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大量历史文化名村中有相当部分包含了风水元素,风水的研究是这一类历史文化名村研究与保护的重要方面.其中,与风水相关的村落格局是历史文化名村遗产价值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以晋东地区的大阳泉历史文化名村为例,按照以本土风水认知为基础的保护对象辨认,问题与挑战分析,策略与措施探讨等三个步骤,初步探讨了历史文化名村的与风水相关的村落格局及其要素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汪文  王贝  胡梦希 《华中建筑》2020,(12):135-138
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工作逐步从标准化生产走向精准化定制。以武汉市新洲区石骨山村为例,探讨"精准理念"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中的具体运用与实践,首先通过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精确聚焦核心问题,充分认知石骨山村面临的保护与发展两难局面;在此基础上,按照"精准识别、精准保护、精准施策"的研究思路,以名村的价值特色为核心,从不同层面精准识别名村文化遗产,进而采取整体性、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彰显名村特色,同时为延续名村发展活力,提出渐进式、互助式等适应名村发展需要的规划策略与指引。希望能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对同类型名村的保护和发展振兴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江荣 《中华民居》2012,(12):15-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城乡差距的逐渐缩短,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城乡范围的规划、重建、拆迁的进程加速日益显现。在现代化建设开发的大趋势下,有着丰富历史遗存的古街区、古村落的合理规划与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本文研究对象以笔者参与并编制的金华市山头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为例,针对金华市山头下的民居、风俗、文化等保护规划的项目和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星  何依  邓巍 《城市规划》2020,(4):97-105
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是在现代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城乡要素高度混合的一种过渡型乡村聚落形态。它既保留着传统的乡村记忆,又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新的角色,面临着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核心矛盾。面对已变迁的历史环境和零散化的乡村风貌,需要重新定义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价值,以整体性思维对保护要素进行重新关联和建构,形成刚性的保护框架;面对城市化的发展诉求,需要在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形成能够适应城乡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路径。本文以憩桥村为例,通过对"村"的价值的判断,探讨了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保护方法;通过对"城"的条件分析,适应性调试保护发展模式,试图为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发展提供弹性多样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梁振昱  刘捷 《华中建筑》2014,(7):127-133
在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和发展中,保护设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居民日常生活和村落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在西黄石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设施现状调研和保护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能源采暖和环境风貌五个方面分析西黄石村保护设施存在的问题;然后在"修旧如旧"、"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西黄石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设施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而从"以道路为核心的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消防设施"三个方面探讨了西黄石村保护设施建设的具体方法;最后结合西黄石村保护设施改善对策的研究,引发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设施建设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赵毅 《山西建筑》2011,37(31):27-28
对山西省冷泉关历史文化名村进行了简单介绍,从防御体系、风水形式、历史风貌、民俗风情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村价值特色,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措施和发展策略,并强调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发展不仅依靠政府和专家,还有赖于全民参与。  相似文献   

7.
罗瑜斌 《华中建筑》2009,27(12):114-117
以肇庆市大屋村为例,探索了一套以居民需求为起点,针对古村落保护和发展,包括历史文化、人居环境、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四方面的主要矛盾而确定的规划目标、保护原则,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的新方法,使得规划既起到保护古村落的目的,又能满足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和全球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向前推进,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如何在多途径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守护好中华民族浓郁的"乡愁"是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山东省朱家峪村为例,分析朱家峪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究传统村落活化保护的方法和问题,为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叶强 《城市住宅》2021,28(1):69-71
古村落是农耕文化的精华,是一个群体辉煌或没落的见证.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古村落的可持续保护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以杨湾古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保护与发展中采取的措施及实际成效,并对杨湾村现存问题及杨湾村民对本村保护与发展的诉求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预警系统和指标体系,运用时间序列曲线预谢模型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庄镇未来遗产保护发展进行预测和预警,提出排除警情的对策措施.以期对古镇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在文化遗产保护预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李小云  闵忠荣 《华中建筑》2010,28(9):106-10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山地丘陵历史文化名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该文以江西曾家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从保护要素、保护层次、空间形态、保护性开发四个方面对曾家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进行探析,以利于历史风貌的有机保护和山地丘陵传统格局的延续。  相似文献   

12.
在名村保护规划体系还不完善的背景下,本文借鉴名城保护的成熟经验,在板梁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当中提出“三位一体”的名村保护体系。“三位一体”是国土、规划和文物三个管理部门专项规划的集合体,也是村域保护、村庄保护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点线面”相结合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13.
张丛葵  陈京涛  常乐 《规划师》2008,24(12):94-98
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保护规划通过合理确定历史文化名镇的功能,传承与发展其具有特色化的村镇格局,以建筑高度人口容量、土地布局、道路系统、传统街巷、绿地景观、建筑整治与更新、基础设施等规划控制要素对村镇文化环境进行整体动态保护。避免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轮建设高潮中,对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使其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价值在当代社会得到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风貌完整、民居建筑特征连续性强,与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文化街区有一定区别。本文回顾了我国聚落遗产保护中建筑分类保护方法的沿革,指出应该加强对传统村镇中单体价值一般、但对整体风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般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并以三亚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与山东朱家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实践为例,提出具体的保护策略,以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风貌的传承及乡土建筑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高微微 《城市建筑》2022,(13):149-153
历史文化名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西庄村作为一处历史文化名村,因吴家大院而繁荣,时代又赋予其红色基因,注入了新的内涵,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红色晋商大院。本文对西庄村红色晋商大院的人文历史变迁和遗产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山水格局、街巷肌理、建筑院落、儒商思想和革命精神深入总结了红色晋商大院保护中有关山水人文的智慧,从而探索古村落保护和长期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对弘扬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塑造和提升文化自信、民众爱国情怀等多个层面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以宁波市半浦村为例,从产权束出发对历史文化名村陷入难以市场化困境的根源、破解方式进行探讨.研究认为,造成名村困境主要原因有:①所有权不明;②使用权碎化;③管理权分割;④收益权失衡.基于此,提出破解困境的策略:①灵活、高效的所有权制度改革;②刚性与弹性统一的使用权制度设计;③专门化、分权化结...  相似文献   

17.
黄姚镇位于昭平县的东北部,地处两县一区(昭平县、钟山县、平挂管理区)交汇处。2011年,成为第一批自治区特色名镇名村建设试点。在改造中按照“突出古朴特色,彰显历史文化”的理念,以富含岭南建筑特色风格的“青砖白线,仿古砖墙,斜坡屋顶、花窗雕檐”为主艰调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名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是名镇永远不变的主题。文章从绥宁寨市历史文化名镇的特色入手,定位名镇保护要突出城镇形象,促进经济发展,为当地文化服务,寨市名镇在保护方面构筑了六大保护体系,并在保护理念、实施资源利用、服务城镇文化、推动执法保障四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俐娟  朱霓 《重庆建筑》2005,(10):10-13
三峡水库建设使我们不得不对一些历史文化名镇采取搬迁保护的办法。要实现搬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保护城市的环境特色。文章以龚滩为例,介绍了环境特色三要素,它包括了自然环境特色、人工环境特色、人文环境特色。这三个要素涉及到了古镇保护的各个方面,在古镇的迁建中应当一一对照,落实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方雄  俞佶  汤俊杰 《华中建筑》2009,27(12):118-122
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现状机理的分析和总结,寻求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古村落格局和文脉的前提下,创造舒适方便的人居环境,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