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文章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生源结构单一,"拿来主义"和"闭门造车"现象严重,针对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工作室教学模式方面,提出了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要追求多元化设计需求,要符合地域本土化需求以及要加强校企有效合作等方面的建议,从而把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机遇和提升专业教学地位。  相似文献   

2.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制与以往教学模式、导师工作室制教育模式的特点和教学组织管理形式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立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制,必将成为21世纪艺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发展高等院校动画艺术教育的大政方针及目前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教育成果,结合多年动画艺术教育的经验,从动画动画艺术教育的创新精神培养到动画专业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建立,重点阐述了动画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创设,及对动画专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比分析国内外环境艺术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等方面,探究以企业项目为支撑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型设计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服装教育界一直强调"服装人才培养要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实用型服装人才。服装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发展,是高校专业教学改革的需求所在,也是检验高校专业实践改革教学模式如何与市场能够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服装专业课程内容、实践培养内容为出发点,从理论基础、教学体系建构、工作室建设流程与教学规划程序等方面,对高校服装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就现阶段国内民办高校家具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现状,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问题,本文结合现代设计教育理念,适应社会发展实际要求,针对家具设计专业人才发展趋势,通过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师资队伍组建方面分析探讨了家具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产、学、研"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带动家具专业建设的整体发展,是民办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校动画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动画行业人才需求的脱节,引入项目实践教学工作室模式,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构建了校企合作平台,共建网络共享资源,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并建立了多元化评价机制,实现了项目实践教学工作室具有的课程教学、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三大功能,促进了高校动画专业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相似文献   

8.
罗兵 《包装世界》2012,(3):72-73,76
本文结合创意设计产业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中的大趋势,立足包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从产业背景、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创意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究基于校企联动、以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带动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作品向产品、商品、消费品转变的、凸显"创意成果商业转化型"的包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对推进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的为创意设计产业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另一种探索路径。文章以动漫专业的插漫设计工作室为例,分析了在现有工作室制培养模式下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联合招生招工方式、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发、校企"双导师"团队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0.
楼玮  何征 《包装世界》2013,(4):66-67
随着文化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行业和社会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迫切需要通过学校的实践教学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去迎接就业挑战。而当前国内的一些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尚且存在脱节现象。本文通过论述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优势,探讨了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艺术设计类院校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艺术设计教育要以"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的思想为指导,大力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教育,突出能力培养,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强化艺术设计的专业教育与行业结合、专业学习与项目实践结合,构建全新的以专业项目为先导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即探讨"工作室"教学为平台,构建以"项目式"教学这种新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政府对动画产业和教育的支持,从本世纪初开始国内高校动画专业教育规模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同时带来了高校动画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动画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严重脱节的问题。对高校动画专业的发展背景和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要明确专业定位及教学体系的建立,培养符合产业需要的动画专业人才;研究动画教育的发生与发展以及研究当今产业环境,明确高校动画专业的教育和发展方向以及定位;理顺教育与产业的关系、解决如何与动画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深度接轨的教学模式和体系,确定高校动画专业的办学目标,使之符合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是中国动画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当务之急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创意设计产业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中的大趋势,立足包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从产业背景、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创意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究基于校企联动产教融合,以校企双导师、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带动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作品向产品、商品、消费品转变的、凸显包装创意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对推进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的为创意设计产业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砚池 《包装世界》2013,(3):64-66,69
目前"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已作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的课程改革形式之一,对促进专业教学,彰显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已逐步取代传统意义的形式教学,是实现院校理论教育与工作实践教育零距离对接,形成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校企联动、协同育人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将学校、企业和学生组成利益共同体,承揽和参与实际项目,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有效地化解了相应矛盾,为学院的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注入了活力。在校企合作方式、团队打造、项目化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林业专业的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建立在学校和企业双方自愿共享的基础上建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了学校方面和社会用工方面的广泛认可。林业专业的校企合作,其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通过这种有效的教学和工作联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将课程和实际工作做到密切结合,全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最终促进林业人才质量的全面提高。校企合作教学还包括了按照林业企业实际要求进行制定教学计划,使得人才输出更具有适应性。本文就林业专业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国外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校企合作模式。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八大牵动项目之一“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研究”子课题“林业专业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研究”初探结果。  相似文献   

17.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设计领域中,随着文化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越来越需要能快速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方位设计人才。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受到考验。如何顺应社会的发展,改革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设立工作室制运行机制的研究,不仅能够推进艺术设计教育的良性运行,而且能够推动整个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兴南  谢清  邓长寿 《硅谷》2009,(24):147-147
结合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实际情况,分析现有基本"校企合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以九江学院为例,对应用型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新形式下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是以提高学生技能为高职教育的核心。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尤其是在学生应对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薄弱、创新创业精神不足等普遍问题时,如何培养学生应对能力进行探讨。针对校企合作建设共育平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构建校企合作尤其是高职院校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展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建立,要依托产学结合教育的优势,紧跟行业的发展,突出能力教育,创新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特色。本文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