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我国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含硫化合物来自催化裂化汽油,降低成品油中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FCC汽油降硫技术主要有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脱硫技术、FCC过程直接脱硫技术以及FCC汽油精制脱硫技术。在催化裂化工艺过程中直接脱硫是一个比较经济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发展方向是研制新型的具有降硫性能的中孔(介孔)和高活性的活性组分的催化裂化催化剂或助剂,以达到深度降低重油催化裂化汽油馏分中硫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技术 LTAG 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蜡油加氢处理和催化裂化装置上采用LTAG技术,以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和蜡油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对LCO和蜡油混合加氢后得到的加氢LCO和加氢蜡油分别在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下部不同位置分层顺序进料方式(LTAG技术)与在催化裂化反应器下部混合进料方式的生产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与混合加氢油进料的常规方式进行对比,LTAG技术的LCO催化裂化表观转化率提高5.17百分点,表观裂化率提高7.87百分点,表观缩合率降低2.01百分点,稳定汽油中烯烃和芳烃的体积分数分别增加1.2百分点和2.0百分点,汽油辛烷值RON和MON分别提高1.4个单位和0.8个单位。LTAG技术是将LCO高效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孙健 《金陵科技》2003,10(1):1-4
介绍催化裂化汽油选择加氢脱硫的目的和意义及目前国内外比较典型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加氢脱硫工艺。  相似文献   

4.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蜡油加氢处理和催化裂化装置上采用LTAG技术,以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和蜡油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对LCO和蜡油混合加氢后得到的加氢LCO和加氢蜡油分别在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下部不同位置分层顺序进料方式(LTAG技术)与在催化裂化反应器下部混合进料方式的生产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与混合加氢油进料的常规方式进行对比,LTAG技术的LCO催化裂化表观转化率提高5.17百分点,表观裂化率提高7.87百分点,表观缩合率降低2.01百分点,稳定汽油中烯烃和芳烃的体积分数分别增加1.2百分点和2.0百分点,汽油辛烷值RON和MON分别提高1.4个单位和0.8个单位。LTAG技术是将LCO高效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含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的一些国内外正在应用或开发的新技术,并对各工艺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就目前来说,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含量的较佳方法是采用选择性加氢、催化蒸馏和吸附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在较高空速和氢油比条件下有利于催化剂选择性的发挥;原料油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原料B,C,D,当采用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将硫质量分数分别从206,357,69 μg/g降低到10,10,7 μg/g时,产品RON损失分别为0.7,0.6,0.2个单位。  相似文献   

7.
针对以硫含量和烯烃含量高、芳烃含量低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加氢脱硫生产满足车用汽油(Ⅴ)标准的汽油(简称国Ⅴ标准汽油)时辛烷值损失偏大的问题,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溶剂抽提-选择性加氢脱硫组合技术(简称RCDS技术)。中试结果表明,采用RCDS技术处理具有上述特点的催化裂化汽油生产国Ⅴ标准汽油时的RON损失比单独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时减少0.9~1.9个单位。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RCDS技术处理硫质量分数为418~460 μg/g、烯烃体积分数为27.6%~27.9%、芳烃体积分数为19.2%~19.3%的清江石化催化裂化汽油,当产品硫质量分数降低至7 μg/g时,汽油RON损失仅为1.0~1.3个单位,且装置汽油收率高达99.9%。  相似文献   

8.
吴宇辉 《江西石油化工》2000,12(1):14-15,13
催化裂化汽油的硫含量基本上占到汽油总硫含量的90%以上,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 炼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埃克森公司和阿克苏公司的催化裂化汽油组份选择性加氢充工艺,与RT-225催化剂有机结合,既能深度脱硫,又不损失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钤哽,且氢耗量低在环保法规日严格的今天,是一种得广阔推广的工艺。  相似文献   

9.
对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3 Mt/a加氢蜡油催化裂化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比分析了该装置采用多产丙烯和低硫燃料油组分的催化裂化与加氢脱硫技术(MFP),增产丙烯、多产异构烷烃的清洁汽油生产技术(MIP-CGP)及深度催化裂解技术(DCC)生产液化气的丙烯含量。结果表明:与设计值相比,采用MIP-CGP技术加工加氢蜡油生产的稳定汽油的烯烃体积分数达到15.9%,研究法辛烷值达到设计值93.0,硫质量分数仅为108μg/g,可作为S Zorb装置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优质原料;而焦炭产率降低0.64百分点,液化气收率增加3百分点以上,达到蜡油催化裂化生产液化气的较高水平;针对MIP-CGP工艺加工加氢蜡油生产液化气烯烃含量偏低问题,建议采用MFP工艺对本装置进行适应性改造,提高液化气丙烯和丁烯含量,压减汽油产量。  相似文献   

10.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深度加氢脱硫技术OCT—MD的开发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新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深度加氢脱硫技术OCT-MD,能够通过处理催化裂化汽油来生产超清洁汽油,并且辛烷值损失较小.该技术先将催化裂化汽油脱臭后切割为轻、重两个馏分,然后对重馏分进行加氢脱硫,加氢后重馏分再与轻馏分调合而得到清洁汽油.脱臭工艺可将轻馏分中的硫醇转化为二硫化物而除去,因而可大大降低重馏分加氢脱硫深度,从而避免烯烃过度加氢饱和所造成的辛烷值损失.20D7年,首套采用OCT-MD技术的工业装置在中国石化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运行,生产出硫质量分数小于50μg/g的超清洁汽油,标定结果表明,OCT-MD技术将催化裂化汽油硫质量分数由575~710μg/g降到28~41μg/g,研究法辛烷值损失仅为0.9~1.6个单位.表明OCT-MD技术可为我国炼油厂超清洁汽油生产提供经济、灵活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国内某炼油企业新建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采用引进技术及工艺包,该技术采用与国内技术不同的工艺实现催化裂化汽油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流程及控制方案也具有其特点。重点介绍了该装置的技术特点和工艺流程中的典型控制方案,包括SHU反应器入口温度控制、塔和容器压力控制、SHU反应器氢气流量控制、分馏塔轻汽油抽出控制。  相似文献   

12.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技术工程化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技术工程化应用情况,介绍了FCC汽油加氢技术工程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汽油辛烷值损失大、加氢重汽油硫醇含量超标、混合精制油博士试验通不过、加氢反应器顶部结焦、反应器压力降上升、操作周期缩短,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1.1 Mt/a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装置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研发的GARDES汽油加氢技术,以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生产硫含量满足GB 17930-2016的车用汽油(V)(简称国V汽油)调合组分。标定结果表明,以硫质量分数69.6 μg/g,烯烃体积分数30.3%,芳烃体积分数18.4%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经GARDES技术处理后,混合汽油产品的硫质量分数为7.1 μg/g,辛烷值(RON)为91.7,比全馏分汽油原料的辛烷值(RON)损失0.5个单位,混合汽油收率99.41 %,优于控制指标,装置综合能耗略高于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4.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RSDS-1的开发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介绍了用于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RSDS-1的研究开发,考察了载体、活性组元、金属原子比以及助剂对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的加氢饱和受扩散限制;Co—Mo组合对烯烃饱和的能力相对较弱;较高的Co/Mo原子比有利于提高催化剂选择性;助剂的加入对催化剂选择性有明显的影响;RSDS—1催化剂用于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脱硫,对不同原料油适应性好,脱硫率可达80%,RON损失小于2个单位,且可长周期稳定运转。  相似文献   

15.
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总被引:40,自引:8,他引:32  
介绍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及其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0.20ML/a重油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装置进行首次工业应用试验的情况。该技术将催化裂化汽油切割为轻、重馏分,采用专门的催化剂对重馏分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脱硫后再与轻馏分词合,脱硫率高,汽油烯烃含量降低不大、抗爆指数损失小。工业应用初期标定结果表明:硫质量分数为400-600μg/g、烯烃体积分数为29.6%、研究法辛烷值92.4、马达法辛烷值81.0的重油催化裂化汽油经过该技术处理后,产物汽油硫质量分数为73~89μg/g、烯烃体积分数约21.8%,研究法辛烷值约90.5,马达法辛烷值约80.3,混合汽油质量收率为99.4%,达到了攻关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青岛石化600 kt/a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第三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Ⅲ)技术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RSDS-Ⅲ技术可以加工硫质量分数为300~900 μg/g的催化裂化汽油原料,生产国V排放标准汽油,产品汽油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 μg/g。 与RSDS-II技术相比,RSDS-Ⅲ技术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脱硫性能,可以实现国Ⅴ排放标准汽油的长周期生产。  相似文献   

17.
苏文生 《石化技术》2009,16(1):57-60
概述了国内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催化剂和助剂的开发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降烯烃催化裂化新工艺及加氢脱硫技术进展。指出通过优化工艺操作条件及采用新工艺,可以明显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10年12月底,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研究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加氢脱硫-辛烷值恢复两段加氢改质催化剂及组合工艺技术,已在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0.20Mt/a汽油加氢装置上连续稳定运转了12个月。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上海世博会沪Ⅳ汽油及广州亚运会粤Ⅳ汽油供应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标志着具有中国石油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技术工业化应用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动态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7,37(1):62-62
单苯液液抽提技术节能高效;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通过验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对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加氢-催化裂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轻质芳烃的LTAG技术先后完成了2种操作模式的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LCO加氢后单独催化裂化模式(LTAG模式Ⅰ)在全循环条件下可以实现LCO全部转化,获得55.87%的汽油产率,16.89%的C6~C8芳烃产率,汽油RON达到96.4;而重油和加氢LCO分层进料模式(LTAG模式Ⅱ)的加氢LCO的一次通过转化率为70.19%,汽油选择性80.00%,汽油RON增加,重油转化能力有所增加,通过循环操作可以基本实现LCO全部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