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搭建了三种模式的电解液输送系统,通过模拟和实测,探讨管路旁路电流和泵功率对电解液输送系统的影响。在70 kW储能系统中进行不同电解液输送系统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泵数量的增加,储能系统充放电时间增加,功率单元能量效率也有一定提升,并且储能系统的充电能量和能量效率也有小幅增加。对储能系统中能量损耗进行分析,电解液输送系统的损耗随泵数量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泵损耗增加,管路损耗降低,在模式3中,电解液输送系统能量损耗占比10.82%,其中泵损耗9.21%,管路损耗1.60%。对模式3中储能系统中各部分能量损耗进行研究,其中系统效率为66.50%,电解液输送系统消耗10.82%,功率系统消耗18.18%,控制系统消耗0.76%,储能逆变器消耗3.76%。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对电力通信系统实现监测的重要性,针对传统监测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面向对象基于逻辑的电力通信监测技术。描述了电力通信设备和系统对象的各种逻辑关系,并通过系统实际应用加以了说明。这种技术更适合分析和描述复杂的、动态的通信设备和系统,为实现对复杂的通信设备和系统进行监测,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邹超  潘俊民 《微特电机》2006,34(9):14-17
针对常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的不足,利用直流电动机在变速过程中的各阶段特性知识库,提出了针对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专家控制,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其它智能控制方式相比,该控制算法效率高,更适合于实际系统。  相似文献   

4.
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控制系统哈密顿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敏  于海生 《微特电机》2007,35(2):4-7,17
采用新的能量成型和端口受控哈密顿(PCH)系统理论,建立PMSM的PCH系统数学模型,给出系统的反馈镇定原理。在负载转矩已知和未知时,分析了PMSM系统的平衡点稳定性,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伺服性能。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电热联产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综述了目前电热联产系统(photovoltaic/thermal,PV/T)的研究现状。系统地比较了目前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PV/T系统的发展,总结了各类(气冷式和水冷式,平板式和聚光式)PV/T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比较了各类PV/T系统的性能。为分析PV/T系统效率,详细介绍了PV/T系统效率的试验测试方法和基于辐射传递模型和热平衡模型的理论计算方法。同时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热点:与建筑一体化的PV/T系统及聚光PV/T系统。最后,结合各类PV/T系统特点,概述了目前PV/T系统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图像监控系统与SCADA系统互联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黑板模型设计了图像监控系统与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互联的基本模型。在图像监控系统与SCADA系统之间建立接口,使图像监控系统可以利用SCADA系统转发的远动数据,从而实现对SCADA系统的联动。提出了系统互联的软件和硬件实现方案,讨论了系统互联的关键性技术。结合山西某供电公司的工程实际,设计了具体技术方案,并以模拟屏通信协议为例说明了系统互联的软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地区调度与配电管理一体化系统的网络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地区调度与配电管理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概念,描述了一体化系统信息获取与处理性能上的特殊要求,针对这样的问题,设计了双网系统,以增加系统运行带宽,保证系统可靠运行。文中阐述了设计双网系统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天津电网电压稳定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目根据天津电网的实际特点,从EMS系统获得的实时网络拓扑和系统状态信息,采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计算软件对天津电网进行在线电压稳定及动态无功储备分析,找出系统实时状态下电压稳定的薄弱节点,根据系统当前运行状态进行故障筛选,找到系统最易电压失稳的故障集,从而提出增强电压稳定水平的措施,为系统运行在安全经济的裕度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火电厂输煤系统PLC程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输煤系统的特点,拟定输煤系统的典型工艺流程,对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案进行研究,完成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并且介绍了这个程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编程控制器可以根据系统工艺流程的要求顺序启动、停止参控设备,完成闭锁控制,接受操作人员的控制命令,实现对整个输煤系统的监控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华能南京电厂从原苏联引进的300MW超临界机组的概况,运用等效焓降原理,把机组整个热力系统分解为主系统和各辅助系统,分别作了详细计算,阐述了各系统特点和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为发电厂经济运行和节能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单轴运动控制中控制策略及其系统性能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爽  尚伟伟 《微特电机》2006,34(2):39-42
随着电力电子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位置随动系统的系统组成部件及其控制策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模拟部件以及控制方式已被数字式的获取和控制方式所取代,从而使系统组成得以简化与集成,控制精度以及系统的响应性能更加优越。文章分析了这一变化过程,并且通过不同系统部件以及不同的控制策略下的实际系统的实验效果之间的性能对比,具体分析了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有助于人们选择合适的系统部件以及合适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鹏 《电器评介》2014,(16):11-11
智能小区具有电器多、塑料材料多和布线密集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为了能够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更好的运行,必须要正确的安装和使用系统,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同时也要加强值班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从而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3.
我厂新建2500m^3高炉自动控制系统组成主要包括:槽上、槽下、炉顶、高炉本体、热风炉、喷煤和循环水,各自为独立的系统。由于现场控制设备分布范围比较广,如果采用传统的控制方案,势必要敷设大量的控制和信号电缆,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十分不经济。同时使系统复杂,可靠性降低,不易于维护。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现场总线技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使系统易于扩展和维护。  相似文献   

14.
杨志欣 《华中电力》2006,19(6):44-48
电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EMS系统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数据是EMS系统的根本,如何更好地利用系统先进的硬件配置和高档软件,做好数据存储规划非常必要。我局配合新的EMS系统建设,就系统的数据存储专门立项,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了EMS系统的数据存储规划。其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磁盘阵列的规划,即决定采用何种RAID技术及合理分配磁盘空间,另一方面是对数据库的总体规划。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确保了系统软硬件的良好配合,磁盘容量的高可用率和高可靠性,数据存储的科学胜和可持续性,有力地保证了EMS系统的高效、优质、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磁悬浮系统是无接触、非线性、多变量耦合、易受干扰的机电系统,悬浮对象容易产生振动,导致磁悬浮系统的动态性能降低和运行不稳定,解决磁悬浮系统振动问题是实现其高性能运动的前提之一。基于国内外磁悬浮系统振动抑制的研究现状,论文分析磁悬浮系统振动的产生原因,给出磁悬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别探讨磁悬浮列车、磁悬浮轴承和磁悬浮电机的振动抑制方法,并仿真分析磁悬浮高速电机的振动抑制,为磁悬浮系统的高精度位置控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300MW机组是我省的主力火电机组,其汽轮机控制系统均采用高压抗燃油数字电液调节系统,通称DEH。其中高压抗燃油EH液压系统是DEH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由供油系统执行机构和危急遮断系统的液压系统三部分组成,与采用透平油为工作介质的低压调节系统相比,EH油系统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电力信息化》2009,(12):27-27
日前,央行在网上发表公告,央行第2代支付系统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建设正式启动。其中,公告表示,按照系统建设实施计划,第2代支付系统的网银互联应用系统将先行建设,并拟于2010年6月底前上线运行。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以电氢为核心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针对现有研究因未系统考虑氢能系统热回收利用,导致能量利用效率低、经济性差等问题,提出考虑氢能系统热回收的电氢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充分考虑氢能设备变效率、多工况的运行特征,研究不同类型电解水、氢燃料电池和甲烷化设备的产热特性和热回收原理,基于热力学方程和物理反应原理建立氢能系统热回收运行模型;然后,提出考虑氢能系统热回收的电-热-氢多能协同运行架构,建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运行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氢能系统热回收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多能协调运行能力,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CORBA技术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将分布式应用中的CORBA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入侵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首先分别了入侵检测系统、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和CORBA技术,然后详细阐述了该系统模型的结构和特点,最后说明了系统自身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综合布线系统是大楼弱电系统数据和语音传递的基本通道。在布线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形成遍布整个大楼的电话网络、计算机网络、消防通信网、安全防范网和大楼设备管理网。可以说,布线系统是大楼现代化系统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现代化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