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一、立项背景设计阶段,结构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确定了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尺寸及其钢筋配置;施工阶段,钢筋翻样工依据结构施工图、构造规定和施工段划分要求进行钢筋下料,确定各个构件每一根钢筋的形状、细部尺寸和断料长度,生成钢筋配料单。钢筋配料单是钢筋加工的依据。钢筋下料能否真实诠释结构工程师的设计意图并考虑优化下料、节省钢筋,对保证结构安全、落实节能减排基本国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钢筋计算长度有预算长度与下料长度之分。预算长度指的是钢筋工程量的计算长度,下料长度就是实际应用到工程项目上的钢筋加工长度,它俩有啥区别和联系,钢筋预算和钢筋下料的区别是什么——怎样理解钢盘预算和钢笳下料钢筋预算长度指的是钢筋工程量的计算长度,主要是用于计算钢筋的重量,确定工程的造价。下料翻样是钢筋工程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钢筋施工工序上,钢筋配  相似文献   

3.
钢筋统筹套材下料法主要包括钢筋的配料和下料两项工作,这两项工作都是钢筋施工中重要的工序。过去配料主要是根据图纸或标准图册上所给出的材料表上的有关内容来计算并填写每种编号钢筋的级别、根数、下料长度、总长度及总重量,其中主要是计算下料长度;但是,近年来,图纸大多不绘制材料表,所以,要求自己根据图纸中所给出的条件和有关的规定来计  相似文献   

4.
在核对钢筋料单时,有时发现钢筋的下料长度没有考虑弯曲调整值。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翻样的技术员对弯曲调整值这个概念不理解甚至不清楚造成的。所谓弯曲调整值,是钢筋按图实际尺寸与中心轴线长度之间的差值。由于钢筋应按中心轴线长度下料,而配筋图上注明  相似文献   

5.
根据最新规范要求,提出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钢筋下料长度的精确计算方法。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演算钢筋翻样与钢筋下料的计算差异,并且梳理成工程上常用的数据表格。  相似文献   

6.
一个好的钢筋翻样人员,做出的钢筋下料单,不仅要能节约钢筋,优化下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浪费。还要能指导施丁,让施工工效达到最大化。下面笔者就介绍一种墙立面详图钢筋翻样法,我的心碍体会是:翻样过程虽然辛苦点,但做出的下料单可以节约钢筋,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整个队伍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施工中,钢筋配料的关键是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为找出钢筋的下料长度与钢筋的计算长度、弯曲角度和曲率半径之间有什么规律性的内在联系,确定钢筋下料调整值,我们作如下定义:在弯曲点范围内,钢筋直径为 d 的中性截面中心线(即下料长度线)在曲率半径为1.75d 的圆弧中点一侧的弧长,以及与此对应的这段计算长度的差额量值称为下料调整值。单位为 d。  相似文献   

8.
安阳 《山西建筑》2009,35(27):245-245
针对钢筋预算量和钢筋翻样量相差悬殊的普遍现象,从计算依据、精度、人员素质差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提高计算钢筋量的精度,从而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钢筋翻样时,钢筋下料的形状比较多,示意国画起来比较复杂,而且也很费时间。我在实践中用塑料板自己制作了一块模板,利用它进行钢筋翻样,既快又省力。下面介绍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孙勇  王磊 《中州建设》2009,(9):77-77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的关键。目前设计图中标注的钢筋尺寸是钢筋的外轮廓尺寸(从钢筋外皮到外皮量得的尺寸),称为钢筋的外包尺寸。在钢筋加工时,也按外包尺寸进行验收。钢筋弯曲后的特点是:在弯曲处,内皮缩短,外皮延伸,但是中心线的尺寸是不变的,所以钢筋的下料长度就是其中心线尺寸。钢筋成形后在弯曲处形成了圆弧,因此弯曲钢筋的尺寸要大于中心线的长度,两者间的差值为“弯曲调整值”,那么我们在计算下料长度时应当用量度尺寸减去弯曲调整值。  相似文献   

11.
杜玮琮 《建筑施工》2021,43(1):62-64
对地下连续墙以及钻孔灌注桩中的钢筋翻样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钢筋翻样系统.首先运用系统内置规则进行快速翻样,分析接头位置以及断料情况;其次进行下料优化以及下料接长,并输出报表,指导现场人员进行操作.应用该系统,形成对项目钢筋加工现场的信息化、参数化、可视化管理,降低工程中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原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12.
钢筋作为建筑施工三大主材之首,是施工项目成本与质量控制的重点。但是国内现有的钢筋下料工作基本都由手工翻样完成,并且极度依赖施工现场的技术经验。本文按照钢筋下料的工作流程作为主线,以“结构安全、施工方便、经济节约”作为评分原则,结合钢筋图集规范与施工习惯,借助图形几何算法,在Revit软件上做二次开发,对柱墙梁板等构件进行钢筋下料的计算,用预设的程序进行多种方式的钢筋排布预演,并根据钢筋排布方式产生得结果打分择优,以此找到钢筋下料最优解,并将相关的计算数据通过外部数据库文件的方式储存。本程序以南京公安大楼作为案例,实践并测试算法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对比传统钢筋下料手段,能够实现节约材料,低碳施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为控制钢筋的用量,必须建立起针对钢筋的管理制度。提出优化下料诸多技巧,对钢筋翻样实施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夏念恩  谭正清 《四川建材》2010,36(2):282-282,286
笔者针对黄冈钢筋翻样的现状,与湖北恒胜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洽谈校企合作,积极推广应用平法钢筋下料软件G101.CAC;同时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钢筋翻样电算实训,将优秀的学生推荐给企业,担任钢筋翻样师这个全新的岗位,提升行业企业整体素质,取得了双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包尺寸、钢筋弯曲、钢筋弯钩所增加的长度以及对钢筋弯折量度差的分析,确定钢筋配料计算的方法,然后进行钢筋配料计算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施工下料要考虑3个关键因素,即可操作性、规范化和优化下料。(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弯钩增加长度。(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有3个关键值,即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和箍筋调整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钢筋常规下料、优化配料及钢筋接头智能决策三部分内容的计算机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8.
针对钢筋BIM翻样技术建模效率低、断料功能不足、责任分工不明确、无法适应我国行业规范和市场环境等问题,自主研发钢筋BIM智能翻样辅助系统,依据国内钢筋原材料和数控设备产品改造钢筋对象的特性和工艺数据,创新参数化建模、智能化断料等提高建模效率的关键技术。通过在某大型房建项目中持续应用,总结出协同建模、模型审核和数据交付等关键流程环节,创新从实体建模到数据交付的全过程钢筋BIM翻样工作流程,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钢筋BIM翻样业务解决方案,为钢筋BIM翻样技术的推广发展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唐才均 《建筑工人》2010,31(7):42-43
<正>(3)抗震框架梁KL上配2排筋、下配1排筋的弯锚计算将图2的端柱锚固部位放大,得到图3,由图3可看出:上部1排钢筋的锚固长度=hc-80+15d;上部1排通长钢筋的预算总长度=框架总长度-hc左-hc右+(hc左-80+15d左)+(hc右-80+15d右)+接头长度=框架总长度-160+15d左+15d右+接头长度;上部1排通长钢筋直径≤25mm时,下料总长度=框架总长度-160+12.07d左+12.07d右+接头长度,上部1排通长钢筋直径25mm时,下料总长度=框架总长度-160+11.21d左+11.21d右+接头长度;上部1排非通长钢筋的预算总长度=ln1/3+hc-80+15d;上部1排非通长钢筋直径≤25mm时,下料总长度=ln1/3+hc-80+12.07d,上部1排非通长钢筋直径25mm时,下料总长度=ln1/3+hc-80+11.21d;上部2排钢筋的锚固长度=hc-130+15d;上部2排钢筋的预算总长度=ln1/4+hc-130+15d;  相似文献   

20.
王泽云 《四川建筑》2001,21(Z1):217-218
在常见的各种施工技术资料、手册、教材中,预应力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尤其对于钢筋冷拉回弹率这一概念,更是缺乏统一确切的定义,造成预应力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种类繁多,无所适从,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确切定义钢筋冷拉回弹率这一概念、统一预应力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