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金昭 《住宅产业》2023,(5):40-43
为推动乡村和传统村落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声环境管理和传统村落声景观规划。本文通过对徽州市传统村落黟县西递镇进行实地调查,使用声景问卷评估声景感知和期望。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传统村落中自然声的喜好度和期望值较高,如流水声、鸟鸣声和风吹树叶声;而对机械声的喜好度和期望值较低。因此,在未来传统村落声景观规划和管理中,应减少不必要的声音,保护和发展丰富的自然声音和传统文化声景观,以此为传统村落营造出更好的声景感知。  相似文献   

2.
夏炎  郭建  邹源 《华中建筑》2022,(10):173-177
旅游型传统村落是近年来游客出行的重要目的地,除了风景和美食给游客的视觉和味觉带来享受,声景观也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以皖南宏村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阅读和问卷调查,梳理出宏村景区中主要的自然声、文化声和旅游声并进行分类;进行主观问卷调查和客观声景测量,对宏村声景观现状进行调查,从已分类的声景中提取出独特的标志声并将其量化记录;通过不同日期、不同时间分段测量,揭示游人对于皖南宏村景区声景观的相互影响。研究为旅游型传统村落声景观保护提出策略,并提出基于声景视角的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方式,同时也为皖南宏村景区声景的文化价值和景区宣传提供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稷  张沛  张中华  刘赫 《室内设计》2023,38(1):133-140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中,传 统村落遭受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干扰,加之“重 文化、轻自然”的保护思想较为普遍,导致传统 景观难以维持平衡状态而出现破碎化、异化与 衰败等问题。本文基于文化与自然融合理念,系 统解析传统村落景观韧性内涵与机理,并构建景 观韧性评估模型,以陕南地区的12个传统村落作 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陕南 传统村落样本景观韧性综合得分平均为55.282, 处于景观韧性一般水平,最高为青木川村,凤镇 街村、营梁村与云镇村得分均高于60,处于韧 性较强水平,得分最低为西坝村处于韧性较弱 水平;第二,指标准则层中文化景观韧性得分最 高,是影响陕南传统村落景观韧性水平的主导 因素,依次是生态环境韧性与社会网络韧性;第 三,一级指标中陕南传统村落样本得分情况差异 较大,主要受到自然环境、旅游开发、人口流失 与移民搬迁政策等因素影响。最后,基于景观韧性评价结果与文化与自然融合理念,从增强抵御干 扰力、提升适应恢复力、优化学习发展力等入手,提出传统村落景观韧性分类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六盘山魅力景观区传统村落艺术文化空间为研究对象,立足六盘山魅力景观区传统村落的艺术文化空间现状,从多元性、农耕性、开放性等方面梳理艺术文化空间的特点,探讨艺术文化空间在发展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意义。从整体上不单一的把六盘山魅力景观区定义为以保护为主的"国家公园"或"魅力观光区",而是从传统村落的艺术文化内涵上超越自然风景地域空间的范畴,维护中国民族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的景观文化基因承载着村落方方面面的历史,是村落地域性景观文化的载体,在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鄂西复杂的山丘地形孕育了许多优秀的村落文化,也让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较好保存下来。以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的土家族传统村落鱼木寨为例,通过对鱼木寨景观基因的挖掘提取,总结了鱼木寨传统村落生态环境、聚落格局、公共空间和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景观特征,并提出了公共空间保护和更新的可持续性策略,为鄂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构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刘媛  徐悦颖  田永刚 《城市建筑》2023,(14):100-102+119
文章从景观基因理论视角出发,通过识别秦巴山区传统村落景观的外在表达和内在特质,建立片区内独特的景观基因谱系,为地域景观文化的研究提供新路径。在对秦巴山区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景观基因理论对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进行识别与提取,从传统村落外在营构过程和内在文化形成两个层面,构建了双层(营构—文化)、六维、二十二类景观基因图谱体系,同时基于景观基因识别四原则,定性分析梳理了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村景观基因特征。研究成果为秦巴山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研究提供借鉴和科学依据,为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特征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认识的逐步提高,极具地域性和文化性的山地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提升改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以河南省禹州市苌庄镇九里山村传统村落为例,从自然、人文以及人工景观风貌等方面全面分析九里山村景观风貌的特征及发展困境,在土地利用、文化、产业、建筑风貌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为九里山村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提升改造提出方法与策略,为九里山村的永续发展注入动力.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是乡村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有利于维护民族文化多元性,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将景观基因理论引入村落研究,建立景观基因的识别指标与路径,构建系统性、可视化的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图谱,有助于全面系统地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特征。该文以“满族发源地”赫图阿拉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形态分析以及文献资料收集,对景观基因进行识别与提取,构建选址基因、布局基因、建筑基因与文化基因图谱,并分析建筑空间的演进与影响因素,为深化学科研究和保护满族传统村落提供了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晋南地区的旅游型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艺术传承以及保护价值,认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应该结合村落的生态理念、人居环境、艺术传承、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有机协调发展。晋南地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要突出地域文化特征,要坚持以人为本,守好地方传统文化的根脉。  相似文献   

10.
皇慧敏  郭丽霞  王强 《中外建筑》2022,(12):102-108
传统村落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是承载地域历史信息与文化景观的重要空间,村落景观资源的质量状况是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首要条件。以呼和浩特市传统村落——西乌素图村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开发AVC理论为指导,结合美景度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面向公众感知的传统村落景观“三力”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西乌素图村景观资源优势明显,以古建筑、历史遗址为代表的人文景观资源,以杏林花海为代表的自然景观资源较为突出,村落环境承载力整体状况相对良好,但民俗文化类资源吸引力弱、农旅融合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因素限制了村落景观评价结果。研究将实地调研和评价结果相结合,提出西乌素图村景观优化策略,为此类传统村落景观评价和旅游开发提供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传统村落作为本地文化承载的主体,其重要价值伴随在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树立的过程中。2012年以来,国家四部委陆续发布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对传统村落有序发展给予重视,于此,以兰州城河村为例,以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为基点,围绕传统村落产业建设、传统生活延续、景观塑造等方面,顺应"农业多产化、村落景区化、居民多业化、资源产品化"的发展趋势角度,对城河村的"产、村、景"一体化的发展进行探讨。旨在使城河村的社会、经济、文化、景观超越"美丽乡村"的表象,重温于传统生产、生活之中,突出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传承的意义,从而使传统村落更加平衡、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乡村景观视角下传统村落现代营建监测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困境,拟解决在传统村落现代营建监管工作中,缺乏动态监测数据库平台的问题;通过建立乡村景观研究视角,进行传统村落的再认知;从实践出发,明确数据库构建的目标与原则;开展比对分析,确定空间数据库类型;构建“村域环境”监测内容;按照“人工景观”、“经营景观”、“自然景观”的景观分类,与“土地斑块”、“群体组合”、“单体要素”尺度层级,制定传统村落乡村景观的动态监测数据内容体系;最终完成传统村落现代营建动态监测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可用于比对传统村落“新”、“老”乡村景观的特征,为传统村落现代营建的动态智能监管、档案资料存储、保护规划编制、乡村景观研究等工作,提供数字平台与虚拟模型。  相似文献   

13.
张琳  杨珂 《风景园林》2020,27(12):104-109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遗存,具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村落已经成为人们体验田园生活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以云南大理沙溪寺登村为例,采用依恋量表问卷、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村民的传统村落景观感知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村民对自然古朴、保留了传统风貌、承载了集体记忆的景观具有强烈的依恋感知,而对功能、风貌、格局变化较大的村落景观则依恋感知较弱;且功能依赖维度的感知普遍低于情感认同维度。针对以上问题与发现,提出以提高村民的场所依恋和情感认同促进传统村落景观内生性保护和发展的策略建议,实现传统村落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物质载体,具有特殊的文化传承意义;传统村落保护包括民居改造,景观提升,非遗传承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针对村庄景观改造提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采用适宜的修复技术恢复古村风貌,使传统村落既可以延续村落肌理特征,提升景观品质,又尽可能地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5.
以传统村落为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对象,分析传统村落景观与一般乡村景观和乡土景观的差异,提出了传统村落需要"弱景观"的理论,并定义了弱景观的概念。同时,从整治设计、改造设计、引入适度设计3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在传统村落景观实践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弱景观营造,以及3类景观营造方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传统村落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传统村落现状和发展困境的分析,以云和县坑根村为例,研究民宿旅游视角下村落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策略。浅析其对历史建筑和村落肌理的修复;农耕文化和乡土文化复兴;村落人居环境和旅游景观更新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该村景观资源利用率、社会效益还不够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夏炎  杨熙 《城市建筑》2023,(16):73-77
声景观是传统旅游型村落整体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旅游型村落的声景观进行研究,有助于解决传统空间形态规划和旅游管理保护维度单一、优化视角老套的问题。文章以宏村核心区为研究区域,采用主观问卷与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测量方法,综合聚类分析、空间插值等分析方法,首先对声景观的类型进行聚类分析,接着对研究区域内的三种声景观指标(背景噪声、瞬时声级和等效连续声级)进行一日之内、工作日与非工作日,以及旅游淡季、旺季的时空差异分析,最后给出相应优化策略。评价结果表明宏村核心区的声景观可聚类为三种类别,且声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南北差异与时间差异,为宏村景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琳  杨珂 《园林》2022,(7):20-27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地域精神。使游客获得对乡村景观价值的理解和认同,使居民获得对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二者对传统村落的主动保护行为,是发展传统村落旅游的重要意义。以云南大理沙溪寺登村为例,通过场所依恋感知量表和景观偏好认知地图等方法对村民和游客的景观感知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村民的景观特征感知普遍低于游客,景观依恋感知普遍高于游客;村民与游客都对保留了传统风貌与文化精神的典型景观具有更高的感知与偏好。针对以上问题与发现,从空间规划、游线设计、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提高村民和游客景观感知和场所依恋的策略建议,使乡村旅游能够成为促进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传承乡土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是重要的地方文化载体和旅游资源。绿道的通过能为当地村落带来游客,增加村民收益,同时能够引起人们对传统村落的关注和保护,为绿道的发展创造地域特色。该文以增城绿道为例,把绿道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作为一个研究整体,将两者的发展连接在一起,并围绕如何让绿道有效地整合传统村落最终达到可持续、共赢的目标来展开。首先对增城绿道周边的传统村落资源进行梳理,针对现状总结绿道中传统村落的景观整合思路与方法,并进一步阐述绿道沿线村落景观元素的整合设计过程。希望能对广东绿道热潮衰退的现象带来一定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传统村落孤岛化、破碎化问题提出客观而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传统村落作为人们重要的旅游休憩场所,其声景观品质对于其满意度的评价具有重要影响.以贵州黎平县肇兴为例,通过声漫步法、SD法、物理数据测量和数理统计,对其声景观进行了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研究发现:人对声音的主观舒适度感受与等效连续A声级存在相关关系,在不同特征的声源类型下,两者的回归分析存在差别;在喜爱度调查中受访者对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