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顾村大型社区为例,将人群分为购房户、市区拆迁户、农村拆迁户、租房户4类,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分类对比的方法,分析不同人群的就业地点、通勤距离、通勤时间、通勤方式等实际通勤特征以及就近通勤意愿、意愿通勤时间、通勤满意度等意愿通勤特征,并基于实际与意愿通勤特征结合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从而为未来大型社区规划中进行就业岗位配置提供参考或依据。研究发现,大型社区居民基本实现居住-就业平衡,但从通勤意愿层面仍有改进空间;不同人群间在意愿及实际通勤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意愿通勤特征差异小于实际通勤特征。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居民以较低的距离成本完成工作日的多目的通勤是城市空间人性化发展的难题.对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的研究鲜有关注居民一整日的出行链.以居民工作日的通勤出行链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考虑不同地理背景建成环境与多目的通勤行为的研究框架;基于广州居民活动日志与POI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解析建成环境对居民多目的通勤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具有高密度、高混合度和小尺度街区设计特征的建威环境能显著提高居民工作日的活动强度并减少非通勤距离;不同地理背景下建成环境对多目的通勤行为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差异;考虑活动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通勤出行链具有不同的时空弹性,建成环境对多目的通勤行为的影响会受到活动类型组合的约束.这些结论丰富了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研究的维度,也为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刘倩  江裕林 《室内设计》2023,38(3):47-53
通勤效率是反映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 指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 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职住空间关系发生深 刻变化和居民通勤行为变得日趋复杂,影响城市 空间绩效和居民生活品质;且随着多源大数据 可获得性增强,关于职住平衡及其对通勤效率 作用机制的研究愈发广泛而深入,但学者对于 职住平衡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等物质空间属性 如何影响居民通勤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为了 解城市日常生活中不同通勤效率居民的多元需求 和真实的通勤状态,探索提升城市居民通勤效 率的有效途径,推动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 以深圳市为例,借助DAAS和ArcGIS平台利用 联通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住地和工作地,通过 LINGO软件计算过剩通勤指标,对深圳居民通 勤效率进行评价,并在区分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基础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多方面因素对居民通勤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区 位、职住平衡度、土地利用混合度、容积率、平均房价、公交可达性、城中村面积、工作岗位数量 和服务设施面积对居民通勤效率有重要的影响。控制其他因素对通勤效率的影响之后,无论是 居住地还是工作地,通勤效率都会随着职住平衡程度的提升而提高,而在中国已有较高密度和 混合度的背景下,通过进一步增容或功能混合以期提高通勤效率的措施则需审慎对待。研究丰富 了基于我国大中城市背景的通勤影响实证案例,为提高城市通勤效率,推动可持续交通提供有益 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居民居住地与工作地的空间关系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从城市通勤行为和职住空间角度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揭示城市空间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土地利用和通勤交通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提出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识别方法,研究了分区域的居民通勤距离和就业岗位通勤距离等指标,提出了利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比校核手机信令数据的方法。以苏州市为例,结合苏州市综合交通模型对城市职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讨论市域和市区的职住平衡关系;利用可视化方法研究苏州市通勤网络特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产业结构、福利体系、住房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中国城市的阶层分异和居住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出现了以低收入人群为主体的低价住区。研究采用租金指标反映住宅价格,将低收入住区住宅价格分解为不同住宅特征的特征价格,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各个属性特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价住区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研究同时也反映出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偏好,为低收入人群住房供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低收入住区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收入人群在某些城市住区的空间聚集导致城市低收入住区的产生,并引发城市低收入住区发展及其居民生活和发展等方面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城市低收入住区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中国城市低收入住区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主要方向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揭示居民低碳出行意愿与居民社会资本因素的内在关系,有助于了解居民低碳通勤意愿的形成机制,从而促进居民的低碳通勤行为,减少城市交通碳排放。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获取404份有效的京津冀城市居民样本,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公众低碳通勤意愿对社会资本等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占有状况、居民低碳通勤的行为态度、以及低碳通勤促进措施,都会影响居民的低碳通勤意愿。居民低碳行为态度对低碳通勤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58,表明其影响作用最大;社会资本占有情况占第二位,其路径系数为0.54;对促进低碳通勤的柔性措施的态度占第三位,路径系数为0.52。因此,培养良好的低碳通勤的行为态度、改善城市居民社会资本占有情况和提升低碳通勤措施的服务水平可有效提高居民的低碳通勤的意愿。  相似文献   

8.
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可达性变化研究——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住平衡被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支持者所倡导,它不仅可以降低小汽车出行,促进城市就业,也关系到社会公平。本文选择北京作为案例,采取网络OD矩阵分析法,以平均通勤时间做测度指标,考察居住在可支付性住房中的低收入群体到商业就业中心的就业可达性。研究发现,采取公交方式付出的通勤时间大约为小汽车通勤方式的2倍,这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就业可达性确实因交通方式的不同选择而存在差异。从时间变化上看,2004年之后比之前的可支付性住房,无论采取公交还是小汽车出行的平均通勤时间都更长,表明低收入群体在就业可达性上被置于更不利的境地,这将为中国城市未来的可支付性住房布局和交通规划提供借鉴,并进而对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居住、就业给予实实在在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孙松  潘海啸  华夏 《住宅科技》2023,(11):17-23
从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角度出发,对上海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相关控规指标与居民通勤出行距离之间的关系,以期通过控规中的相关指标控制实现短距离通勤,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性,以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绿色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的职住平衡、小范围内的用地混合、“小尺度、密路网”的街区形态、高质量的公交供给、限制性的停车位配比等均是影响居民通勤出行距离的重要因素,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可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控制,实现短距离城市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0.
职住空间特征包括居住、工作和通勤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职"和"住"的空间联系形成了通勤出行,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综合应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经济普查数据和百度大数据等,从上海五个新城的居民工作地分布、就业岗位居住地分布及新城通勤圈通勤出行的距离和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对比上海与东京、近沪城市的新城或城...  相似文献   

11.
周素红  邓丽芳 《城市规划》2017,(12):17-25,81
城市规划者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空间结构本身的问题,更需要关注空间提供的服务和满足人的活动需求以及需求的公平性问题。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关系研究为城市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广州市为案例,研究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关系,发现低收入人群存在明显的日常活动时空集聚现象,考虑在家因素的全天活动地主要集聚在老城中心区和新中心区外围,而排除在家的家外活动空间则与居住地关系密切,且活动范围较小。同时,低收入人群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分化,围绕传统老城中心住区、传统工人新村、城中村和保障性住区等几类居住空间形成了低收入人群时空集聚区。影响低收入人群活动时空集聚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社会空间格局、个人能力、时空可达性等。此外,不同低收入人群面临不同类型的时空排斥问题,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分别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低收入者面临的社会隔离、就业难、生活条件差等问题,归纳总结了欧美发达国家在解决低收入者居住问题上所经历的公共住房、混合住区、多元社区三个阶段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指出,大量的廉租房建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者的问题,在当前无法实现居住混合与社会混合相结合的情况下,我国应该走一种以多元化混合社区为目标的过渡模式.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促进我国社会融合的低收入住区渐进式更新模式——“磁性社区”,探讨了“磁性社区”开放混合与动态生长的两个特点,并从社区边界、公共交通、功能业态、住宅类型和设施布局等方面提出“磁性社区”的更新方向,希望为解决我国低收入者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提出一条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The social profiles of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exert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expectations and demands on urban greenspaces. We studied the diversity of public perception towards urban greenspaces in compact urban Hong Kong. Random household samples were selected from four dominant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old-core public housing (OP), old-core residential (OR), suburban residential (SR), and new-town public housing (NP). They denote gradations in income, housing quality, physical and social milieu, and development age. Face-to-fac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using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Residents’ attitude, visiting pattern, greenspace preference, and assessment of neighborhood quality were investigated. SR presented distinctive result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s. The moderat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maining three communities were mainly linked to local traits in park environs. OP more emphasized the function of communal places for neighborly interaction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social relationship of an older population. Parks in OR were the more frequently visited, even though its residents were sensitive to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urban greenspaces, which was related to urban blight in the environs. SR respondents highly appreciated greenspaces as pleasant settings for family activities and aesthetic enjoyment. NP residents were less frequent visitors despite generous park provision, due to the youthful population, weak social cohesion, and limited integration of new migrants. Community quality factors such as 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 and urban density influenced the perception. Social qualities we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physical aspects of parks in influencing visitorship. The findings suggest future research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perception towards urban greenspaces to inform park design.  相似文献   

14.
谢慧  周婕 《华中建筑》2012,(8):123-125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城市低收入居住空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对武汉市低收入阶层住区的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及存.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大规模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低收入阶层在选择住房区位过程中的特点和需求,为大城市低收入阶层住区空间发展优化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5.
谢浩 《城乡建设》2011,(4):31-32,4,5
马丘比丘宣言指出:"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与住房设计必须反映这一现实"。居住区是人们长期聚居的生活空间,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和社区氛围来源于人与人的交往。在进行居住小区规划时,要把交往行为和居民活动特征作为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居民交往创造良好的空间场所和环境气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困境及其改善模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0年代中国城市低收入阶层分化为"内生型"和"外生型"两种类型,前者聚居于内城、衰败的单位制社区等,后者租住于"城中村"、城缘农村等,"分割化"的住房制度更加剧了低收入阶层的居住分异:而政府往往无力、市场无心去缓解城市低收入社区糟糕的居住状况.鉴于此,提出一种"互惠-多样-混居"模式以探索城市低收入阶层住房改善的可行性道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深圳市14个居住型城中村作 为案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城中村的通勤特 征,探讨其与就业的职住关系模式。研究发现, 城中村的通勤特征呈现出了显著的区位差异性: 从通勤距离看,城边村最长,城内村次之,城外 村最短;从通勤方向看,城内村和区位条件较好 的城边村具有较强的市中心指向,而城外村的 通勤多局限于外围区。结合深圳的就业空间布局 特征,研究归纳了不同区位城中村的职住关系模 式,分析职住空间错配的表现,进而提出优化职 住空间格局的政策建议,包括针对不同区位的城 中村制定差异化的空间引导政策,以及在城市中 心区外培育非工业类就业中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