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1999年IEEE批准802.11b和802.11a标准以来,基于802.11系列标准的产品已经在全球逐渐普及,其低廉的价格和开放的频谱为企业、家庭和个人用户带来了方便。据Infoneties研究公司的报告,2004年第二季度全球无线局域网(WLAN)硬件收入达到7.195亿美元,比第一季度增长3%,预计2005年第二季度将增长9%,达到7.862亿美元。但IEEE在WLAN方面的工作并未止步,802.11系列标准仍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当中,新的技术也给WLAN带来了动力,提高带宽和传输性能成为下一代WLAN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IEEE802.11标准为基础的无线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主流。通过接入无线网络实现移动办公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为了满足人们对传输速率日益增长的要求,在相继推出了802.11b、802.11a以及802.11g标准以后,IEEE工作组即将提出下一代高速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n。  相似文献   

3.
王磊 《电子测试》2004,(7):5-11
在芯片厂商产品日渐成熟、Intel力推迅驰平台后,WLAN已在无线传输标准中占据相当有利的位置,继计算机领域之后,将继续拓展其应用领域,向消费性电子市场进军。另一方面,在WAPI标准宣布无限期推迟实施后,从芯片供货商到成品制造商暂时能够集中心力于现有主流规格802.11a、802.11b、802.11g,加上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的疑虑心态暂告消除,WLAN市场销售可望更加火热。本专题除了探讨WLAN在消费性电子领域的发展机会外,还将剖析急速增长的中国WLAN市场以及WAPI推迟的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4.
在无线局域网(WLAN)势头正劲之际,最近又出现了无线城域网(MAN)技术。与为无线局域网制定802.11标准一样,IEEE为无线城域网推出了802.16标准,同时业界也成立了类似WiFi联盟的WiMAX论坛。无线城域网技术为何会紧跟WLAN之  相似文献   

5.
无线局域网环境下的安全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无线局域网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文中针对现有的多种WLAN网络安全访问机制,包括SSID、MAC地址过滤、WEP、802.11i、IPSec VPN、WPA等方案,分别讨论和分析了它们的应用方式以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具有访问力度选择功能的WLAN安全模型-WOS,该模型可为客户端提供可选择的安全访问力度.以及辅助决策的服务功能,讨论了WOS的体系结构,分析了其访问流程。  相似文献   

6.
作为WLAN第一个成熟的标准,IEEE 802.11成功地解决了无线介质给WLAN造成的困难。本文详细地分析了WLAN在物理层上存在的困难,并给出了IEEE 802.11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速度是有同共睹的,从最早的802.11标准演化出802.11b、802.11a再到最新的802.11g标准,只短短的数年时间,就有如此大的飞跃1802.11g技术相当于802.11b的5倍传输速率。54M的带宽远远不是极限,高吞吐量的无线网络技术早已问世,但由于价格等诸多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业和家庭应用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802.11无线局域网(WLAN)的市场(业界称之为WiFi)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局面。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数据,WLAN芯片的市场有望在2004年达到7.57亿美元,器件出货量年度增长32%。  相似文献   

9.
《电子产品世界》2005,(11B):22-22
科胜讯(Conexant)系统公司宣布,27家业界领先的Wi-Fi企业宣布结成增强无线联盟(EWC)以加速IEEE802.11n标准的开发进程,推广应用于下一代无线本地局域网(WLAN)产品的技术规范。EWC希望通过引进这个得到广泛行业支持的规范,加速802.11n标准应用进程,并为高性能WLAN产品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保证下一代无线产品在各种品牌和平台上的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电子产品世界》2006,(1S):80-80
赛迪顾问研究表明,未来5年中国WLAN设备市场将保持超过30%的平均增长率。预计到2009年,中国WLAN市场规模将达到34.5亿元。以IEEE802.11b,g为主的108M和更高速的传输速率,进一步拓展了无线应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的安全缺陷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文章主要分析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IEEE802.11的安全机制,从认证和加密的角度讨论了IEEE802.11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给出了Wireless LAN安全机制应具备的安全性质,并提出了改善WLAN安全性的解决方案和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悦  王澄  杨宇航 《信息技术》2005,29(3):42-45
随着IEEE802-11标准的颁布,越来越多的无线局域网产品在各类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不受传输线的限制,人们可以在任何场所进行信息的交换。但是由于802.11对于隐藏终端与暴露终端问题的解决约束条件过于严格,使网络的吞吐量有所下降。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在802.11MAC中加入了一种功率控制方案。通过使用NS-2进行仿真,结果证明在某些条件下,加入功率控制方案可以达到提高802.11网络吞吐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新潮电子》2007,(7):42-42
Santa Rosa看似非常有诱惑力,其支持的IEEE 802.11n的确能带来极速的无线网络体验,可该网络设备动辄近千元的价格就让不少消费者敬而远之。其实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日常的大多数应用使用IEEE802.11a/b/g无线网络设备已经足够。近日Linksys推出一款型号为WRH54G的无线路由器。WRH54G支持802.11g与802.11b无线功能,  相似文献   

14.
2009年9月11目,历经7年之久的IEEE802.11n标准终于获得通过。事实上市场上符合IEEE802.11n2.0草案标准的商业产品在两年前就已出现,Wi—Fi联盟也从2007年6月起就已开始了对此草案标准产品的兼容性测试。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现有11n设备通过简单的固件升级就可以很快地支持最终技术规范,Wi—n联盟也已经对向下兼容做出了保证。  相似文献   

15.
无线局域网(WLAN)正在巡速地融入我们的生活。IEEE 802.11作为全世界部署最为广泛的WLAN技术,被普遍认为将在下一代无线通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IEEE 802.11技术并没有内建对QoS的支持,使得IEEE 802.11 WLAN在提供音视频等需要QoS保障的业务方面遇到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电子测试》2006,(6):105-105
随着集成了无线局域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游戏机和数字视听设备的迅速增长,随时随地的高速无线通信已成为了现实。当通信速率和数据量增加时,支持双频带2.4GHz(IEEE802.11b和IEEE802.11g),以及和5GHz(IEEE802.11a)的双模与三模(IEEE802.11a与b)系统已成为无线局域网终端的主流。IEEE在2006年1月批准了IEEE802.11n下一代高速无线局域网标准草案规范,其特征是可能引入MIMO技术,以改善使用多天线的通信速率.因此,对以更小的安装面积和更低电流耗散提供双频带能力功率放大器MMIC的需求开始出现,旨在实现更小、更低功耗的无线局域网终端发射器。  相似文献   

17.
关于IEEE 802.16与WiMAX 技术标准上世纪90年代,宽带无线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制定统一的全球性体制标准,1999年, IEEE-SA成立了802.16工作组, 专门针对特定的市场需求和应用模式提出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互补性无线标准。在用于家庭互联的IEEE 802.15标准和WLAN(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基于WLAN技术的无线校园网组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线局域网(WLAN)使用无线多址信道方法来支持计算机间通信。本简要介绍了IEEE802.110标准协议以及无线局域网基本原理和拓扑结构,并结合无线局域网组网特点,详细阐述无线校园网设计规划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最后介绍一个可行的802.11g无线校园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以IEEE 802.11协议为基础的无线局域网(WLAN)的研究正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最初开发WLAN的目的是对有线LAN进行无线扩展,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有线LAN的功能,并以比有线网络更加低廉的价格和更加方便、灵活的方式进行网络安装和维护,主要用于企业和家庭网络。但是,随着蜂窝移动通信产业的成功和WLAN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电子产品世界》2005,(3A):i014-i014
SE2521A是一款高度集成的芯片级无线射频(RF)前端模块,能有效增强符合802.11g标准的WLAN产品的传输范围.并降低实施成本。SE2521A在WLAN系统的收发器和天线之间提供了完整的接口.在一颗微小的芯片级模块内集成了高性能的功率放大器、功率检测器、开关和滤波器.而且完全配合50W阻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