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设 计·25t焊接变位器设计分析 2002-1冷高压分离器裙座支撑结构的改进 2002-2铌在集装箱用特种槽钢中的应用 2002-2多功能形位误差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2002--23MlO I、Ⅱ段换热器芯子打压壳体的制作 2002--2装配精度设计中的形位误差问题分析 2002--2液压缸任意位置的自动闭锁技术 2002--2三轴传动滚切式双边剪夹送辊的整改 2002--3法兰的非标设计 2002-3高强度冷矫直机机架结构优化分析 2002--4双头回转式圆盘剪结构分析与设计 2002—4滑轨升降拉钢台架的结构、强度、钢度分析 2002--4单轴传动滚切式双边剪薄钢板剪后“错牙”及“飞…  相似文献   

2.
双边剪技术     
本文介绍了我国使用的双边剪情况,并论述了弧形摆动式双边剪存在的缺陷及发展滚切式双边剪切机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自主设计的滚切式双边剪的剪切原理及其结构特征,并对主要结构进行国内外对比分析,制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能的、全部国产化的新型滚切式双边剪。  相似文献   

4.
对滚切式双边剪电气及自动控制的主要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由第二重型机器厂与日本IHI公司联合设计、合作生产的滚切式双边剪,日前在第二重型机器厂试车成功,剪切的钢板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滚切式双边剪是第二重型机器厂为重庆第五钢铁厂生产的重点设备,主要用在中厚板轧钢厂。它可以在剪切线上同时剪切钢板的两个侧边,并在切边的过程中碎边。用该设备切下的板边变形小,板形好,成品几何精度高;改变了过去单边侧刀式剪占地面积大,剪切质量差,能源消  相似文献   

6.
郭靖 《轧钢》2002,19(2)
在引进、消化、吸收日本IHI公司和德国西马克公司技术的基础上 ,我国自主开发设计的第 1台三轴传动滚切式双边剪于 2 0 0 1年底在济南钢铁集团公司正式投入使用。该双边剪机组可对待切的中厚钢板进行运输、切边、碎边和碎边收集 ,对抗拉强度 75 0MPa的钢板 ,剪切厚度可达  相似文献   

7.
王建军  潘露 《热加工工艺》2013,42(1):114-116
对滚切式双边剪的剪切机构和剪切原理进行了介绍.为了获得准确的运动轨迹和剪切力,将滚切式双边剪结构简化为连杆机构,建立连杆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并以某钢铁公司的双边剪为例,运用ADAMS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对比理论公式和仿真结果,发现基本一致.这验证了动力学方程的正确性,能为剪切机的机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袁玉龙 《焊接技术》2003,32(5):35-36
滚切式双边剪是钢铁企业中厚板轧机剪切线上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4100双边剪同步轴导管是该设备中的重要零件之一,因加工困难必须加工后焊接,增加了焊接难度。在对4100双边剪同步轴导管焊接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难点进行分析后,针对焊接难点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厚板轧机主要设备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中厚板轧机主要设备:四辊轧机、热矫直机滚切式双边剪、滚切式定尺剪设计制造技术、使用状况及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滚切双边剪的剪切机构和剪切原理,用解析方法对滚切双边剪的剪切角和切板时间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求解方法和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机计算得出了不同钢板的剪切角变化曲线以及切板起始和结束时间,为进一步分析剪切过程以及准确计算剪切力和等效电机功率等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穿地龙”机器人的用途和工作原理.从机器人的姿态检测、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实验结果验证了“穿地龙”机器人总体方案和控制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为改进“穿地龙”机器人试验样机的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为设计“穿地龙”机器人工作用机和进行“穿地龙”机器人的应用分析提供了条件.目前已完成了实验样机的研制.  相似文献   

12.
张冬梅 《锻压技术》2012,37(2):106-109
介绍了前上料短行程铝挤压机中的供锭方式、供锭机械手的控制系统工艺流程、硬件构成及程序设计。开发设计的Sinamics S120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实现了供锭机械手的伸缩定位控制。该伺服控制系统响应快,跟随性能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为短行程挤压机的研发提供了技术保障。该伺服系统已应用于实际生产,完全满足工艺要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后续同类产品的设计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材料研究中"原位"测试技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将材料的组织形貌、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等微结构与材料的性能和加工过程等一一地对应起来,从而获得更加真实反映材料组织与性能之间关系的试验结果。然而"原位"测试大多需要特殊并且昂贵的试验装置与设备,如电镜中配置的加热与拉伸样品台、环境扫描电镜等。实际上许多研究过程还很难进行"原位"观察。经过多年大量的实践,提出一种基于扫描电镜新的"原位跟踪"观察和测量技术。与传统的"原位"分析不同,在"原位跟踪"观测过程中,材料样品的处理过程是在扫描电镜外进行的。利用该技术研究了焊接熔合区的腐蚀和碳迁移过程,以及不锈钢材料在高温下的回复与再结晶。试验表明采用"原位跟踪"技术可获得与"原位"观测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The vacuum heat treatment with overpressure gas quenching is more and more accepted due to considerable advantage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oil and salt hath protests. Continuous further developments and new concepts like multi-threclional cooling systems, a separate quenching chamber and “sub zero” systems lead towards an oxidation free and law distortion vacuum heat treatment for a broad range of part and materials. Short and energy saving processes guarantee a high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The “sub zero” system which is inlegrated into the standard vacuum fumace achieves a heat treatment result with a high conversion of retained austenite in fully automatic hardening and tempering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5.
变频式直流点焊机逆变主电路“直通”故障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哲  张人豪 《电焊机》1990,(3):9-16
本文在分析变频式直流点焊机逆变主电路“直通”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直通”现象进行了分类,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直通”现象有很好的防护能力。最后还给出了25DVA逆变直流点焊机主电路的“直通”防护实例。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课程理论以“人文合理性”为基本立足点,实现了对工业社会“技术合理性”的超越。后现代课程理论所强调的“人文合理性”,高扬了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以“对话”为其基本实现方式,以追寻师生在认知领域的“共生共存”的和谐状态为根本目标,加强了教育与生活的“关联”。正确理解“人文合理性”的基本内涵是把握后现代课程理论精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刘涛 《物理测试》2003,(5):11-13
提出一种新的抑制钢管检测中的提离效应的方法,并用实验实现它,还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穿地龙机器人液压冲击本体机构与系统组成,阐述了工作原理,设计了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开关阀系统,建立了液压冲击本体的数学模型,初步确定了冲击本体的结构参数,为样机的制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螺旋焊管成型缝“桃形尖”缺欠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利芳 《钢管》2008,37(5):44-50
螺旋焊管成型缝的“桃形尖”,不仅严重影响成型缝的焊接质量,而且影响钢管的外观质量,是螺旋焊管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制造缺欠,一直是各制管厂必须解决和防范的难题。分析了螺旋焊管生产过程中成型缝“桃形尖”缺欠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对改善螺旋焊管成型缝质量和指导实际生产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属热处理》2001~2004年载文和引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芳  贺志荣 《金属热处理》2005,30(10):52-56
以《金属热处理》200l~2004年间发表的1121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别对该刊载文量、引文量、引文语种、引用期刊、基金论文比、论文发表时滞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该刊的特色,同时指出应进一步科学设计版面,提高引文特别是英文引文的数量和高质量基金论文的比例,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