disturbance, and changes in boundary between the study area and the external system.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江苏电网现状,考虑利用宜兴抽水蓄能水电站作为黑启动电源,启动龙政直流参与初期黑启动可加快电网恢复速度。通过对直流参与黑启动时的控制模式、启动方式、解锁方式及顺序控制的研究,确定了黑启动时直流自身的技术要求。同时针对直流以最小功率启动的情况,研究了黑启动时的交流系统强度要求、励磁涌流抑制和无功协调配合。利用PSCAD电磁暂态模型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火电机组经高压直流输电有可能引起轴系振荡,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故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设计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尤为重要。从系统状态方程的角度出发,基于系统状态方程,通过滤波器提取轴系各固有扭振模态,进而提出基于TLS-ESPRIT和射影定理设计直流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最终实现各个模态的分层控制。射影控制可保留系统的主导特征根,能够在保留系统实际信息的同时降低控制器的阶数。以某电网直流系统作为实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TLS-ESPRIT和射影定理分层控制的阻尼控制器可有效增大系统阻尼,实现次同步振荡的快速抑制,且控制器阶数较低,便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5.
采用特征值分析法研究交直流电力系统中HVDC换流器控制对次同步振荡(SSO)模态阻尼的影响。利用MATLAB的数值计算和数据可视化能力,计算并在三维空间绘制了SSO模态阻尼相对于整流器控制参数平面的轨迹曲面,并提出一种可视化描述SSO参数稳定域的巧妙方法。发现各SSO模态都有一条最佳的模态阻尼脊线,阻尼不是分别随整流控制器增益和时间常数单调变化的。因此,减小时间常数和提高增益可以从参数不稳定域到达参数稳定域或者远离参数不稳定域,有利于提高鲁棒稳定性,但并不总是有利于改善SSO模态阻尼。  相似文献   

16.
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将交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稳定分析分为静态电压稳定和动态电压稳定两类,并对现有的电压稳定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在电压稳定方面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认为制定适用于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的短路比指标,以及建立适合大扰动分析的系统动态模型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高压直流系统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综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中由于高压直流系统(HVDC)的快速可控性,可能导致系统产生次同步振荡,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含HVDC电力系统的小干扰数学模型为基础,结合经典自动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相位补偿和模态分离的SSDC设计方法。结合贵广II回直流输电系统,从特征值和电气阻尼曲线两方面验证了SSDC抑制次同步振荡(SSO)的效果,同时还分析了控制器参数对电气阻尼改善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兴安直流输电工程单极投运后次同步振荡问题及抑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兴安(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单极投运后南方电网的实际情况,采用机组作用系数法和时域仿真方法,分析了发生次同步振荡风险高的运行方式。针对如何采用阻尼控制器抑制次同步振荡的问题,重点分析了采用整流站就地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并提出工程实用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利用PSCAD/EMTDC仿真研究,验证了所设计的直流输电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An operational transform technique is established to generate Lyapunov functions for the transient stability study of a power system modelled to full complexity. This method requires the system equations in state-space form without any additional assumption. A modifiable skew symmetric transformation matrix is shown to exist, via which the Lyapunov functions for a power system are generated. The power and the simplic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is demonstrated by applying it to a single-machine, infinite-bus system,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transfer conductances and all control equipment.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ethod to a typical multimachine power system is examined and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0.
典型的微分欠压保护有电压变化率(du/dt)和低电压水平(udl)2个特征量。分析表明:du/d t对故障的响应受直流控制系统的影响很小,而udl对故障的响应是直流控制系统对故障进行调整的结果;du/dt对于发生在两极线路上的故障的响应明显大于对于其他区外故障的响应,udl对发生在本极和对极线路上的故障的响应有明显差异。分析了微分欠压保护的逻辑和功能,以及它和其他保护之间的配合关系。最后给出了微分欠压保护的整定方法,并借助EMTDC软件对整定方法进行了算例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