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四普"和"五普"的相关数据,以上海、北京、广州三市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大城市内部人户分离的空间特征:[1]大城市市域分区的空间分布特征;[2]大城市市域分区的空间演化特征;[3]大城市内部分离人口与城镇布局的空间关系特征.  相似文献   

2.
余炜楷  吴天谋  陶琳 《规划师》2009,25(10):66-71
大城市外围地区的都市区化是当前我国大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区的实证研究可知,在都市区化的背景下,大城市外围地区的用地、交通、生态等空间要素在都市区化与本地城镇化双重动力作用下往住会产生功能与布局上的分异。对此,应借助“整合”的策略,通过对用地、交通、生态等要素的整合,促进都市区化和本地城镇化两种不同动力对外围地区空间发展作用的协同,促进大城市外围地区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条基本规律,但该规律在我国尚未受到应有重视通过借鉴和补充王小鲁的研究,采用跨国间数据,计量检验了影响大城市化的基本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和预测了中国2007年、2011年和2020年大城市化的应有水平分别为22.6%、23.2%和32.0%,这比2007年与2011年的实际水平分别要高5.9%和5.4%由此找出了我国的发展差距据此,提出了加强与改进大城市建设的5条意见,包括应尽快明确大城市的标准、重视发展100-500万人口的大城市、以及应把大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再造、人口转移和扩大內需的产业政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多中心城市的概念内涵与空间特征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中心"是当前国内外大城市发展的一般特征和趋势。本研究通过对大量国内外多中心城市相关研究的分析,首先梳理了多中心城市研究的历史脉络,从理论推导和空间特征两个方面,总结提出了多中心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其次,分别从空间形态特征、规模等级特征、功能体系特征、"互动流"特征、区域协同特征和空间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方面,详细解析了多中心城市在各表现维度上的特征;最后,提出了对于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与借鉴,并针对当前大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实践中的困惑,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本研究旨在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大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引导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空间扩展的现状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并通过与英国城镇空间扩展和人口集聚特征的对比分析,提出中国西北地区城市空间扩展范式,即:不同类型城市规模均持续扩大背景下的空间形态结构分异,迁往主要中心城市大背景下的中小城市人口集聚,大城市及特大城市仍处于能量集聚背景下的城镇区域"虚多中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老龄化空间特征与规划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划师》2015,(12)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老年人口在大城市地区增长显著。文章以北京为例,在分析和研究中国特大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与空间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中外大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变化差异比较,提出中国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其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出"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大都市区郊区的持续扩展,促使了其集聚网络——大城市连绵区的出现和增长,并成为美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本文介绍了美国当前关于大城市连绵区的研究进展,包括概念界定、空间特点、演化机制等,并以空间蔓延与区域管治为例讨论了美国大城市连绵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的策略,为引导我国大城市连绵区空间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空间结构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抽象表达.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在分析城市空间演化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大城市形态特点和规划实践,总结出我国大城市空间优化的基本模式为圈层扩展和轴线延伸的耦合,多核心网络状空间结构是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规划选择.这些理论总结为城市空间拓展及我国大城市的空间优化明确了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9.
当前美国大城市连绵区规划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其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出"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大都市区郊区的持续扩展,促使了其集聚网络--大城市连绵区的出现和增长,并成为美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本文介绍了美国当前关于大城市连绵区的研究进展,包括概念界定、空间特点、演化机制等,并以空间蔓延与区域管治为例讨论了美国大城市连绵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的策略,为引导我国大城市连绵区空间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市为例.运用定性、定量及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快速发展期大城市外围人口集聚的阶段划分、时空特征、迁居机理进行了较详细的实证分析及初步的理论总结.结果显示:1990年代以后.大城市人口集聚的主导空间发生了转移.外围区人口增长逐渐超过中心区.大城市正式从"中心主导人口集聚"阶段过渡到"外围主导人口集聚"阶段;而在人口快速集聚的外围区中,近郊区的人口增长态势明显强于远郊区.它呈现出"圈层式"片状增长特征.而远郊区则呈现"蛙跳式"点状增长特征:近郊区新增人口的主要来源是中心区的郊迁人口和省内其他中小城市人口.而远郊区新增人口中有很多来自省外或省内的农村;就迁移原因而言,集聚在近郊区的多是居住驱动型人口.居住郊区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集聚在远郊区的多是就业驱动型人口.本地城市化和郊区化均不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新自由主义浪潮席卷全球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治理模式纷纷由传统的管理主义转变为企业主义,引发了城市空间演化轨迹出现新的动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分权化和市场化为导向的制度变迁具有鲜明的新自由主义色彩,推动了在城市土地开发中具有利益取向的企业化地方政府的形成。基于租差理论的视角,通过考察企业化地方政府作用于城市空间演化的机制及其空间效应,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城市空间演化是企业化地方政府逐利的城市土地开发行为所留下的空间烙印;企业化地方政府分享租差的诉求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使其患上严重的"土地财政依赖症";在"增长优先"理念指引下,企业化地方政府倾向于引导资本流入有利于获取最大化租差的区位,而资本流入的空间不平衡,也引发了城市空间的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王慧 《城市规划》2003,27(3):20-25
开发区发展进程可划分为成型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后成熟期几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开发区有着不同的增长机制 ,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空间特征 ,因而与依托城市 (母城 )和地区的相应关系也有所不同。增长极机制是两者关系的主要内在肌理。开发区发展对城市的空间规模、形态以及空间增长方式、产业空间结构、人口与社会空间结构、各功能区段之间的关系、城市化与郊区化进程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效应 ,从而可催化带动都市区域的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13.
边缘城市是美国郊区化的产物,产业园区是我国拉动经济和拓展城市空间最重要的载体,两者都是新形势下城市发展演进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通过对美国边缘城市的现象观察及其与我国产业园区的比较研究,从城市、区域、网络三视角,提出产城融合化、功能复合化、环境品质化、城镇体系化、数字智慧化等基于边缘城市理论的产业园区规划策略,并以中国-泰国崇左产业园规划进行了实证研究,将边缘城市理论运用于城乡规划实践。同时,立足"边缘城市=边缘+城市"解构,提出边缘城市的核心在于"城市"——立足职住平衡的城市功能中心化;活力在于"边缘"——立足网络协同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形态格局建构,并指出边缘城市依托规模互借协同效应,促进城市形态沿单中心-多中心-城市群演替、空间结构沿等级化-(扁平化)网络化-一体化演化,已成为城市区域走向多中心网络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兴生长点或战略性支点。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2020,(5):54-61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组织密切相关。重庆主城区作为典型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在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就近组织、公共服务需求的均衡化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本文梳理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的演进历程以及与公共服务需求变化的互动关系,辨识随着城市功能由生产向消费转型,空间面临的结构问题及其内在动因,借鉴马斯洛理论,提出顺应当前及未来公共服务需求层次的分异,城市空间结构应从"多中心、组团式"进一步向"分层多中心、组团式"优化,引导形成相对集中、功能综合的基层"小、微中心"体系,以有序组织公共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必要交通出行,降低居民出行的时耗,提升城市效率,并借鉴恩格尔系数构建衡量城市效率的评价框架,为破解山地城市空间结构问题,推动城市空间转型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相似文献   

15.
李峰清 《城市规划》2018,(3):109-117
探讨高铁网络支撑下的我国城镇化空间发展的理想模式与现实认知误区。通过对"上海-长三角"22个地级市的手机信令和话单数据的追踪辨识,考察高铁时代异地就业的"新型流动人群"以及具有"商务流"特征人群的规模和城际分布。在此基础上,针对"极化—扁平化"、"时空模型—效用模型"以及"理想模式—内在机制"三对关系展开辨析,据此探讨"高铁+城市群"协调发展理想模式的实证启示。最后对决定"高铁时代"城市群的极化抑或均衡发展的关键机制做出阐释,希冀澄清高铁与城镇化空间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而有助于促进城镇化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generalize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d adapts the Garin-Lowry model to simulate both population and service employment densities in this hypothetical, yet realistic, city. The model is solved numerically while varying exogenous factors such as the distance friction coefficients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asic employment.... The results are generalized by estimating, via regression analysis, density functions over a large sample of simulated density patterns, pointing to the critical importance of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basic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and providing a basis for further empir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7.
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城市旅游是以城市为载体的观光游憩体验活动和商务会展活动,城市旅游的空间范围是建城区和郊区县,城市旅游的空间背景是区域,城市旅游基本空间单元是观光游憩点、游憩中心地、主题街、旅游通道、公园道路等,不同旅游空间单元数量与组合方式不同,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在城市空间增长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选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所属483个城市新区作为研究对象,论文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城市新区空间效应的主要特征,具体包括:(1)城市新区促使城市功能出现分化和外迁,并在郊区形成综合化集聚;(2)城市新区引起人口空间的流动与重构;(3)城市新区带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多样化;(4)城市新区促成区域城镇空间的组群集聚。最后,论文初步探讨了城市新区的空间增长机理,包括新区空间生产、空间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协作与博弈、城市资源与空间要素的供给与需求、空间触媒作用等。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gated communities as a nexus of social and spatial relations within the context of urban inequality. We apply Tickamyer's (2000) sociological framework for incorporating space into the study of inequality, which allows us to substantiate the arguments that the process of gating increases urban inequality. The contributions of this article are three: (1) We generate a new systematic theoretical approach toward the study of gated communities, which we consider as middle range theory; (2) We argue that gated communities reproduce the existing level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that they also define a new, permanent differentiation order in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is respect we also arrive at six hypotheses, which can be tested in future research); (3) We introduce the term “gating machine,” wher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terests and ac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s, real estate developers, the media, and consumers suggest that prevailing structural conditions assure the future proliferation of gated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20.
关于“城市空间绩效”及城市规划的作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空间本身的复杂性,"城市空间绩效"在很大程度上未被真正理解,这限制了我们理解城市的深度及对城市问题的判断。因而,认识和把握城市空间绩效,探讨城市建设用地的完整性、边际替代、空间距离和空间分割与垄断等内在机理,对于理解和改善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规划作为,尤其是处理当下住房等现实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城市用地及其功能用途的基本常识为出发点,分析探讨城市空间绩效的内在机理及与经济社会运行的关联性。在梳理内在机理基础上,进而以空间思维和推论方式进一步分析包括规划在内的公共政策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