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介绍的FM立体声发射机采用的元件少,发射距离远,立体声效果极佳,非常适用于在生活小区进行立体声广播。如果将它与CD随身听或其它立体声音源配接,再配套一微型FM立体声收音机就可以构成无线音响系统,只要携带轻便的FM立体声收音机,便可在家园附近随处收听到家中音响设备所发出的高保真音效。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中NJM2035D为一块调频立体声编码专用集成电路,采用14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内部结构框图及管脚排列如图2所示。其工作电压低,功耗极小。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分别由L、R端输入,R_1、C_3、R_(?)  相似文献   

2.
BA1404是日本ROHM公司生产的为数不多的调频发射集成电路之一.它是将立体声调制、FM调制和RF放大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制成的.本文详细论述了具有广泛应用的立体声调频发射集成电路BA1404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典型的应用电路.  相似文献   

3.
吴世俊  樊祥  陈卫 《电子技术》2007,34(4):52-54
BH1417是ROHM公司推出的新型FM无线发射芯片,它是由提高信噪比(S/N)的预加重电路、防止信号过调的限幅电路、控制输入信号频率的低通滤波电路(LPF)、产生立体声复合信号的立体声调制电路、调频发射的锁相环电路(PLL)等电路组成。文章给出了BH1417的结构、原理、特性。基于BH1417芯片,配以简单的外围电路,即可实现FM无线发射,具有高可靠性和极低的功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的FM立体声发射机是用日本进口歌乐CT-503数调FM收音头改制的,利用数调收音头锁相环频率台成电路能够锁定本振频率的原理来锁定FM立体声发射机本振电路。实验表明用这种方式制作的FM立体声发射机不但取材容易、发射频率可调,囚电路采用了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发射频率十分稳定、效果理想、还带数显,非常直观适用,特别适合在学校单位建立小型的教育电台。  相似文献   

5.
杨俊 《家庭电子》2004,(11):8-8
日RHOM司去年推出的新一代调频立体声发射IC:BH1417系列,其高频振荡部分采用频率合成电路,振荡频率稳定。音频信号的处理,将预加重电路、限幅电路、低通滤波电路(LPF)一体化,使音频信号的质量与BA1404相比有很大改进。  相似文献   

6.
吴汉清 《电子世界》1997,(10):20-20
<正> 城市有线电视系统在传输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在88~108MHz的频率范围内传送数套FM立体声节目。在作为输出口的用户盒上,有TV和FM两个输出口,其中FM即为调频立体声输出接口。由于大部分调频收音机都不设置输入接口,只能用天线进行接收,即使设法用射频线将用户盒FM输出和收音机输入端连结,因无法移动,使用起来也不方便,因此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利用有线电视中的FM信号资源,造成了信号资源的浪费。 本文介绍一种FM信号转发器,它能将FM信号进行开路发射,在20m的范围内用调频收音机通过天线即可收听。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电视制式为PAL—D制,其伴音信号为FM(调频)方式,但并非Stereo(立体声)播音,所以电视机在收看节目时缺乏临场感。本文介绍的“电视机专用有源音箱”,可以使电视机原单声道的声音变为优美动听的模拟立体声。电路原理该电路(见图1)的核心器件为TA7269P。该器件是双声道音频功放集成电路,外形为SIP单排直插式12脚塑封。电源电压范围为0~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的调频立体声发射接收装置由调频立体声发射器、接收机两部分组成。具有电路精简、性能稳定、耗电省、容易制作等特点。发射器和接收机的体积均如同BP机般大小。该装置可对影碟机、CD机、随身听等音响设备输出的立体声音频信号以无线电波的形式进行高保真传送,可避免在欣赏音乐或观看电视节目时对家人或邻居造成影响。现分别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笔者对迪桑R—505型FM立体声自动搜索微型收音机的剖析与改进,现简述如下: 该收音机采用了TDA7088T、TDA7040、KA22134三片集成电路,其中TDA7088T作为电调谐FM接收头。该集成电路为荷兰飞利浦公司开发的一种功能齐全的调频电路,其中频为70kHz,Vcc范围为1.8~5.0V;TDAT040为立体声解码电路,其外接元件较少,调整简单,分离度高,工作电压低;KA22134构成立体声音  相似文献   

10.
本设计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音芯片CXA1691,它是集调幅、调频、锁相环、立体声解码等电路为一体的AM/FM立体声收音IC.二、相环芯片BU2614,通过合理设计环路滤波器,频率能够稳定在88~108MHz.三、DC-DC变换电路,实现了系统的低功耗和单电源供电.  相似文献   

11.
<正> 宝马轿车数字音响 FM 收音电路由调频头、调频中放,噪声抑制电路以及立体声解码电路等构成。1、调频头电路调频头电路为一组件,其型号为KEFO33AK2(TU101),有7个引出脚与相关电路相连,各引脚功能及检测数据如表1,(表中7脚未列出,该脚为接地线)图1为调频头电路原理图。  相似文献   

12.
调频立体声编码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调频立体声编码器芯片,在使用预加重电路和限幅滤波电路的基础上,采用304KHz采样频率的多路转换器电路,显著的提高了立体声分离度和信噪比。采用特许半导体0.25μmCMOS工艺设计,测试结果表明立体声分离度达到40dB,失真度为0.1%,电源电压为3V,总功耗为33mW。  相似文献   

13.
1系统要求移动式调频广播可运用于大型会议、大型旅游团队,因此要求系统:(1)在行车途中播音质量接近专业技术指标。(2)有行车途中点歌功能。(3)有现场扩音装置。(4)尽量消除行车途中汽车、环境噪声的影响。(5)方便播音员在行车途中控机操作。(6)减振措施。2系统设计根据上述要求设计的移动式立体声调频广播系统如图1。系统工作过程为:在人员上车后,播音员由头戴式传声器播音,再经调音台和效果器控制音量音质,经压限器至立体声调频发射机和天线发射垂直园极化电波。再由代表们所乘车上的FM接收机接收并扩音(车上没有FM…  相似文献   

14.
全频段调频接收机的制作在很多文章中均有过介绍。虽电路新颖,但美中不足的是缺少调频立体声解码和视频信号输出。为使这种新型的接收机功能更加完善,笔者用健伍车载电台来改装,利用原机工艺精美的涂镀铝合金外壳和保留了原车载台上用的日产TR10型4W喇叭,以及带开关的ALPS电位器和部分元器件,既方便监听,音质也好;另还设有耳机监听插口,使用更加方便。对传统的接收机电路进一步改进后,使其外围元件减少,安装调试方便;同时灵敏度也相应提高,接收频率为45~900MHz,可接收到全频段带增补的电视信号和宽频段的调频广播,以及部分对讲机即通信电台信号。加入立体声解码电路后,使其具有双声道输出,能够良好地体现出接收到的很多立体声电台的音质。特设的视频输  相似文献   

15.
调频广播优美的音质是调幅广播无法比拟的。其原因是调幅(AM)每一台的频带宽度限于9kHz之内,故其发射的音频信号中的高音频率被限制在4.5kHz以下;而调频(FM)的特点是载波的幅度始终不变,仅其频率则随着音频信号大小在不断变化,它可将音频信号扩大至15kHz,这就是调频广播的音质优于调幅广播之处。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调频发射、接收电路,例如调频无  相似文献   

16.
王宝琛 《现代电视技术》2003,(8):131-131,134
本通过对调频立体声天馈线的改造,详细介绍了青岛台现使用的调频立体声发射天线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一篇工作实践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FM立体声广播发射机中锁相调频环路参数与立体声分离度的关系,给出了环路参数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8.
唐刚 《家庭电子》1998,(9):18-18
《家庭电子》1997年9期42页刊载了《调频立体声广播发射机》电路,本文将进一步介绍以该发射机为核心的几种应用性实验,以供学校教学参考。由于该发射机输出功率较大,发射距离为10~15km,故实验时应避开当地电台的频率,并须遵守无线电台有关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9.
<正> 该机为AM接收、FM及FM立体声汽车收放机。其电原理图见本刊1997年10期中心插页。FM及FM立体声电路由TU101、Q101、CF102、IC101、IC102等组成。其中,Q101为FM预中放管,以弥补CF102滤波器的插入损耗。IC101为FM中放电路。IC102为立体声解码电路。AM收音电路由Q201、Q202、Q203及D201等分立电路组成。其中,Q201为高放管,Q202为变频管,Q203为中放管,D201为检波二极管。放音电路以IC301为主构成。IC302为收、放音功率放大电路。 1.FM信号流程 由FM高放电路接收来的FM信号经调频头TU101内电路进行放大和混频后输出10.7MHz中频信号,从组件的IF端输出,经R101、C121加至FM预中放管Q101的基极,经Q101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再  相似文献   

20.
民用广播和收音机产生于20世纪初,前后经历了调幅(AM)、调频(FM)、调频立体声(FMSTEREO)和数字音频(DAB)三代广播,所使用的频率被划分为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和卫星调频,广播接收机先后出现了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和数字接收机,体积不断变小的同时,功能却不断增强,从而使收听效果变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