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油藏地球化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东海平湖油气田进行了原油族群划分、油藏连通性预测以及原油运移、充注方向研究。平湖油气田原油均属同一族群和同一组群;PH1井和PH4井H2油层连通性很好,PH4井和PH5井P3、P8油层连通性较好,PH2井和PH6井H4b油层以及PH4井和PH5井H6油层的连通性较差;平湖主断层、放二断层和放一断层均为油气主要运移通道。  相似文献   

2.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组油气运移特征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平湖组是东海西湖凹陷的主力生烃层位,花港组沉积时就已经进入生烃门限,具有良好的生排烃条件.多次构造运动改变了构造面貌,促使油气运移.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西湖凹陷的油气运移方向主要是西部斜坡带和中央背斜带.西部斜坡带以侧向运移为主,断裂隔挡和岩性封隔成藏,重点地区是平湖地区.中央背斜带以垂向运移为主,局部背斜构造成藏,成藏圈闭与断坳叠加关系密切.西湖凹陷平湖组的油气除了在西湖凹陷聚集成藏之外,有可能向周边地区运移.  相似文献   

3.
东海平湖油气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藏地球化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对东海平湖油气田进行了原油族群划分、油藏连通性预测以及原油运移、充注方向研究。平湖油气田原油均属同一族群和同一组群 ;PH1井和PH4井H2油层连通性很好 ,PH4井和PH5井P3、P8油层连通性较好 ,PH2井和PH6井H4b油层以及PH4井和PH5井H6油层的连通性较差 ;平湖主断层、放二断层和放一断层均为油气主要运移通道  相似文献   

4.
刘成鑫 《海洋石油》2010,30(2):9-13
平湖油气田是东海陆架盆地投入开发最早的油气田,平湖组是其主要的产层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对平湖组沉积相认识一直存在分歧,影响了对其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综合古生物、地化、岩心、录井、地震等资料,分析认为平湖组的沉积相为受潮汐作用影响的辫状河三角洲相,发育的主要微相类型包括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微相。这为油田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近3×10~4km地震和13口探井及其它地球物理、地质等方面资料,综合分析认为:东海盆地西南部与盆地其它部分在发育演化、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等方面差异甚大。 盆地西南部(杭州湾—冲绳岛断裂以南地区)发育演化经历了断陷—坳陷—隆起—铺盖四个阶段。始新世末期的隆起在研究区演化史上有15~20Ma的沉积间断、剥蚀。这段历程,盆地其它部分未曾经历。其次是区内始新世末期抬升运动,致使始新统及以下老地层受剥蚀,仅始新统最大剥蚀量达1000m,这是盆地内绝无仅有的。第三是第三纪以海相沉积环境为主,特别在始新世,为海侵高潮,海城宽阔达8000km~2,这时盆地东北部正接受陆相沉积。研究区中部(北东向)可能存在超压泥岩及多套生油岩系,应为有利生油气区。研究区可能是盆地最有油气远景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东海盆地油气勘探焦点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海盆地自西向东可分为3个带,即西部断陷带,中部隆起带和东部断坳带,其构造格局各具特色。并且均有自身的烃源岩。西部断陷带由多个以古新世为发育高峰期的半地堑组成,主要烃源岩为下古新统湖相泥岩,该带有利的勘探区是丽水,椒江凹陷,围绕下古新统主力烃源岩寻找油气是丽水,椒江凹陷油气勘探的焦点;中部隆起带是中生界残留盆地的叠置区。主要烃源岩为侏罗系湖相泥岩,福州凹陷是该带较有利的勘探区。烃源岩的规模,潜力以及圈闭保存条件是福州凹陷油气勘探的焦点;东部断坳带是厚度逾万米的新生代沉积断坳区,主要烃源岩为始新世煤系地层,该带有利的勘探区是西湖凹陷,烃源岩和盖层条件是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的关键。目前,东海盆地比较现实和最具勘探前景的地区是西湖凹陷及丽水,椒江凹陷。  相似文献   

7.
东海盆地油气勘探焦点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海盆地自西向东可分为 3个带 ,即西部断陷带、中部隆起带和东部断坳带 ,其构造格局各具特色 ,并且均有自身的烃源岩。西部断陷带由多个以古新世为发育高峰期的半地堑组成 ,主要烃源岩为下古新统湖相泥岩 ,该带有利的勘探区是丽水、椒江凹陷 ,围绕下古新统主力烃源岩寻找油气是丽水、椒江凹陷油气勘探的焦点 ;中部隆起带是中生界残留盆地的叠置区 ,主要烃源岩为侏罗系湖相泥岩 ,福州凹陷是该带较有利的勘探区 ,烃源岩的规模、潜力以及圈闭保存条件是福州凹陷油气勘探的焦点 ;东部断坳带是厚度逾万米的新生代沉积断坳区 ,主要烃源岩为始新世煤系地层 ,该带有利的勘探区是西湖凹陷 ,烃源岩和盖层条件是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的关键。目前 ,东海盆地比较现实和最具勘探前景的地区是西湖凹陷及丽水、椒江凹陷  相似文献   

8.
平湖油气田是我国东海海域第一个发展并投入开发的天然气为主的油气田,该油气田按项目管理模式开展建设,经历了陆地工程建造阶段,预钻井实施阶段,海上安装,连接,调试阶段和投产准备阶段,直至油气田投和。  相似文献   

9.
东海平湖油气田花港组油藏主要为构造底水油藏。在花港组油藏开发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适合油藏地质条件和流体特性的高效开发技术对策,不仅确保了油藏较高的开采速度,而且达到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花港组油藏综合含水率为89.7%、采出程度为37.1%,预测水驱采收率可达到45%左右。  相似文献   

10.
11.
东海陆架盆地是发育于华夏板块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其下地壳性质与浙闽隆起区一致。盆地前第三纪主要发育侏罗—白垩系沉积,沉积岩主要分布于南部的台北坳陷内。中生代构造演化可分为早中生代坳陷盆地发育和晚中生代断陷盆地发育两个阶段,为下坳上断形式的中生代陆相复合盆地。盆地中生界具有形成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其中中下侏罗统暗色泥岩及煤层为主要生烃岩系;上白垩统砂岩具较好的储集性能,储集空间以孔隙—裂缝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东海陆架早第三纪裂谷盆地地层成因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东海陆架盆地早第三纪裂谷区内若干盆地的重磁、构造、地层资料为基础,讨论了裂谷期成因地层控制因素.重新认识了基底对裂谷边界、构造格局、深切平移断裂的控制作用以及受断裂控制的裂谷地貌特征.以长江凹陷、瓯江凹陷为重点,对裂谷期裂谷盆地充填特征展开对比讨论.同时,从盆地结构、相对海平面变化和物源供给等方面探讨了裂谷盆地地层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东海陆架盆地海礁凸起南块基底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海礁凸起重磁资料的处理,结合周边的地质情况及各种地球物理资料,对海礁凸起的基底深度和岩性进行了研究,在基底岩性推断的基础上,求取了中生界厚度和古生界厚度,为东海陆架盆地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包括东海盆地在内的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盆地具有“内张外挤”的双带构造性质 ,裂陷内带不断由陆向洋扩张离散 ,从而形成了 2个不同时代的裂陷带 ,即晚白垩世—古新世裂陷带和始新世裂陷带。西湖凹陷是位于始新世裂陷带内的继承性凹陷 ,具有优越的生烃条件和一批大、中型构造 ,具备形成大气田的条件 ,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区域性盖层 ,以及晚期断层强烈活动造成油气散失 ,限制了大气田的形成 ,其勘探工作应以寻找富集断块为重点 ,要“着眼构造、着手断块、探索岩性”。丽水凹陷是位于晚白垩世—古新世裂陷带内的间断型凹陷 ,其含气前景存在两大风险 ,即大规模的削蚀破坏和CO2 的存在 ;灵峰潜山披覆构造带和东次凹西坡的潜山超覆带是该凹陷优先勘探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东海油气勘探历经 2 8年 ,已查明局部构造约 2 0 0个 ,发现 8个油气田、4个含油气构造 ,获探明加控制地质储量 2 0 0 0多亿m3 (气当量 )。东海新生代盆地经历了 3次重大的陆壳裂离改造及演化 ,从而奠定了新生代不同时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第一次裂离区是寻找古新统领域油气的主要地区 ;第二次裂离区是寻找始新统、渐新统和中、下中新统领域油气的主要地区 ;第三次裂离区是寻找中、上中新统领域油气的地区 ,其中第二次裂离区为重点勘探区域 ,有望在该区找到大中型油气田  相似文献   

16.
彩南油田周围及外缘各凹陷内,不同程度地发育了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以及侏罗系等生油层系,均发育有暗色泥岩。长期以来对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原油的来源没有定论。根据原油稳定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研究区原油划分为5个族群,以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为主的第Ⅳ族群原油δ13C值分布在-27.9‰~-29.0‰之间,Pr/Ph值多数在2.5以上,生物标志物特征非常一致,该类原油在准东地区分布广泛,应该来源于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的湖相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腐殖混合型,而并非不同时代、不同有机相烃源岩生烃的混合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亚洲板块东南缘,是西太平洋构造体系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与西太平洋板块活动有关.白垩纪—古新世,库拉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作NNW向运动并俯冲,左旋应力场使亚洲大陆东南缘产生一系列NE向断裂,引起地幔上拱,诱发了盆地西带裂谷式断陷的发展.古新世晚期由于太平洋板块洋脊俯冲,日本海(西部)第一次拉张.地幔面起伏的调整结束了裂陷盆地的发育.始新世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由NNW转为WNW,右旋应力场控制了盆地东部始新世断拗的发育.渐新世初,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日本海(东南部)开始了第二次拉张.东海陆架盆地东部断坳带转为坳陷带.中新世末,太平洋板块运动速度加快,热效应导致前缘隆起拉裂,形成冲绳海槽盆地.向西挤压一走滑使陆架盆地东部坳陷带褶皱回返,结束了盆地发展.可以认为,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古新世裂陷带是大陆边缘裂谷盆地;东部渐新世一中新世坳陷带是大陆边缘前陆盆地(弧后).  相似文献   

18.
井中化探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油气监测和早期评价的地球化学录并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东海某探井的井中化探成果表明.各指标在纵向的梯度变化呈上低下高并与地层含油气特征有关,化探异常井段与油气储层密切相关:钻井剖面的生、储、盖层在化探指标上有着不同的显示和待征.现场预测的油气层,经测试有5层获高产油气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