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热轧搪瓷钢试样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拉伸试验,得到其高温下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规律。再使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断口的形貌及组织进行观察与分析,同时使用高温金相显微镜对热轧搪瓷钢在经历高温烧搪过程中组织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试验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都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断面收缩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现出极好的高温塑性。高温拉伸试样断口搪烧高温下未出现严重的高温脆化现象,保持有良好的延展性。在推荐的搪烧温度850℃下,试验钢晶粒较常温晶粒略微长大,组织上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其力学性能的过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高温金相显微镜是冶金科学领域内新的重要研究工具之一。它是由高温台及其辅助装置、真空系统和金相显微镜等组成,用来直接观察金属及合金在高温时的组织和变化。在这一实验工具未发展之前,只能用间接的方式把某些金属及合金在高温时的组织“固定”在常温下进行观察,但不能观察到连续的变化过程,而这些过程正是反映了金属及合金某些最重要的特性,因此,运用这一实验工具在高温下进行直接的观察和研究将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以往,曾向国外购入高温台,其加热形式大都为间接  相似文献   

3.
针对钢质车轮轮辋闪光对焊中出现的接头断裂现象进行了分析.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了截面的低倍放大形貌,发现焊接前装配工序存在错边现象;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熔合线与热影响区的微观组织,发现熔合线附近为贝氏体组织,紧邻熔合线约50μm的位置为马氏体组织,重点观察了裂纹附近的形貌,发现存在氧化层与脱碳层,说明裂纹在高温下萌生;利用...  相似文献   

4.
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是普通光学显微镜与激光、计算机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比普通光学显微镜更高的分辨率,并且可以实现对样品的分层扫描,进而进行动态原位观察。利用CLSM可以直接观察金属的晶体长大过程,高温相变过程以及凝固过程中第二相粒子的各种行为。本文综述了CLSM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以及其在冶金领域的应用,如夹杂物的碰撞、聚集、长大,在钢渣界面的扩散过程及在凝固前沿的捕捉/推进行为,析出物的形核析出过程等。  相似文献   

5.
6 高温氧化及伴随高温氧化的硫化等 氧化铁皮的生成,金属组织的变化等是与常温附近不同的高温特有的现象,在表面只是生成氧化铁皮而不断被腐蚀,若仔细观察就会温度、气体成分和金属内的变化等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并且非常复杂。另外,氧化、硫化、氮化及渗碳在实际环境下相互间是有关系的,请综合参看文中的各种事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模拟了微合金钢在不同冷却工艺下的凝固过程,并原位观察该过程样品表面的变化,探讨样品表面变化与第二相析出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微合金钢钢液的凝固冷却,样品表面会出现细小浮凸;该浮凸出现的温度及分布位置与第二相的析出理论计算及透射电镜表征结果一致;通过原位观察该浮凸的产生,可间接表征第二相的析出,有利于分析第二相对基体组织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平板撞击试样热愈合处理内裂纹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板撞击试样内裂面呈锯齿状。在本文中,愈合处理采用了整体愈合、剖分愈合及高温显微镜下原位加热愈合等方法。在实验中,观察到锯齿状内裂面的逐渐消失、退化现象及高温显微镜下裂纹边界棱角的钝化现象。作者认为,锯齿状内裂面的退化和边界棱角的钝化是高曲率、高表面能引起该处原子向周围扩散的结果;高温显微镜的原位加热愈合方法无法对特殊三维形态的内裂纹愈合过程进行真实、全面的观察。此外,还从热动力学角度,对平板撞击试样内裂纹愈合形态的演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莹  田庆荣  陈国庆  张慈 《天津冶金》2011,(4):61-63,70
利用扫描电镜、高温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不同断裂形态的SWRH82B盘条和过程线的断口进行形貌观察和金相组织检测。经过分析,造成82B盘条和过程线在拉拔过程中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盘条中的不良组织和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9.
含铜低合金高强钢的时效行为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研究了不同铜含量的低合金高强钢(HSLA)在450-650℃时效时的行为,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分析了钢中各种析出物的相互影响及其对组织变化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与时效过程中硬度变化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时效是组织软化与析出硬化两种机制相互竞争的结果,析出硬化过程包括ε-Cu析出,铌的碳氮化物析出以及含铬的碳化物析出3种强化效应。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了时效过程中硬度曲线变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观察 三种耐热箅条在高温氧化中显微组织的变化、氧化膜微观形貌及合金元素分布状况、研究了显微组织、合金元素对耐热箅条抗氧化,抗剥落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31CrMoV9是欧洲牌号的高淬透性合金钢,属于近几年国产化过程中新研制的钢种。为比较国内外成品钢质量的差距,提高中国该钢种的冶炼水平,选取不同产地的31CrMoV9钢,对其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进行研究。电解钢样观察其中夹杂物的外观形貌,并对钢样进行金相观察和利用高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钢样的组织变化。研究发现,单一成分的夹杂物多为长条状,而复合夹杂物多为球形。研究过程所选取的中国生产的钢材与德国钢材在夹杂物的数量和形态控制上存在差距,中国生产的钢材单位面积内夹杂物的数量更多,夹杂物的大小不均匀,形态控制不理想。就成分而言,德国钢材的夹杂物成分主要是以Al2O3、CaO、MnS等组成的复合夹杂物,而中国钢材的夹杂物存在着成分的波动性。共聚焦显微镜试验过程中发现,在升温过程中夹杂物会发生球化现象,降温过程中,钢样开始形成马氏体组织的温度有所不同,中国钢样为580 ℃,德国钢样为450 ℃,这与其本身晶体的成分有关,最后的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颗粒+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不同的制坯方式及加工工艺拉制高温钼丝,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拉伸机观察丝材的组织与性能,通过对不同工艺拉制的φ1.9mm、φ0.6mm高温钼丝组织与性能的比较,从而选择出合理、可行、经济的高温钼丝生产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3.
汽轮机转子材料的高温时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国内外常用的两种汽轮机转子材料30Cr2MoV和28CrNiMo1V钢在高温时效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TC4-DT钛合金的相变过程原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察了存在强织构和正常两种组织的TC4-DT钛合金从室温升温至1 200℃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并且与在室温下采用光学显微镜获得的照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加热温度大于500℃时,无需化学浸蚀即可以进行原位观察。试样加热至950℃(Tβ-35℃)时,可观察到球状α相逐渐消失,加热至1 000℃(Tβ+15℃)后观察不到球状α相,判断α→β相转变的温度区间应在950~1 000℃。此外,正常组织试样加热至1 000℃时已经能观察到β晶界和晶界滑移现象,而存在强织构的组织加热至1 170℃左右时才观察到明显的β晶界和晶界滑移现象。强织构会阻碍晶粒再结晶长大,只有加热至Tβ以上一定温度时,晶粒才能再结晶长大。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模拟高炉条件下研究球团还原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定球团在不同还原温度下的物相组成,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球团还原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球团在还原过程中出现分层现象,由低温下外层磁铁矿-核心赤铁矿逐渐转变为高温下外层金属铁-核心浮士体;球团还原停滞现象首先由生成的渣膜包裹铁氧化物颗粒,引起还原速率降低,之后生成密实金属铁壳阻碍还原气体进入球团内部,进一步减慢还原速率。  相似文献   

16.
使用高温金相技术观察研究了Cr12Mo1V1模具钢加热至950和1 200℃的升温过程、保温过程和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和碳化物溶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升温过程中,铁素体组织会呈现黑色,随着温度升高,会发生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在高温金相中表现为黑色组织向灰白色组织转变;保温过程中,将会发生碳化物明显溶解现象,在高温金相中,碳化物溶解呈现黑色颗粒尺寸逐渐增大,数量逐渐减少的现象,大颗粒共晶碳化物将会发生溶断和粒化;冷却过程中会发生马氏体转变,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的结构会更细。  相似文献   

17.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车轮钢490CL的铸坯高温热塑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断口形貌,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试样的金相组织。根据断面收缩率的变化,490CL在600~1350℃之间存在两个脆性区和一个高温塑性区,其中1320~1350℃是第Ⅰ脆性区,910~1320℃是高温塑性区,680~910℃是第Ⅲ脆性区。根据断口形貌和金相组织,分析了第Ⅰ脆性区、高温塑性区和第Ⅲ脆性区形成的原因。490CL铸坯热塑性研究为连铸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HM—100型高温金相显微镜对12Cr2MoWVTiB钢进行了热变形奥氏体组织的演变和连续冷却的动态观察,发现了一些新现象。用多滑移系转换的模型解释了表面浮凸受阻的现象。研究表明,贝氏体相变导致的表面浮凸具有切变性质。奥氏体变形能够促进贝氏体形核,并可抑制贝氏体的生长,从而能使贝氏体组织细化。这可能又是一个提高贝氏体钢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摘要:使用高温金相技术观察研究了Cr12Mo1V1模具钢加热至950和1200℃的升温过程、保温过程和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和碳化物溶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升温过程中,铁素体组织会呈现黑色,随着温度升高,会发生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在高温金相中表现为黑色组织向灰白色组织转变;保温过程中,将会发生碳化物明显溶解现象,在高温金相中,碳化物溶解呈现黑色颗粒尺寸逐渐增大,数量逐渐减少的现象,大颗粒共晶碳化物将会发生溶断和粒化;冷却过程中会发生马氏体转变,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的结构会更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掺杂少量K_2O、SiO_2、Al_2O_3的Φ0.6mm高温钼丝及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的变化,测量了钼丝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弯折次数和显微硬度,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高温钼丝室温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高温钼丝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下降,延伸率和弯折次数上升,但达到一定温度后降低;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高温钼丝的抗拉强度、显微硬度降低,弯折次数、延伸率升高,达到一定时间后,变化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